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頁
「哈哈!哈哈!哈哈哈!」
魏皇放聲大笑,聲音粗豪長闊,聲震大殿內外。
「朕之一生,扶大魏於將傾之中,救百姓於水火之間,驅逐五胡,一統北國,雄圖偉業,開疆拓土,盡皆實現。」
「朕之嫡長子蕭蠻,聰慧穩重,能忍善謀,既有治國之智,又有征戰之能,踏平東齊,拓我國疆,無愧儲君之名,朕後繼有人!」
「便縱是有宵小奸臣偶爾來犯又如何?不過土雞瓦狗爾!程靈,我朝國士也,朕之近臣,為朕慧眼所賞,屠姦殺賊,誰人能擋?」
「朕,無愧先祖,無愧後世,無愧天地!」
「今傳位於太子蕭蠻,著其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爾等盡心輔佐,不可懈怠,朕……去也!」
說完這一句話,大馬金刀般端坐在御座上的魏皇便忽而將雙眼一閉。
他的雙手還平放在御座扶手之上,他的腰背依舊挺直著,面容威嚴又平靜,除去雙目緊閉,口角有血,他看起來倒仿佛不過是在御座之上閉目養神而已。
誰敢信,他方才是在自述遺言?
直到某一刻,底下趴著的五皇子忽而顫著聲音喚了一聲:「父、父皇?」
魏皇沒有動靜。
鐺——
鐺——
鐺——
大魏元封二十年,九月二十八日,帝崩之喪鐘,自魏京宮中響起了。
沒有人能料想到,一世英雄的魏皇會在這樣的日子裡宣告落幕。
而魏國新舊兩代皇權的交接,亦同樣順利得出人意想。
瑾貴妃的宮變終究不過是一場鬧劇,只可惜這場鬧劇帶來的結局太過慘烈。
貴妃一黨首要人物盡數在當場身死,這倒也罷了,可是魏皇之死,卻著實是令人嘆惋。
後來御醫查驗,又證實了原來早在多年以前,魏皇就身中一種來自北漠的慢性奇毒。這種奇毒不能使人頃刻身死,卻會在暗中侵蝕人體元氣,使人逐漸虛弱。
同時,中毒之人切忌情緒上的大起大落,否則將有氣血逆行之危。
魏皇自從離開北疆戰場,多年來修身養性,後來甚至還喜歡上了釣魚,怕也正是因為中此奇毒之故。
若無瑾貴妃此次投毒逼宮,魏皇再修養些年,或許可以慢慢將此毒素拔除,再續天年。
只能說,一切緣起,皆有前因,不論是劫還是孽。
第334章 天下袖手,江山拭劍
元封二十年的秋天,就這樣在新舊交替的輪迴中度過了。
一枯一榮,亦如萬物。
秋風已過,冬雪皚皚,春暖花開還會遠嗎?
對於某些人而言,這個冬天卻又顯得太過漫長。
瑾貴妃一黨遭受到了徹徹底底的大清洗,曾經在魏國朝堂權勢喧天的慕容世家也隨著慕容泓的落敗,而迎來了破門滅族之危。
這其中或許有一些人是無辜的,可是那又如何呢?
只要他們曾經乘坐在那艘船上,受過其蔭庇,他們便不能逃脫制裁。權力更迭,毫無情面可講。更何況,這可是造反!
倒是被俘虜的王氏一族,在魏國反而過得不錯。
他們跟貴妃黨不同,純粹是敵對國家的立場問題。如今齊國已滅,魏國收穫了偌大疆土,反而可以對王氏示以寬容,以彰顯其大國風範。
正如南唐亡國,宋太祖卻將李後主接到京城,封作侯爵。錦衣玉食,高堂軟枕,好似那富貴王侯,從未敗過。
這是宋太祖傻白甜嗎?那必然不能是啊,這是氣度,是格局!
當然,李後主到了汴京以後,實際上過得並不美妙,醉生夢死的王侯日子他也僅僅只是多過了兩年,而後就一命歸西了,這個便不必多提。
總之目前來說,王氏一族是過得不錯的。
蕭蠻封王邕為黃昏侯,賜其宅邸,允許所有被俘王氏子弟入住其中,一應生活規制遵照一等侯爵待遇。甚至,王邕還能照日子領年俸!
雖然說這個「黃昏侯」的封號帶點侮辱性,其爵位也並不能世襲傳承,但是亡國之人,敗軍之將,還要怎樣呢?
蕭蠻此舉一經傳出,天下誰人能不稱頌?
朝堂百官,儒林高士,民間草莽,市井百姓……不論廟堂還是江湖,不論魏國還是陳國,甚至是五胡諸族,其實都是鬆一口氣的。
為什麼?
因為蕭蠻是真的能打!
他不是那種安安穩穩躺在先祖功勞簿上,只在宮牆之內看天下,依靠權術與平衡才能治國的那種皇帝。
他是依靠戰爭出頭的!
原因就是這麼簡單粗暴,真理,它畢竟永遠都在鐵拳的制霸範圍之內。
一整個齊國都攻占下來的戰績夠不夠?
