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便只能在心底為彼此默默祝福,道一聲珍重,一切順利。

  第379章 功勳幹部的個人問題

  陝北。

  土地依舊是那片黃土地,那些山谷萬年不變,那些生活在這片黃土地上的鄉親,還有那些窯洞,也沒什麼變化。

  鄉親們依舊在烈日下或者在寒風裡辛苦的勞作,期待能從那黃土地里刨出一個好收成。

  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和之前的千千萬萬年一樣,沒有什麼變化。

  但有些變化卻真的發生了,大地知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鄉親們,更知道。

  一切,都要從去年秋開始說起,一支衣衫襤褸疲憊不堪的部隊,來到了這邊,在這片黃土地上紮下根來。

  他們打土豪分田地,他們宣傳自己的理想,宣傳自己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期望,那些東西,是一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們從未去想過的。

  但那些東西一聽到,他們的思想就不由自主的受到了啟發,因為他們的理想里的那個世界實在太過美好,沒有壓迫和欺凌,人人平等,都能吃飽飯,穿好衣……

  沒有人願意被人欺負和壓迫,也沒有人不想吃飽穿好。

  於是,雖然這些鄉親們對那些人所宣傳的理想的根由並不了解,但卻不由自主的對這些人產生了極大的好感,特別是在那些人在打垮了那些地主豪紳之後,將那些土地,錢糧無償的分配給所有的窮苦鄉親之後,這些好感就變成了死心塌地的擁護。

  他們幫著這支隊伍打探情報,讓家中的青壯加入到這支隊伍壯大實力,他們傾其所有,只希望幫助他們實現他們的理想,因為他們的理想,就是所有窮苦百姓的理想。

  這支隊伍的出現,如同春雨撒進乾涸的土地,如同火苗,落入了枯草重生的荒原……

  一場從靈魂到身體的革命,因為這支隊伍的到來,不可逆轉的發生了!

  這片古老的土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不但當地的鄉親們熱情高漲,更吸引了不知道多少和他們擁有共同理想的人不遠千里的過來投奔,學生,青年,農民……

  這片土地,變成了一片沸騰燃燒的熱土!

  抗大就處於這片熱土之內。

  那些從遠方而來的學生,知識分子,在抗大內向被選拔出來的青壯們教授著各種知識,更多的側重於對於實現他們的理想有用的知識,比如化學,比如機械的原理。

  而他們自己也在學習,學習這些人的理念,以及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可以放棄一切的精神,還有必勝的信念。

  他們一邊學習,一邊戰鬥,在戰鬥中學習,在戰鬥中彼此成長。

  因為出身的緣故,這支隊伍中有很多將領雖然功勳赫赫,但文化基礎卻相對薄弱,所以在戰爭的空隙中,他們也會主動或者被要求來抗大進行學習,深造。

  王沖便是所有將領中的一位。

  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王沖卻是一名實實在在的老革命,跟著隊伍幾經沉浮,在戰爭中學會了怎麼指揮打仗,從一名小兵成長為軍中功勳赫赫的將領,他可沒少吃苦。

  因為部隊之前連遭重創,無論是生活還是各方面的條件,依舊非常艱苦。

  所以哪怕已經是高級將領,但王沖在很多時候依舊不得不和基層士兵們一起同甘共苦,所享受到的特殊待遇非常有限。

  但王沖並不以為意,對自己所處的狀態很滿意。

  畢竟和他同時期參加革命的同志,絕大部分都已經在戰鬥中犧牲了,或者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消失了,能像他這樣不但頑強的活了下來而成為高級將領的,可謂鳳毛麟角。

  所以他很感恩,並且也真的願意為了實現組織的理想而奉獻一切,更別說區區苦累了。

  唯獨有一點,是讓王沖倍感失意的。

  那就是他從二十來歲參加革命,槍林彈雨的走到現在,一眨眼就三十大幾了,身邊卻連個女人都沒有。

  想想即便是普通人,在這個年紀別說孩子都好幾個了,運氣好點,說不定當爺爺了都有可能,而自己為革命付出了這麼多,而且還是高級將領,手下一兩千號人馬聽自己的指揮,卻連家室都沒有,所以每每夜深人靜,他就倍感不甘。

  其實這種情況,在組織中很常見,不唯獨是王沖。

  因為革命的需要,很多革命黨人都沒有時間去考慮個人問題,有時候是怕連累到別人不敢談,也有的,是本就有了家室,可因為革命而失去了聯絡。

  在部隊轉戰千里之時,這種情況組織上就算想幫著考慮,也沒有那個條件。

  而現在組織終於找到了一片落腳之地,各方面的工作也趨於穩定,幫著老革命們和高級將領們解決個人問題的事情,便再次出現在了組織的考慮範圍之內。

  近大半年來,組織內是喜事連連。

  很多領導幹部娶了當地百姓家的姑娘,完成了人生大事,也有一部分和姑娘,隊伍里的女同志們看對了眼,正在培養感情的,總之情況一片大好。

  只不過,隊伍終究是男人的天下,姑娘相對於隊伍里的光棍漢們,無疑是僧多肉少。

  而像是王沖這樣的級別不低的將領幹部,眼光又比較高,不是隨便來個普通人家的姑娘就能看上眼的。

  所以,組織內雖然喜事連連,但王沖的個人問題,卻依舊久久沒有著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