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林青扶起他,微微一笑:“那麼從現在起,你已經可以領俸祿了,本將要給你幾個任務。”
“請將軍吩咐。”李山華頷首道。
“第一件,方才我見你醫館裡病人之多,許多並非重症吧?稍後我會派兵協助你,給城中所有新舊民舍用石灰清理房間,以後一月便要有一次。”
講究衛生極重要,流民扎堆,很容易便會生出瘟疫。在此之前,林青已命了許維在每條街道建公共廁所,更張貼告示,並指派士兵專門巡邏,誰敢隨地大小便,抓到了,治重罪。
“第二件,往後你們在軍中治刀斧傷,需得用烈酒、鹽水殺毒,嗯,精鹽貴,先用著粗鹽,還有包紮傷口的繃帶,必須要在滾水中煮沸才能用,這也算是對醫官的考績,用了救不回是士兵命該如此,漏了便是醫官玩忽職守,要治罪的,這點你要牢記。”
自古以來,隨軍醫官救治士兵,到底盡力救了還是隨意敷衍,都沒有一個標準,林青這樣規定,雖還簡陋,但至少能約束下了。
“第三件,需得在最短時間內研製出可由士兵單獨攜帶的成品金瘡藥和行軍散,這件事若能辦好了,我有賞賜給你,必不叫你失望。”
前兩條李山華想了想沒有什麼問題,聽了第三條後說道:“稟將軍,行軍散與金瘡藥古來有之,卑職也知道如何配置,只是要讓每一個軍士都能單獨攜帶,這需要的草藥量極大,藤越土州內現有的,可能只夠百餘人用。”
“這麼少嗎?”林青驚訝道,他本以為藤越之地多山多林,草藥定然不缺。
在李山華一番解釋後,林青才知曉,原來所需的許多藥材滇南並不生長。
林青不由皺起了眉頭,他之所以如此重視這第三條,是因為這相當於給士兵配備了急救包,或許一時看不出來,但此消彼長,日後數萬甚至數十萬大軍都具備這條件,戰鬥力便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同敵人做戰時,急救包當然起不到作用,但凡是負傷的士兵若能因此活下來,就是精兵、悍兵。
大量藥材,在滇南,土司不可能有,唯有吳三桂才具備。
記憶中,吳三桂這時可是從南北直隸地區進了不止一次藥材囤積。
可是林青敢打土司的主意,是因為如果他們做的太過,一旦敢明目張胆攻打自己,吳三桂絕不會袖手旁觀,甚至會以此為出兵的理由以吞併之,這樣的藉口大概其他土司也挑不出毛病。
可要打吳三桂的主意,不異於虎口拔牙,一旦過火,誰也救不了自己。
理不到頭緒,這事只能暫且放下,回望之前一系列舉措,也算井井有條了,不由想到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的一句至理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
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治一城,管一支軍隊也是如此,從小處著手。
第九十三章 進城
元江雖名為江,但其實說是一條大河更恰當,起自高黎貢山南麓,在元江地界有三百餘里,往南匯入緬境伊洛瓦底江,最後流入孟加拉灣。
“將軍,過了前方野牛坡就是元江地界了。”段傑對林青道。
林青在馬上,聞言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後,率著持刀的五十親兵,前世今生頭一次跨入了元江境南甸縣。
從藤越土州來的這一路上,有流民衣不蔽體,趁著歇息間,痴呆地癱在路邊觀望,有婦女稚童不斷磕頭乞討,更可甚者,面目赤腫,全然看不出生得何樣。
他們也少有扎辮者,基本蓬頭亂髮,邋遢地艱難前行,去的方向無一例外,都是藤越土州,因為他們聽人說那裡的官人施粥發糧。
這些景象已算荒涼,可林青預想中的白骨為薪、易子而食沒有見到,這本是滅絕人性的舉動,可他心裡竟有了那麼一絲絲若有若無的失望。
這念頭一出來,不由使他心驚,自己這是怎麼了?
