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頁
男童猶豫地點點頭。
倆位宮女相視而笑,其中一位從屋內捧出一盒棗花酥,服侍男童吃了兩塊,又讓喝了半碗早已備好的綠豆糯米湯。如此過了一陣,堂屋的自鳴鐘敲到了巳時,倆位宮女便同男童一道出了三進,前往高婕所居的二進院落。
高婕正在臥房內對鏡簪花,簪的是大紅的牡丹,這時節,正是牡丹盛放的時節,大多女子都會簪上牡丹,身為長公主的她也不能免俗。
見到男童過來,她便轉過身,笑道,“蔚兒,玩了這會子,想念書了是麼?”
倆位宮女忙笑道,“可不是,大爺早催著往殿下這邊來呢。”
男童眨了眨烏溜溜的眼睛,曉得她們是為了討母親歡喜,便也輕輕嗯地一聲。
高婕聽了,果然滿心歡喜,也顧不得再細細抿理雲鬢,隨即攜著男童的手往書房走去。
倆位宮女返身回到三進,一路上,隨口說著話兒。
“殿下簪上牡丹,人比花美呢,你覺不覺得?”
“殿下本來就是極美的……”
“殿下地位又高,人又極美,偏偏……”
“你要做死,這也敢說……”
彼此望望,倆人岔開話題,說到了別的上頭。
長公主眼下的情形,她們這些身邊人皆是清楚,但這裡頭確實是諱莫如深的。
就說小少爺吧,說是從紫玉那兒抱養來的,其實卻是殿下同大周泰寧帝的私生子。
再說殿下自個吧,每年皆去大周二三趟,同泰寧帝見面,但就是不願嫁給泰寧帝當個名正言順的皇后。
真真是世人所稱的“特立獨行”。
……
大周。京都永安。
皇宮後院,一處園子的布局同當年的大觀園一模一樣,並也題為“大觀園”。
這座重建的大觀園,雖說布局同原先的無異,但面積卻要闊大數倍,各個院落也皆做了擴建,整座園子,事實上是泰寧帝賈瑋同他的後、妃們的寢宮。
此時,華燈初上,賈瑋、黛玉、寶釵、寶琴、湘雲、襲人、麝月、晴雯、秋紋、碧痕、金釧、玉釧、鴛鴦、香菱、紫玉、唐小青聚在“怡紅院”前院堂屋內,彼此傾談,氣氛歡暢。
此是當年怡紅院聚談的延續,同舊時相比,雖說少了幾人,如李紈、迎春、探春、惜春等等——李紈之子賈蘭已然成年,併入了仕途,母子倆如今別門別院,不好再同大家住在一處了;迎春、探春倆個早已分別嫁人,更不用說了;惜春倒住得近,就在園內的達摩庵中,同智能兒在一塊,但卻極少下來聚談,倒是常到妙玉的攏翠庵論經談禪——但也多了唐小青、紫玉倆個。
一同延續下來的還有釣魚集會和雪夜遊溪。
賈瑋立下一條規矩,無論是怡紅院聚談、釣魚集會,還是雪夜遊溪,大家一概以舊時稱呼相稱。
不為別的,只為能更真切地重溫當年的情景。
“今日這場春雨下得綿綿細細的,倒像是金陵的煙雨……”
見大家坐下來,一時話題集中在今日的春雨上,賈瑋也開口湊趣,“……記得當時,在燕京榮府,也是這樣一個春雨綿綿的日子,老爺從外地返京,考較我的功課,我對答如流,從此府中上下皆說我開竅了……”
他這樣說著,眾人紛紛輕笑。
“開竅了,老太太、老爺太太更頭疼了,連鴛鴦也敢親了,還鬧棄學經商呢……”
“雲姑娘,該死,怎麼好端端地提到我了?”
