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媒人找上門,不僅李嬋不饒人,方婉和李建豐也幫著女兒懟對方。
人家找上門是想李父李母教訓李嬋,沒達成目的自己反被教訓了一頓,事情傳開,大家都知道李家護犢子,沒人再想上門告狀。
方奶奶見狀心頭暗自慶幸自己當初上門被拒絕,沒追著讓李家做這門親事,不然被罵的就有她一個了。
大家知道李嬋雖然條件好,但不是好惹的,敢於介紹的媒人少了許多。
李家也從踏破門檻變成門可雀羅。
方花花心頭暗喜,你李嬋比我條件好又怎樣,這麼挑遲早成老大難,日後嫁的人說不準還沒她好呢。
可實際上,想給李嬋介紹對象的多了去了。知道李家眼光高,敢上門介紹的,男方都是被篩選過,條件基本不錯。
李嬋時不時相親,半年後終於相中了一位。
對方名叫紀偉峰,19歲,身高一米九,寬肩窄腰,容貌清秀,但天生白皮,笑起來還有兩顆小虎牙,為人朗朗大方,待人熱情。
父親是貨車司機,母親是紡織廠採購員,他自己則在法院做書記員。
李嬋先是看上了他的外貌,後來接觸了兩回,覺得性格也和胃口就在一起了。
對上講道理的人家,李家也是很好相處的人 。
婚事談的很順利,紀家本身就有兩轉一響,即自行車,手錶,收音機,剩下的縫紉機不用李家提,主動置辦了。
李家唯一的要求就是讓小夫妻自己住,紀家找不到房子的話,他們家可以安排。
紀家商討後,不打算讓兒子住到女方家的房子,紀奶奶做主將自己住的房子騰出來,她搬過來和兒子兒媳一塊住。
紀母不太想和婆婆一起住,但是為了兒子還是忍下了反對的話。
李家要了一百塊錢的彩禮,給女兒帶回去了,又給女兒陪嫁了一百塊錢和一套家具。
在李嬋結婚之前,李家將自家重新裝修了一遍,李嬋那屋買了新床打了新柜子桌椅。
喜酒請的紡織廠大廚,熱鬧了一場後,李嬋嫁到了紀家。
上班研究新菜品,下班撩丈夫,時不時去婆婆家吃飯,時不時再去娘家住一陣子,生活平平常常,沒什麼波折。
還別說,這年代的人還是好人多,男生也淳樸,和丈夫一比,李嬋又污又黃,時常讓紀偉峰招架不住。
紀偉峰嘴上說李嬋不正經,可是心裡愛的很。
就是李嬋的手藝太好,讓他婚後一年胖了二十斤。
偏偏李嬋是個顏狗,看他胖了竟然嫌棄起來,氣的紀偉峰一邊罵她無情,一邊鍛鍊身體。
兩年後,李嬋生個女娃,起名紀明明,寓意她有光明的未來,然後就沒再生了。
作者有話說:
這個故事下章結束,不過我明天要請假一天,有事沒空碼字。
第176章
◎結局◎
紀偉峰和她先婚後愛, 如今愛她勝過自己的命,李嬋不願意再生,紀偉峰毫不猶豫地舉手同意。
在李嬋懷孕時, 他專門找醫生聊過女性生產一事,得知生產的諸多危險時,他很擔心李嬋。
至於紀父紀母,肯定是想要一個孫子。但李嬋可不願意做生育機器,她願意生孩子, 只是因為自己想要有個孩子了, 孩子有一個就行。
丈夫站在她這邊, 公婆那兒自然好解決。
李嬋也沒到傻到公婆面前宣揚自己只生一個, 那不是嫌自己生活太平靜嘛。
公婆催生, 她和丈夫異口同聲, 等孩子大些再考慮。
紀父紀母消停了三年, 等孩子三歲之後, 兩人再次催生, 夫妻倆又說順其自然。
時間又過去五年, 眼看兩人奔三十歲了, 兩人還是沒有動靜,紀父紀母開始急了。
不過紀父紀母本身各自有工作, 還都是比較忙碌的工作,加之和兒子兒媳不住在一起, 只能見面的時候催生。
見面的時候夫妻兩嘴上總是答應, 甚至一副我也很想要的樣子,李嬋還作出一副難過的樣子, 公婆倆也不好催的太急。
畢竟人家也沒說不說, 不懷怎麼辦, 李嬋自己都很難受了。
婆婆拉著李嬋去醫院檢查,醫生也說身體很健康,孩子要看緣分。
至於讓李嬋喝些不知真假的土方子,只是提起來,兒子就堅持反對,親家公上門指責不顧兒媳身體,搞的他們好像罪人一樣。
至於換個兒媳,兩人倒是沒這個想法。
方婉和紀母相處的不錯,算是老姐妹了。
在紀母嘗試說服方婉幫忙一起催生時,方婉反過來勸說他們隨緣,她們這輩份的同齡人,哪個不是兄弟姐妹好些個,兒女也有四五個的。
只有他們各自只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難道是不想再生了嘛,這不是沒有嘛。
得知此事,私下裡紀偉峰對父母說自己找人算過了,自己這輩子子女緣淺,只有一個孩子。
公婆倆這才想通,他們急也沒用,兒子兒媳就是沒有也沒辦法。
催生一事才這麼過去了。
孫女生的粉雕玉琢,乖巧活潑,本就深得雙方長輩疼愛。
李建豐方婉早就知道外孫女是李嬋這輩子唯一的孩子,將她捧在手心裡。之後公婆得知這可能是唯一的孫輩,對孫女也掏心掏肺,視若珍寶。
