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這個消息很突然,仿佛陛下有了好轉。
裴峴也知道自己出發的日子不遠了。
趙幼澄的地理志已經成冊,經由趙誠呈給陛下。
這書花費了她很多心血。
趙暉自己很喜歡,看著書冊,尤其看到北方的輿圖,和趙誠說:「婉淳一手繪製圖紙的本事,實在是純熟。」
趙誠應聲:「阿姐十分勤奮,每日都過了子時才睡。兒臣遠不及。」
趙暉知道他不勤奮,他勝在聰明。
明鶴先生的醫術確實奏效,趙暉明顯感覺自己身體有了力氣,也感覺到鬆快了。
但明鶴也直言了,陛下身體沉疴已久,只能溫養,他無能為力了。
就算是這樣,趙暉也覺得欣慰了。
明鶴加封太醫院六品醫官,駐西苑。
明鶴的進宮,讓周聿昭立刻變得有些尷尬,從前是他為陛下求仙問藥,往後可就不需要了。
他不知道明鶴這個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朝中關於江南漕糧滯留的摺子彈劾了不止一次,陛下始終沒有回信。
正月十五,宮中出旨意,召高崎進京,巡撫山西。
召張克定進京,入內閣。
京畿兵馬換帥,趙善易依舊不動,張克堅提領武威等三營,安陽侯調任江都,任浙軍總兵。
……
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調任旨意中,大家都知道,陛下要徹底整頓軍務了。
第121章 整頓軍務
◎開戰◎
趙幼澄聽到人事調動, 馮唐巡查完河南倉,又返回上京城,趙幼澄已經猜到他出去躲著大約是裴峴安排的。
裴峴怕江南的事情牽連到自己, 所以才不准馮唐再來尋她。
等馮唐再來, 事情已經都定了,馮唐說:「江南那邊基本安靜,對陛下和太子並沒有惡意。」
趙幼澄問:「那九叔呢?」
「慶王殿下還是一樣, 江都那邊的消息說他照樣宴賓客,江南官員們現在對他的態度也不敢再過分, 畢竟慶王已經加封順親王。」
趙幼澄點點頭附和:「各地糧倉都安好嗎?」
馮唐點頭:「殿下放心,一開春就能北上, 到時候糧米販到草原, 利潤翻倍。」
趙幼澄搖頭:「守住糧倉, 不准販糧北上。和草原的互市上的生意停了吧。」
馮唐看她滿臉不解。
趙幼澄猜裴峴這麼久在家, 絲毫不見焦急,陛下這樣頻繁的調兵。那就是對邊疆動手了。
他大約是怕自己等不到太子長大。
趙誠現在和陛下同吃同住, 趙暉仿佛格外偏執,要手把手教導太子。
試圖化解太子不是他兒子的事實。
「大周早晚會和草原開戰的。」
馮唐聽著她說完,驚愕看著她, 但絲毫沒有懷疑她的話。
很久之後馮唐才說:「殿下的話, 老奴記住了。這就讓馮直回來。」
趙幼澄:「京中的漕糧沒那麼多,九邊的軍餉和輜重都不寬裕,若是到最後,我們的糧食要頂上。」
馮唐聽了沒說話,殿下的六大倉, 大約是六百萬石, 可以供九邊全軍半年。而且江南一帶低價糧還是能籌到。
他最後鄭重說:「殿下的意思我明白了。」
趙幼澄最後囑咐他:「除了糧米, 其他的鹽鐵茶的生意照舊。若是駙馬出征,你讓馮直跟著他去吧。馮直性格適合在軍中謀個前程。放他在江南可惜了。這次高崎高升回山西,他肯定是高興了。」
馮唐起身重重謝恩,此刻開始,他們終於重新回到了太子一系中。
趙幼澄點頭:「去忙吧。」
等馮唐走後,她一直坐在窗前一個人不言不語,等裴峴回來,章嬤嬤早早就說:「殿下今日一中午都坐在那裡,也不知道怎麼了。」
裴峴見她眼神放空,輕聲問:「怎麼了?」
趙幼澄的思緒被打斷,抬頭看著他,很久才問:「你什麼時候出發?」
裴峴聽得心一緊。對著她一雙發亮的眼睛,心裡微微嘆氣,最後說:「最遲三月。」
趙幼澄聽得心一沉,但隨即又心裡安慰自己這次不一樣,這次裴家好好的,裴荀也在安養,阿弟得陛下選中,和皇祖母沒有牽扯。
但她還是忍不住心慌。
裴峴安慰她:「沒事的,涼州肅王爺守軍不足,我只是去援守涼州。」
趙幼澄靜靜看他片刻,然後轉頭看著窗外,聲無波瀾說:「肅王爺性情懦軟,但生性貪財。他和草原做生意已經久了,早就沒了戰意。涼州東西南北四處,很難守,而且你領軍此去,就是客軍作戰,你的兵出發前的開拔銀、糧餉都要備齊,再者當地的將領相處如何,這些都是麻煩。」
她心裡有些亂,所以零零總總把能想起來的都說出來。
裴峴沒想到她能猜到他出征,也沒想到,她對客軍作戰清清楚楚。
他有些嘆息,不知怎的,突然想起她曾經夢見他鎮守河西,而她到死,他都沒能回來……
裴峴伸手攬著她,輕輕摸摸她耳朵,安慰她:「不是大事,太子年幼,等太子成年,九邊安定了,才好繼位。」
趙幼澄眼睛裡蓄了淚水:「怎麼可能不是大事,一將功成萬骨枯,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成枯骨?」
裴峴見不得她哭,坐在她身邊,將人抱過來坐在他腿上,趙幼澄被他像哄孩子一樣的模樣逗笑了,笑罵:「我又不是小孩子。」<hr>
