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回東宮。」
小監不敢怠慢,立即命人備了雨具轎輦,一通忙活後,太子一行人冒雨回東宮去了。
東宮采華室中,季綰剛哄兒子睡著。
小傢伙剛滿一歲,精力旺盛的可怕,口齒不清鬧騰了一天,入夜還不肯睡去。季綰白天處理後宮事務,再抽空到文淵殿看望姜荀,好不容易能歇下了兒子還要來鬧她。
季綰辛苦又快樂著。她想做姜荀身後溫柔的一塊盾,姜荀只管將後背放心交給她。這兩年,三皇子餘孽清的差不多了,內外安定,可季綰知道,天下之事哪裡有容易的。廣安侯府那樣的小家尚且如此,姜荀手握大權,執掌天下,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這樣想著,她輕拍兒子嫩呼呼的小臉蛋,柔聲說:「小圓子呀小圓子,你可得快快長大幫幫你爹爹。」
剛邁進內室的姜荀正巧聽見這句話。他失笑,眉眼間的溫柔快要溢出來,從身後抱住季綰,道:「慢些才好呢。咱們的小圓子慢些長大,我親自教導他騎馬射箭,琴棋書畫。等他再長大些,咱們就帶他回烏斯部落,在塞北的草原上遛遛馬……」
姜荀自顧自說著心中的宏圖大志,季綰適時打斷:「騎馬射箭還行,琴棋書畫就算了吧,那些可不是你的強項,還是讓楚太師來教。」
姜荀知道她所言不假,並不覺得失了面子,在季綰臉上親一口,說:「聽你的。」
睡夢中的小圓子張開小嘴連打兩個噴嚏,鼻涕泡都出來了。他裹在襁褓里,身上覆著太后娘娘親手縫製的小褥子,咿呀兩聲淺淡的眉毛皺成一團。
「許是做噩夢了。」季綰彎腰整好了被他踢亂的褥子,輕聲又哄了一陣。
姜荀心中柔軟一片。
出了采華室,二人回到寢殿。風雨已經小了,姜荀並不著急歇下。他攬了季綰,說:「今日看到兵部遞上來的摺子,今年進士名冊上有季升,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季綰心中瞭然。這兩年廣安侯府眾人一心上門巴結,目的再明顯不過了。去歲姜荀是考慮過的,既是太子妃母家,官職自然不能太低,能升的他就睜隻眼閉隻眼升上去好了,也免得季綰背負有恩不報的污名。
季綰少見的與姜荀意見產生分歧。廣安侯府門第再怎麼落敗,也是京中勛貴差不到哪去。廣安侯和二叔混跡朝堂多年,未能有所政績是有原因的。況且如今廣安侯府憑藉太子妃母家的由頭,已經夠風光了。
「殿下,別養尸位素餐的人,就算是太子妃娘家也不行。」當時季綰是這麼對姜荀說的。
如今廣安侯府出了位青年才俊,姜荀想聽聽季綰的意思,這次人家憑實力進來的,他這個姐夫再不施恩就說不過去了吧?
