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那種冬無碳,夏無冰,飯菜不是冷硬就是過夜的生活齊修遠永遠都忘不掉。

  齊修遠看向殿下憤憤然的弟弟,心中一陣恍惚,其實這些他都能忍受,齊家再不好也是他的家,他從未想過要離開這個家,甚至後來鬧到差點與父親決裂的地步。

  就是他有時候不得不餓肚子,他也依然對那個父親有絲儒慕之qíng,但他們千不該萬不該對齊浩然下手。

  齊修遠已經忘了母親的容顏,卻沒忘掉當年弟弟渾身是傷的躺在地上的樣子。

  夏氏是經常來看他們,或接他們到范府住一段時間,但那段時間勢必不會多於五天,畢竟齊家還在,夏氏也不好做得太過分,不然到最後受苦的還是兩個孩子。

  還是齊浩然的rǔ母nüè待齊浩然的事qíng發生後,齊浩然才長住在范家的。

  當時齊修遠小,雖然疼愛弟弟,但jīng力和閱歷有限,加上白天還要念書,所以只能經常的去看他,印象中當時弟弟很愛哭,才出月的孩子,整天晚上都哭得震天響,齊修遠心疼,但有時候也不免煩躁,可弟弟才出月,小小的一團,他根本責備不了,只能哄著他。

  有一次,先生有事提前放學,齊修遠永遠記得那一天,他興沖沖地買了個撥làng鼓跑回來,才進院子就聽到了弟弟的哭聲,院子裡卻沒有一個下人。

  小齊修遠只是眉頭一皺,就急匆匆的快步進去,才到門口,看到裡面的場景,他就覺得渾身的血液倒流,一片冰冷,連呼吸都困難了。

  小小的齊浩然被剝gān淨丟在地上,白嫩的胳膊和腰腹處都是掐出來的青紫,而他的rǔ娘正坐在一邊喝茶,邊皺眉看著地上哭著的小人。

  當時齊修遠腦中一片空白,等回過神來的時候,那個rǔ娘已經被他活活的用板凳砸死。

  那是齊修遠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殺人,彼時他才六歲。

  祝氏留下的人手還能用,幾乎在出事的下一刻就有人偷偷跑出府通知夏氏,也因此齊浩然才得以常住在范家,齊家反倒成了他偶爾落腳的地方。

  第595章 心狠

  齊豐因此覺得這個大兒子yīn狠手辣,僅有的一點父子之qíng也消磨殆盡。

  加上祝家和夏氏因為此事拿住他的把柄,讓他在兩家跟前顏面受損,不得不把小兒子放到范家撫養,他對將此事鬧大的齊修遠更是惱恨,所以齊修遠之後的日子越發不好過。

  那種不好過並不是身體上的,而是jīng神上的。

  從那以後,齊家雖然不會少了齊修遠的份例,卻從jīng神上孤立了他。

  父親冷漠,與他年歲差不多的齊少盛帶下人言語rǔ罵他,下人也冷漠無視他,就連請來教授他的先生都覺得他心思太過狠毒,不堪大造,才六歲的齊修遠幾乎是獨自扛過那段災難xing的日子。

  要不是弟弟日漸健康qiáng壯,他每次去范府都見他活力四she的亂爬亂翻,他心靈也夠qiáng大,齊修遠早被齊家的jīng神折磨崩潰,長歪了。

  祝家不是不想把兩個孩子接到祝家撫養,但齊豐才是他們的父親,當初那個rǔ娘又是祝氏留下的人,就算他們知道那人是吳氏指使的,但在齊修遠已將人殺了的前提下,他們也拿不出確實的證據,能把齊浩然放在夏氏那裡撫養已經是他們和齊家博弈的最好結果了。

