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一派胡言!你們在亂說些什麼?」唐曉璃本來不愛管這些下人之間的嚼舌根的,只是這次實在離譜,她氣得跳腳。
兩個丫頭回頭,被嚇得仿佛魂飛魄散,紛紛下跪,「小姐饒命啊,府上都在傳,您昨晚從榮裕親王府回來的時候衣衫不整......」
唐曉璃被氣笑了,她氣急環顧四周,從屋裡拿出一根藤鞭狠狠地抽在她二人身上 「你們怎麼敢...怎麼敢如此羞辱本小姐?」
「小姐饒命啊,奴婢知錯了。」
「我要去找娘理論,她為何聽信謠傳,給我熬什麼避子藥?難道她不相信自己的女兒是什麼樣的人?」
唐曉璃滿腔委屈無從訴說,眼眶中又含著淚,奴婢們跪在地上拉著她不敢鬆手,「小姐,饒命啊。要是夫人知道這件事是我們說的,我們就沒命了。求小姐救救奴婢啊!」
「你們放開我。」唐曉璃還在氣頭上,根本聽不進。幾人就在檐廊上拉扯著,唐曉璃急得又要揮鞭,她的手已經高高揚起,這時天邊突然傳來低沉卻又震耳的老鐘聲。
鐘聲整整敲了45下。一瞬間,所有人和物都仿佛靜止了。
四十五,意味著九五至尊,這是天子駕崩的喪鐘。
--
太和殿。
巡查太監高喊:「時辰已到,諸位大人請起。」
眾人紛紛癱軟在地不成樣子,腿部的刺麻感從小腿一直延伸到胯骨處,下半身疼得仿佛癱瘓。
馮順此時並未出現,而是命身邊的一個小太監給所有人準備了茶點,並派宮女在一旁攙扶。
周身鬧哄嘈雜得不像話,可眾人總歸是欣喜的的。
稍作休整過後,眾人歸心似箭,紛紛往朱華門趕去,這皇宮他們是一刻都不想多待了。
以往官員們一向注重禮儀,不敢在殿前失儀,可如今他們急切的腳步卻將皇宮的青石板踏得扣扣作響。
眼看著那道宮門越來越近,官員們內心有著如釋重負的喜悅。可金歧鼓樓上響起的低沉鐘聲再次將官員們的腳步叫停。
一聲一聲,每一下都敲在人的心裡。官員們內心驚懼,一下一下地數著鐘聲,到最後...每個人的臉上皆是驚懼。
鐘聲一停,便有監禮太監高聲傳呼,「皇上駕崩了!」
聲浪一波蓋過一波,從養心殿一直傳向皇宮的各個角落。聞著,莫不伏地深跪,痛苦哀嚎。
天子已經久未上朝,就算照例上了朝,也是匆匆幾句便遣散了官員。若有官員想要稟告,他只擺擺手,讓臣子以奏報的形勢呈遞上去。
官員們最後一次見承乾帝時,他眼下烏青,精神萎靡不振。眾人不會覺得承乾帝是因為日理萬機所致,因為他奏摺的批文永遠都只是那幾個字,「朕已閱,准。」
甚至這幾個字都是秉筆太監代寫的。
曾有官員委婉建議過皇帝,閨房之趣要適可而止,皇帝面子上掛不住當即發怒,事後不久就將那名官員連降三級,發配到了蜀地。
自此之後,所有官員都心照不宣,不再管皇帝的私事。只是不管怎樣,眾臣子對於承乾帝的突然駕崩,也是震驚萬分。
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隱情?只是如今,他們的精力被消減了大半,容易從懲處中脫身,天子卻不幸駕崩。
按照禮制,天子駕崩而未有諡號前被稱作「大行皇帝」,小斂過後,梓棺需停放在乾清宮三日。這期間早中晚,九品及以上的官員皆需披喪服,在禮部和新皇的主持下,早中晚對梓棺行祭拜之理。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皇的登基之禮。新皇登基需在停靈期滿之前,以備起靈和下葬時名正言順,所以一切的準備都十分緊迫和倉促。
