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軒轅昭昱垂下眼帘:“張全?”

  張總管忙不迭地將人全都清了出去,尤其是那兀自哭哭啼啼的紅菱。

  “母親,”軒轅昭昱在太妃面前跪下,抬眼看她,“你當年豆蔻年華入宮侍候比外祖父還年長兩歲的父皇,為的是什麼?”

  他長得實在是有些像趙子熙,趙太妃看著他不由有些恍惚。

  “為的自然是潁川趙氏能夠復起,至於我……如今看來裂土封王、手握兵權,母親覺得當真是好事嗎?趙氏和臨淄王府,註定只能興盛一個,母親你當真不明白?”

  趙太妃闔上眼,很想找出幾句話來辯駁,可想想當今聖上軒轅昭旻的秉性,卻怎麼也說不出口了。

  “聖上登基後,便是王氏之亂,原先何等煊赫的大族,一瞬之間,輕則流徙,重則送命……現在已經輪到了史、蘇兩黨,那史家可還是皇后的母家,蘇家還是貴妃的娘家,論起親近來,如何就差過了我這個庶弟?”

  趙太妃沉聲道:“你可以自請削藩,或者待此番事了,便將兵權交上去。你現在說出花來,也不過是想和獨孤承廝混在一處罷了。可你也不想想,獨孤承是何等身份,難道皇帝就會同意他與你不明不白地混在一處嗎?”

  軒轅昭昱低頭笑笑:“這樣,此事我們先略過不談,母親再給我半年時間,我定將此事料理妥當,給母親,也給潁川趙氏一個交待。”

  趙太妃恍恍惚惚地起身,手上緊緊攥著佛珠:“那我便等你的消息。”

  一月轉瞬即過,獨孤承自在御林軍中練兵,軒轅昭昱也自在臨淄城做他的藩王。

  五月時,皇帝終於下旨要征伐二王,同時一封密信也到了臨淄王府。

  軒轅昭昱看完信後,即刻便燒了,隨即也到海邊學著獨孤承觀了一回滄海。

  海風凜冽,軒轅昭昱施施然地坐在一塊礁石上,獨坐了半個時辰,才一邊起身,一邊對張總管道:“我之前給小侯爺備好的東西可送至洛京了?”

  “是,前幾日便已送到了。”

  軒轅昭昱笑笑:“那便好,再八百里加急,將我的這封密折送進宮去。”

  他和獨孤承的事情,張總管即使知情也不敢過問,便只好諾諾稱是。

  “人事我已盡了,剩下的便看聖意與天命吧。”

  軒轅昭旻近來很是煩惱,他煩的不是顧秉,自家勉之溫柔小意、顧全大局,他從來放心得很;他煩的也不是周伯鳴,那人純粹想得太多,自己無能為力,也懶得去管;他煩的倒也不是北疆的戰事,畢竟準備萬全,又有這麼多忠臣良將,不愁不能畢其功於一役……

  他愁的是那個每過兩個時辰便來問一句“軒轅昭昱到哪裡了,他怎麼還沒到?”的嫡親表弟。

  “陛下,臨淄王的密折到了。”

  軒轅昭旻打開密折,本以為是歌功頌德表忠心的客套話,還想一目十行地看過去,可惜只看了三行便鐵青了臉,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了下去。

  軒轅昭昱果然如他舅舅般文采斐然,只用了區區幾百字就表達出了四層意思:其一,他和獨孤承已經私定終身,從此和皇上親上加親,請皇上賜福;其二,他既然決意與獨孤承不離不棄了,那麼夫唱夫隨,此番一定不折不扣按照皇兄的部署,奇襲突厥;其三,橫豎最後他是絕嗣了的,是削藩還是改封給其他皇子,還請聖裁;其四,若是有罪,罪全在於他己身,潁川趙氏與隴□□孤氏均不知情。

  “臨淄王已經奉了聖諭,率十萬精兵出了臨淄了,可到底行軍在何處卻是不知。”

  軒轅昭旻默不作聲地看著手中密折,他突然有些記不清自己的這個弟弟長什麼模樣了。

  “表兄!”獨孤承一個腦袋探入車窗,“今日是連夜行軍還是歇息一晚?”

  軒轅昭旻神色莫辨地看他,獨孤承被看得有些心虛:“怎麼了?”

  “進來。”

  獨孤承無奈,只好鑽入車中。

  軒轅昭旻問了他幾句排兵布陣連同朝堂的事情,又試探了下軒轅昭昱在他心中的地位,最終卻也不多作刁難。

  “陛下……”安義欲言又止。

  軒轅昭旻搖頭嘆息:“一個周伯鳴,一個你,怎麼都覺得朕就是天下最大的惡人,最喜歡去做那棒打鴛鴦的事情?子嗣傳承也好,帝祚基業也罷,說是千秋萬載,可是能有幾百年便也很不錯了。現存的世家,也就博陵崔氏、潁川趙氏、聞喜裴氏超過兩百年吧?本朝建立還未滿百年,不過四代……兒孫尚且還自有兒孫福,何況是兄弟表弟一類?”

  “天子既為君父,那就是天下人的父親……”安義小心翼翼。

  軒轅昭旻搖頭:“朕若是有那麼多不肖子,氣都氣死了。”

  說著提筆蘸了硃砂,便回了那密折,安義只看了一眼便移開視線——陛下寫的分明就是獨孤小侯爺的生辰八字。

  這便把嘉武侯給賣了?安義很有些難以置信。

  軒轅昭旻眯著眼睛打量了窗外的獨孤承好幾眼:“你說獨孤承與臨淄王比起來勝算幾何?”

  安義一開始沒聽懂,見軒轅昭旻趣味盎然的樣子才明白過來,斟酌道:“奴婢以為小侯爺到底是武將,王爺較為文弱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