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原來芸娘之前在宴會上說的話並不全是真的!當年燕國公根本就沒有事先把南信接出來,他根本就不想要這個留著黎家血液的孩子!
當時芸娘這麼說,其實是為了詐荑夫人,想要弄清那場火,那個陰謀,燕國公到底有沒有參與。沒成想,燕國公竟然真的這麼狠。
當年是黎夫人察覺到火勢,拼命讓芸娘帶著南信逃了出去,但因為察覺到危機的時候已經太晚了,沒法做出更多的布置。
因為現場沒有發現孩子的屍體,雖然燕國公對外宣稱夫人跟孩子都已被火燒死,但他心裡也清楚,孩子逃出去了,所以這些年來,他也一直在派人找南信的蹤跡。
芸娘把孩子養到十三四歲後,因為差點被燕國公的人發現,所以迫於無奈之下,只能跟孩子分開。後來在九瑄的幫助下,芸娘終於被找了回來。
「謝謝王姬大人的幫助,王姬大人的大恩大德奴婢無以為報……」說著,芸娘就要給九瑄跪下。
芸娘是在幫南信,也是在幫楚國,九瑄當然不想受這個大禮。
她把芸娘扶起來,「放心,好戲還在後頭。」她笑著跟芸娘說,「本宮已經找了一個死刑犯替你,後面你看戲就好。」
第二天,那個刺客就被處死了(另一個死刑犯,這是楚國的地盤),而燕國的又一使者,也過來了。
這次過來的是燕國的王左大夫,燕國對這件事不可謂不重視。
「王姬大人,那個刺客所講的完全是無稽之談,她就是嫉妒燕國公夫人,所以才胡言亂講。」王左大夫對著九瑄,一臉義憤填膺地說。
「世人都愛惜性命,更何況是十幾年的尋找,」九瑄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笑了,「成王敗寇,本宮對燕國公的家事並不在乎,大家只是好奇,燕國的公子信,是真的死了嗎?」
刺殺事件就像一塊大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面,給燕國國內造成了大動盪,黎家跟其他世家在如今的燕國公爭上位時沒少出力,卻被卸磨殺驢落得個如此慘烈的下場。
那個刺客所說的話一經傳到燕國,幾乎所有的世家都聯合起來。爛船也有三分釘,更何況這些年黎家一直默默蟄伏,這件事一爆出,如果燕國公沒法妥善安排,黎家也就離反不遠了。
世家是燕國最重要的勢力之一,此時又面臨著周王室的圍剿,燕國公也並不得民心,做的事也有失人德,在這外憂內患之下,也不知道燕國公會不會後悔當初的決定。
見楚國王姬如此說,王左大夫臉上也留下了汗珠。事到如今,到底是燕國公聯合荑夫人殺妻殺子,還是荑夫人殺原配夫人,公子信僥倖逃出,已經到了要二選一的地步了。
王左大夫長嘆一聲,不禁「掩面痛哭」起來。「燕楚乃聯袂之國,既然王姬大人問起,那王某也不再隱瞞了。」
「當年火災後,燕國公大人悲痛欲絕,命人搜尋現場,卻只尋得黎夫人的屍體,卻不見了公子信的蹤跡。」王左大夫哽咽地說,「為了不讓人趁機傷害公子信,國公大人只好對外宣稱公子信也被燒死了。」
「燕國公大人並不知道這場火災的真相,在查出真相後,國公大人定會嚴懲罪人!」王左大夫義正言辭地說。至於什麼時候查出真相,那就要看老天爺了。
「但這些年來,國公大人一直在掛念著,尋找著公子信啊。」王左大夫又是哭著向九瑄行了禮,「還望楚國也能助燕國一臂之力,如若能找到公子信,燕國必定獻上大禮!」
事到如今,只有找到公子信,燕國公才能洗脫身上「殺妻」的名聲。畢竟,按照刺客所講,燕國公為了燒死他的原配夫人,是提前派人把公子信抓走的。
只有找公子信,才能證明燕國公並沒有「抓走」公子信,從而證明燕國公並沒有參與此事。
所以現在,最想找到公子信的人,便是燕國公。公子信出現在其他任何時候,都會遭到燕國公防不勝防的『殺害』,只有現在這個時候不會。
「當然,王左大夫多禮。」看來燕國公終於頂不住壓力,要承認公子信流落在外了。而這,正好是九瑄要演這麼一齣戲最主要的原因。
燕國公承認後,南信便會跟黎家聯繫,光明正大地回燕國繼承他本該應得的一切。
「王姬大人,這次臣過來,還是因為燕楚聯盟一事,」見楚國王姬沒有再追問下去,王左大夫趕緊提出了這次過來最重要的原因,「您看周王室的戰書已經下了......」周王室就要打過來了,燕國當然要抓緊促進聯盟一事。
於是,沒過幾天,兩個消息飛滿全天下。一是燕國終於把公子信找到了,並在黎家等勢力的壓力以及全天下的輿論下承認了其繼承人的地位。
二就是燕國,楚國終於聯盟,戰爭要打響了。
第34章 勝仗
雖然楚國燕國聯盟, 但迎戰的畢竟是燕國,楚國是不可能衝鋒在前的,最多就是帶兵在後方, 時不時提供資源,以防止燕國的軍兵被周王室攻破。
而不知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還是為了急於穩固自己的地位,楚國這次隨軍的, 竟然是最近聲名鵲起的楚國王姬。
「稟告王姬大人,前方斥候來報, 周臻這次親自帶兵, 已經過了周王室的邊界了。」前來報消息的士兵恭敬地說。過了周王室的邊界, 就快到燕國的邊界,戰爭真的要開始了。<hr>
