第135頁
「他沒有屍身,那朕就給他立一個衣冠冢吧。」解丞嘆道,「不過這些東西,得找我那國丈大人要」。
說到原身的父母,許小圓忍不住道:「陛下都能看出我不是原來的許小圓,不知他的父母是否看出了異樣,認出我不是他們的兒子。」
解丞登基之後,從藏身處接回許小圓原身的父母、姐姐一家人。
解丞原本是想給自己的岳丈,原身之父,許小圓名義上的父親一個官職,讓他留在京城。不曾想原身的父親竟然拒絕,說自己只是一個仵作,擔任不了大事,如果皇帝抬愛,他還是願意回月和縣做一個仵作。
解丞好生為難,下朝後跟許小圓抱怨:「岳丈大人真是讓朕為難,他不願在京城為官,還是想回月和縣做一個小小的仵作。」
許小圓與原身一家人見過幾面,深知其父是一個本分樸實的平民百姓,覺得讓他做官可能還真是難為了他。於是勸道:「父親既然覺得自己並非為官之才,皇上不如就成全家父吧。」
解丞道:「可他是朕的岳父,這傳出去,世人還道朕虧待自己的岳丈……」
「只要自己過得舒服,管別人怎麼說。」許小圓道,「皇上要是過意不去,不如給父親和家裡其他人多點賞賜便可。」
「再說我不是還有個弟弟嗎,等他長大了,皇上照顧著點幼弟便是。」許小圓又道。
解丞覺得有道理,也就讓許小圓娘家一家回了月和縣。
在解丞的示意下,許父依然進了月和縣衙門當仵作。
不過在京城那段時間,解丞為給皇后彰顯孝心,命人接原身父母一家進宮住了些日子。
只是沒住幾天,他們便鬧著要走,當時許小圓還以為是在宮中住不慣,現在想來,不知是不是原身的雙親發現自己不是他們的兒子。
「看出了,朕就向他們二老賠罪。是朕對不起他們,讓他們失去了兒子。」解丞道,「沒看出,咱們也就不要說破。不過不管怎麼樣,他們永遠都是我大梁的國丈,朕不會虧待他們的。」
「再說那事實在乃天下一大奇事,也不怪皇后。皇后不要太過愧疚。」
許小圓萬分感動地撲進解丞懷中,他原本最擔心的事,想不到解丞的心中竟然是這樣想的。今日終於可以放下了。
「那陛下是何時發現臣妾身份的?」許小圓哭了會,擦了把眼淚問。
「你對月和縣不熟,到你時不時冒出幾句朕聽不懂的話時。」解丞笑道,「不過一直只是懷疑。」
「想不到那麼早。」許小圓哀嘆道。看來穿越不被人發現真沒想像的那麼容易。
「今日正是十月十九,是他的忌日,想來你便因此才在這祠堂里久久不願離開。」解丞道。
「是啊,他已經離世五年了。」許小圓挨著解丞,望著原身的靈位無不感慨地道。
「嗯,朕也與你相識五年了。」解丞擁著許小圓道。
「皇上今日不是要接見班師回朝的將士嗎?」許小圓忽然想起瑞王妃離開時所說,疑惑問道。
「嗯,朕已經在城門處迎接了。」解丞道,「這兩日雪後放晴,他們行軍速度加快,早了兩個時辰到京城。不然朕也發現不了皇后的秘密。」
許小圓忍不住笑了笑,或許這一切都是緣分。
作者有話要說:
第84章
番外四、成武中興
月余後,經過悉心準備,皇帝鑾駕駕臨月和縣,在月和縣的行宮安置下來。
為了不打攪地方百姓,解丞和許小圓便裝前往原身家中。
許小圓帶著素雅的斗笠,周圍的鄰居不認識解丞,對前來扣門的解丞和許小圓道:「國丈大人一家今兒出門了。」
解丞拱手問:「老伯可知這許國丈一家去哪裡了?」
「去縣城郊外的月河河畔了,」鄰居老伯醉醺醺地道,「好像是祭拜一個什麼人,立了個碑,卻沒寫碑文,也不知道是誰。你說怪不怪?」
「他家的祖墳也不在那,這大小日子,他們家基本隔三差五的去,也不知道是為什麼。這不今天冬至嘛,一家人又去了……」
鄰居老伯的話音未落,便被外出歸家的媳婦捏著耳朵揪了回去:「胡說八道。那國丈家的事也是你能說的。」
說著轉向解丞夫夫道:「老頭子今天喝了兩碗貓尿,暈頭暈腦的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他胡說八道的,兩位公子千萬不要信他。」
解丞淺笑點頭,與鄰居老夫妻告別。
「咱們去郊區的河畔吧。」解丞對許小圓道。
「好。」
月和縣郊外,月河河畔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在河畔的原野中央,有一座墓碑沒有刻字的墳塋。
解丞、許小圓二人行致此處,原身一家正在祭奠原身。
「小圓,姐姐真傻,你說你有辦法,姐就信了……當初就不該聽你的,讓你一個人留下來……嗚嗚…….」
姐姐說著,一家人哭著一團。
「是朕對不起他,當時朕本是想救他一命的,卻不曾想……」解丞開口道。
正在痛哭的原身一家震驚地抬起頭來。
站在解丞身旁的許小圓也撩開了斗篷的簾幔,愧疚地道:「本宮,不是,是我占了小圓的身體,我原本想著像孝敬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姐姐一樣孝敬你們……以為便可彌補一二,沒想到……」許小圓也不知該如何繼續下去。