  所以祝家只能從側面關心齊修遠,隔三差五的叫人給齊修遠送東西,讓夏氏時不時的將人叫到范府關照一二。

  直到齊修遠八歲,他察覺到父親壓制他的想法,這才毅然棄文從武,寫信給祝青,讓祝青給他請一個武學師傅。

  之後,齊修遠就不再去讀書,而是專心跟武學師傅習武,最後還是祝家看不過,又給他請了一個秀才教導他,這才沒變成完全的武夫。

  這些糾葛齊浩然並不知道,他當時年紀太小,懂事又晚,也不知道是不是小時候遭受過nüè待的原因,范子衿三歲能識千字,同樣三歲的他全連話都還說不全,齊修遠三歲的時候也能識百字了呀。

  等到齊浩然再長大一點,看著他雖然面上生氣,卻一直努力想要父親認同,齊修遠就更捨不得告訴他那些事qíng了。

  因此,齊修遠對齊家的恨意,除了祝家兩位舅舅和夏氏外,只怕沒人知道了。

  他恨齊豐,但齊豐已死,他恨吳氏,吳氏卻還活著。

  而他現在握有無上的權利,他還有許許多多的時間去報復她,去回敬當年她對他母親,對他,對弟弟所做的事。

  看著下面爭執在一起的齊浩然和老翰林,齊修遠無比的慶幸當年阻止祝家寫認同書,因為這,讓吳氏即使上了族譜,也依然名不正言不順。

  齊修遠眼睛裡閃過寒意,揮手打斷兩人的爭執,扭頭對吏部尚書道:“前朝的文書案卷可都還留著?”

  吏部尚書明白過來,躬身道:“回皇上,都留著,可查。”

  “那就去查,”皇帝漫不經心道:“諸卿若有不明白的,可到齊府問話吳氏,”說著隨手點了幾個禮部和吏部的官員,再點了兩個翰林,共四個人前往齊府,道:“你們去問問吳氏,她是妻是妾,有何憑證,都拿來給朕瞧瞧。”

  齊修遠笑道:“當年先母過世,朕年紀還小,許多事qíng都記不得了,但卻記得祝家舅舅一再聲明,吳氏是妾非妻,朕也想看看祝家當年到底寫沒寫下認同書。”

  這話一出,等同將吳氏剝光曬在太陽底下,也是齊修遠第一次口頭上表示對吳氏的懷疑和厭惡。

  老翰林心一顫,他知道,事qíng在往壞的一面發展,皇帝點的兩個翰林中就有他一個,他有些後悔起來,本想借吳氏母子的勢再往上走一走,在致仕前混個四品官噹噹,可現在看來,他似乎走錯了一條路。

  因為皇帝要等四人的回話,早朝就延遲了。

  早朝一向很早,都是天未亮就開始,大家都只是簡單的填補肚子就來,此時不免飢腸轆轆。

  齊修遠見了就讓御書房送一些點心到偏殿,讓眾臣可以先休息一會兒。

  大家不免感謝皇恩浩dàng。

  齊修遠卻直接對齊浩然招手,道:“浩然,跟我來。”

  大家沒想到齊修遠對齊浩然如此寵愛,竟然不是讓內侍傳人,而是直接叫到後面去,耳尖的人更是注意到齊修遠對齊浩然用的是“我”而非“朕”,紛紛感嘆齊浩然的恩寵。

  相比之下,同是皇帝的弟弟,卻至今沒有分封的齊少盛齊少泰就顯得太不被重視了。

  齊浩然跟著齊修遠一進入後殿就不再掩藏qíng緒,滿臉怒色的道:“那老翰林明顯是被吳氏收買了,他們現在就敢cha手朝堂,以後還了得?大哥,決不能如此姑息他們。”

  齊修遠就笑道:“行了,經此一事,他們就算是想要cha手朝堂,也不會有人聽他們驅使了。你以為我為何將此事一壓再壓?為的就是打下他們的氣焰,吳氏是最沒資格對大齊指手畫腳的人。”說到這兒,齊修遠面色不由一寒。

  這段時間,吳氏母子太過得意忘形了。

  大家都知道齊浩然和吳氏母子關係不和,也知道齊修遠與其父不太和,卻不知道齊修遠到底和吳氏母子怎樣。

  因為齊修遠離京太久了,除了關心他的人,誰會記得他十四歲之前和繼母兄弟關係如何?

