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祝青收集到的證據,他已經知道了祝宛的真正死因,她是因為食用了活血化瘀的藥物,造成了產後大出血。

  祝青雖然惱自家妹妹放任齊豐欺rǔ她,但也了解她的為人,要說她被氣得生病或吐血他都相信,但要說她被氣得大出血而亡他卻是不信的。

  當時因齊修遠說得信誓旦旦,而他和祝楓又痛又惱,這才沒有多想,但回到邊關,只要一冷靜下來就發覺不對,再把妹妹囑咐外甥的那些話翻來覆去的琢磨自然能察覺出一些不對。

  齊家跟隨朝廷南遷到京城也不過八九年的功夫,根基不深,在他府上伺候的下人也沒幾個是世仆,而那些被替換掉的下人多是被發賣和貶到莊子上,因為沒過去多久,所以他要找人還是很簡單的。

  齊府在吳氏手中就跟個篩子似的,祝青想要查一些事qíng雖然難,但只要肯花費時間和jīng力還是有成效的。

  半年前他們就查到了祝宛臨死前喝的那碗藥,自然也知道那是吳氏親自gān的,而齊豐明明知道卻縱容了。

  祝叔jiāo給齊母的就是證據的拓本,祝青是在告訴她,他的妹妹是被齊豐和吳氏害死的,這件事我們早就知道,而且人證和物證都在我們手裡,我們能容忍齊豐繼續逍遙法外是看在兩個孩子的面上,若是兩個孩子出事,齊家與祝家的羈絆徹底斷掉,那就是齊家滅頂之時。

  齊母哪裡還不知道,祝青願意壓下此事是不想兩個孩子有一個殺妻的父親,她心中如同火燒,想到這麼大的一個把柄在祝家手裡,那她兒子還有什麼出頭之日?

  祝叔見齊母神思不屬,臉上帶著三分恐懼,這才滿意的退下。

  她讓大少爺憂懼成疾,現在舅老爺自然要還給她。

  齊母本來就年紀大了,加上跟著朝廷南逃時虧過身子,這幾年一直是靠大夫調養才過得這麼好,此時被祝青的信一嚇,再被祝叔威脅,心中惶恐不已,竟沒等齊豐回來就病倒了。

  這對齊豐來說是屋漏偏逢雨,本來他都被罷官留任了,若是此時母親病逝,那他必定要丁憂,這和直接罷官有什麼區別?

  他對祝家的恨意一時達到了頂端,認為若不是祝青cha手,他完全沒有這些苦難。

  齊母見他憤恨,更加不敢把祝家威脅她的事告訴他,免得激化矛盾,祝家手裡可是有齊豐的把柄。

  她只能抓住他的手囑咐他要善待齊修遠和齊浩然,道:“修遠是你的長子,他也八歲了,是該請個先生為他啟蒙了,至於浩然,把他也接回來吧,你和吳氏要對兩個孩子上點心,修遠是長子,以後他要離家gān一番事業便讓他去,但浩然就不用了,他是幼子,本就該承歡膝下。”

  齊母見他無動於衷,只能道:“我兒,祝家於我們齊家有恩,當年南逃多虧他們祝家照應,我們才能安全逃到臨安,我們,我們不能忘恩負義啊。”

  齊豐臉上扭曲的問道:“母親也覺得當年兒子是靠吃軟飯才能保住齊家活到現在嗎?”

  齊母聞言一時心中又痛又悔。

  齊豐年少成才,本就傲氣,朝廷未南逃時齊家就與吳家在說親了,雖然未定親,但婚事也已有七八分准了,誰能料到大金突然扣關,而景炎帝貿然cha手軍務,胡亂調兵,讓邊關三日內丟失十座城池。

  不到半個月,大周江山岌岌可危,他們作為官眷自然也惶恐不安,哪裡還有心思說親?

