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頁
齊玉塵沉默了一會:「國公爺今日邀我來,就是為了讓我與春和在你面前見這一面,是何用意?」
周國公看著他,目光幽暗:「齊督主,你與春和既是姐弟相稱,也該願意幫她和她的孩子吧。」
齊玉塵垂眸飲茶:「周國公應該聽說了宮中的傳言吧?」
周國公聞言,低笑了起來:「齊督主說的是你看上了那個罪臣家奴出身的宮女吧?」
他頓了頓:「齊督主,如果你是一個很容易放下執念的人,你就不是齊玉塵了。」
齊玉塵一頓,看向周國公:「國公爺想說什麼?」
周國公神色平靜地道:「齊督主既然心悅春和,何不守她一生,我家這個姑娘別看在宮中手段了得,事事周全,卻也是個實心眼。」
齊玉塵哂笑,放下茶杯:「國公爺不愧是蕭帥託孤之臣,足夠敏銳。」
他頓了頓:「只是,您說得好像春和真是您的女兒一般,您如果真的為她打算,就不會今日叫她來說這些話了。」
周國公接過身邊親信遞來的藥:「齊督主不必拿蕭帥激老夫,春和是老夫孫子的母親,都是赤血出身,又怎麼能不算有親。」
他頓了頓,嘆了口氣:「但老夫必須為小旭打算,他是如故唯一的血脈,老夫承認自己的私心。」
周國公看著窗外,眼神有些黯然:「修身治國齊天下,老夫當初忙著在外奔波,不曾想過內宅之中還有如此混亂之事。」
他走南闖北,除了將如故帶在身邊,從不曾對家宅中人透露自己到底在做什麼,只是不斷往家裡寄銀錢。
他認為,供著家中錦衣玉食,就不算虧待家人了。
他常年離家奔波,一去經年,靠著髮妻操持家務,撫養兒女。
一個男人在外,妻子不在身邊,難免有風流韻事,他也想不辜負與自己好過的女子。
他索性都將她們送回家中,放在宅院裡好吃好喝養著,也不算辜負她們。
畢竟他幹的事兒,都是腦袋栓在褲腰帶上的,自然希望多生孩子,開枝散葉。
周國公神色複雜:「時人,世下,男子不都如此,納妾罷了,我以為自己不曾做錯什麼。」
齊玉塵看著他,目光清冷:「沒錯,有錢者、權者,幾無不納妾的,但能像您府邸里這才開國公府幾年,鬧出那些事的,您府邸是朝中第一家。」
周國公苦笑:「齊督主,你也不必嘲諷老夫了,當初你在我府邸中打殺了整個二房,都是老夫的親骨血,老夫知他們罪有應得,也不曾擋過你。」
大房是他的髮妻與嫡孫,二房的二夫人也是他的表妹與最出色的庶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最難過的,其實是他。
齊玉塵放下手裡的茶杯,悠悠道:「國公爺,你該明白,如果不是咱家出手,難道要女帝親自下旨麼?」
「旭兒,是英雄遺孤,滿朝文武都看著呢。」
周國公嘆了一聲:「是,滿朝文武都看著,所以老夫再無顏面上朝,上書乞骸骨了。」
除了身體不行,他在遭逢此變後,迅速地看清楚了自己家門的處境——
最出色的嫡子沒了,次出色的庶子也因為謀害孫兒與髮妻沒了,剩下的幾房都是平庸之輩。
「老夫一生戎馬,自詡磊落,臨老卻為子孫所累,如果如故還在,妾室們和庶子們,也不會有了不該有的野心。」
周國公原本凌厲的眉目此刻變得傷感而頹然。
惟有小旭才有可能擔起門楣,他急流勇退,換得女帝對周家更多顧憐。
小旭,必須平安長大,也必須繼承周家門楣。
那是如故唯一的孩子,也是他唯一的嫡孫。
齊玉塵不予置評地喝茶,每個人的處境與立場不一樣。
周國公倦怠地坐在輪椅上哂笑:「老夫曾以為蕭帥家中那個——蕭家兒郎只娶妻不得納妾與養外室的規訓,只是蕭家的怪規矩。」
他頓了頓,嘆了口氣:「誰知那是蕭家歷代主君的先見之明。」
第869章 和光同塵(七)
早些年奔波潛伏,後來打仗,他偶爾一年能回一兩次府邸。
至少回家時,看著家中不缺銀錢,髮妻和妾室們也算相處和睦。
不知為何,太平日子來了,一大家子團聚了,開門立府,榮寵無限,卻成了如今的模樣。
「國公爺擅武,忠心耿耿,確實不善處理內院之爭,但攘外與安內,缺一不可。」齊玉塵垂眸道。
周國公看著他,沉聲道:「所以老夫要亡羊補牢,務必要穩穩妥妥護住旭兒,他是如故唯一血脈。」
「您想護住旭兒,讓他有最大的把握平順長大,繼承國公府,為何不想想怎麼整治國公府,反倒是對春和這般謀算。」齊玉塵冷淡地道。
周國公無奈自嘲地哂笑:「當年老夫與周家決裂,是道義不同,所以我叛出周家,但其餘跟了我多年的女子和那幾個庶子又做錯了什麼?」
這也是最近兩年,他才想明白,他對得起所有人,卻對不住那些跟了他的女子與孩子們,疏忽了教養。
說白了,這是他沒把孩子與家放在心中的報應。
「她們跟了我一輩子,我也沒陪過孩子們長大,如今倒要被老夫驅逐出府?」周國公搖搖頭。
