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閱讀

  多爾袞對於豪格的處置,近乎喪心病狂,布滿了不祥的氣息。因此,儘管我們找不到多爾袞謀奪皇位的確鑿證據,但這些排斥異己的舉動,的確讓人具有足夠的理由感到不安。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和弟弟多鐸,可能非凡希望多爾袞能夠登上皇位。按照努爾哈赤生前制定的汗王推舉制度,他們的願望並非毫無道理。可惜,斗轉星移,時勢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他們的驕橫和兩白旗的威勢,除了有效加深人們的懼怕與憤怒之外,令人對多爾袞的生前身後很難產生什麼更加樂觀的想像。  這一切,都是在小皇帝和孝莊皇太后眼皮底下發生的,人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是皇太后縱容和支持了多爾袞兄弟。事實上,為了福臨的皇位,孝莊皇太后確實在很長一個時間段里,無條件地支持著多爾袞,直到他成為“皇父攝政王”為止。因此,對於多爾袞所做的一切,皇太后不可能不面臨人們疑慮的目光,從而陷入尷尬。她只有有效地將自己妝扮成多爾袞跋扈和野心的受害者,方才可能擺脫這種尷尬。  順治五年,代善老病而死。順治六年,輔政豫親王多鐸死於天花。順治七年,多爾袞病死。努爾哈赤時期的八大和碩貝勒只剩下了濟爾哈朗與阿濟格,皇太極的四大親王則只剩下了一個濟爾哈朗。  面對阿濟格的桀驁不馴,面對兩白旗將士失去最高統帥的惶恐,面對多爾袞留下的諸多不平與動盪不安,只有濟爾哈朗具有足夠的威望與能力擺平這一切,只有濟爾哈朗能夠讓孝莊皇太后母子擺脫尷尬的局面。這應該是孝莊皇太后迅速起用濟爾哈朗,殺死地位崇高卻不得人心的阿濟格,並將一切惡行統統堆到多爾袞頭上、嚴酷對待死後多爾袞的唯一原因。在這個意義上說,時年同樣三十九歲的孝莊皇太后,其心計與無情,遠在多爾袞之上。在她的老辣、深沉、陰狠面前,多爾袞簡直就像是個混沌初開的毛頭小伙子。  十年後,孝莊皇太后的兒子順治皇帝死時,他的遺詔是在孝莊皇太后的一手主持下定稿並布告天下的。在這篇遺詔中,用皇帝的口吻,列舉了福臨自己生前的十四項罪過,基本可以看成是一份皇帝的罪己詔。  這位皇太后真夠可以的。當年,為了兒子和自己的地位,她不惜降尊紆貴、自貶身價以取媚於多爾袞。多爾袞死後,為了兒子的皇位和擺脫自己的尷尬,她以中國歷史上只有針對不共戴天的仇人才會採用的手段,清算了對她們母子恩德大於天的多爾袞。後來,在和福臨鬧得形同冰炭、幾乎反目為仇的情勢下,又在他死後,用兒子的口吻清算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當一種政治文化讓一位情人和母親只能用這種方式行事的話,也真是夠令人不寒而慄的。只有乖戾而沒有人性的皇家傳統,才會造就出如此乖戾而沒有人性的政治動物,讓人夫復何言?  平心而論,這樣的遭際,對於孝莊皇太后來說,也應是足夠慘痛。兒子死的這一年,她年近五十。按照當時的標準,已經是一位老婦人。這種心路歷程,可能促使她非凡細心地呵護教養孫子玄燁,並終於培養出了一位足夠出色的康熙皇帝。假如不是這樣的話,孝莊皇太后在歷史上會是什麼樣的一個形象,恐怕就很難說了。  順治皇帝福臨臨死時,可能確實想要報復自己的這位母后。因此,才在皇位繼續人的問題上,一再堅持將皇位傳給自己的某一個堂兄弟。這樣,孝莊皇太后的地位,將會在新皇帝繼位後立即被邊緣化,為新皇帝的母親所取而代之。這是孝莊皇太后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此時,她很清楚,自己對兒子已經完全失去了影響力。甚至,就像順治皇帝臨死都不願意看見出身於博爾濟吉特氏的后妃一樣,福臨可能也同樣不願意見到自己的母親。因此,皇太后命令皇帝生前最信任的滿漢大臣們,輪番前去勸告皇帝改變心意,終無效果。於是,孝莊皇太后請出了深受皇帝敬重的洋神父——湯若望。  湯若望是一位來自德國的傳教士,可能是明清之際,西方科學技術傳入我國時發揮過最重要影響的人物之一。他曾經以天文歷算方面的精湛技藝,令帝國的同行們相形見絀,從而,不但獲准在帝國首都內城宣武門旁建起一座聳立至今的教堂,還榮任帝國欽天監監正。這個職位與今天國家天文台台長兼國家氣象局局長不同的地方在於,他需要根據天文、氣象的變化,解釋上天的意志,供皇帝在進行重大國是決策時參考。因此,他對皇帝的影響不可小覷。

