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只能緊緊抱著她,用他堅實的胸膛包覆著她,讓她知道,無論前路多麼難行,他永遠堅定的和她站在一起,付出所有。

  她在他的懷抱中漸漸止了顫抖,喃喃道:「我們能救出他們,對嗎?」

  他探手拭去她面上的淚,堅定道:「一定能!」

  *

  甬道重新燃起了亮光,為了營救孩子們的兩個人,繼續往前行。

  蕭定曄邊走邊向妙妙分析:

  「根據霍頓將軍嫡女的話,此處離皇宮不遠。

  有個道士是老道士,應該是指那師兄口中所提及的『師父』,便是今日才回宮,要親自去為國主呈送丹藥之人。」

  妙妙接過他的話頭,道:「既然那老道士是褐色眼珠,大概率是跟著蕭正一起來坎坦的鳳翼族人。只是不知嬤嬤所言明日要帶娃兒們出去,到底是誆騙娃兒的話,還是真話……」

  蕭定曄思忖道:「明日便是『萬神節』,如若娃兒們是用於祭祀,或許真的會出現在萬神節現場。他們的衣裳已換,髮髻已重新梳過,顯見是為了出現在人前。」

  明日,萬神節,就是所有事情見分曉之時。

  兩個人瞬間沉默,腳步越加急促。

  時間太短,太短太短。要救出孩子們,還有很多事沒有解決,還有太多的阻力要克服。

  那些上百個孩子,年歲都那么小,有些看著不過一兩歲,只長了幾顆牙齒,他們那麼無助……

  兩人幾乎小跑起來,每一息都重要,都決定著他們能不能救出娃兒,能不能救出更多的娃兒。

  時間緩緩而過,兩人不知行了多久,前方陡的顯出通道的盡頭洞壁。

  洞壁不知何時被水衝垮了半壁牆,嘈雜不一的腳步聲明顯的從破牆外傳來。

  兩人登時趴到了牆上,借用破牆掩護著自己,往外望去。

  前方甬道已改了方向,數個坎坦侍衛順著甬道前行。

  甬道的盡頭有亮光傳來,將侍衛們前行不止的影子投射到地上,顯得每人仿佛沉默的巨人,將要去行一場大事。

  借著昏暗光線望去,侍衛們手上或抱或抬著大大的箱子,不知究竟是何物。

  一直過了半盞茶的時間,侍衛方從眼前離去。

  蕭定曄倏地順著破牆的縫隙躍去牆外,在最後的兩個侍衛反應過來之前,已將兩人砸昏,拖到了邊上。

  妙妙手腳並用爬過牆,熟門熟路開始解衣裳。

  不多時,落在隊尾的兩個「侍衛」急匆匆趕上去,跟著大部隊而去。

  時已晌午,熱風徐徐,預示著坎坦的乾旱還要繼續持續下去。

  街面上人來人往,拖家帶口。

  準備第二日赴「萬神節」的鄉民已提前趕到了城裡,有銀子的住客棧,銀子不夠的在城外山坡上搭了帳篷,準備第二日再早早進城。

  甬道的出口,接近祭壇。

  祭壇在皇宮外的兩里路之處,漢白玉鋪就的開闊廣場和精細建造的敬神台,是坎坦國財富的象徵,也耗費了坎坦近半的庫銀。

  每年一度的萬神節,都會在祭壇舉辦。

  這一日,坎坦幾乎所有的民眾,但凡家中供奉了神仙,都會請著神仙雕像到這廣場上,由高高立於敬神台上的國主,帶領民眾念經拜神,以求上天諸神保佑坎坦。

  在恰逢坎坦大旱的這個節骨眼上,今年的萬神節又顯得至關重要。

  這個時候,沒有人關心宮中的侍衛們為何不是從宮門出來,而是忽然從一個小支路上遽然出現。

  他們只謙卑的避去兩旁,將街道中間讓出來。

  侍衛們到了祭壇時,衙門召集的工匠已早早在祭壇上搭建好了萬神節儀式所需的台子。

  碩大的廣場上除了原有的敬神台之外,還有臨時搭建的一處方台,比敬神台低半人的高度,卻比敬神台還要大,幾乎占據了整個廣場近三成的面積。

  侍衛們來此的目的,便是從抬著的木箱中取出一層有無數孔洞的矮木箱,搭建在方台上,最後再往帶孔木箱上撒下厚厚木屑。

  妙妙趁機撿起木屑往鼻端一聞,是淺淺的木頭香氣,並沒有什麼奇特處。

  蹲在他身邊的蕭定曄也是咬唇思忖,猜不透侍衛們來此處的目的。

  難道是有人想站在這裡,卻嫌方台不夠高,所以令侍衛們帶著木箱前來墊高,再撒上木屑防止打滑?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一邊將木箱放平整,一邊同身畔一位侍衛搭著話:「上官們真是大意,明日已是萬神節,現下臨時來搭建木箱,卻是有些趕呢!」

  那侍衛聳聳肩,並不搭話。

  蕭定曄心下不甘,還想再問,便聽有人大喊:「動作快些,莫交頭接耳。」

  他只得暫且收了探問的心思,尋機而動。

  人多動作快,不出多時,偌大的臨時方台便鋪就平整,眼見著侍衛們便要排隊下石階。

  蕭定曄趁機再要尋人探話,妙妙倏地捏了捏他的手,低聲道:「老二十四在此處,莫著急。」

  侍衛列隊循著原路往回走,待到了前方時,走在最前面的侍衛不知因何同路邊的民眾起了衝突,眾人一時擁擠成一團,無法繼續前行。

  妙妙趁機拉著蕭定曄和老二十四閃出了隊伍。

  ------題外話------

  今天結束,明天再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