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
哦, 也不是完全沒有, 有一個, 比如建平六年的榜眼,人稱小葉大人的督察院御史葉瑾安,就是個容貌極盛的,但天下皆知,中書令葉大人和監察御史小葉大人乃為親父子,哪有兒子和父親比美的, 豈不是亂了孝道,再加上小葉御史到底年輕,身上還有一二青澀之氣,和修煉得渾然天成的葉首輔比, 那還是有著氣質上的差距的。
於是, 關於葉大人容貌的說法, 還是朝野里一枝獨秀。
連建平帝每常說起, 語氣也十分自得:葉愛卿的臉,是令朕看一眼就覺得天下太平的程度啊!
朝臣們是捂嘴偷笑,近些年葉大人氣勢愈發高深莫測,好不容易聖上打趣兩句,可不得跟著樂呵樂呵,錯過了這村,哪曉得還有沒有那店。
葉崢:……
葉崢是不說話,聖上高興就好。
心頭也是略顯無奈,近些年聖上說話行事是越發自由不羈了,前陣子還特特將他召入宮裡,說些個在宮中待膩了,想趁著身子骨還硬朗,帶皇后去雁雲故地重遊一番之類的話。
一開始說的時候葉崢只當他是又思念雁雲了,建平帝此人有雁雲情節,動不動思念上位前在雁雲生活的那幾年時光,此為朝野皆知的事情。
但隨著這話題被提起的頻率越來越高,葉崢是頗有些不知說什麼是好了。
按常理論,只要是坐上了這把龍椅的人,哪個不想千秋萬代地坐下去,就連建平帝的生父明光帝,那也是在龍椅上待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鐘,考驗過建平帝,咽了氣,這才把皇位傳給他的。
如今建平帝話里話外,這是有提前退位的意思?
這日下朝,慣常建平帝又讓貼身太監把葉崢叫入起居殿。
聖上離不開葉大人,每常下朝,必宣召入內,這已經慣例了,連朝臣都習以為常了,只是每每話語間不免還是會酸溜溜。
今天正是他家那對雙生子的生日,葉崢正打著早點回家吃飯的主意,沒成想又被建平帝抓了包,也是沒辦法。
看到葉崢進來,建平帝是站起來招手:「葉弟,快,瞧瞧我給安兒然兒準備了什麼生日禮物。」
說到生日禮物,葉崢打起精神上前一看,那一溜兒有吃的,穿的,玩的,還有番邦進貢的,雖家裡人什麼都不缺,但的確是心意了,自然是下拜謝禮。
建平帝照例托著不讓他跪下去。
建平帝興致勃勃:「這一箱布料是皇后準備的,那一箱吃的是朕吩咐人準備的,還有一箱番邦進貢的小玩意兒,那是小五準備的,你都帶了回去吧,也是朕和皇后的一片心意。」
又嘆:「安兒做了官,朕和皇后三不五時還能見見,然兒卻是得有大半年沒見了——對了,他倆今年得二十有四了吧,尋常人家的孩子這個年紀都有兒有女了,你和雲清倒是心大,就不給安排個親事,相看相看什麼的?」
說完又補充句:「給然兒相看相看。」
只說然兒,不說給安兒相看,是建平帝早就知道自家小五的心之所系,肯定不能給親兒子拆台,此番發言,也有替兒子打探的意思。
葉崢卻灑脫一笑:「兒孫自有兒孫福,都還年輕呢。」
二十四算什麼,在現代,二十四是大學剛畢業的年紀,實在不必太早擔憂婚事。
見葉崢不吐
口,建平帝嘆口氣又說起另外話題。
左不過還是那一套,葉弟啊,朕實在是懷念雁雲日子,皇后也十分懷念,朕想帶皇后故地重遊,欲將國家大事相托,葉弟你給想個法子唄?
既然建平帝再三再四這麼說,葉崢也只得直面這個話題了。
想了想,葉崢問:「那聖上屬意何人?」
今上有四個兒子,五個女兒,三個哥兒,加起來十二個孩子,除去皇女哥兒不提,現有的四個兒子裡,兩個是妃嬪所出也不說了,其中唯有大皇子和五皇子是當今皇后所出,若找繼承人,應是這兩個里出無意外了。
其中大皇子凌嘉佑時年三十三,已娶了安遠侯府第三代的長孫女為妻,育有一個嫡皇女,一個次皇女,五皇子凌嘉裕時年二十七,尚未婚配,膝下自然無所出。
若光比較二位皇子的條件,無論如何都是大皇子凌嘉佑更適合繼承大統的,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大皇子和五皇子的情況,還真不能這麼比。
大皇子凌嘉佑千好萬好,他有一樁不好,就是大皇子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略有足疾,雖行走坐臥都已經練得能同常人無異,但每逢遇上大雪天,總有那麼幾日是要在暖閣里足不出戶渡過。
當初因著雁雲氣候溫暖濕潤,大皇子的足疾是有幾年沒犯過了,可是一旦回了京,當年就又犯了,足足在暖閣中歇了半個月才好些,因照顧大皇子足疾,聖上特許他每年冬日裡都可以去雁雲療養。
大皇子本人也是個貪圖享樂的,每每去了雁雲,待住了就不愛回,聖上特許他每年去一冬,生生被他拖成了三年兩年不肯回,就譬如去年還沒入冬吧,大皇子就帶皇子妃和皇女去了雁雲,直到今年眼瞅又入冬了,可是還沒回來過一次呢,既已入秋,天寒地凍,今冬必然又不回的。
剩下五皇子呢,又是個一言難盡的。
五皇子凌嘉裕,無論詩書才幹還是治國理事,那是樣樣精通挑不出來毛病,除了不愛搭理人這個自小到大的毛病,就連體格,雖長得不是虎虎生威那一掛,也稱得上脫衣有肉穿衣顯瘦。
於是, 關於葉大人容貌的說法, 還是朝野里一枝獨秀。
連建平帝每常說起, 語氣也十分自得:葉愛卿的臉,是令朕看一眼就覺得天下太平的程度啊!