  第1377章 番外 齊修遠(10)

  後來朝廷突然要南逃,他們一家也只來得及簡單收拾一些細軟跟上皇帝的車架。

  但齊家在勛貴世家重臣的南逃隊伍中實在是太不起眼了,所以一家都只能走在外圍,大金的軍隊追上來他們就首當其衝被作為棄子拋下,齊父就是這麼死的。

  年少成才,不過二十歲就考中進士的驕傲青年一下就從雲端被打到地上,為了活著,他不得不拿出尊嚴放到地上踩。

  他去勾引了祝宛。

  祝家也跟隨朝廷南逃,不一樣的是祝家是武將出身,手裡帶著一支兵,而且祝父是三品的武將,祝宛的兩個哥哥也是五品校尉,祝宛和夏彤作為其官眷安全得不得了。

  那是個善良的姑娘,齊母從不否認這個事實,因為見她倒在地上差點被踩踏,祝宛出手救了她,不,是救了當時所有倒在地上的老弱婦孺,不過齊豐看到了祝宛的能力和能量,所以別有用心的利用此事接近了她。

  齊豐長得不錯,而且才華橫溢,祝宛從小跟著兩個哥哥習武,出入軍中只覺得男人都粗獷魯莽,第一次看到如此溫柔風流的男子,不到一個月,一顆心就全寄托在他身上了。

  當時誰也不知道大周哪天就亡國了,跟著朝廷南逃這個縣呆半個月,那個府城停留一個月,大金一追來就逃,簡直是過了今天沒明天,何況祝父和兩個兒子都是武將,是要在前面衝鋒陷陣的。

  此時見女兒有了喜歡的人,考察過後雖不太滿意,覺得對方xingjian,但一來女兒喜歡,非要嫁;二來,他們也不知能活到什麼時候,生怕死後祝宛淪落風塵,咬咬牙就同意了。

  於是在南逃的路上倆人就成親了。

  祝父在保護皇帝南逃的路上陣亡,皇帝感念,特意將其家眷護佑在中間方隊,算是施恩。

  齊豐一家就這麼靠著岳父的恩蔭活到了京城。

  那次南逃,十個官員有八個失去了妻兒父母,每家都有人因南逃而死,而齊豐的幸運不由讓人側目,誰不說他找了個好岳父,還說若是能早點成親,說不定連他父親也不會死。

  大家說起來帶了三分酸,但齊豐卻以此為恥,在臨安府安定下來後沒多久就把吳氏抬為貴妾了。

  知子莫若母,齊母自然知道兒子心中難受,所以她才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任,想讓他心裡好受一些,何況在這件事上他們的確有愧於吳氏。

  可她怎麼也沒想到齊豐會和吳氏害死祝宛,還讓祝青抓到了把柄,她有心告訴兒子,但見他對祝家如此憤恨又怕他打糙驚蛇,讓祝家不留qíng義。

  齊母壓下心中的擔憂,只能抓著他的手一字一句的囑咐道:“一定要留浩然在你身邊,不要讓他離開。”

  只要齊浩然在齊家,那祝家和齊修遠就不敢做什麼。

  “他們畢竟是你的血脈,你可一定要保住他們,別叫你表妹胡來。”

  齊母見兒子低著頭不應,就知道他牴觸她提起祝家的事,一時心中又急又躁,只能把他打發後把吳氏叫來,警告她道:“修遠和浩然畢竟是我齊家的血脈,你之前做的那些事我可以不追究,但今後你若是再敢對這兩個孩子伸手,就算你是我看著長大的,我也絕不留qíng。”

  “姨母——”

  齊母抬手止住她的話,道:“行了,你退下吧,修遠那裡你多上些心,別剋扣了他。”

  齊母想著來日方長,她再慢慢勸說兒子便是,可第二天她就沒能醒過來。

  齊母在睡夢中過世了。

  齊豐跌跌撞撞的跑進去時還有些不可置信,明明昨兒還好好的,他雖然做了些母親會病逝的準備,卻沒想到會這麼快。

  齊修遠同樣瞪大了眼睛,他沒想到威脅自己的人竟然就這麼死了,這一刻他心裡並沒有難過,反而還鬆了一口氣。

  祝家派來的武師傅就是此刻到的齊府。

  此時齊豐被丁憂,經歷了罷官和喪母之痛,哪裡還有閒心去cao心齊修遠?

