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只不過他對這東西的心情很複雜, 先前把這本手札扔到了角落, 最近才找出來。
「什麼?」
「你看了就知道了。」宋允蕭難得三緘其口,沒有多說。
燕安謹便將手札收下了。
回到王府,江采霜想找一本妖怪手記, 偶然間在書桌上看到了裴玄烏的手札。
她好奇地翻開, 本來只是想看一兩頁,後來卻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
「道長?」
直到身旁傳來燕安謹的提醒, 江采霜才揉揉眼睛, 回過神來。
她轉頭看他,餘光注意到窗外的一片紅霞,視線被吸引過去。
外面金烏西墜, 漫天霞光旖旎, 院中枝葉扶蘇, 草木在地上映出婆娑陰影。
「我居然看了這麼久。」江采霜甚至沒有坐下, 倚著桌案,站在地上看了一下午的書。
「該用膳了。」燕安謹提醒道,「道長在看什麼書?看得這樣入迷。」
江采霜合上書頁遞給他, 「我也不知道, 沒寫名字, 我在你桌子上找到的。」
這是一本殘破粗糙的手札,裡面的紙張早已泛黃, 甚至有些地方還生出了青綠的霉點。
可在這樣一本破破爛爛的手記中, 江采霜卻看到了無數令人心酸唏噓的民生疾苦。
每一樁事件都那樣真實, 浸滿了無能為力的痛苦和不公,仿佛被圈禁起來的野獸,一遍遍撞向遮蔽天日的高牆。
她剛翻開第一頁,便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
「這是誰寫的書?」江采霜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想的是,應該是朝中哪位大臣寫的,亦或是出自一位憤世嫉俗的書生之手。
可燕安謹的回答卻出乎了她的意料。
「裴玄烏。」
江采霜訝異地睜大了眼睛。
居然會是裴玄烏所寫。
書的前半部分,的確是令人齒冷的民生疾苦,而在書的後半部分,卻描繪出一幅天下大同的美好畫卷。
世間再無皇權世家,地主豪強。再無貧富之分,階層之別。
再也不會有人因為吃不上飯而忍飢挨餓,再也不會有人因為看不起病而被病痛活活拖死。
不論是士農工商,不論是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能安居樂業,盡享太平。
人人讀書知禮,人人互相謙讓。甚至能夠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這顯然是一場太過圓滿的夢,就連江采霜都不由得心生嚮往。
若是真有那麼一日就好了。
江采霜有些出神,怔然地喃喃道:「這就是裴玄烏所夢想的天下大同嗎?」
「嗯。」燕安謹也看過這本手札,自然知道後半本書寫的是什麼。
「可他為什麼一定要搭上這麼多人的性命,來實現他的抱負?」
燕安謹推測,「或許是因為,裴玄烏覺得,只有憑藉超脫凡俗的仙人的力量,才能真正扭轉不公,實現平等。」
「可是這樣會死更多人……」
光是獻祭陣法都要殘害多少無辜百姓,用這麼多鮮血澆灌出來的仙人,當真能夠心存仁慈悲憫嗎?
更何況,江采霜前幾日才知道,裴玄烏要的不只是萬民生靈的性命,還有百年的龍脈國運。
為何陣眼偏偏建在龍淵山下,正是因為那裡埋藏著龍脈。
就連垂垂老矣的皇帝,也是裴玄烏的陣法中,需要獻祭的一環。
不過……
江采霜轉念一想,「有聖天教的教訓在前,也不怪裴玄烏會有這樣的想法了。」
那些都是最老實憨厚的農民,是飽嘗欺辱,最明白受壓迫是何等感受的底層百姓。
可一旦他們手裡有了武器,聚集在一起,同樣會向更弱者揮刀。
不管是誰占據了上位,最終都是屈居最弱勢的人受罪。
如此說來,人的劣根性如此。
就算再來一百個聖天教,聖地教,聖子教,也還是一樣。
若沒有仙人之力相助,的確很難實現裴玄烏那個「天下大同」的夢。
江采霜忽然想起一個人,「李均去哪兒了?」
他弟弟李桂死在陣眼血池裡,那李均呢?
當初裴玄烏派李均看守燕安謹,還命李均偷偷給他下引魂丹。
可是李均被燕安謹所說動,最終沒有動手。
「林越說,李均剃髮出家,決意去物外尋求超脫。」
「當時聖天教每到一個村落,便大肆燒殺搶掠,這件事是李均授意的嗎?」
燕安謹搖頭,「他明令禁止欺壓百姓。可聖天教內部早已分化,那麼多堂主,總有不服教令的。」
在外人看來,李均李桂只是兩個目不識丁的農民。
堂主也是窮苦人家的農民,他們自然會想,都是一樣的出身,憑什麼自己要屈居李家兄弟之下?