宮外,大殷朝所有寺廟需不間斷敲鐘三萬下,以昭國喪之哀。市井街頭所有店鋪娛樂全部關停,百姓不得上街,不得飲酒,也不得著華服。
喪鐘敲響時,商邵柔亦十分震驚。承乾帝駕崩之時與小說中相去甚遠,在原著中,承乾帝甚至活到了七十多歲,以古人的平均壽命來算,這是十分罕見的。
這時,她才從駱聞口中得知,李煜這幾日一直在養心殿守著,寸步不離。
商邵柔心中思忖著,誠然身為皇子,李煜也恪守著孝道。不過以他對承乾帝的不滿,他在皇帝床前守著的一個大原因,還是怕承乾帝在病床前亂說胡話。
若他閉眼前,臨時起意要改立太子,往後怕是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李煜在暗中守著,就算承乾帝說了胡話,也總不至於傳出去。
駱聞的腳步急匆匆地,平日裡波瀾不驚的冷臉此刻也頓時有了些波瀾,「縣主,如今皇帝駕崩,殿下要忙登基一事,必定諸事煩擾,我得過去看看。」
商邵柔點點頭,「你去吧。」
望著駱聞匆匆的背影,商邵柔想到,若是承乾帝未留下任何遺昭,就算繼位聖旨未擬,李煜身為太子,也可名正言順地登基。
可萬一...商邵柔似乎想到了些什麼。她不會天真得認為承乾帝是自然地壽終正寢。謝淑嬪早就在皇帝的飲食中下了毒,毒發身亡是遲早的事情。
雖說古代的仵作已經具備很強的技術,只須幾針幾刀,便能剖屍驗毒。可天子之軀,又豈能容有任何損毀?即便是中了毒,恐怕也無人敢開這個先口,說要在皇帝遺體上動刀子。
問題是謝楚婷為何要替李煜做嫁衣,毒死皇帝?由愛生恨,謝楚婷不可能會讓李煜好過。難道說...承乾帝已經立了繼位聖旨,只不過藏在某處?到時候她大可站出來,效仿秦宣太后垂簾聽政。<hr>
兩個丫頭回頭,被嚇得仿佛魂飛魄散,紛紛下跪,「小姐饒命啊,府上都在傳,您昨晚從榮裕親王府回來的時候衣衫不整......」
唐曉璃被氣笑了,她氣急環顧四周,從屋裡拿出一根藤鞭狠狠地抽在她二人身上 「你們怎麼敢...怎麼敢如此羞辱本小姐?」
「小姐饒命啊,奴婢知錯了。」
「我要去找娘理論,她為何聽信謠傳,給我熬什麼避子藥?難道她不相信自己的女兒是什麼樣的人?」
唐曉璃滿腔委屈無從訴說,眼眶中又含著淚,奴婢們跪在地上拉著她不敢鬆手,「小姐,饒命啊。要是夫人知道這件事是我們說的,我們就沒命了。求小姐救救奴婢啊!」
「你們放開我。」唐曉璃還在氣頭上,根本聽不進。幾人就在檐廊上拉扯著,唐曉璃急得又要揮鞭,她的手已經高高揚起,這時天邊突然傳來低沉卻又震耳的老鐘聲。
鐘聲整整敲了45下。一瞬間,所有人和物都仿佛靜止了。
四十五,意味著九五至尊,這是天子駕崩的喪鐘。
--
太和殿。
巡查太監高喊:「時辰已到,諸位大人請起。」
眾人紛紛癱軟在地不成樣子,腿部的刺麻感從小腿一直延伸到胯骨處,下半身疼得仿佛癱瘓。
馮順此時並未出現,而是命身邊的一個小太監給所有人準備了茶點,並派宮女在一旁攙扶。
周身鬧哄嘈雜得不像話,可眾人總歸是欣喜的的。
稍作休整過後,眾人歸心似箭,紛紛往朱華門趕去,這皇宮他們是一刻都不想多待了。
以往官員們一向注重禮儀,不敢在殿前失儀,可如今他們急切的腳步卻將皇宮的青石板踏得扣扣作響。
眼看著那道宮門越來越近,官員們內心有著如釋重負的喜悅。可金歧鼓樓上響起的低沉鐘聲再次將官員們的腳步叫停。