朝臣們是捂嘴偷笑,近些年葉大人氣勢愈發高深莫測,好不容易聖上打趣兩句,可不得跟著樂呵樂呵,錯過了這村,哪曉得還有沒有那店。
葉崢:……
葉崢是不說話,聖上高興就好。
心頭也是略顯無奈,近些年聖上說話行事是越發自由不羈了,前陣子還特特將他召入宮裡,說些個在宮中待膩了,想趁著身子骨還硬朗,帶皇后去雁雲故地重遊一番之類的話。
一開始說的時候葉崢只當他是又思念雁雲了,建平帝此人有雁雲情節,動不動思念上位前在雁雲生活的那幾年時光,此為朝野皆知的事情。
但隨著這話題被提起的頻率越來越高,葉崢是頗有些不知說什麼是好了。
按常理論,只要是坐上了這把龍椅的人,哪個不想千秋萬代地坐下去,就連建平帝的生父明光帝,那也是在龍椅上待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鐘,考驗過建平帝,咽了氣,這才把皇位傳給他的。
如今建平帝話里話外,這是有提前退位的意思?
這日下朝,慣常建平帝又讓貼身太監把葉崢叫入起居殿。
聖上離不開葉大人,每常下朝,必宣召入內,這已經慣例了,連朝臣都習以為常了,只是每每話語間不免還是會酸溜溜。
今天正是他家那對雙生子的生日,葉崢正打著早點回家吃飯的主意,沒成想又被建平帝抓了包,也是沒辦法。
看到葉崢進來,建平帝是站起來招手:「葉弟,快,瞧瞧我給安兒然兒準備了什麼生日禮物。」
說到生日禮物,葉崢打起精神上前一看,那一溜兒有吃的,穿的,玩的,還有番邦進貢的,雖家裡人什麼都不缺,但的確是心意了,自然是下拜謝禮。
建平帝照例托著不讓他跪下去。
建平帝興致勃勃:「這一箱布料是皇后準備的,那一箱吃的是朕吩咐人準備的,還有一箱番邦進貢的小玩意兒,那是小五準備的,你都帶了回去吧,也是朕和皇后的一片心意。」
又嘆:「安兒做了官,朕和皇后三不五時還能見見,然兒卻是得有大半年沒見了——對了,他倆今年得二十有四了吧,尋常人家的孩子這個年紀都有兒有女了,你和雲清倒是心大,就不給安排個親事,相看相看什麼的?」
說完又補充句:「給然兒相看相看。」
只說然兒,不說給安兒相看,是建平帝早就知道自家小五的心之所系,肯定不能給親兒子拆台,此番發言,也有替兒子打探的意思。
葉崢卻灑脫一笑:「兒孫自有兒孫福,都還年輕呢。」
二十四算什麼,在現代,二十四是大學剛畢業的年紀,實在不必太早擔憂婚事。
見葉崢不吐
口,建平帝嘆口氣又說起另外話題。
左不過還是那一套,葉弟啊,朕實在是懷念雁雲日子,皇后也十分懷念,朕想帶皇后故地重遊,欲將國家大事相托,葉弟你給想個法子唄?
既然建平帝再三再四這麼說,葉崢也只得直面這個話題了。
想了想,葉崢問:「那聖上屬意何人?」
今上有四個兒子,五個女兒,三個哥兒,加起來十二個孩子,除去皇女哥兒不提,現有的四個兒子裡,兩個是妃嬪所出也不說了,其中唯有大皇子和五皇子是當今皇后所出,若找繼承人,應是這兩個里出無意外了。
其中大皇子凌嘉佑時年三十三,已娶了安遠侯府第三代的長孫女為妻,育有一個嫡皇女,一個次皇女,五皇子凌嘉裕時年二十七,尚未婚配,膝下自然無所出。
若光比較二位皇子的條件,無論如何都是大皇子凌嘉佑更適合繼承大統的,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大皇子和五皇子的情況,還真不能這麼比。
大皇子凌嘉佑千好萬好,他有一樁不好,就是大皇子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略有足疾,雖行走坐臥都已經練得能同常人無異,但每逢遇上大雪天,總有那麼幾日是要在暖閣里足不出戶渡過。
當初因著雁雲氣候溫暖濕潤,大皇子的足疾是有幾年沒犯過了,可是一旦回了京,當年就又犯了,足足在暖閣中歇了半個月才好些,因照顧大皇子足疾,聖上特許他每年冬日裡都可以去雁雲療養。
大皇子本人也是個貪圖享樂的,每每去了雁雲,待住了就不愛回,聖上特許他每年去一冬,生生被他拖成了三年兩年不肯回,就譬如去年還沒入冬吧,大皇子就帶皇子妃和皇女去了雁雲,直到今年眼瞅又入冬了,可是還沒回來過一次呢,既已入秋,天寒地凍,今冬必然又不回的。
剩下五皇子呢,又是個一言難盡的。
五皇子凌嘉裕,無論詩書才幹還是治國理事,那是樣樣精通挑不出來毛病,除了不愛搭理人這個自小到大的毛病,就連體格,雖長得不是虎虎生威那一掛,也稱得上脫衣有肉穿衣顯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