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雖是早春二月,可這山崖上寒意深重,岳如箏緊緊依偎在他身邊,依舊想要像以前一樣,用自己來為他取暖。
連珺初從她來到之後一句話都沒有說過,岳如箏的心已經沉到了底,她知道自己現在所做的只不過是徒勞,可她還是不忍放手。
"我想再抱一抱你,小唐。"她帶著酸楚的語氣,抬起頭來。
連珺初緊抿著唇,怔了許久,終於轉過身來。
岳如箏坐在他身前,伸出雙臂輕輕地擁著他。
"你不會原諒我了,是嗎?"她在連珺初的胸前低聲自語。
連珺初的心中一陣抽搐,他無法承受如箏這樣悲傷,"如箏,你別這樣說……"
"你也抱我一下吧。"岳如箏卻似根本不在乎他會做出什麼響應,又近乎乞求地說著,聲音小得幾乎要被風吹散。
連珺初低著頭,默不作聲,如同那年在海灘邊一樣,屈起了雙膝,環在她腰間,將她緊緊貼在胸口。
岳如箏的雙手緊緊抓著他的衣袖,指節突出,好像想要把那衣袖撕碎一般。她將全身的力量都壓在了連珺初身上,他的心跳聲沉緩清晰,清清楚楚地迴蕩在她耳邊。
忽然想到,十九歲那年,也這樣被他環抱著,然後她聽著他的心跳聲,道:"這就是大海的聲音。"
岳如箏閉上雙眼,似乎回到了那片浩淼無邊的蔚藍色海洋邊,伴著潮起潮落,聽著鷗鳥飛鳴。
月亮沉下去了。
連珺初從那種冥思的狀態中緩過神來,岳如箏還依偎在他懷裡。
"如箏……"他費力地坐直了身子,道,"別再留在這了。"
岳如箏怔然,緩緩抬起頭望著他。
他無力再想岳如箏此時心中的感受,勉強鎮定著道:"我們,不能一直躲在這裡。"
"你是要走了嗎?"岳如箏的嘴唇都冷了,長發在風中飄飛。
"走?"連珺初喃喃地念了一遍,遲緩地望向她道,"那你呢?"
岳如箏怔怔地望著天際,"我要是走了,姑姑怎麼辦?"
他無端感到一陣寒冷,"你要跟她在一起?"
"你覺得我是瘋了是嗎?"岳如箏勉強笑了一下,似乎早已知道他會有這樣的反應。
連珺初也笑,可是那笑容卻有說不出的苦澀與悲涼,"如箏,她害死了我娘!"
"所以你無法再面對她的。"岳如箏異乎尋常地冷靜,眼睛裡連淚光都沒有,只有深深的灰色。
連珺初無言以對。
天快要亮的時候,連珺初給出妥協。
"你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好好想想。"他自知不是聖人,無論如何,母親的死,自己的慘狀,一直都是難以癒合的傷。
岳如箏靜靜地看著他的眉眼,然後道:"小唐,你回七星島吧。"
他愕然,茫然。
"不然你現在能留下,面對著姑姑和我嗎?"岳如箏深深呼吸著,話音雖低,卻含著果決之意。
連珺初心中很苦澀,他抬起頭,看著她疲憊的臉,道:"那你在這裡……等我回來。"
岳如箏沉默片刻之後,輕輕地點了點頭。
離開瓊台之巔,岳如箏找到了溟雨。她還守在唐韻嵐的墓前,此時天光放亮,晨曦灑落林間,映出她絲絲縷縷的銀髮。
此時的她,好像又恢復了寧靜,也好像忘卻了對唐韻嵐的怨恨,一味地合十叩拜,不知在呢喃些什麼。
為了避免再刺激她,連珺初沒有出現在她面前,只是遠遠地站在松林之間。岳如箏默默走到她身邊,看著她現在這個樣子,心中百感交集。
或許,這麼多年來,她始終都將自己放逐到了無間地獄,不得超脫。
紫簫與瓔珞被棄置在地上,岳如箏俯身拾起那串曾經讓她記掛於心的瓔珞,低聲問道:"姑姑,其實我與七星島根本毫無關聯,對不對?"