  齊修遠就這麼把人帶進了自己的小院,開始跟隨他習武。

  祝青知道齊修遠想要從軍謀出路,而從軍除了武藝外,排兵布陣,箭法及馬上功夫一樣都不能少。

  這些不可能指望齊豐,所以祝青給外甥都安排好了。

  武藝和兵法謀略都能在他自己的小院裡學習,但騎術和箭法等則要出去學了。

  所以齊修遠每天都是早上在家裡習武和讀書,下午就出去練習馬上功夫和箭術。

  因為齊家所有人都漠視他,齊豐竟一直未發覺這個兒子在習武讀書,而等他發覺時,這個兒子已經離開了京城,脫離了他的控制。

  齊修遠習武已經晚了,但他天賦不錯,學的功夫應對戰場上的qíng況綽綽有餘了,真正讓祝青驚喜的是齊浩然。

  齊浩然彼時不過才三歲,偶爾看見大哥打了一套拳法,才看了兩遍他立刻有模有樣的打了出來。

  讓一旁的武師傅和齊修遠驚喜不已。

  祝青為此還找了時間偷偷跑回來給外甥摸骨,然後大笑道:“我祝家總算是後繼有人了,世人只知道我們祝家是武將出身,但三代以前我們祝家卻是武林名宿,若不是大周江山岌岌可危,我們先祖也不會從戎。”

  祝青朗笑道:“雖然我祝家離開了武林,但手上的武功秘籍卻不少,浩然根骨奇佳,是個練武的好苗子,這樣的孩子若只是跟你一樣學些拳法和馬上功夫就實在是太可惜了。”

  祝青越說越覺得自己對,立刻跑回祝家找出幾本上等的武林秘籍,標出順序後讓人給齊浩然送去,讓他照著順序練,為此還把家裡培養的世仆給送去兩個。

  這可不是像祝叔一樣專門伺候人的,而是練了祝家的武功,是門徒一樣的人。

  這些人是專門來教齊浩然功夫的,用祝青的話說,練出一身的本事,就算以後他不當武官也不當文官也餓不到他,天大地大何處都去得。

  就是齊修遠也不由羨慕起弟弟的天資。

  他練一套拳法至少要練一個月,而齊浩然卻是只需要看過兩遍就能記住,說他記憶超群,但認字時卻是三天都記不住一個字,笨得范子衿總敲他腦袋。

  第1378章 番外 齊修遠(11)

  齊修遠勤學苦練,除了時不時的與兩個庶出弟弟打架,幾乎不與齊府其他人有jiāo集。

  齊豐為齊母守孝兩年,也不知走了誰的門路奪qíng起復了,祝家此次並沒有阻攔,祝青知道,齊豐是個心胸狹窄的小人,他要是再cha手bī迫只怕他會惱羞成怒的對兩個孩子下手。

  他的最終目的就是兩個外甥平安長大,這也是他隱瞞祝宛死因的最重要原因。

  那碗藥是齊修遠熬製後親手捧給祝宛的,若是讓他知道吳氏利用他的孝心殺了他的母親,這孩子只怕一輩子都不得解脫了。

  齊豐官復原職後心qíng果然變好了許多,雖然依然不待見長子和幼子,但也偶爾想起他們來了,逢年過節會把倆人叫過去吃個團圓飯。

  齊修遠習慣了沉默,齊浩然卻是個熊孩子,幾乎每次聚在一起都能鬧出事來,不是捉弄了吳氏,就是揍了兩個庶出哥哥,氣得齊豐每次見到他都是chuī鬍子瞪眼的。

  齊修遠雖沉默卻每次都護著弟弟,讓齊豐臉色更差,所以對兩個孩子都是眼不見為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