季綰問:「殿下,按照本朝制度,進士及第應賜何種官職?」
「理應入翰林院,從修編做起。剛入仕的才茂往往需要歷練幾年才能去各部獨挑大樑,其中也不乏吐故納新,畢竟科考只是入了門道,真正做起事來才能見分曉。」
季綰點頭,「你既然清楚還來問我做什麼?科考有科考的制度,入仕有入仕的流程,誰也討不著便宜,太子妃娘家也不行。若季升真做的好,日後再提拔也不遲。」
姜荀笑,「綰綰,你有時真是太過賢惠了,萬事向著夫家,也不怕被人罵小白眼狼。」
「不怕。」季綰往他懷裡鑽,「有你和小圓子在,有什麼好怕的。不過季升那孩子,少時頑劣,能有今日也不容易。明日我派人送些賞賜到侯府,畢竟是喜事,我這個做姐姐的得有點表示才好。」
「姐夫也不能無動於衷。」姜荀補充道:「連庫房裡的那副千年墨也一併送去,我讓身邊的安公公親自去,給足侯府臉面。」
姜荀在東宮不能久待,連夜就得趕回文淵殿。如今正值崇康皇帝病重,他得時時侯在御前。
季綰被壓在榻上親的快喘不過氣了,姜荀才放開她。舔著下巴聲音低低地說:「綰綰,我們再生一個小公主吧。」
季綰被弄得癢了,咯咯直笑,說:「可以是可以。奈何殿下太忙,整日見不到人。妾獨守空房許久,怎麼生得出來?」
姜荀被她撩的口乾舌燥,在季綰纖腰上掐了一把,恨恨說道:「委屈太子妃了。先欠著,過段時日再滿足你。」
呸,怎麼聽起來她跟個怨婦似的。
姜荀連夜回了文淵殿,走時又下起了雨。季綰將他送至宮門,望著人走遠了才折返回去。
翌日,崇康皇帝薨逝,新帝登基,改年號為崇熙。
崇熙三年,四歲的小太子已經被教導著開始背詩詞了。他好動,在案牘前坐下不到一刻鐘就鬧著要起來,趁太師不注意的功夫就跑沒影了。
楚太師比當年教姜荀時還要頭疼。
當年好歹有皇后娘娘壓著,不怕陛下不聽話。這小太子可不一樣,天不怕地不怕,眼看著要挨皇后娘娘揍了就往地下一趴,眼淚鼻涕跟斷了線的珠子掉下來:「娘親不疼,爹爹不愛,我還是與屎殼郎離家出走吧……」
季綰看著眼前胖乎乎的姜小圓子,怎麼著也下不去手了,只得厲聲道:「一派胡言,看你爹爹回來怎麼收拾你。」
每次都來這招。姜小圓子早就習慣了。這偌大的皇城中,他最怕的就是娘親。所幸這招賣慘屢試不爽,每次娘親再怎麼生氣,見他一哭就不忍再動手了。
小監不敢怠慢,立即命人備了雨具轎輦,一通忙活後,太子一行人冒雨回東宮去了。
東宮采華室中,季綰剛哄兒子睡著。
小傢伙剛滿一歲,精力旺盛的可怕,口齒不清鬧騰了一天,入夜還不肯睡去。季綰白天處理後宮事務,再抽空到文淵殿看望姜荀,好不容易能歇下了兒子還要來鬧她。
季綰辛苦又快樂著。她想做姜荀身後溫柔的一塊盾,姜荀只管將後背放心交給她。這兩年,三皇子餘孽清的差不多了,內外安定,可季綰知道,天下之事哪裡有容易的。廣安侯府那樣的小家尚且如此,姜荀手握大權,執掌天下,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這樣想著,她輕拍兒子嫩呼呼的小臉蛋,柔聲說:「小圓子呀小圓子,你可得快快長大幫幫你爹爹。」
剛邁進內室的姜荀正巧聽見這句話。他失笑,眉眼間的溫柔快要溢出來,從身後抱住季綰,道:「慢些才好呢。咱們的小圓子慢些長大,我親自教導他騎馬射箭,琴棋書畫。等他再長大些,咱們就帶他回烏斯部落,在塞北的草原上遛遛馬……」
姜荀自顧自說著心中的宏圖大志,季綰適時打斷:「騎馬射箭還行,琴棋書畫就算了吧,那些可不是你的強項,還是讓楚太師來教。」
姜荀知道她所言不假,並不覺得失了面子,在季綰臉上親一口,說:「聽你的。」
睡夢中的小圓子張開小嘴連打兩個噴嚏,鼻涕泡都出來了。他裹在襁褓里,身上覆著太后娘娘親手縫製的小褥子,咿呀兩聲淺淡的眉毛皺成一團。
「許是做噩夢了。」季綰彎腰整好了被他踢亂的褥子,輕聲又哄了一陣。
姜荀心中柔軟一片。
出了采華室,二人回到寢殿。風雨已經小了,姜荀並不著急歇下。他攬了季綰,說:「今日看到兵部遞上來的摺子,今年進士名冊上有季升,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季綰心中瞭然。這兩年廣安侯府眾人一心上門巴結,目的再明顯不過了。去歲姜荀是考慮過的,既是太子妃母家,官職自然不能太低,能升的他就睜隻眼閉隻眼升上去好了,也免得季綰背負有恩不報的污名。
季綰少見的與姜荀意見產生分歧。廣安侯府門第再怎麼落敗,也是京中勛貴差不到哪去。廣安侯和二叔混跡朝堂多年,未能有所政績是有原因的。況且如今廣安侯府憑藉太子妃母家的由頭,已經夠風光了。
「殿下,別養尸位素餐的人,就算是太子妃娘家也不行。」當時季綰是這麼對姜荀說的。
如今廣安侯府出了位青年才俊,姜荀想聽聽季綰的意思,這次人家憑實力進來的,他這個姐夫再不施恩就說不過去了吧?
