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晉陝總兵譚方,他本應在榆林與起義軍對陣的,居然出現在這裡!難道建昌帝全然不顧帝王的臉面尊榮,竟然忍下了這口氣?
刺殺太上皇,讓高晟這把廢棄的刀發揮最後的作用,順便把幕後的葉家推到明面,一箭雙鵰啊。
葉老爺臉色煞白,滿腦子只有二字:完了。
面對數千人的正規軍,葉家侍衛全無招架之力,不到半個時辰,葉家人悉數被抓。
匆匆趕來的縣官覷著羅鷹的臉,小心翼翼問:「要不要抓高晟的同黨?」
羅鷹冷冷道:「你在刺殺現場?」
「沒沒沒。」縣官腦袋搖得撥浪鼓一般。
「那你如何看到的同黨?」
「呃……」縣官答不出,尷尬地笑笑,退到一邊去了:反正他提醒了,是羅大人說沒有同黨,如果日後有人提出異議,也與他無關。
羅鷹的視線掃過浪濤滾滾的河面,又看向岸邊的人群,靜默片刻,下了收隊的命令。
驚魂未定的人們互相交換下目光,趕路的趕路,裝卸的裝卸,誰也不敢就此多言,就這樣,表面看起來,碼頭已恢復了往日的喧囂。
可所有人都知道,今日,和昨日完全不一樣了。
溫鸞依舊乘坐那條渡船,按照高晟所說,沿河向東走了五十里,下了船,去找一個叫大崗的小村子。
她順著岸邊的長坡慢慢地走,起風了,下雪了,先是零星的雪粒子,撒鹽似地落下,慢慢變成了雪花片,落在她的頭髮上,肩膀上。
今年的雪來得特別早,也特別大,和去年與他初遇那天一樣的大。
本不願想他的,可是他的臉一個勁兒往腦子裡鑽,睜眼是他在笑,閉眼也是他在笑。
她沒難過,是的,終於自由了,再也沒人能關住她了,這是她期盼已久的事,怎麼會難過?
可是她一直在發呆,呆呆地坐船,呆呆地走路。
感覺心裡空了一大塊,開始莫名其妙地流淚,擦了又掉,擦了又掉,怎麼也掉不完似的。
她好像真的很難過。
終於還是,為他哭了……
那對姓李的夫婦已經很老了,頭髮花白,滿臉皺紋,背也駝了,在村西頭開著一間小小的酒肆。
老兩口只問她的名字,一聽叫溫鸞,立刻把她迎進屋子,別的一句沒問,對外只說是遠房親戚投靠來了。
高晟抹的藥膏子真是好東西,熱水洗了好幾遍,一點不掉色。
溫鸞在這裡等了三天,不見他來。
又等了一個月,還是不見他來。
過了三個月,已是建昌三年元月了,他還是沒有來。
她不走,老兩口也沒有趕她走的意思,每日幫老兩口洗洗涮涮縫縫補補的,倒真像一個前來投靠的遠房侄女。
不過這日,她在灶台前暈過去了。
老兩口嚇得夠嗆,李叔不顧漫天大雪,趕著驢車去鎮上請了最好的郎中回來。
郎中閉著眼睛把了半天脈,得出結論:喜脈!
可把老兩口給高興壞了,李嬸更是雙手合十連連念佛,笑著笑著就哭了。
溫鸞不大相信,「麻煩大夫再仔細看看,我月事不准,又有宮寒之症,還喝過一段時間的避子湯,應該不是喜脈。」
郎中不樂意了,「我行醫四十餘年,救死扶傷無數,誰提起『吳神手』不豎起大拇指夸一聲?不至於喜脈都摸不出來,況且都四個月了。」
「是真的啊……」溫鸞輕輕撫上小腹,怔楞了好一會兒,突然間淚如雨下。
這個世上,她不再是孤單一人。
可惜,他永遠也不會知道了。
又過了一個月,官府發了布告,高晟因其父之冤案,怨恨太上皇不公,伺機暗殺,因其當場斃命,且高家早已滅族,故而就此結案。
聽到這個消息,溫鸞沉默了許久,第二日就說打算去京城。李嬸不放心,勸她生下孩子再走。
「帶著幾個月的孩子趕路更不容易。」溫鸞態度堅決,「趁著還能走路,趕緊動身,我慢慢地走,不妨事的。」
勸不動,老兩口只能幫忙找靠得住的大車行送她。
離別時,李嬸忍不住哭了,「往前看,一定要往前看,總會好起來的。」
溫鸞笑著點點頭,「等孩子大了,再回來看您們。」
現在,她要去京城了,看看他到底給自己留了什麼東西。
再與過去的一切道個別。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6-29 23:58:17~2023-07-01 02:17:2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和塵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1章
◎正文完◎
這一路走得很穩, 也很慢,到京城時,已是三月初了。
馬車停在街口, 車夫回頭問她:「夫人,接下來去哪裡?」
去哪兒?溫鸞看著熙熙攘攘的街道, 驀地生出一種恍如隔世的迷茫,良久, 方輕輕道:「隨便找個客棧就好。」
附近就有客棧,車夫人很好,小心扶她下了馬車, 幫著提行李,招呼店小二,直到看著她安頓好了才離開。
溫鸞少不得再三道謝。
問店家要了熱水, 她把小瓷瓶的藥粉倒進去,再把自己整個人浸在水裡。
