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她常來?」
「屬下不知。不過,聽說祝小姐體弱,曾被顏大人算過命,說是該多多行善積德,因此經年累月的一直做些善事。」
作者有話要說: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借用了紅樓的章回名。
第132章 意中人
按照顧昭回去跟容燧的形容, 祝家小姐簡直是天仙化人, 那容貌氣度, 凡夫俗子根本配不上。
容燧認為,這大概是一見鍾情,情人眼裡出西施。
但是, 能讓多年對著陛下和定國侯這等容貌的太子爺一見鍾情,祝家小姐想必也確實是品貌不俗。
尤其是莊醉暗地裡搜羅了一圈消息,祝家小姐不僅長得好, 心腸也好, 聽說才學亦是非常之好,總之, 沒哪裡不好。
只有一點,那就是祝家小姐自小體弱, 雖沒到多病的地步,也確實不如尋常女子康健。
因此祝家夫妻對這個小女兒很是疼寵, 祝雁湖上頭還有兩個哥哥,大哥從小跟著祖母長大,與分家後的祝北河夫妻並不親近, 攜妻在地方上任職, 二哥祝寒江在工部任職,頗得陛下青眼,對小妹也十分疼愛。
容燧鼓勵顧昭:「主子,看準了趕緊讓陛下提親吧。」
然而,顧昭卻深深陷入了自我拷問。
顧昭很嚴肅地問容燧:「你說, 我驚鴻一瞥就對祝家小姐生了好感,是不是對祝家小姐不大尊重?這算不算見色起意?」
容燧傻了。
怎麼顧家男人一碰感情就操心得跟當爹似的?
容燧浮誇地清了清嗓子,小聲提醒:「主子,你爹當年一見你娘,就給人分了個桃。」
沒事,你爹當年也這樣。
顧昭安心了。
*
顧昭將吏部右侍郎、吏部尚書,以及嚴家和左家的往來牽扯查了個通透,進宮向顧烈稟報。
吏部右侍郎左成嵐的手腳,從狄其野南巡時袁斐一案就露了陷,只是他認為左家正得用,族親左朗還為國戍邊去了,勞苦功高,心懷僥倖,被近些年顧烈的寬仁表象迷了眼,以為這點小動作顧烈不會深究。
而吏部尚書陳棎,他八面玲瓏,誰都不願意得罪,對左成嵐的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長年累月就被左成嵐拉下了水,就算後悔,也沒他後悔的餘地了,官場上這種事也不稀奇。
嚴家和左家,說到底就是權錢那碼子事,走得近歸走得近,其實也沒太多把柄。
顧烈細細聽著,時而指點一二,對顧昭查出來的東西,並不驚訝。
這讓顧昭心底更是對父王佩服得五體投地,就好像朝中絲絲縷縷的線,全都攥在他父王手裡,該緊該松,他父王心底清楚得不得了,就連冒尖出錯的線頭,都在他父王的計劃之中。
「依你看,」顧烈有心考校,「接下去,該如何做?」
顧昭帶著莊醉查出來的這些疑點和證據,畢竟沒有過明路,不是正經流程。
顧烈讓他們倆先查,一是讓顧昭和兩三年內必定要接任錦衣近衛指揮使的莊醉熟悉熟悉,二是對顧昭的考驗。
顧昭一禮,認真答:「查出的這些疑點,應由莊副指揮使交與御史台,由御史台參吏部尚書、吏部右侍郎徇私枉法,事涉六部九卿之一,該由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會審,要案重辦,以儆效尤。」
「嗯。」
這就是較為滿意的意思了。
顧昭心頭一松,又聽父王問:「那依你的想法,最後,你會如何處置?」
顧昭又是一禮,答道:「陳棎貶去地方;左成嵐奪官免職;安撫左朗,敲打左家;對嚴家,按兵不動。」
顧烈微微頷首,並不吝嗇誇獎:「甚好。」
「謝父王。」
顧昭欣喜。
然後又聽顧烈笑問:「寡人聽說,麼兒終於鐵樹開花了?」
這可把努力在父王面前表現沉穩的顧昭鬧了個大紅臉。
顧烈還逗他:「祝家姑娘如何?」
父王問意中人,顧昭鎮定了心緒,簡單地答:「空谷生蘭,月射寒江。」
這短短八個字,既是夸祝雁湖有冰清玉潔之貌,又是夸祝雁湖有風雅高曠之德。
這讓顧烈都有些驚訝:「昭兒如此盛讚,此女定然非同一般。」
顧昭已經定了主意,順勢求道:「請父王做主。」
沒想到顧昭不動心則已,一動心就動了魂,這不止是動心,已經是想求顧烈向祝北河提親的意思了。
顧烈忍不住學自家將軍挑了挑眉,說:「你的意思,寡人明白了。寡人斟酌斟酌。」
這是不反對考慮的意思。
父王行事從不魯莽,顧昭也沒指望一提就成,而且他向來尊重顧烈的意思,顧烈願意考慮,已經是顧昭這一趟想達成的目標,因此顧昭平靜得很,道了聲:「謝父王。」
顧烈讓他退下了。
顧昭一走,祝雁湖的記錄就擺上了顧烈的案頭。
祝家這姑娘,確實是什麼都好,唯有一點,身子骨弱,需得耐心嬌養,這也是為何祝家遲遲沒有給女兒議親。
一般人家,嫁過去,必定沒有在娘家過得舒服。而嫁進高門大戶,雖然不愁補品湯藥,可規矩多爭鬥多,更容易搓磨了女兒。何況,就算夫家待女兒視同己出,一旦嫁過去,就必定要過生子這道鬼門關。
「屬下不知。不過,聽說祝小姐體弱,曾被顏大人算過命,說是該多多行善積德,因此經年累月的一直做些善事。」
作者有話要說: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借用了紅樓的章回名。
第132章 意中人
按照顧昭回去跟容燧的形容, 祝家小姐簡直是天仙化人, 那容貌氣度, 凡夫俗子根本配不上。
容燧認為,這大概是一見鍾情,情人眼裡出西施。
但是, 能讓多年對著陛下和定國侯這等容貌的太子爺一見鍾情,祝家小姐想必也確實是品貌不俗。
尤其是莊醉暗地裡搜羅了一圈消息,祝家小姐不僅長得好, 心腸也好, 聽說才學亦是非常之好,總之, 沒哪裡不好。
只有一點,那就是祝家小姐自小體弱, 雖沒到多病的地步,也確實不如尋常女子康健。
因此祝家夫妻對這個小女兒很是疼寵, 祝雁湖上頭還有兩個哥哥,大哥從小跟著祖母長大,與分家後的祝北河夫妻並不親近, 攜妻在地方上任職, 二哥祝寒江在工部任職,頗得陛下青眼,對小妹也十分疼愛。
容燧鼓勵顧昭:「主子,看準了趕緊讓陛下提親吧。」
然而,顧昭卻深深陷入了自我拷問。
顧昭很嚴肅地問容燧:「你說, 我驚鴻一瞥就對祝家小姐生了好感,是不是對祝家小姐不大尊重?這算不算見色起意?」
容燧傻了。
怎麼顧家男人一碰感情就操心得跟當爹似的?