正出神間,不待多想,野牛坡關隘已出現在了一行人眼前。
抬眼望去,只見一根根深深插入地里的木樁上纏滿了紅刺荊棘,往兩邊延伸出去好幾里,中間的大門也是木頭做的,數十土司兵在排查過往行人。
這道關卡是那天鳳為防止藤越的漢人百姓大量往元江遷移專門而設的。
出來不管,進去就要仔細檢查,語言、樣貌等等,很難矇混過關。
林青一行臨近了便毫無意外被攔住。
領頭的土司兵頭目身材很矮,膚色顯黑,看眉眼間,像極了緬人,這是元江許多少民具有的特徵,哪怕在後世,不知道的,都會以為是老緬。
“來者何人?”土司兵頭目握了握刀柄,如臨大敵地望著林青一行。
段傑拿著那天鳳給林青的請柬,上前一番交涉。
還好請柬上寫有兩種文字,土司頭目不識漢字,但自己少民的字,他還是認得,看了又看後,不似有假,終是放行。
過了野牛坡關隘,再行五里,南甸縣城牆出現在了一行人眼前。
比起藤越土州,南甸的城牆要更矮,而且入目處,有很長一截是土坯混合著磚石,整個城給林青的感覺就是簡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小城。
不像那備急行軍,林青一行早上出發,下午才到南甸,若過城不入,照現在這個速度,入夜便得露宿荒野了。
“請將軍吩咐。”李山華頷首道。
“第一件,方才我見你醫館裡病人之多,許多並非重症吧?稍後我會派兵協助你,給城中所有新舊民舍用石灰清理房間,以後一月便要有一次。”
講究衛生極重要,流民扎堆,很容易便會生出瘟疫。在此之前,林青已命了許維在每條街道建公共廁所,更張貼告示,並指派士兵專門巡邏,誰敢隨地大小便,抓到了,治重罪。
“第二件,往後你們在軍中治刀斧傷,需得用烈酒、鹽水殺毒,嗯,精鹽貴,先用著粗鹽,還有包紮傷口的繃帶,必須要在滾水中煮沸才能用,這也算是對醫官的考績,用了救不回是士兵命該如此,漏了便是醫官玩忽職守,要治罪的,這點你要牢記。”
自古以來,隨軍醫官救治士兵,到底盡力救了還是隨意敷衍,都沒有一個標準,林青這樣規定,雖還簡陋,但至少能約束下了。
“第三件,需得在最短時間內研製出可由士兵單獨攜帶的成品金瘡藥和行軍散,這件事若能辦好了,我有賞賜給你,必不叫你失望。”
前兩條李山華想了想沒有什麼問題,聽了第三條後說道:“稟將軍,行軍散與金瘡藥古來有之,卑職也知道如何配置,只是要讓每一個軍士都能單獨攜帶,這需要的草藥量極大,藤越土州內現有的,可能只夠百餘人用。”
“這麼少嗎?”林青驚訝道,他本以為藤越之地多山多林,草藥定然不缺。
在李山華一番解釋後,林青才知曉,原來所需的許多藥材滇南並不生長。
林青不由皺起了眉頭,他之所以如此重視這第三條,是因為這相當於給士兵配備了急救包,或許一時看不出來,但此消彼長,日後數萬甚至數十萬大軍都具備這條件,戰鬥力便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同敵人做戰時,急救包當然起不到作用,但凡是負傷的士兵若能因此活下來,就是精兵、悍兵。
大量藥材,在滇南,土司不可能有,唯有吳三桂才具備。
記憶中,吳三桂這時可是從南北直隸地區進了不止一次藥材囤積。
可是林青敢打土司的主意,是因為如果他們做的太過,一旦敢明目張胆攻打自己,吳三桂絕不會袖手旁觀,甚至會以此為出兵的理由以吞併之,這樣的藉口大概其他土司也挑不出毛病。
可要打吳三桂的主意,不異於虎口拔牙,一旦過火,誰也救不了自己。
理不到頭緒,這事只能暫且放下,回望之前一系列舉措,也算井井有條了,不由想到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的一句至理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
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治一城,管一支軍隊也是如此,從小處著手。
第九十三章 進城
元江雖名為江,但其實說是一條大河更恰當,起自高黎貢山南麓,在元江地界有三百餘里,往南匯入緬境伊洛瓦底江,最後流入孟加拉灣。
“將軍,過了前方野牛坡就是元江地界了。”段傑對林青道。
林青在馬上,聞言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後,率著持刀的五十親兵,前世今生頭一次跨入了元江境南甸縣。
從藤越土州來的這一路上,有流民衣不蔽體,趁著歇息間,痴呆地癱在路邊觀望,有婦女稚童不斷磕頭乞討,更可甚者,面目赤腫,全然看不出生得何樣。
他們也少有扎辮者,基本蓬頭亂髮,邋遢地艱難前行,去的方向無一例外,都是藤越土州,因為他們聽人說那裡的官人施粥發糧。
這些景象已算荒涼,可林青預想中的白骨為薪、易子而食沒有見到,這本是滅絕人性的舉動,可他心裡竟有了那麼一絲絲若有若無的失望。
這念頭一出來,不由使他心驚,自己這是怎麼了?
正出神間,不待多想,野牛坡關隘已出現在了一行人眼前。
抬眼望去,只見一根根深深插入地里的木樁上纏滿了紅刺荊棘,往兩邊延伸出去好幾里,中間的大門也是木頭做的,數十土司兵在排查過往行人。
這道關卡是那天鳳為防止藤越的漢人百姓大量往元江遷移專門而設的。
出來不管,進去就要仔細檢查,語言、樣貌等等,很難矇混過關。
林青一行臨近了便毫無意外被攔住。
領頭的土司兵頭目身材很矮,膚色顯黑,看眉眼間,像極了緬人,這是元江許多少民具有的特徵,哪怕在後世,不知道的,都會以為是老緬。
“來者何人?”土司兵頭目握了握刀柄,如臨大敵地望著林青一行。
段傑拿著那天鳳給林青的請柬,上前一番交涉。
還好請柬上寫有兩種文字,土司頭目不識漢字,但自己少民的字,他還是認得,看了又看後,不似有假,終是放行。
過了野牛坡關隘,再行五里,南甸縣城牆出現在了一行人眼前。
比起藤越土州,南甸的城牆要更矮,而且入目處,有很長一截是土坯混合著磚石,整個城給林青的感覺就是簡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小城。
不像那備急行軍,林青一行早上出發,下午才到南甸,若過城不入,照現在這個速度,入夜便得露宿荒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