所幸李嬋和紀偉峰重視教育,這才沒讓女兒被寵壞。<hr>
人家找上門是想李父李母教訓李嬋,沒達成目的自己反被教訓了一頓,事情傳開,大家都知道李家護犢子,沒人再想上門告狀。
方奶奶見狀心頭暗自慶幸自己當初上門被拒絕,沒追著讓李家做這門親事,不然被罵的就有她一個了。
大家知道李嬋雖然條件好,但不是好惹的,敢於介紹的媒人少了許多。
李家也從踏破門檻變成門可雀羅。
方花花心頭暗喜,你李嬋比我條件好又怎樣,這麼挑遲早成老大難,日後嫁的人說不準還沒她好呢。
可實際上,想給李嬋介紹對象的多了去了。知道李家眼光高,敢上門介紹的,男方都是被篩選過,條件基本不錯。
李嬋時不時相親,半年後終於相中了一位。
對方名叫紀偉峰,19歲,身高一米九,寬肩窄腰,容貌清秀,但天生白皮,笑起來還有兩顆小虎牙,為人朗朗大方,待人熱情。
父親是貨車司機,母親是紡織廠採購員,他自己則在法院做書記員。
李嬋先是看上了他的外貌,後來接觸了兩回,覺得性格也和胃口就在一起了。
對上講道理的人家,李家也是很好相處的人 。
婚事談的很順利,紀家本身就有兩轉一響,即自行車,手錶,收音機,剩下的縫紉機不用李家提,主動置辦了。
李家唯一的要求就是讓小夫妻自己住,紀家找不到房子的話,他們家可以安排。
紀家商討後,不打算讓兒子住到女方家的房子,紀奶奶做主將自己住的房子騰出來,她搬過來和兒子兒媳一塊住。
紀母不太想和婆婆一起住,但是為了兒子還是忍下了反對的話。
李家要了一百塊錢的彩禮,給女兒帶回去了,又給女兒陪嫁了一百塊錢和一套家具。
在李嬋結婚之前,李家將自家重新裝修了一遍,李嬋那屋買了新床打了新柜子桌椅。
喜酒請的紡織廠大廚,熱鬧了一場後,李嬋嫁到了紀家。
上班研究新菜品,下班撩丈夫,時不時去婆婆家吃飯,時不時再去娘家住一陣子,生活平平常常,沒什麼波折。
還別說,這年代的人還是好人多,男生也淳樸,和丈夫一比,李嬋又污又黃,時常讓紀偉峰招架不住。
紀偉峰嘴上說李嬋不正經,可是心裡愛的很。
就是李嬋的手藝太好,讓他婚後一年胖了二十斤。
偏偏李嬋是個顏狗,看他胖了竟然嫌棄起來,氣的紀偉峰一邊罵她無情,一邊鍛鍊身體。
兩年後,李嬋生個女娃,起名紀明明,寓意她有光明的未來,然後就沒再生了。
作者有話說:
這個故事下章結束,不過我明天要請假一天,有事沒空碼字。
第176章
◎結局◎
紀偉峰和她先婚後愛, 如今愛她勝過自己的命,李嬋不願意再生,紀偉峰毫不猶豫地舉手同意。
在李嬋懷孕時, 他專門找醫生聊過女性生產一事,得知生產的諸多危險時,他很擔心李嬋。
至於紀父紀母,肯定是想要一個孫子。但李嬋可不願意做生育機器,她願意生孩子, 只是因為自己想要有個孩子了, 孩子有一個就行。
丈夫站在她這邊, 公婆那兒自然好解決。
李嬋也沒到傻到公婆面前宣揚自己只生一個, 那不是嫌自己生活太平靜嘛。
公婆催生, 她和丈夫異口同聲, 等孩子大些再考慮。
紀父紀母消停了三年, 等孩子三歲之後, 兩人再次催生, 夫妻倆又說順其自然。
時間又過去五年, 眼看兩人奔三十歲了, 兩人還是沒有動靜,紀父紀母開始急了。
不過紀父紀母本身各自有工作, 還都是比較忙碌的工作,加之和兒子兒媳不住在一起, 只能見面的時候催生。
見面的時候夫妻兩嘴上總是答應, 甚至一副我也很想要的樣子,李嬋還作出一副難過的樣子, 公婆倆也不好催的太急。
畢竟人家也沒說不說, 不懷怎麼辦, 李嬋自己都很難受了。
婆婆拉著李嬋去醫院檢查,醫生也說身體很健康,孩子要看緣分。
至於讓李嬋喝些不知真假的土方子,只是提起來,兒子就堅持反對,親家公上門指責不顧兒媳身體,搞的他們好像罪人一樣。
至於換個兒媳,兩人倒是沒這個想法。
方婉和紀母相處的不錯,算是老姐妹了。
在紀母嘗試說服方婉幫忙一起催生時,方婉反過來勸說他們隨緣,她們這輩份的同齡人,哪個不是兄弟姐妹好些個,兒女也有四五個的。
只有他們各自只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難道是不想再生了嘛,這不是沒有嘛。
得知此事,私下裡紀偉峰對父母說自己找人算過了,自己這輩子子女緣淺,只有一個孩子。
公婆倆這才想通,他們急也沒用,兒子兒媳就是沒有也沒辦法。
催生一事才這麼過去了。
孫女生的粉雕玉琢,乖巧活潑,本就深得雙方長輩疼愛。
李建豐方婉早就知道外孫女是李嬋這輩子唯一的孩子,將她捧在手心裡。之後公婆得知這可能是唯一的孫輩,對孫女也掏心掏肺,視若珍寶。
所幸李嬋和紀偉峰重視教育,這才沒讓女兒被寵壞。<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