溟雨依舊面對著墓碑,似是在誦讀經文,過了片刻,方才道:"你又怎會與七星島有關?"
"你能告訴我,我的父母是什麼人嗎?"儘管這個問題如今已不再重要,可岳如箏終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溟雨迷茫地抬起頭,望著已經放晴的天空,"我並不清楚……"
岳如箏愕然。
"你只是,我離開七星島後,在姑蘇城外撿來的棄嬰罷了。"
連珺初離開赤城山之前,曾想要再問問如箏,以後究竟有什麼打算。可溟雨就在不遠處坐著,她的那種眼神,讓他無法忍受。
他也以為岳如箏會送他一程,可是她卻只是低著頭,將瓔珞交還於他懷裡,便沉默無語。
"你真的要陪著她?"連珺初在臨走時,還是難以按捺心中的鬱憤,又儘量平和地問她。
岳如箏離他尚有一段距離,她站在狹窄陡峭的山路上,衣衫翠綠,可卻濺滿了泥水。
她想要說些什麼,忽然又覺得在現在的情景之下,無論說什麼,都無法彌補過去的錯誤了。
於是她只是疲倦地笑了笑,轉身離去。
直到連珺初那孤單的身影消失在漫漫山道的盡頭,岳如箏的淚水才重新又滾落下來。
初春的陽光和煦而又明亮,今天已是二月初九。
……小唐,我們已經認識了整整四年。
永遠忘不了那第一眼的訝異,第一次換藥時的侷促,第一次看到他吃飯時的不安,第一次與他吵架時的心酸,第一次餵他吃點心時的得意,以及,第一次擁他入懷,輕輕吻上唇時的溫柔……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就像是支離破碎的琉璃,每一片都沒有任何瑕疵,晶瑩剔透,很想將它們一一珍藏,卻又怕割裂了心臟。<hr>
連珺初從她來到之後一句話都沒有說過,岳如箏的心已經沉到了底,她知道自己現在所做的只不過是徒勞,可她還是不忍放手。
"我想再抱一抱你,小唐。"她帶著酸楚的語氣,抬起頭來。
連珺初緊抿著唇,怔了許久,終於轉過身來。
岳如箏坐在他身前,伸出雙臂輕輕地擁著他。
"你不會原諒我了,是嗎?"她在連珺初的胸前低聲自語。
連珺初的心中一陣抽搐,他無法承受如箏這樣悲傷,"如箏,你別這樣說……"
"你也抱我一下吧。"岳如箏卻似根本不在乎他會做出什麼響應,又近乎乞求地說著,聲音小得幾乎要被風吹散。
連珺初低著頭,默不作聲,如同那年在海灘邊一樣,屈起了雙膝,環在她腰間,將她緊緊貼在胸口。
岳如箏的雙手緊緊抓著他的衣袖,指節突出,好像想要把那衣袖撕碎一般。她將全身的力量都壓在了連珺初身上,他的心跳聲沉緩清晰,清清楚楚地迴蕩在她耳邊。
忽然想到,十九歲那年,也這樣被他環抱著,然後她聽著他的心跳聲,道:"這就是大海的聲音。"
岳如箏閉上雙眼,似乎回到了那片浩淼無邊的蔚藍色海洋邊,伴著潮起潮落,聽著鷗鳥飛鳴。
月亮沉下去了。
連珺初從那種冥思的狀態中緩過神來,岳如箏還依偎在他懷裡。
"如箏……"他費力地坐直了身子,道,"別再留在這了。"
岳如箏怔然,緩緩抬起頭望著他。
他無力再想岳如箏此時心中的感受,勉強鎮定著道:"我們,不能一直躲在這裡。"
"你是要走了嗎?"岳如箏的嘴唇都冷了,長發在風中飄飛。
"走?"連珺初喃喃地念了一遍,遲緩地望向她道,"那你呢?"