當時芸娘這麼說,其實是為了詐荑夫人,想要弄清那場火,那個陰謀,燕國公到底有沒有參與。沒成想,燕國公竟然真的這麼狠。
當年是黎夫人察覺到火勢,拼命讓芸娘帶著南信逃了出去,但因為察覺到危機的時候已經太晚了,沒法做出更多的布置。
因為現場沒有發現孩子的屍體,雖然燕國公對外宣稱夫人跟孩子都已被火燒死,但他心裡也清楚,孩子逃出去了,所以這些年來,他也一直在派人找南信的蹤跡。
芸娘把孩子養到十三四歲後,因為差點被燕國公的人發現,所以迫於無奈之下,只能跟孩子分開。後來在九瑄的幫助下,芸娘終於被找了回來。
「謝謝王姬大人的幫助,王姬大人的大恩大德奴婢無以為報……」說著,芸娘就要給九瑄跪下。
芸娘是在幫南信,也是在幫楚國,九瑄當然不想受這個大禮。
她把芸娘扶起來,「放心,好戲還在後頭。」她笑著跟芸娘說,「本宮已經找了一個死刑犯替你,後面你看戲就好。」
第二天,那個刺客就被處死了(另一個死刑犯,這是楚國的地盤),而燕國的又一使者,也過來了。
這次過來的是燕國的王左大夫,燕國對這件事不可謂不重視。
「王姬大人,那個刺客所講的完全是無稽之談,她就是嫉妒燕國公夫人,所以才胡言亂講。」王左大夫對著九瑄,一臉義憤填膺地說。
「世人都愛惜性命,更何況是十幾年的尋找,」九瑄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笑了,「成王敗寇,本宮對燕國公的家事並不在乎,大家只是好奇,燕國的公子信,是真的死了嗎?」
刺殺事件就像一塊大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面,給燕國國內造成了大動盪,黎家跟其他世家在如今的燕國公爭上位時沒少出力,卻被卸磨殺驢落得個如此慘烈的下場。
那個刺客所說的話一經傳到燕國,幾乎所有的世家都聯合起來。爛船也有三分釘,更何況這些年黎家一直默默蟄伏,這件事一爆出,如果燕國公沒法妥善安排,黎家也就離反不遠了。
世家是燕國最重要的勢力之一,此時又面臨著周王室的圍剿,燕國公也並不得民心,做的事也有失人德,在這外憂內患之下,也不知道燕國公會不會後悔當初的決定。
見楚國王姬如此說,王左大夫臉上也留下了汗珠。事到如今,到底是燕國公聯合荑夫人殺妻殺子,還是荑夫人殺原配夫人,公子信僥倖逃出,已經到了要二選一的地步了。
王左大夫長嘆一聲,不禁「掩面痛哭」起來。「燕楚乃聯袂之國,既然王姬大人問起,那王某也不再隱瞞了。」
「當年火災後,燕國公大人悲痛欲絕,命人搜尋現場,卻只尋得黎夫人的屍體,卻不見了公子信的蹤跡。」王左大夫哽咽地說,「為了不讓人趁機傷害公子信,國公大人只好對外宣稱公子信也被燒死了。」
「燕國公大人並不知道這場火災的真相,在查出真相後,國公大人定會嚴懲罪人!」王左大夫義正言辭地說。至於什麼時候查出真相,那就要看老天爺了。
「但這些年來,國公大人一直在掛念著,尋找著公子信啊。」王左大夫又是哭著向九瑄行了禮,「還望楚國也能助燕國一臂之力,如若能找到公子信,燕國必定獻上大禮!」
事到如今,只有找到公子信,燕國公才能洗脫身上「殺妻」的名聲。畢竟,按照刺客所講,燕國公為了燒死他的原配夫人,是提前派人把公子信抓走的。
只有找公子信,才能證明燕國公並沒有「抓走」公子信,從而證明燕國公並沒有參與此事。
所以現在,最想找到公子信的人,便是燕國公。公子信出現在其他任何時候,都會遭到燕國公防不勝防的『殺害』,只有現在這個時候不會。
「當然,王左大夫多禮。」看來燕國公終於頂不住壓力,要承認公子信流落在外了。而這,正好是九瑄要演這麼一齣戲最主要的原因。
燕國公承認後,南信便會跟黎家聯繫,光明正大地回燕國繼承他本該應得的一切。
「王姬大人,這次臣過來,還是因為燕楚聯盟一事,」見楚國王姬沒有再追問下去,王左大夫趕緊提出了這次過來最重要的原因,「您看周王室的戰書已經下了......」周王室就要打過來了,燕國當然要抓緊促進聯盟一事。
於是,沒過幾天,兩個消息飛滿全天下。一是燕國終於把公子信找到了,並在黎家等勢力的壓力以及全天下的輿論下承認了其繼承人的地位。
二就是燕國,楚國終於聯盟,戰爭要打響了。
第34章 勝仗
雖然楚國燕國聯盟, 但迎戰的畢竟是燕國,楚國是不可能衝鋒在前的,最多就是帶兵在後方, 時不時提供資源,以防止燕國的軍兵被周王室攻破。
而不知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還是為了急於穩固自己的地位,楚國這次隨軍的, 竟然是最近聲名鵲起的楚國王姬。
「稟告王姬大人,前方斥候來報, 周臻這次親自帶兵, 已經過了周王室的邊界了。」前來報消息的士兵恭敬地說。過了周王室的邊界, 就快到燕國的邊界,戰爭真的要開始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