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好走的路一眼就能看到盡頭,顯見是沒什麼好風景的,可是相對地也不會有什麼危險。

  而那不好走的路固然可能藏著好風光,卻難免和李白寫的《蜀道難》那樣,須得「朝避猛虎,夕避長蛇」,否則隨時都有可能命喪黃泉。

  難於上青天!

  三娘只在兩扇門外考慮了一會,便毫不猶豫地走向了第一扇門。

  人生短短几十年,她豈願日復一日地看同樣的風景,便是前面的路再險隘她也想攀登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

  門在她背後關上了。

  她並沒有回頭去看。

  只覺眼前豁然開朗。

  這是一條很難回頭的路,興許還沒登上高處便摔得粉身碎骨。

  ——那便粉身碎骨好了。

  三娘醒來的時候天還沒亮。

  從這天開始,她們這些新科進士要走正經的登科流程了。

  今天主要是相攜去主考官府上謝恩。

  三娘試著穿戴昨兒隨著泥金帖子一同送到新科進士手上的進士服。

  三娘平日裡出門就挺愛穿男子衣飾,不僅方便行動,還能縫上好幾個暗袋,方便她在身上揣東西。區區進士服,根本難不倒她!

  雖然禮部給的這套進士服不算太合身,但系上腰帶倒也不至於松松垮垮。

  她這個年紀不管男女都臉嫩,穿上進士服更有些雌雄莫辨,不認得的人恐怕會把她錯認為哪家小郎君。

  不過走近些便知曉她是個女孩兒了,她天生長著張明麗動人的臉,眉不描而黛,唇不點而朱,不施脂粉也叫人挪不開眼。

  更難得的是她渾身上下透著股掩不住的勃勃生機。

  光是看上一眼就讓人莫名生出幾分喜愛來。

  三娘先與呂諲他們會合,等三十二個進士到齊了,便一同前往郇國公府向主考官韋陟謝恩。

  郇國公府坐落於安興坊,往西距離皇城各衙署非常近、往東又緊挨著聖人平時用於舉辦各項文藝活動的興慶宮,這意味著甭管聖人在哪兒想召見你,你都能輕輕鬆鬆趕到,極大地縮短了坊中官員的通勤時間。

  能住在這種地方的人自然非富即貴,沿途的宅邸大多樓閣林立,叫踏入安興坊的新科進士們看得都有些眼熱。

  別看大夥嘴裡天天說什麼「我對升官發財沒興趣純粹是想報效朝廷」,實際上誰讀書不是為了出人頭地、帶著家人過上好日子。

  便是三娘也是很喜歡大宅子大莊子的。

  一行人懷揣著滿腔艷羨抵達郇國公府前,頓時就……更羨慕了。

  即便大唐的爵位很多都是虛爵,只一個名頭好聽,但只要有了這麼個名頭,許多事情做起來名正言順了——比如把宅邸修得比鄰居們都要大、都要好。

  韋陟這位郇國公顯然不知低調為何物,他這宅邸修得那叫一個富麗堂皇。

  等到新科進士被僕從領進門,赫然發現府中侍婢個個衣錦著綢,瞧著比尋常官宦人家的女兒都要出眾。

  連帶她們身上那套朝廷統一發的進士服都顯得有些寒酸了。

  負責為她們領路的侍婢更是貌美如花,言談舉止俱是說不出的風雅。

  三娘好奇問她姓名。

  侍婢笑著答了個「瑞雲」。

  韋陟自稱自己擅書「五朵雲」,便身邊的侍婢也都以云為名。

  瑞雲是目前最合韋陟心意的侍婢,平日裡韋陟寫東西都是讓她來擬稿,迎客這種事本不用她負責的,是她想出來看看三娘這位新科狀元才主動攬下這活兒。

  至于姓氏,早在她被賣掉那天她就不再提了,為奴為婢哪裡需要自己的姓氏。

  瑞雲領著三娘她們入內拜見主考官韋陟。

  韋陟也很給新科進士面子,今天也把自己的公服給穿上了,看起來有那麼幾分國公樣子。不過他不是愛講虛禮的人,受了進士們的謝恩禮後便朗笑著邀他們入座,命人送上珍饈美酒款待這批以後要喊他一聲「恩師」的官場後輩。

  第74章

  韋陟與留下《燒尾宴食單》的韋巨源算是同宗不同支的親戚, 韋巨源死在韋後之亂中,他那一支幾乎都零落了。

  倒是韋陟把韋家愛好美食的特性發揚光大,廚下永遠備有色香味俱全的飯食。

  旁人提起郇國公府, 最先想起來的便是「郇公廚」。

  隨著許多從來沒見識過的名菜一道道地端上來,新科進士們都感覺自個兒不是來謝恩的,而是來蹭吃蹭喝的。

  三娘也覺當真是開了眼界。

  韋陟倒是很好客, 他們家本來每天都這麼吃,莫說來三十幾個進士了,便是來三百多個進士郇國公府也能招呼得來。

  見三娘從從容容地吃菜,韋陟便想起她從小就是宴飲常客, 笑著問三娘要不要玩點什麼遊戲熱鬧熱鬧。

  酒宴上的遊戲, 三娘都老熟了,她可是從五歲起就能帶著小夥伴們學著大人行酒令的存在。

  考慮到她們這批同年都剛認識不久, 三娘也沒別出心裁弄什麼新鮮玩法, 提議拉點藏鉤射覆之類的常規遊戲。

  宴飲時一起樂呵樂呵嘛,不能只求自己快活, 得讓大家都能參與進來才行。

  眾人對此都沒意見, 韋陟也覺不錯,便給新科進士們添了個彩頭,誰要是作出了不錯的詩便能從他這裡拿走一份菜譜。

  要是作不出來,那可得罰酒了。<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