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後來,各宮都開始有大夫來看傷勢。魏召南身上血口雖多,卻都是皮肉傷。
大夫說,體內仍存劇毒,那才是危及性命的。對症的藥也不是無法研製,只是盛王撐不了那麼久。
喻姝急迫,立馬便趕去金鑾殿,求到皇帝跟前。她想要藥,而能緊急救命的藥卻只在肅王手上。
高台上,皇帝眯眼看她:「你想救五弟,無可厚非。但若非五弟背叛,老二險些就能坐到朕這位子上了。他如今窮途末路,生扒了五弟還來不及,你又怎敢推斷一定會給?」
喻姝重重磕頭:「回聖上,肅王也是凡胎俗人,俗人哪個不想香火延續,子孫蔭庇。如今他這謀逆之罪,便是滅門都不為過,只由聖上定奪。若他能用一藥而□□妾兒子性命,他必會願意......」
「你的意思,是要朕保下謀逆之人的親眷?」
皇帝冷笑。
喻姝長磕不起,急得肩膀都在抖。她的聲卻不弱,反而是凜冽的,如雪地的松。
「賤妾求聖上救盛王一命,願做任何事,萬死難報恩情!」
皇帝慢悠悠地踱步下台,走到她跟前,盯著那匍匐跪地的身姿。
心頭有旖旎,自然,更覺得可笑:「你二人真是一樣的人。他費盡心思救你出去,你又耗盡心力救他,那頭來竹籃打水,有意思麼?只是沒得到想要的美人,還是有些遺憾呢。不過朕向來守諾,既答應了五弟,自然會放你走,一會兒便讓翊衛郎送你出宮。至於五弟,朕不會出手,因為沒必要救,你怎麼求都沒用。」
皇帝拋下一句話,便離開了金鑾殿。
喻姝不肯走,提著裙到殿外跪著。
冰天雪地,冷得她牙打顫兒。跪了半個時辰,李公公在廊下直搖頭,抱著拂塵過來說:「你真沒必要這麼跪著,聖上擺明了是不願理。聖上既讓你出宮,你就出去吧!你要是凍死雪地里,是不是還得不償失了?」
她搖頭,只固執道:「我要是凍死了,只求聖上能垂憐,將我和盛王同葬一起。」
李公公勸不走她,只能嘆氣離開。
喻姝在風雪裡跪了一下午,全身漸漸失去知覺。後來她察覺不出什麼是冷,什麼是疼。只是想著他還在,倘若他還在,他們或許能走最後一段路。
跪到半夜,她倒在了雪地里。
有些事,對她而言去想值不值,亦或是否得不償失,都沒有意義。她多麼清醒一人,若一開始就想這些,便不會這麼固執。
她也有過十六七歲,初嘗情意的年紀,那時都給了滿心爭奪的魏召南,所以一再被他放棄。那時的她從不自怨自艾,甚至能豪邁地也放開他。
可是時過境遷,後來好多事都悄悄變了,也沒想到他孑然立身一世,最後竟會自己走向末途。
......
喻姝醒來之時,發現自己在一輛馬車上,是出宮的馬車,車裡還有個照料的大夫。
魏召南也在車內,只是他身中逍遙散,昏迷不醒。現在毒侵,唇也黑了。她推算了下,今日是第四日了,過了今日,他便會毒發身亡。
喻姝的兩條腿凍得僵,大夫給她看寒疾,說並無大礙,又提筆寫了藥方子,讓她回去後抓藥吃了,好生養著。
大夫又問她,家在哪兒。
喻姝說,揚州。
大夫點點頭,「揚州挺好的,四時暖和,風水宜人,是個養傷的好去處。」
她卻不在意地想,回到揚州,那也是身後事了。
馬車駛出宮道口,也便是離開禁中。
皇帝安排了翊衛郎章隅護送,此時,見喻姝掀開車幔往外望,章隅便騎馬到窗邊。
章隅瞧著她如今模樣,只覺悲戚。他勸她向前看看,起碼那也是盛王所希望的。她輕輕點頭,目光卻渙散,他便知道喻姝並沒有聽進去。
章隅嘆了口氣,又道:「前年我與小娘子在西北相遇,只覺小娘子是何其明媚通透一人,便是再難的困境也能挺口氣活下去。小娘子或許此刻極為悲痛,可撐過這一口氣,日子久了,很多傷痛都能隨流水淡去。想一想王家,當初你不惜以命相抵,要救出王家,現在他們都在等著你。」
提到王家,喻姝一怔,隨即問道:「那王家現在如何呢?」
章隅笑了笑,「當日在下替娘子安排王家出城,並且還胡謅了緣由告訴你表兄,你得在京中多留兩日。他一開始不肯聽,在下為求方便,只好先打暈,塞進出城的馬車。又擔心他告訴王家的人,徒費娘子苦心,只好餵了啞藥,軟筋散,嘴不能說,手不能寫,沒兩三個月好不了。小娘子若見到他,還求替我賠個不是才好。」
章隅有心寬她的心,可她卻難以聽進去。
喻姝坐回車裡,盯著昏迷的魏召南看。她緩緩抬起手,想摸摸他的胸口,那顆心還在不在跳呢。
她卸了他身上的盔甲,隔著衣衫,手貼向他的胸膛,卻意外摸到鼓起的包。
她又困惑地把手探進衣衫里,摸出來,竟是兩隻小小的,燒焦的香囊。
喻姝一看見,再也止不住,掩面而泣。
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欲語淚先流。<hr>
