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穆揚靈剛從皇宮裡把四個孩子接出來,看到屁顛屁顛回來的齊浩然不由瞪眼,“你這一下午去哪兒了,怎麼把四個孩子丟在宮裡了?”

  齊浩然看著四小孩傻眼,他把孩子給忘在宮裡了。

  穆揚靈一看他的表qíng就明白了,不由虎著臉看他。

  齊浩然立刻喊道:“我跟子衿商量重要事qíng去了,爺還說呢,這天色都暗了,你必定回去把孩子們接回來,所以就直接回王府了。”

  “什麼事請這麼重要,能讓你把孩子都給忘了?”

  “皇兄要給我封地,這不是頭疼選哪裡嗎,所以我和子衿商量去了。”齊浩然稍顯心虛的道。

  第1127章 建議

  “封地?”穆揚靈瞪大了眼睛,“前朝世宗皇帝不是不再分封藩王了嗎?”

  “前朝是前朝,本朝是本朝,”齊浩然道:“前朝若是有藩王守邊,大金和西夏也沒本事占去我大片國土。”

  穆揚靈不贊同道:“大周會失去大片國土是因為高宗皇帝將軍隊內遷,不御外敵,反而防備百姓,加上世宗皇帝之後重文輕武,致使軍中無良將可用,這和藩王有半文錢關係?”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廢了分封制,改成了郡縣制,而漢朝建立後才又重新採納分封制,但也與之前的大有不同,屬於分封和郡縣的結合,之後歷經千年的時間,分封制雖一直存在,卻一直被削弱,直到前朝世宗皇帝時,他一力廢除藩王制,朝中皇子可入朝為官,卻不再分封藩地,而在新皇即位前,所以皇子都得留在京城,不得出京。

  穆揚靈不覺得世宗如此限制皇室子弟成長是對的,但他廢了藩王制卻是正確無比的事。

  藩王制的存在極容易分裂一個國家,漢晉就是兩個活生生的例子。

  穆揚靈和齊浩然道:“人的私心是會膨脹的,浩然,我不贊成分封藩地,小寶和小熊感qíng好,就算他們不會為了權利打起來,他們的子孫呢?到時候一個想削權,一個想得到更多的權利,大齊必亂,漢唐數百年都在努力削弱藩王的勢力,世宗皇帝更是冒著生命危險才廢除了藩王制,難道我們現在要倒退回去,到最後連千年前的漢朝都不如了嗎?”

  齊浩然蹙眉,他還真沒想這麼多,他是大哥的親弟弟,也有軍功在,被封為親王是理所應當的,得封一個富庶的封地也是應該的,但阿靈說這個制度,他的這個認知是錯誤的。

  穆揚靈知道這話不是說一次他就能接受的,忙回身把孩子們都打發下去睡覺,然後回身牽了他進屋去細說。

  歷史上因為削藩和藩王作亂而國家大亂或國家勢力削弱的事不勝枚舉,穆揚靈都不用翻史書,幾乎是張口就來,她道:“權力之爭從未斷過,齊家子孫也是凡人,他們也會爭權奪利,世宗皇帝做得就很好,直接斷了他們亂國的資本。”

  齊浩然不悅道:“那我齊氏子孫就和大周皇室一樣這麼窩窩囊囊的領著宗室的俸祿過日子?然後五代之後淪為庶民,可能連一個賣糙鞋的劉玄德都不如。”

  “那也是因為他們太無能了,”穆揚靈道:“他們生來就是皇室,比別人多了這麼多資源和優勢,卻還是混成這樣,我的建議是,我們也別限制皇室子弟科舉,經商和從軍,不管他們想做什麼都得跟庶民一起爭。”

  “二代之後,想要做官,那就參加科舉,和天下讀書人相爭,想要經商,也一樣要納稅,一樣要遵紀守法,想要從軍也可以,三百六十行,這麼多行業哪一行不能做?他們生在皇室,從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擁有別人沒有的人脈與資源,若是這樣也能處於人下,那就是智商的問題了,這是他們爹媽的原因,可不怪我們。”

  齊浩然無語的看著妻子。

  穆揚靈繼續道:“你別不聽我的,你想想,整個大齊才多大,你一個親王占了太原那麼大一塊地方,皇兄有六個兒子,除了小寶,還得再往外封五個親王,就算他們得的封地沒你的大,沒你的富庶,但最次也是五個縣城,等到小寶登基做皇帝,他又有一群孩子,又封去不少郡縣,這樣一來,用不了幾代,除非封出去的親王更迭時斷子絕孫,不然用不了幾代皇帝將會封無可封,那他能怎麼辦?只能想著削藩,而藩王會願意把到手的利益jiāo出去嗎?到時候大齊又是一場亂戰。”

  這些都是歷史上一再發生過的事,漢朝時的五國之亂就是最有名的代表。

  穆揚靈見齊浩然臉色沉鬱,她繼續道:“而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還有藩國內的世子之爭,藩國之間的爭鬥,藩王與屬地官員、百姓利益之爭,因為一個藩王制,這是個大齊平添了多少麻煩?”

  穆揚靈見齊浩然垂眸深思,就不再打擾他思考,解了頭髮躺在他身邊,打了一個哈欠道:“我還是那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已經把大道給他們趟平了,他們硬是要在路上撞做一團打跌我們也沒辦法,而我們家錢權都有了,只要快快樂樂的過日子就成,實在沒必要弄一個封地來勞心勞力的,所以這藩地還是別要了。”

  齊浩然良久才道:“我們這不是斷了孩子們的抱負嗎?”

  穆揚靈迷迷糊糊間聽見,含糊的道:“大齊這麼大他們還愁施展不了抱負嗎?”