季綰問:「殿下,按照本朝制度,進士及第應賜何種官職?」
「理應入翰林院,從修編做起。剛入仕的才茂往往需要歷練幾年才能去各部獨挑大樑,其中也不乏吐故納新,畢竟科考只是入了門道,真正做起事來才能見分曉。」
季綰點頭,「你既然清楚還來問我做什麼?科考有科考的制度,入仕有入仕的流程,誰也討不著便宜,太子妃娘家也不行。若季升真做的好,日後再提拔也不遲。」
姜荀笑,「綰綰,你有時真是太過賢惠了,萬事向著夫家,也不怕被人罵小白眼狼。」
「不怕。」季綰往他懷裡鑽,「有你和小圓子在,有什麼好怕的。不過季升那孩子,少時頑劣,能有今日也不容易。明日我派人送些賞賜到侯府,畢竟是喜事,我這個做姐姐的得有點表示才好。」
「姐夫也不能無動於衷。」姜荀補充道:「連庫房裡的那副千年墨也一併送去,我讓身邊的安公公親自去,給足侯府臉面。」
姜荀在東宮不能久待,連夜就得趕回文淵殿。如今正值崇康皇帝病重,他得時時侯在御前。
季綰被壓在榻上親的快喘不過氣了,姜荀才放開她。舔著下巴聲音低低地說:「綰綰,我們再生一個小公主吧。」
季綰被弄得癢了,咯咯直笑,說:「可以是可以。奈何殿下太忙,整日見不到人。妾獨守空房許久,怎麼生得出來?」
姜荀被她撩的口乾舌燥,在季綰纖腰上掐了一把,恨恨說道:「委屈太子妃了。先欠著,過段時日再滿足你。」
呸,怎麼聽起來她跟個怨婦似的。
姜荀連夜回了文淵殿,走時又下起了雨。季綰將他送至宮門,望著人走遠了才折返回去。
翌日,崇康皇帝薨逝,新帝登基,改年號為崇熙。
崇熙三年,四歲的小太子已經被教導著開始背詩詞了。他好動,在案牘前坐下不到一刻鐘就鬧著要起來,趁太師不注意的功夫就跑沒影了。
楚太師比當年教姜荀時還要頭疼。
當年好歹有皇后娘娘壓著,不怕陛下不聽話。這小太子可不一樣,天不怕地不怕,眼看著要挨皇后娘娘揍了就往地下一趴,眼淚鼻涕跟斷了線的珠子掉下來:「娘親不疼,爹爹不愛,我還是與屎殼郎離家出走吧……」
季綰看著眼前胖乎乎的姜小圓子,怎麼著也下不去手了,只得厲聲道:「一派胡言,看你爹爹回來怎麼收拾你。」
每次都來這招。姜小圓子早就習慣了。這偌大的皇城中,他最怕的就是娘親。所幸這招賣慘屢試不爽,每次娘親再怎麼生氣,見他一哭就不忍再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