更不要提,當初他續弦,原本是想著有個主母好好收拾後院。<hr>
周國公看著他,目光幽暗:「齊督主,你與春和既是姐弟相稱,也該願意幫她和她的孩子吧。」
齊玉塵垂眸飲茶:「周國公應該聽說了宮中的傳言吧?」
周國公聞言,低笑了起來:「齊督主說的是你看上了那個罪臣家奴出身的宮女吧?」
他頓了頓:「齊督主,如果你是一個很容易放下執念的人,你就不是齊玉塵了。」
齊玉塵一頓,看向周國公:「國公爺想說什麼?」
周國公神色平靜地道:「齊督主既然心悅春和,何不守她一生,我家這個姑娘別看在宮中手段了得,事事周全,卻也是個實心眼。」
齊玉塵哂笑,放下茶杯:「國公爺不愧是蕭帥託孤之臣,足夠敏銳。」
他頓了頓:「只是,您說得好像春和真是您的女兒一般,您如果真的為她打算,就不會今日叫她來說這些話了。」
周國公接過身邊親信遞來的藥:「齊督主不必拿蕭帥激老夫,春和是老夫孫子的母親,都是赤血出身,又怎麼能不算有親。」
他頓了頓,嘆了口氣:「但老夫必須為小旭打算,他是如故唯一的血脈,老夫承認自己的私心。」
周國公看著窗外,眼神有些黯然:「修身治國齊天下,老夫當初忙著在外奔波,不曾想過內宅之中還有如此混亂之事。」
他走南闖北,除了將如故帶在身邊,從不曾對家宅中人透露自己到底在做什麼,只是不斷往家裡寄銀錢。
他認為,供著家中錦衣玉食,就不算虧待家人了。
他常年離家奔波,一去經年,靠著髮妻操持家務,撫養兒女。
一個男人在外,妻子不在身邊,難免有風流韻事,他也想不辜負與自己好過的女子。
他索性都將她們送回家中,放在宅院裡好吃好喝養著,也不算辜負她們。
畢竟他幹的事兒,都是腦袋栓在褲腰帶上的,自然希望多生孩子,開枝散葉。
周國公神色複雜:「時人,世下,男子不都如此,納妾罷了,我以為自己不曾做錯什麼。」
齊玉塵看著他,目光清冷:「沒錯,有錢者、權者,幾無不納妾的,但能像您府邸里這才開國公府幾年,鬧出那些事的,您府邸是朝中第一家。」
周國公苦笑:「齊督主,你也不必嘲諷老夫了,當初你在我府邸中打殺了整個二房,都是老夫的親骨血,老夫知他們罪有應得,也不曾擋過你。」
大房是他的髮妻與嫡孫,二房的二夫人也是他的表妹與最出色的庶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最難過的,其實是他。
齊玉塵放下手裡的茶杯,悠悠道:「國公爺,你該明白,如果不是咱家出手,難道要女帝親自下旨麼?」
「旭兒,是英雄遺孤,滿朝文武都看著呢。」
周國公嘆了一聲:「是,滿朝文武都看著,所以老夫再無顏面上朝,上書乞骸骨了。」
除了身體不行,他在遭逢此變後,迅速地看清楚了自己家門的處境——
最出色的嫡子沒了,次出色的庶子也因為謀害孫兒與髮妻沒了,剩下的幾房都是平庸之輩。
「老夫一生戎馬,自詡磊落,臨老卻為子孫所累,如果如故還在,妾室們和庶子們,也不會有了不該有的野心。」
周國公原本凌厲的眉目此刻變得傷感而頹然。
惟有小旭才有可能擔起門楣,他急流勇退,換得女帝對周家更多顧憐。
小旭,必須平安長大,也必須繼承周家門楣。
那是如故唯一的孩子,也是他唯一的嫡孫。
齊玉塵不予置評地喝茶,每個人的處境與立場不一樣。
周國公倦怠地坐在輪椅上哂笑:「老夫曾以為蕭帥家中那個——蕭家兒郎只娶妻不得納妾與養外室的規訓,只是蕭家的怪規矩。」
他頓了頓,嘆了口氣:「誰知那是蕭家歷代主君的先見之明。」
第869章 和光同塵(七)
早些年奔波潛伏,後來打仗,他偶爾一年能回一兩次府邸。
至少回家時,看著家中不缺銀錢,髮妻和妾室們也算相處和睦。
不知為何,太平日子來了,一大家子團聚了,開門立府,榮寵無限,卻成了如今的模樣。
「國公爺擅武,忠心耿耿,確實不善處理內院之爭,但攘外與安內,缺一不可。」齊玉塵垂眸道。
周國公看著他,沉聲道:「所以老夫要亡羊補牢,務必要穩穩妥妥護住旭兒,他是如故唯一血脈。」
「您想護住旭兒,讓他有最大的把握平順長大,繼承國公府,為何不想想怎麼整治國公府,反倒是對春和這般謀算。」齊玉塵冷淡地道。
周國公無奈自嘲地哂笑:「當年老夫與周家決裂,是道義不同,所以我叛出周家,但其餘跟了我多年的女子和那幾個庶子又做錯了什麼?」
這也是最近兩年,他才想明白,他對得起所有人,卻對不住那些跟了他的女子與孩子們,疏忽了教養。
說白了,這是他沒把孩子與家放在心中的報應。
「她們跟了我一輩子,我也沒陪過孩子們長大,如今倒要被老夫驅逐出府?」周國公搖搖頭。
更不要提,當初他續弦,原本是想著有個主母好好收拾後院。<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