岳如箏怔怔地望著天際,"我要是走了,姑姑怎麼辦?"
他無端感到一陣寒冷,"你要跟她在一起?"
"你覺得我是瘋了是嗎?"岳如箏勉強笑了一下,似乎早已知道他會有這樣的反應。
連珺初也笑,可是那笑容卻有說不出的苦澀與悲涼,"如箏,她害死了我娘!"
"所以你無法再面對她的。"岳如箏異乎尋常地冷靜,眼睛裡連淚光都沒有,只有深深的灰色。
連珺初無言以對。
天快要亮的時候,連珺初給出妥協。
"你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好好想想。"他自知不是聖人,無論如何,母親的死,自己的慘狀,一直都是難以癒合的傷。
岳如箏靜靜地看著他的眉眼,然後道:"小唐,你回七星島吧。"
他愕然,茫然。
"不然你現在能留下,面對著姑姑和我嗎?"岳如箏深深呼吸著,話音雖低,卻含著果決之意。
連珺初心中很苦澀,他抬起頭,看著她疲憊的臉,道:"那你在這裡……等我回來。"
岳如箏沉默片刻之後,輕輕地點了點頭。
離開瓊台之巔,岳如箏找到了溟雨。她還守在唐韻嵐的墓前,此時天光放亮,晨曦灑落林間,映出她絲絲縷縷的銀髮。
此時的她,好像又恢復了寧靜,也好像忘卻了對唐韻嵐的怨恨,一味地合十叩拜,不知在呢喃些什麼。
為了避免再刺激她,連珺初沒有出現在她面前,只是遠遠地站在松林之間。岳如箏默默走到她身邊,看著她現在這個樣子,心中百感交集。
或許,這麼多年來,她始終都將自己放逐到了無間地獄,不得超脫。
紫簫與瓔珞被棄置在地上,岳如箏俯身拾起那串曾經讓她記掛於心的瓔珞,低聲問道:"姑姑,其實我與七星島根本毫無關聯,對不對?"
溟雨依舊面對著墓碑,似是在誦讀經文,過了片刻,方才道:"你又怎會與七星島有關?"
"你能告訴我,我的父母是什麼人嗎?"儘管這個問題如今已不再重要,可岳如箏終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溟雨迷茫地抬起頭,望著已經放晴的天空,"我並不清楚……"
岳如箏愕然。
"你只是,我離開七星島後,在姑蘇城外撿來的棄嬰罷了。"
連珺初離開赤城山之前,曾想要再問問如箏,以後究竟有什麼打算。可溟雨就在不遠處坐著,她的那種眼神,讓他無法忍受。
他也以為岳如箏會送他一程,可是她卻只是低著頭,將瓔珞交還於他懷裡,便沉默無語。
"你真的要陪著她?"連珺初在臨走時,還是難以按捺心中的鬱憤,又儘量平和地問她。
岳如箏離他尚有一段距離,她站在狹窄陡峭的山路上,衣衫翠綠,可卻濺滿了泥水。
她想要說些什麼,忽然又覺得在現在的情景之下,無論說什麼,都無法彌補過去的錯誤了。
於是她只是疲倦地笑了笑,轉身離去。
直到連珺初那孤單的身影消失在漫漫山道的盡頭,岳如箏的淚水才重新又滾落下來。
初春的陽光和煦而又明亮,今天已是二月初九。
……小唐,我們已經認識了整整四年。
永遠忘不了那第一眼的訝異,第一次換藥時的侷促,第一次看到他吃飯時的不安,第一次與他吵架時的心酸,第一次餵他吃點心時的得意,以及,第一次擁他入懷,輕輕吻上唇時的溫柔……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就像是支離破碎的琉璃,每一片都沒有任何瑕疵,晶瑩剔透,很想將它們一一珍藏,卻又怕割裂了心臟。<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