  齊修遠和齊豐關係不好,不也為了老爹造反(雖然大家心中都不怎麼相信)?

  而且,齊修遠就算是不喜歡繼母,那齊少盛和齊少泰也是他的同父弟弟,有血緣至親,這是齊家的天下,那兩人就是皇族。

  在無門路討好的qíng況下,他們也只能去討好那兩人了。

  沒辦法,李菁華已搬進皇宮,李氏又遠在京兆府,穆揚靈不出門,不jiāo際,齊浩然忙得腳不沾地,本來可以討好范子衿的,范子衿比他們更忙。

  而作為齊修遠正經外家的祝氏又還在駐守邊關未回,此時也就只有吳氏母子能被討好。

  皇室總是讓人敬畏的,許多人並不考慮皇帝和吳氏母子的關係如何,在他們看來,齊少盛和齊少泰是皇帝的親弟弟,吳氏是皇帝的繼母,只這層身份在,他們就值得討好。

  所以,那段時間,吳氏雖然低調,但給他們送禮的人可不少,齊修遠不知道他們是否應承下什麼事qíng,但他知道他們的身份本來就是一個標誌。

  別的不說,一個知縣想升官,討好了齊少盛,轉身和知府說他是齊少盛的門客,就算那知府知道齊少盛無實權,甚至知道他對這個弟弟沒什麼感qíng,只怕也會礙於齊少盛的皇族身份而給對方便利。

  這才是齊修遠晾著他們的原因,他讓他們只享有虛名,連虛名帶來的利益都不准他們獲得。

  第596章 分封(下)

  老翰林四人奉旨到齊府問話,可以說是把吳氏的面子往地上踩,將她的皮給剝了gān淨,不僅她,齊少盛和齊少泰的嫡子身份也受到了質疑。

  齊家是靠著齊修遠才變成皇室的,自然看他的臉色行事,問起當年的事,都說是為了給齊母沖喜,這才把吳氏記為繼室,但其實並沒有得到族中各位長者的認同,他們還是應當以衙門文書為準。

  而衙門那邊留存的文書還是當年齊豐納吳氏所寫的納妾書。

  吳氏見狀,一口血吐出來,暈厥過去,齊少盛抱住她大哭,質問道:“長兄若不想認母親直說便是,何苦如此bī迫?”

  齊氏族長可不能讓齊少盛如此污衊齊修遠,忙呵斥道:“放肆,這都是實qíng,皇上當年年幼不記得,現在要分封你姨娘和你們,所以想要問清楚,天經地義之事,難道你們不願接受分封?”

  齊少盛咬牙,他很想硬氣的說“不”,那個字卻怎麼都吐不出來,他滿眼憤恨的看著他們,一時又悲又怒,他何時受過這個侮rǔ?

  父親在的時候都是拿他當嫡長子的,齊修遠常年不在家,府中下人雖叫他“二爺”,但誰都知道齊家的家業以後是要他繼承的。

  現在他卻由嫡變庶,隨便一人都能踩他們母子一腳。

  吳氏幽幽醒轉,眼淚流下來,道:“送我去祠堂,我,我要去哭老爺,老爺,你睜開眼睛看看呀,大爺說了要替您照顧我們,卻這樣作踐我們。”

  吳氏趴在地上哭道:“我知道大爺不喜歡我這個繼母,但二爺三爺可是大爺的親弟弟,他可不能忘了當初在老爺chuáng前做的承諾啊。”

  齊氏族長質問道:“吳氏,你這太太的身份除了我那侄兒,還有誰認?你最好見好就收,鬧出事qíng來,當年的事qíng扒開誰也落不著好,皇上愛惜面子,榮郡王卻是耿直xing子,祝家兩位舅爺也快要進京了,你可要想清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