  齊浩然一夜未睡,第二天黑著眼圈跑到小熊的房間裡把他挖起來,嚴肅的看著他問,“文謹,父王要是拒絕封地,你會怪父王嗎?”

  小熊睡得迷迷糊糊的,下意識覺得父親在考他,立刻條件反she道:“分封制在秦始皇時就被廢除了,而藩王制由前朝世宗皇帝廢除,爹爹,你是要我寫‘論分封制及藩王制的不利影響’的策論嗎?”

  齊浩然:“……”

  齊浩然看著迷迷瞪瞪的兒子,手指一點把兒子按到了chuáng上,他木著臉道:“行了,你繼續睡吧,當父王沒來過。”

  齊浩然轉身進宮去了。

  今天的早朝人來得特別齊,只要有資格上朝的大家都來湊熱鬧了,昨天宮中傳出的消息,今天朝會可能會產生大齊的第一個親王及藩王,大家很想來湊湊熱鬧。

  齊修遠已經決定今天對最大的幾個功臣論功行賞,所以臉上喜氣洋洋的,眾臣見了臉上也是喜氣洋洋的,這次滅金之戰可以說是大獲全勝,不僅收復了失土,還得到了大金大部分的財物。

  這次封賞完,宮廷必定會舉行宮宴,他們的兒子(女兒)年歲也大了,趁此也可以jiāo流jiāo流。

  齊修遠從低到高的封賞,榮軒此次跟太子監國有功,加封為太師,加爵兩代,意味著衛國公一爵可在公爵上停留三代再往下降等襲爵。

  而范子衿由安國公進爵位安郡王,世襲罔替,齊浩然由榮郡王加封為榮親王,同樣世襲罔替。

  齊修遠問齊浩然,“昨兒朕給你選了太原做封地,你不喜歡,現在可選好了封地?”

  眾臣紛紛看向齊浩然。

  齊浩然沉著臉出列,拱手道:“回稟皇上,臣不要封地。”

  齊修遠臉上的笑容漸漸收起來,蹙眉看向他。

  齊浩然微微抬頭道:“自前朝世宗皇帝時就廢除了藩王制,臣私以為此舉甚妙,當永久廢除藩王制。”

  第1128章 爭吵

  朝堂一靜。

  齊修遠眼睛微瞪的看向弟弟。

  眾臣也震驚的看著齊浩然,這種事怎麼可能由榮郡王提出來?他可是快要封藩地的呀,不應該是他們跪在地上哭著求著不讓皇上封,然後榮郡王耳紅脖子粗的與他們對峙嗎?

  怎麼現在反了過來,他們贊成了,榮郡王自個卻反對了?

  齊浩然不知身後人的震驚,見兄長愣在上面,就義正言辭的將昨天晚上阿靈勸他的那番話美飾了一番說出來。

  正如阿靈所說,守邊衛國可用武將,只要文武並進,不像前朝一樣重文輕武,就算沒有藩王守邊也能保家衛國,甚至會因少去許多利益紛爭。

  齊浩然昨天晚上已經想清楚,順勢提出要擴大武學規模,並且要讓武學像國子監一樣,不管上位者是重文輕武,還是重武輕文,每年都要培養出一定數量的武學生,並且要保證他們的質量。

  只有如此,不管今後登基的皇帝人品能耐如何,大齊至少能保證文武不斷,國家也才能昌盛安定。

  這是齊浩然昨天晚上思慮過後想到的,還只是一個不成形的想法,但他很得意,越想越覺得這個政策能讓大齊長治久安下去,要不是不能回頭,他一定會仔細去看百官臉上的神色。

  然而百官並沒有注意他說的後半截,心神全都放在“徹底廢除藩王制”上了。

  皇帝要給榮郡王分封封地,其他朝臣還罷,有女兒在宮中為妃的都動了心思,特別是已生下皇子的妃嬪娘家,那心是一陣一陣的dàng漾著。

  本朝皇帝選妃都是從三品以下的官員家中選的,他們本就沒多少權利,皇后又得寵幸,當今吏治也清明,所以他們的女兒就算進入後宮,也生下了皇子,對家族依然沒多少助力。

  但皇子分封出去就不一樣了,他們怎麼說也是皇子的外家,到時候再從家裡選一個女孩嫁以皇子做側妃或正妃,借著外孫的權利再繁盛二三十年完全沒問題。

  子孫再不濟,借著外家這層關係也能在皇子的封地里謀個好差事。

  然而現在齊浩然一句話就斷了他們所有的夢想。

  他們偷偷的朝龍椅上的皇帝看去,知道他現在雖不表態,但最後還是會同意榮郡王的提議的。

  皇帝登基至今,凡是榮郡王提出來的,皇帝莫不答應。

  有人惋惜,自然有人慶幸。

  朝中不是沒人知道藩王制不好,但卻不敢提出來。

  說到底,這整片江山都是齊家的,皇帝心疼弟弟,心疼兒子,要把家業分給弟弟和兒子們,作為臣子他們能怎麼做?

  上表勸說不僅會得罪榮郡王和各位皇子,也會得罪皇帝,所以還不如保持緘默。

  不過現在齊浩然主動推辭了,群臣再也不用顧慮,只是震驚了半響就紛紛出列贊同齊浩然的提議,有的文官甚至臉不紅心不跳的誇獎齊浩然,說他是千古第一人,其中不乏那些老頑固的諫臣。

  齊浩然得意洋洋的揚起笑臉。

  齊修遠:“……”

  只有范子衿瞥了齊浩然一眼就開始低頭想他剛才提議文武並重的事。

  浩然既然拿定了主意不要封地,那再多想就只能是讓自己鬱悶了,還不如想一些實際有用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