夠了,太夠了。
——「大家」甚至希望,這位魏國的新皇不要再有其它戰績,只這一個,就夠他吃一輩子了。
可別學先帝,再「鐵血」一點,大家就都不要活了。
但是,蕭蠻對於貴妃黨的血洗,甚至對自己母族何氏都不留情面地貶謫,還是令人心悸。
王氏一族被善待,這個時候就成了一種緩和的信號,給大家緊繃的神經留了一絲餘地。
這就是恩威並施,王者之道。
不必等到冬天過去,還在初冬,魏國的年號甚至還在延續元封,蕭蠻尚未改元,魏國朝堂上下,對於蕭蠻這位新皇,便已經是無不懾服。<hr>
魏皇放聲大笑,聲音粗豪長闊,聲震大殿內外。
「朕之一生,扶大魏於將傾之中,救百姓於水火之間,驅逐五胡,一統北國,雄圖偉業,開疆拓土,盡皆實現。」
「朕之嫡長子蕭蠻,聰慧穩重,能忍善謀,既有治國之智,又有征戰之能,踏平東齊,拓我國疆,無愧儲君之名,朕後繼有人!」
「便縱是有宵小奸臣偶爾來犯又如何?不過土雞瓦狗爾!程靈,我朝國士也,朕之近臣,為朕慧眼所賞,屠姦殺賊,誰人能擋?」
「朕,無愧先祖,無愧後世,無愧天地!」
「今傳位於太子蕭蠻,著其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爾等盡心輔佐,不可懈怠,朕……去也!」
說完這一句話,大馬金刀般端坐在御座上的魏皇便忽而將雙眼一閉。
他的雙手還平放在御座扶手之上,他的腰背依舊挺直著,面容威嚴又平靜,除去雙目緊閉,口角有血,他看起來倒仿佛不過是在御座之上閉目養神而已。
誰敢信,他方才是在自述遺言?
直到某一刻,底下趴著的五皇子忽而顫著聲音喚了一聲:「父、父皇?」
魏皇沒有動靜。
鐺——
鐺——
鐺——
大魏元封二十年,九月二十八日,帝崩之喪鐘,自魏京宮中響起了。
沒有人能料想到,一世英雄的魏皇會在這樣的日子裡宣告落幕。
而魏國新舊兩代皇權的交接,亦同樣順利得出人意想。
瑾貴妃的宮變終究不過是一場鬧劇,只可惜這場鬧劇帶來的結局太過慘烈。
貴妃一黨首要人物盡數在當場身死,這倒也罷了,可是魏皇之死,卻著實是令人嘆惋。
後來御醫查驗,又證實了原來早在多年以前,魏皇就身中一種來自北漠的慢性奇毒。這種奇毒不能使人頃刻身死,卻會在暗中侵蝕人體元氣,使人逐漸虛弱。
同時,中毒之人切忌情緒上的大起大落,否則將有氣血逆行之危。
魏皇自從離開北疆戰場,多年來修身養性,後來甚至還喜歡上了釣魚,怕也正是因為中此奇毒之故。
若無瑾貴妃此次投毒逼宮,魏皇再修養些年,或許可以慢慢將此毒素拔除,再續天年。
只能說,一切緣起,皆有前因,不論是劫還是孽。
第334章 天下袖手,江山拭劍
元封二十年的秋天,就這樣在新舊交替的輪迴中度過了。
一枯一榮,亦如萬物。
秋風已過,冬雪皚皚,春暖花開還會遠嗎?
對於某些人而言,這個冬天卻又顯得太過漫長。
瑾貴妃一黨遭受到了徹徹底底的大清洗,曾經在魏國朝堂權勢喧天的慕容世家也隨著慕容泓的落敗,而迎來了破門滅族之危。
這其中或許有一些人是無辜的,可是那又如何呢?
只要他們曾經乘坐在那艘船上,受過其蔭庇,他們便不能逃脫制裁。權力更迭,毫無情面可講。更何況,這可是造反!
倒是被俘虜的王氏一族,在魏國反而過得不錯。
他們跟貴妃黨不同,純粹是敵對國家的立場問題。如今齊國已滅,魏國收穫了偌大疆土,反而可以對王氏示以寬容,以彰顯其大國風範。
正如南唐亡國,宋太祖卻將李後主接到京城,封作侯爵。錦衣玉食,高堂軟枕,好似那富貴王侯,從未敗過。
這是宋太祖傻白甜嗎?那必然不能是啊,這是氣度,是格局!
當然,李後主到了汴京以後,實際上過得並不美妙,醉生夢死的王侯日子他也僅僅只是多過了兩年,而後就一命歸西了,這個便不必多提。
總之目前來說,王氏一族是過得不錯的。
蕭蠻封王邕為黃昏侯,賜其宅邸,允許所有被俘王氏子弟入住其中,一應生活規制遵照一等侯爵待遇。甚至,王邕還能照日子領年俸!
雖然說這個「黃昏侯」的封號帶點侮辱性,其爵位也並不能世襲傳承,但是亡國之人,敗軍之將,還要怎樣呢?
蕭蠻此舉一經傳出,天下誰人能不稱頌?
朝堂百官,儒林高士,民間草莽,市井百姓……不論廟堂還是江湖,不論魏國還是陳國,甚至是五胡諸族,其實都是鬆一口氣的。
為什麼?
因為蕭蠻是真的能打!
他不是那種安安穩穩躺在先祖功勞簿上,只在宮牆之內看天下,依靠權術與平衡才能治國的那種皇帝。
他是依靠戰爭出頭的!
原因就是這麼簡單粗暴,真理,它畢竟永遠都在鐵拳的制霸範圍之內。
一整個齊國都攻占下來的戰績夠不夠?
夠了,太夠了。
——「大家」甚至希望,這位魏國的新皇不要再有其它戰績,只這一個,就夠他吃一輩子了。
可別學先帝,再「鐵血」一點,大家就都不要活了。
但是,蕭蠻對於貴妃黨的血洗,甚至對自己母族何氏都不留情面地貶謫,還是令人心悸。
王氏一族被善待,這個時候就成了一種緩和的信號,給大家緊繃的神經留了一絲餘地。
這就是恩威並施,王者之道。
不必等到冬天過去,還在初冬,魏國的年號甚至還在延續元封,蕭蠻尚未改元,魏國朝堂上下,對於蕭蠻這位新皇,便已經是無不懾服。<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