大夫說,體內仍存劇毒,那才是危及性命的。對症的藥也不是無法研製,只是盛王撐不了那麼久。
喻姝急迫,立馬便趕去金鑾殿,求到皇帝跟前。她想要藥,而能緊急救命的藥卻只在肅王手上。
高台上,皇帝眯眼看她:「你想救五弟,無可厚非。但若非五弟背叛,老二險些就能坐到朕這位子上了。他如今窮途末路,生扒了五弟還來不及,你又怎敢推斷一定會給?」
喻姝重重磕頭:「回聖上,肅王也是凡胎俗人,俗人哪個不想香火延續,子孫蔭庇。如今他這謀逆之罪,便是滅門都不為過,只由聖上定奪。若他能用一藥而□□妾兒子性命,他必會願意......」
「你的意思,是要朕保下謀逆之人的親眷?」
皇帝冷笑。
喻姝長磕不起,急得肩膀都在抖。她的聲卻不弱,反而是凜冽的,如雪地的松。
「賤妾求聖上救盛王一命,願做任何事,萬死難報恩情!」
皇帝慢悠悠地踱步下台,走到她跟前,盯著那匍匐跪地的身姿。
心頭有旖旎,自然,更覺得可笑:「你二人真是一樣的人。他費盡心思救你出去,你又耗盡心力救他,那頭來竹籃打水,有意思麼?只是沒得到想要的美人,還是有些遺憾呢。不過朕向來守諾,既答應了五弟,自然會放你走,一會兒便讓翊衛郎送你出宮。至於五弟,朕不會出手,因為沒必要救,你怎麼求都沒用。」
皇帝拋下一句話,便離開了金鑾殿。
喻姝不肯走,提著裙到殿外跪著。
冰天雪地,冷得她牙打顫兒。跪了半個時辰,李公公在廊下直搖頭,抱著拂塵過來說:「你真沒必要這麼跪著,聖上擺明了是不願理。聖上既讓你出宮,你就出去吧!你要是凍死雪地里,是不是還得不償失了?」
她搖頭,只固執道:「我要是凍死了,只求聖上能垂憐,將我和盛王同葬一起。」
李公公勸不走她,只能嘆氣離開。
喻姝在風雪裡跪了一下午,全身漸漸失去知覺。後來她察覺不出什麼是冷,什麼是疼。只是想著他還在,倘若他還在,他們或許能走最後一段路。
跪到半夜,她倒在了雪地里。
有些事,對她而言去想值不值,亦或是否得不償失,都沒有意義。她多麼清醒一人,若一開始就想這些,便不會這麼固執。
她也有過十六七歲,初嘗情意的年紀,那時都給了滿心爭奪的魏召南,所以一再被他放棄。那時的她從不自怨自艾,甚至能豪邁地也放開他。
可是時過境遷,後來好多事都悄悄變了,也沒想到他孑然立身一世,最後竟會自己走向末途。
......
喻姝醒來之時,發現自己在一輛馬車上,是出宮的馬車,車裡還有個照料的大夫。
魏召南也在車內,只是他身中逍遙散,昏迷不醒。現在毒侵,唇也黑了。她推算了下,今日是第四日了,過了今日,他便會毒發身亡。
喻姝的兩條腿凍得僵,大夫給她看寒疾,說並無大礙,又提筆寫了藥方子,讓她回去後抓藥吃了,好生養著。
大夫又問她,家在哪兒。
喻姝說,揚州。
大夫點點頭,「揚州挺好的,四時暖和,風水宜人,是個養傷的好去處。」
她卻不在意地想,回到揚州,那也是身後事了。
馬車駛出宮道口,也便是離開禁中。
皇帝安排了翊衛郎章隅護送,此時,見喻姝掀開車幔往外望,章隅便騎馬到窗邊。
章隅瞧著她如今模樣,只覺悲戚。他勸她向前看看,起碼那也是盛王所希望的。她輕輕點頭,目光卻渙散,他便知道喻姝並沒有聽進去。
章隅嘆了口氣,又道:「前年我與小娘子在西北相遇,只覺小娘子是何其明媚通透一人,便是再難的困境也能挺口氣活下去。小娘子或許此刻極為悲痛,可撐過這一口氣,日子久了,很多傷痛都能隨流水淡去。想一想王家,當初你不惜以命相抵,要救出王家,現在他們都在等著你。」
提到王家,喻姝一怔,隨即問道:「那王家現在如何呢?」
章隅笑了笑,「當日在下替娘子安排王家出城,並且還胡謅了緣由告訴你表兄,你得在京中多留兩日。他一開始不肯聽,在下為求方便,只好先打暈,塞進出城的馬車。又擔心他告訴王家的人,徒費娘子苦心,只好餵了啞藥,軟筋散,嘴不能說,手不能寫,沒兩三個月好不了。小娘子若見到他,還求替我賠個不是才好。」
章隅有心寬她的心,可她卻難以聽進去。
喻姝坐回車裡,盯著昏迷的魏召南看。她緩緩抬起手,想摸摸他的胸口,那顆心還在不在跳呢。
她卸了他身上的盔甲,隔著衣衫,手貼向他的胸膛,卻意外摸到鼓起的包。
她又困惑地把手探進衣衫里,摸出來,竟是兩隻小小的,燒焦的香囊。
喻姝一看見,再也止不住,掩面而泣。
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欲語淚先流。<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