“對啊,開竅了,去了一趟童山詩會,後來,紫玉和小青就到咱們家來了……”
“林姑娘,你也拿我們倆個打趣……”
……
……
一屋子的歡笑聲、打鬧聲……賈瑋眼蘊笑意,視線投過去,一一掠過各人的臉龐……青絲如黛,膚光勝雪,都是做母親的人了,但都還似昔日一樣鮮妍明麗。
視線停留片刻,隨後望向屋外,兩扇門兒敞開著,廊上燈籠輝映,小丫鬟們穿梭來去,廊外,細雨如絲,夜涼如水,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仿佛真如夢境一般。
(全書完)
倆位宮女相視而笑,其中一位從屋內捧出一盒棗花酥,服侍男童吃了兩塊,又讓喝了半碗早已備好的綠豆糯米湯。如此過了一陣,堂屋的自鳴鐘敲到了巳時,倆位宮女便同男童一道出了三進,前往高婕所居的二進院落。
高婕正在臥房內對鏡簪花,簪的是大紅的牡丹,這時節,正是牡丹盛放的時節,大多女子都會簪上牡丹,身為長公主的她也不能免俗。
見到男童過來,她便轉過身,笑道,“蔚兒,玩了這會子,想念書了是麼?”
倆位宮女忙笑道,“可不是,大爺早催著往殿下這邊來呢。”
男童眨了眨烏溜溜的眼睛,曉得她們是為了討母親歡喜,便也輕輕嗯地一聲。
高婕聽了,果然滿心歡喜,也顧不得再細細抿理雲鬢,隨即攜著男童的手往書房走去。
倆位宮女返身回到三進,一路上,隨口說著話兒。
“殿下簪上牡丹,人比花美呢,你覺不覺得?”
“殿下本來就是極美的……”
“殿下地位又高,人又極美,偏偏……”
“你要做死,這也敢說……”
彼此望望,倆人岔開話題,說到了別的上頭。
長公主眼下的情形,她們這些身邊人皆是清楚,但這裡頭確實是諱莫如深的。
就說小少爺吧,說是從紫玉那兒抱養來的,其實卻是殿下同大周泰寧帝的私生子。
再說殿下自個吧,每年皆去大周二三趟,同泰寧帝見面,但就是不願嫁給泰寧帝當個名正言順的皇后。
真真是世人所稱的“特立獨行”。
……
大周。京都永安。
皇宮後院,一處園子的布局同當年的大觀園一模一樣,並也題為“大觀園”。
這座重建的大觀園,雖說布局同原先的無異,但面積卻要闊大數倍,各個院落也皆做了擴建,整座園子,事實上是泰寧帝賈瑋同他的後、妃們的寢宮。
此時,華燈初上,賈瑋、黛玉、寶釵、寶琴、湘雲、襲人、麝月、晴雯、秋紋、碧痕、金釧、玉釧、鴛鴦、香菱、紫玉、唐小青聚在“怡紅院”前院堂屋內,彼此傾談,氣氛歡暢。
此是當年怡紅院聚談的延續,同舊時相比,雖說少了幾人,如李紈、迎春、探春、惜春等等——李紈之子賈蘭已然成年,併入了仕途,母子倆如今別門別院,不好再同大家住在一處了;迎春、探春倆個早已分別嫁人,更不用說了;惜春倒住得近,就在園內的達摩庵中,同智能兒在一塊,但卻極少下來聚談,倒是常到妙玉的攏翠庵論經談禪——但也多了唐小青、紫玉倆個。
一同延續下來的還有釣魚集會和雪夜遊溪。
賈瑋立下一條規矩,無論是怡紅院聚談、釣魚集會,還是雪夜遊溪,大家一概以舊時稱呼相稱。
不為別的,只為能更真切地重溫當年的情景。
“今日這場春雨下得綿綿細細的,倒像是金陵的煙雨……”
見大家坐下來,一時話題集中在今日的春雨上,賈瑋也開口湊趣,“……記得當時,在燕京榮府,也是這樣一個春雨綿綿的日子,老爺從外地返京,考較我的功課,我對答如流,從此府中上下皆說我開竅了……”
他這樣說著,眾人紛紛輕笑。
“開竅了,老太太、老爺太太更頭疼了,連鴛鴦也敢親了,還鬧棄學經商呢……”
“雲姑娘,該死,怎麼好端端地提到我了?”
“對啊,開竅了,去了一趟童山詩會,後來,紫玉和小青就到咱們家來了……”
“林姑娘,你也拿我們倆個打趣……”
……
……
一屋子的歡笑聲、打鬧聲……賈瑋眼蘊笑意,視線投過去,一一掠過各人的臉龐……青絲如黛,膚光勝雪,都是做母親的人了,但都還似昔日一樣鮮妍明麗。
視線停留片刻,隨後望向屋外,兩扇門兒敞開著,廊上燈籠輝映,小丫鬟們穿梭來去,廊外,細雨如絲,夜涼如水,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仿佛真如夢境一般。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