所以聖天教內部彼此分化,常常各自為政,甚至為了搶占地盤不擇手段。
兩人談論完聖天教,江采霜便把這本手札放回了桌上。
「走吧,我們去吃飯。」
走在青石廊道下,江采霜深吸了口氣,忽而問道:「你想不想成仙?」
燕安謹將她微涼的手裹進手心,嗓音輕緩,「道長為何這樣問?」
「除夕那日,你站在陣法的乾門,腳下就是七十二大陣。那麼多靈氣一齊湧向你,只要你願意,將這些靈氣盡數吸收,不是有機會飛升成仙嗎?」<hr>
「什麼?」
「你看了就知道了。」宋允蕭難得三緘其口,沒有多說。
燕安謹便將手札收下了。
回到王府,江采霜想找一本妖怪手記, 偶然間在書桌上看到了裴玄烏的手札。
她好奇地翻開, 本來只是想看一兩頁,後來卻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
「道長?」
直到身旁傳來燕安謹的提醒, 江采霜才揉揉眼睛, 回過神來。
她轉頭看他,餘光注意到窗外的一片紅霞,視線被吸引過去。
外面金烏西墜, 漫天霞光旖旎, 院中枝葉扶蘇, 草木在地上映出婆娑陰影。
「我居然看了這麼久。」江采霜甚至沒有坐下, 倚著桌案,站在地上看了一下午的書。
「該用膳了。」燕安謹提醒道,「道長在看什麼書?看得這樣入迷。」
江采霜合上書頁遞給他, 「我也不知道, 沒寫名字, 我在你桌子上找到的。」
這是一本殘破粗糙的手札,裡面的紙張早已泛黃, 甚至有些地方還生出了青綠的霉點。
可在這樣一本破破爛爛的手記中, 江采霜卻看到了無數令人心酸唏噓的民生疾苦。
每一樁事件都那樣真實, 浸滿了無能為力的痛苦和不公,仿佛被圈禁起來的野獸,一遍遍撞向遮蔽天日的高牆。
她剛翻開第一頁,便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
「這是誰寫的書?」江采霜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想的是,應該是朝中哪位大臣寫的,亦或是出自一位憤世嫉俗的書生之手。
可燕安謹的回答卻出乎了她的意料。
「裴玄烏。」
江采霜訝異地睜大了眼睛。
居然會是裴玄烏所寫。
書的前半部分,的確是令人齒冷的民生疾苦,而在書的後半部分,卻描繪出一幅天下大同的美好畫卷。
世間再無皇權世家,地主豪強。再無貧富之分,階層之別。
再也不會有人因為吃不上飯而忍飢挨餓,再也不會有人因為看不起病而被病痛活活拖死。
不論是士農工商,不論是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能安居樂業,盡享太平。
人人讀書知禮,人人互相謙讓。甚至能夠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這顯然是一場太過圓滿的夢,就連江采霜都不由得心生嚮往。
若是真有那麼一日就好了。
江采霜有些出神,怔然地喃喃道:「這就是裴玄烏所夢想的天下大同嗎?」
「嗯。」燕安謹也看過這本手札,自然知道後半本書寫的是什麼。
「可他為什麼一定要搭上這麼多人的性命,來實現他的抱負?」
燕安謹推測,「或許是因為,裴玄烏覺得,只有憑藉超脫凡俗的仙人的力量,才能真正扭轉不公,實現平等。」
「可是這樣會死更多人……」
光是獻祭陣法都要殘害多少無辜百姓,用這麼多鮮血澆灌出來的仙人,當真能夠心存仁慈悲憫嗎?
更何況,江采霜前幾日才知道,裴玄烏要的不只是萬民生靈的性命,還有百年的龍脈國運。
為何陣眼偏偏建在龍淵山下,正是因為那裡埋藏著龍脈。
就連垂垂老矣的皇帝,也是裴玄烏的陣法中,需要獻祭的一環。
不過……
江采霜轉念一想,「有聖天教的教訓在前,也不怪裴玄烏會有這樣的想法了。」
那些都是最老實憨厚的農民,是飽嘗欺辱,最明白受壓迫是何等感受的底層百姓。
可一旦他們手裡有了武器,聚集在一起,同樣會向更弱者揮刀。
不管是誰占據了上位,最終都是屈居最弱勢的人受罪。
如此說來,人的劣根性如此。
就算再來一百個聖天教,聖地教,聖子教,也還是一樣。
若沒有仙人之力相助,的確很難實現裴玄烏那個「天下大同」的夢。
江采霜忽然想起一個人,「李均去哪兒了?」
他弟弟李桂死在陣眼血池裡,那李均呢?
當初裴玄烏派李均看守燕安謹,還命李均偷偷給他下引魂丹。
可是李均被燕安謹所說動,最終沒有動手。
「林越說,李均剃髮出家,決意去物外尋求超脫。」
「當時聖天教每到一個村落,便大肆燒殺搶掠,這件事是李均授意的嗎?」
燕安謹搖頭,「他明令禁止欺壓百姓。可聖天教內部早已分化,那麼多堂主,總有不服教令的。」
在外人看來,李均李桂只是兩個目不識丁的農民。
堂主也是窮苦人家的農民,他們自然會想,都是一樣的出身,憑什麼自己要屈居李家兄弟之下?
所以聖天教內部彼此分化,常常各自為政,甚至為了搶占地盤不擇手段。
兩人談論完聖天教,江采霜便把這本手札放回了桌上。
「走吧,我們去吃飯。」
走在青石廊道下,江采霜深吸了口氣,忽而問道:「你想不想成仙?」
燕安謹將她微涼的手裹進手心,嗓音輕緩,「道長為何這樣問?」
「除夕那日,你站在陣法的乾門,腳下就是七十二大陣。那麼多靈氣一齊湧向你,只要你願意,將這些靈氣盡數吸收,不是有機會飛升成仙嗎?」<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