裴峴也知道自己出發的日子不遠了。
趙幼澄的地理志已經成冊,經由趙誠呈給陛下。
這書花費了她很多心血。
趙暉自己很喜歡,看著書冊,尤其看到北方的輿圖,和趙誠說:「婉淳一手繪製圖紙的本事,實在是純熟。」
趙誠應聲:「阿姐十分勤奮,每日都過了子時才睡。兒臣遠不及。」
趙暉知道他不勤奮,他勝在聰明。
明鶴先生的醫術確實奏效,趙暉明顯感覺自己身體有了力氣,也感覺到鬆快了。
但明鶴也直言了,陛下身體沉疴已久,只能溫養,他無能為力了。
就算是這樣,趙暉也覺得欣慰了。
明鶴加封太醫院六品醫官,駐西苑。
明鶴的進宮,讓周聿昭立刻變得有些尷尬,從前是他為陛下求仙問藥,往後可就不需要了。
他不知道明鶴這個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朝中關於江南漕糧滯留的摺子彈劾了不止一次,陛下始終沒有回信。
正月十五,宮中出旨意,召高崎進京,巡撫山西。
召張克定進京,入內閣。
京畿兵馬換帥,趙善易依舊不動,張克堅提領武威等三營,安陽侯調任江都,任浙軍總兵。
……
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調任旨意中,大家都知道,陛下要徹底整頓軍務了。
第121章 整頓軍務
◎開戰◎
趙幼澄聽到人事調動, 馮唐巡查完河南倉,又返回上京城,趙幼澄已經猜到他出去躲著大約是裴峴安排的。
裴峴怕江南的事情牽連到自己, 所以才不准馮唐再來尋她。
等馮唐再來, 事情已經都定了,馮唐說:「江南那邊基本安靜,對陛下和太子並沒有惡意。」
趙幼澄問:「那九叔呢?」
「慶王殿下還是一樣, 江都那邊的消息說他照樣宴賓客,江南官員們現在對他的態度也不敢再過分, 畢竟慶王已經加封順親王。」
趙幼澄點點頭附和:「各地糧倉都安好嗎?」
馮唐點頭:「殿下放心,一開春就能北上, 到時候糧米販到草原, 利潤翻倍。」
趙幼澄搖頭:「守住糧倉, 不准販糧北上。和草原的互市上的生意停了吧。」
馮唐看她滿臉不解。
趙幼澄猜裴峴這麼久在家, 絲毫不見焦急,陛下這樣頻繁的調兵。那就是對邊疆動手了。
他大約是怕自己等不到太子長大。
趙誠現在和陛下同吃同住, 趙暉仿佛格外偏執,要手把手教導太子。
試圖化解太子不是他兒子的事實。
「大周早晚會和草原開戰的。」
馮唐聽著她說完,驚愕看著她, 但絲毫沒有懷疑她的話。
很久之後馮唐才說:「殿下的話, 老奴記住了。這就讓馮直回來。」
趙幼澄:「京中的漕糧沒那麼多,九邊的軍餉和輜重都不寬裕,若是到最後,我們的糧食要頂上。」
馮唐聽了沒說話,殿下的六大倉, 大約是六百萬石, 可以供九邊全軍半年。而且江南一帶低價糧還是能籌到。
他最後鄭重說:「殿下的意思我明白了。」
趙幼澄最後囑咐他:「除了糧米, 其他的鹽鐵茶的生意照舊。若是駙馬出征,你讓馮直跟著他去吧。馮直性格適合在軍中謀個前程。放他在江南可惜了。這次高崎高升回山西,他肯定是高興了。」
馮唐起身重重謝恩,此刻開始,他們終於重新回到了太子一系中。
趙幼澄點頭:「去忙吧。」
等馮唐走後,她一直坐在窗前一個人不言不語,等裴峴回來,章嬤嬤早早就說:「殿下今日一中午都坐在那裡,也不知道怎麼了。」
裴峴見她眼神放空,輕聲問:「怎麼了?」
趙幼澄的思緒被打斷,抬頭看著他,很久才問:「你什麼時候出發?」
裴峴聽得心一緊。對著她一雙發亮的眼睛,心裡微微嘆氣,最後說:「最遲三月。」
趙幼澄聽得心一沉,但隨即又心裡安慰自己這次不一樣,這次裴家好好的,裴荀也在安養,阿弟得陛下選中,和皇祖母沒有牽扯。
但她還是忍不住心慌。
裴峴安慰她:「沒事的,涼州肅王爺守軍不足,我只是去援守涼州。」
趙幼澄靜靜看他片刻,然後轉頭看著窗外,聲無波瀾說:「肅王爺性情懦軟,但生性貪財。他和草原做生意已經久了,早就沒了戰意。涼州東西南北四處,很難守,而且你領軍此去,就是客軍作戰,你的兵出發前的開拔銀、糧餉都要備齊,再者當地的將領相處如何,這些都是麻煩。」
她心裡有些亂,所以零零總總把能想起來的都說出來。
裴峴沒想到她能猜到他出征,也沒想到,她對客軍作戰清清楚楚。
他有些嘆息,不知怎的,突然想起她曾經夢見他鎮守河西,而她到死,他都沒能回來……
裴峴伸手攬著她,輕輕摸摸她耳朵,安慰她:「不是大事,太子年幼,等太子成年,九邊安定了,才好繼位。」
趙幼澄眼睛裡蓄了淚水:「怎麼可能不是大事,一將功成萬骨枯,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成枯骨?」
裴峴見不得她哭,坐在她身邊,將人抱過來坐在他腿上,趙幼澄被他像哄孩子一樣的模樣逗笑了,笑罵:「我又不是小孩子。」<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