一聲一聲,每一下都敲在人的心裡。官員們內心驚懼,一下一下地數著鐘聲,到最後...每個人的臉上皆是驚懼。
鐘聲一停,便有監禮太監高聲傳呼,「皇上駕崩了!」
聲浪一波蓋過一波,從養心殿一直傳向皇宮的各個角落。聞著,莫不伏地深跪,痛苦哀嚎。
天子已經久未上朝,就算照例上了朝,也是匆匆幾句便遣散了官員。若有官員想要稟告,他只擺擺手,讓臣子以奏報的形勢呈遞上去。
官員們最後一次見承乾帝時,他眼下烏青,精神萎靡不振。眾人不會覺得承乾帝是因為日理萬機所致,因為他奏摺的批文永遠都只是那幾個字,「朕已閱,准。」
甚至這幾個字都是秉筆太監代寫的。
曾有官員委婉建議過皇帝,閨房之趣要適可而止,皇帝面子上掛不住當即發怒,事後不久就將那名官員連降三級,發配到了蜀地。
自此之後,所有官員都心照不宣,不再管皇帝的私事。只是不管怎樣,眾臣子對於承乾帝的突然駕崩,也是震驚萬分。
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隱情?只是如今,他們的精力被消減了大半,容易從懲處中脫身,天子卻不幸駕崩。
按照禮制,天子駕崩而未有諡號前被稱作「大行皇帝」,小斂過後,梓棺需停放在乾清宮三日。這期間早中晚,九品及以上的官員皆需披喪服,在禮部和新皇的主持下,早中晚對梓棺行祭拜之理。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皇的登基之禮。新皇登基需在停靈期滿之前,以備起靈和下葬時名正言順,所以一切的準備都十分緊迫和倉促。
宮外,大殷朝所有寺廟需不間斷敲鐘三萬下,以昭國喪之哀。市井街頭所有店鋪娛樂全部關停,百姓不得上街,不得飲酒,也不得著華服。
喪鐘敲響時,商邵柔亦十分震驚。承乾帝駕崩之時與小說中相去甚遠,在原著中,承乾帝甚至活到了七十多歲,以古人的平均壽命來算,這是十分罕見的。
這時,她才從駱聞口中得知,李煜這幾日一直在養心殿守著,寸步不離。
商邵柔心中思忖著,誠然身為皇子,李煜也恪守著孝道。不過以他對承乾帝的不滿,他在皇帝床前守著的一個大原因,還是怕承乾帝在病床前亂說胡話。
若他閉眼前,臨時起意要改立太子,往後怕是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李煜在暗中守著,就算承乾帝說了胡話,也總不至於傳出去。
駱聞的腳步急匆匆地,平日裡波瀾不驚的冷臉此刻也頓時有了些波瀾,「縣主,如今皇帝駕崩,殿下要忙登基一事,必定諸事煩擾,我得過去看看。」
商邵柔點點頭,「你去吧。」
望著駱聞匆匆的背影,商邵柔想到,若是承乾帝未留下任何遺昭,就算繼位聖旨未擬,李煜身為太子,也可名正言順地登基。
可萬一...商邵柔似乎想到了些什麼。她不會天真得認為承乾帝是自然地壽終正寢。謝淑嬪早就在皇帝的飲食中下了毒,毒發身亡是遲早的事情。
雖說古代的仵作已經具備很強的技術,只須幾針幾刀,便能剖屍驗毒。可天子之軀,又豈能容有任何損毀?即便是中了毒,恐怕也無人敢開這個先口,說要在皇帝遺體上動刀子。
問題是謝楚婷為何要替李煜做嫁衣,毒死皇帝?由愛生恨,謝楚婷不可能會讓李煜好過。難道說...承乾帝已經立了繼位聖旨,只不過藏在某處?到時候她大可站出來,效仿秦宣太后垂簾聽政。<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