容燧浮誇地清了清嗓子,小聲提醒:「主子,你爹當年一見你娘,就給人分了個桃。」
沒事,你爹當年也這樣。
顧昭安心了。
*
顧昭將吏部右侍郎、吏部尚書,以及嚴家和左家的往來牽扯查了個通透,進宮向顧烈稟報。
吏部右侍郎左成嵐的手腳,從狄其野南巡時袁斐一案就露了陷,只是他認為左家正得用,族親左朗還為國戍邊去了,勞苦功高,心懷僥倖,被近些年顧烈的寬仁表象迷了眼,以為這點小動作顧烈不會深究。
而吏部尚書陳棎,他八面玲瓏,誰都不願意得罪,對左成嵐的所作所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長年累月就被左成嵐拉下了水,就算後悔,也沒他後悔的餘地了,官場上這種事也不稀奇。
嚴家和左家,說到底就是權錢那碼子事,走得近歸走得近,其實也沒太多把柄。
顧烈細細聽著,時而指點一二,對顧昭查出來的東西,並不驚訝。
這讓顧昭心底更是對父王佩服得五體投地,就好像朝中絲絲縷縷的線,全都攥在他父王手裡,該緊該松,他父王心底清楚得不得了,就連冒尖出錯的線頭,都在他父王的計劃之中。
「依你看,」顧烈有心考校,「接下去,該如何做?」
顧昭帶著莊醉查出來的這些疑點和證據,畢竟沒有過明路,不是正經流程。
顧烈讓他們倆先查,一是讓顧昭和兩三年內必定要接任錦衣近衛指揮使的莊醉熟悉熟悉,二是對顧昭的考驗。
顧昭一禮,認真答:「查出的這些疑點,應由莊副指揮使交與御史台,由御史台參吏部尚書、吏部右侍郎徇私枉法,事涉六部九卿之一,該由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會審,要案重辦,以儆效尤。」
「嗯。」
這就是較為滿意的意思了。
顧昭心頭一松,又聽父王問:「那依你的想法,最後,你會如何處置?」
顧昭又是一禮,答道:「陳棎貶去地方;左成嵐奪官免職;安撫左朗,敲打左家;對嚴家,按兵不動。」
顧烈微微頷首,並不吝嗇誇獎:「甚好。」
「謝父王。」
顧昭欣喜。
然後又聽顧烈笑問:「寡人聽說,麼兒終於鐵樹開花了?」
這可把努力在父王面前表現沉穩的顧昭鬧了個大紅臉。
顧烈還逗他:「祝家姑娘如何?」
父王問意中人,顧昭鎮定了心緒,簡單地答:「空谷生蘭,月射寒江。」
這短短八個字,既是夸祝雁湖有冰清玉潔之貌,又是夸祝雁湖有風雅高曠之德。
這讓顧烈都有些驚訝:「昭兒如此盛讚,此女定然非同一般。」
顧昭已經定了主意,順勢求道:「請父王做主。」
沒想到顧昭不動心則已,一動心就動了魂,這不止是動心,已經是想求顧烈向祝北河提親的意思了。
顧烈忍不住學自家將軍挑了挑眉,說:「你的意思,寡人明白了。寡人斟酌斟酌。」
這是不反對考慮的意思。
父王行事從不魯莽,顧昭也沒指望一提就成,而且他向來尊重顧烈的意思,顧烈願意考慮,已經是顧昭這一趟想達成的目標,因此顧昭平靜得很,道了聲:「謝父王。」
顧烈讓他退下了。
顧昭一走,祝雁湖的記錄就擺上了顧烈的案頭。
祝家這姑娘,確實是什麼都好,唯有一點,身子骨弱,需得耐心嬌養,這也是為何祝家遲遲沒有給女兒議親。
一般人家,嫁過去,必定沒有在娘家過得舒服。而嫁進高門大戶,雖然不愁補品湯藥,可規矩多爭鬥多,更容易搓磨了女兒。何況,就算夫家待女兒視同己出,一旦嫁過去,就必定要過生子這道鬼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