梳洗更衣, 再看向鏡中的人, 已恢復成從前的模樣,就是更瘦了些,臉小小的,顯得眼睛更大了。<hr>
刺殺太上皇,讓高晟這把廢棄的刀發揮最後的作用,順便把幕後的葉家推到明面,一箭雙鵰啊。
葉老爺臉色煞白,滿腦子只有二字:完了。
面對數千人的正規軍,葉家侍衛全無招架之力,不到半個時辰,葉家人悉數被抓。
匆匆趕來的縣官覷著羅鷹的臉,小心翼翼問:「要不要抓高晟的同黨?」
羅鷹冷冷道:「你在刺殺現場?」
「沒沒沒。」縣官腦袋搖得撥浪鼓一般。
「那你如何看到的同黨?」
「呃……」縣官答不出,尷尬地笑笑,退到一邊去了:反正他提醒了,是羅大人說沒有同黨,如果日後有人提出異議,也與他無關。
羅鷹的視線掃過浪濤滾滾的河面,又看向岸邊的人群,靜默片刻,下了收隊的命令。
驚魂未定的人們互相交換下目光,趕路的趕路,裝卸的裝卸,誰也不敢就此多言,就這樣,表面看起來,碼頭已恢復了往日的喧囂。
可所有人都知道,今日,和昨日完全不一樣了。
溫鸞依舊乘坐那條渡船,按照高晟所說,沿河向東走了五十里,下了船,去找一個叫大崗的小村子。
她順著岸邊的長坡慢慢地走,起風了,下雪了,先是零星的雪粒子,撒鹽似地落下,慢慢變成了雪花片,落在她的頭髮上,肩膀上。
今年的雪來得特別早,也特別大,和去年與他初遇那天一樣的大。
本不願想他的,可是他的臉一個勁兒往腦子裡鑽,睜眼是他在笑,閉眼也是他在笑。
她沒難過,是的,終於自由了,再也沒人能關住她了,這是她期盼已久的事,怎麼會難過?
可是她一直在發呆,呆呆地坐船,呆呆地走路。
感覺心裡空了一大塊,開始莫名其妙地流淚,擦了又掉,擦了又掉,怎麼也掉不完似的。
她好像真的很難過。
終於還是,為他哭了……
那對姓李的夫婦已經很老了,頭髮花白,滿臉皺紋,背也駝了,在村西頭開著一間小小的酒肆。
老兩口只問她的名字,一聽叫溫鸞,立刻把她迎進屋子,別的一句沒問,對外只說是遠房親戚投靠來了。
高晟抹的藥膏子真是好東西,熱水洗了好幾遍,一點不掉色。
溫鸞在這裡等了三天,不見他來。
又等了一個月,還是不見他來。
過了三個月,已是建昌三年元月了,他還是沒有來。
她不走,老兩口也沒有趕她走的意思,每日幫老兩口洗洗涮涮縫縫補補的,倒真像一個前來投靠的遠房侄女。
不過這日,她在灶台前暈過去了。
老兩口嚇得夠嗆,李叔不顧漫天大雪,趕著驢車去鎮上請了最好的郎中回來。
郎中閉著眼睛把了半天脈,得出結論:喜脈!
可把老兩口給高興壞了,李嬸更是雙手合十連連念佛,笑著笑著就哭了。
溫鸞不大相信,「麻煩大夫再仔細看看,我月事不准,又有宮寒之症,還喝過一段時間的避子湯,應該不是喜脈。」
郎中不樂意了,「我行醫四十餘年,救死扶傷無數,誰提起『吳神手』不豎起大拇指夸一聲?不至於喜脈都摸不出來,況且都四個月了。」
「是真的啊……」溫鸞輕輕撫上小腹,怔楞了好一會兒,突然間淚如雨下。
這個世上,她不再是孤單一人。
可惜,他永遠也不會知道了。
又過了一個月,官府發了布告,高晟因其父之冤案,怨恨太上皇不公,伺機暗殺,因其當場斃命,且高家早已滅族,故而就此結案。
聽到這個消息,溫鸞沉默了許久,第二日就說打算去京城。李嬸不放心,勸她生下孩子再走。
「帶著幾個月的孩子趕路更不容易。」溫鸞態度堅決,「趁著還能走路,趕緊動身,我慢慢地走,不妨事的。」
勸不動,老兩口只能幫忙找靠得住的大車行送她。
離別時,李嬸忍不住哭了,「往前看,一定要往前看,總會好起來的。」
溫鸞笑著點點頭,「等孩子大了,再回來看您們。」
現在,她要去京城了,看看他到底給自己留了什麼東西。
再與過去的一切道個別。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6-29 23:58:17~2023-07-01 02:17:2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和塵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1章
◎正文完◎
這一路走得很穩, 也很慢,到京城時,已是三月初了。
馬車停在街口, 車夫回頭問她:「夫人,接下來去哪裡?」
去哪兒?溫鸞看著熙熙攘攘的街道, 驀地生出一種恍如隔世的迷茫,良久, 方輕輕道:「隨便找個客棧就好。」
附近就有客棧,車夫人很好,小心扶她下了馬車, 幫著提行李,招呼店小二,直到看著她安頓好了才離開。
溫鸞少不得再三道謝。
問店家要了熱水, 她把小瓷瓶的藥粉倒進去,再把自己整個人浸在水裡。
梳洗更衣, 再看向鏡中的人, 已恢復成從前的模樣,就是更瘦了些,臉小小的,顯得眼睛更大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