  閱讀

  湯若望曾經對大明帝國做出過非凡貢獻——他奉大明皇帝之命,為帝國政府撰寫過一本製造、維護、使用紅夷大炮的小冊子,因此,袁崇煥炮轟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輝煌業績中,應該有他的一份功勞。  多爾袞進京後,不但沒有人追究他當年犯下的罪行,他可能還和范文程成了好朋友,並深受多爾袞欣賞。多爾袞所頒布的第一份大清曆法,就是這位洋神父主持修訂的。他在西醫西藥方面的知識,可能是他和孝莊皇太后與福臨結下善緣的重要原因。據說,福臨稱呼這位洋和尚為“瑪法”,在滿語中,是“爺爺”的意思。晚上將他召入宮中,二人時常作徹夜談。有一年福臨過生日時,甚至將生日宴會擺在了湯若望的教堂里。  如今,在皇帝勢將不起之際,湯若望前來問候。據說,他有效地打消了皇帝立堂兄弟為繼續人的想法。按照這種說法,玄燁即後來的康熙皇帝被選擇出來,湯若望也是功不可沒的。因為,當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見,詢問哪一個兒子可以成為未來的皇帝時,湯若望回答說,應該選擇已經出過痘、不再害怕天花的孩子。  這個孩子恰恰就是玄燁——康熙皇帝。  就此,玄燁成為大清朝第一位由老皇帝臨死前指定、而不是由諸王貝勒大臣推舉產生的新皇帝。表明,這個來自塞外的新王朝已經和中原帝王政治文化傳統大體合流,其八和碩貝勒共柄國政的貴族共和制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尾聲。  從此,中國歷史快速駛入了長達六十多年的康熙皇帝時代。康熙繼位之初,曾經有一個漢族秀才上書太皇太后,建議她垂簾聽政,被太皇太后斷然拒絕。在未來的歲月里,孝莊太皇太后以她對康熙皇帝的成功教養,贏得了皇帝、並通過皇帝贏得了歷史與後代的尊敬。  據說,晚年的孝莊皇太后自奉甚簡。與明朝比較起來,皇宮中的開支與使用的太監、宮女僅僅是明朝的一個零頭,平均起來大約還不到其百分之一。而就是在這種節儉的開支中,孝莊太皇太后還曾經多次將皇宮中積攢起來的銀兩,賑濟給遭受自然災難的災區人民。她對康熙皇帝的教誨中,確實有一些以人民福祉為念的地方,這應該是她受到愛戴的原因。  據說,這位老太太在夏天避暑時,曾經去過多爾袞猝死的喀喇城,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承德市四周。飽經滄桑、已是暮年的老人,來到故人之故地,不知會有那揪心的疼痛否?  公元1688年,即大清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時——午夜時分,孝莊太皇太后病逝於北京紫禁城慈寧宮。去世前,她再一次給後世留下了一個謎團,她叮囑孫子康熙皇帝,不願驚動自己奉安已久的丈夫皇太極,且眷戀兒子和孫子,因此,要求將自己葬在福臨的陵墓四周。最後,終於安葬在位於今日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的圍牆外,與今天瀋陽北陵的皇太極昭陵相對,號為昭西陵,從而,為後世的人們留下了許多想像的空間。  七十五歲的孝莊太皇太后,一生多姿多彩,卻也無法不令人感慨萬千:這老太太,可真不輕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