說到原身的父母,許小圓忍不住道:「陛下都能看出我不是原來的許小圓,不知他的父母是否看出了異樣,認出我不是他們的兒子。」
解丞登基之後,從藏身處接回許小圓原身的父母、姐姐一家人。
解丞原本是想給自己的岳丈,原身之父,許小圓名義上的父親一個官職,讓他留在京城。不曾想原身的父親竟然拒絕,說自己只是一個仵作,擔任不了大事,如果皇帝抬愛,他還是願意回月和縣做一個仵作。
解丞好生為難,下朝後跟許小圓抱怨:「岳丈大人真是讓朕為難,他不願在京城為官,還是想回月和縣做一個小小的仵作。」
許小圓與原身一家人見過幾面,深知其父是一個本分樸實的平民百姓,覺得讓他做官可能還真是難為了他。於是勸道:「父親既然覺得自己並非為官之才,皇上不如就成全家父吧。」
解丞道:「可他是朕的岳父,這傳出去,世人還道朕虧待自己的岳丈……」
「只要自己過得舒服,管別人怎麼說。」許小圓道,「皇上要是過意不去,不如給父親和家裡其他人多點賞賜便可。」
「再說我不是還有個弟弟嗎,等他長大了,皇上照顧著點幼弟便是。」許小圓又道。
解丞覺得有道理,也就讓許小圓娘家一家回了月和縣。
在解丞的示意下,許父依然進了月和縣衙門當仵作。
不過在京城那段時間,解丞為給皇后彰顯孝心,命人接原身父母一家進宮住了些日子。
只是沒住幾天,他們便鬧著要走,當時許小圓還以為是在宮中住不慣,現在想來,不知是不是原身的雙親發現自己不是他們的兒子。
「看出了,朕就向他們二老賠罪。是朕對不起他們,讓他們失去了兒子。」解丞道,「沒看出,咱們也就不要說破。不過不管怎麼樣,他們永遠都是我大梁的國丈,朕不會虧待他們的。」
「再說那事實在乃天下一大奇事,也不怪皇后。皇后不要太過愧疚。」
許小圓萬分感動地撲進解丞懷中,他原本最擔心的事,想不到解丞的心中竟然是這樣想的。今日終於可以放下了。
「那陛下是何時發現臣妾身份的?」許小圓哭了會,擦了把眼淚問。
「你對月和縣不熟,到你時不時冒出幾句朕聽不懂的話時。」解丞笑道,「不過一直只是懷疑。」
「想不到那麼早。」許小圓哀嘆道。看來穿越不被人發現真沒想像的那麼容易。
「今日正是十月十九,是他的忌日,想來你便因此才在這祠堂里久久不願離開。」解丞道。
「是啊,他已經離世五年了。」許小圓挨著解丞,望著原身的靈位無不感慨地道。
「嗯,朕也與你相識五年了。」解丞擁著許小圓道。
「皇上今日不是要接見班師回朝的將士嗎?」許小圓忽然想起瑞王妃離開時所說,疑惑問道。
「嗯,朕已經在城門處迎接了。」解丞道,「這兩日雪後放晴,他們行軍速度加快,早了兩個時辰到京城。不然朕也發現不了皇后的秘密。」
許小圓忍不住笑了笑,或許這一切都是緣分。
作者有話要說:
第84章
番外四、成武中興
月余後,經過悉心準備,皇帝鑾駕駕臨月和縣,在月和縣的行宮安置下來。
為了不打攪地方百姓,解丞和許小圓便裝前往原身家中。
許小圓帶著素雅的斗笠,周圍的鄰居不認識解丞,對前來扣門的解丞和許小圓道:「國丈大人一家今兒出門了。」
解丞拱手問:「老伯可知這許國丈一家去哪裡了?」
「去縣城郊外的月河河畔了,」鄰居老伯醉醺醺地道,「好像是祭拜一個什麼人,立了個碑,卻沒寫碑文,也不知道是誰。你說怪不怪?」
「他家的祖墳也不在那,這大小日子,他們家基本隔三差五的去,也不知道是為什麼。這不今天冬至嘛,一家人又去了……」
鄰居老伯的話音未落,便被外出歸家的媳婦捏著耳朵揪了回去:「胡說八道。那國丈家的事也是你能說的。」
說著轉向解丞夫夫道:「老頭子今天喝了兩碗貓尿,暈頭暈腦的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他胡說八道的,兩位公子千萬不要信他。」
解丞淺笑點頭,與鄰居老夫妻告別。
「咱們去郊區的河畔吧。」解丞對許小圓道。
「好。」
月和縣郊外,月河河畔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在河畔的原野中央,有一座墓碑沒有刻字的墳塋。
解丞、許小圓二人行致此處,原身一家正在祭奠原身。
「小圓,姐姐真傻,你說你有辦法,姐就信了……當初就不該聽你的,讓你一個人留下來……嗚嗚…….」
姐姐說著,一家人哭著一團。
「是朕對不起他,當時朕本是想救他一命的,卻不曾想……」解丞開口道。
正在痛哭的原身一家震驚地抬起頭來。
站在解丞身旁的許小圓也撩開了斗篷的簾幔,愧疚地道:「本宮,不是,是我占了小圓的身體,我原本想著像孝敬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姐姐一樣孝敬你們……以為便可彌補一二,沒想到……」許小圓也不知該如何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