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吳氏沉著臉看她,“穆氏,你這樣就不怕別人說你薄qíng寡義嗎?我們畢竟是一家人,怎麼卻連一件小事都不願幫忙?”

  第593章 分封(中)

  穆揚靈剛想離開,聞言停下腳步,回頭笑道:“三嫂,我們只是妯娌,三爺和皇上還是親兄弟呢,他怎麼不親自去問皇上?”

  穆揚靈眼裡閃過寒光,道:“要不然,一會兒我進宮後跟皇上提一提,讓他找二爺三爺說說話如何?”

  小吳氏面色一白,眼裡有些yīn毒的看著穆揚靈。

  穆揚靈冷哼一聲,回頭對王媽道:“將門戶看緊來,別讓人覺得我們是軟柿子,什麼髒得臭的都敢往裡鑽。”

  “是,四奶奶。”王媽低頭應下,等穆揚靈他們一走,她就回過頭來對小吳氏笑道:“三奶奶要逛園子?那您慢慢逛,奴婢先回去了。”

  說完讓人將昭華院關起來,所有的丫頭婆子都關在院子裡,小吳氏氣得胸膛起伏不定,指著昭華院的大門說不出話來。

  本以為總是不聲不響的穆揚靈好拿捏,誰知道會咬人的狗不叫,倒是她小看她了。

  這件事被實時匯報到徐氏那裡,徐氏滿臉憂愁的靠在椅子上。

  “二奶奶,四奶奶話說的也太不客氣了些,都是一家人,以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徐氏煩躁道:“現在她是郡王妃,郡王府都封下來了,我們這些無品無級的怎麼可能跟她抬頭低頭見?”

  齊家現在已經沒有了所謂的分家,一切都看齊修遠的意思,他要是分封了齊少盛齊少泰,自有國家給他們分房子,祿田等,到時候和爵位相比,齊家的這丁點家業算得了什麼?

  但從穆揚靈的態度上,徐氏就知道不好,她現在有些煩躁,婆婆和二爺三爺當年好像把齊修遠兄弟得罪的太狠了,不要到最後他們連個國公都撈不到,那才是個笑話。

  作為齊修遠的親兄弟,齊少盛兄弟和吳氏一致認為最少也應該封個王爺,齊浩然是郡王,所以他們覺得,作為齊浩然的哥哥應該也不會太差,差別不過是齊浩然有實權,而他們沒實權罷了。

  但他們覺得,實權這種東西是可以慢慢爭取的,先將身份落實再說。

  但齊修遠遲遲不分封他們,他們也不由急了。

  徐氏卻覺得,以兩邊的關係來說,國公已是最好的封賞了。

  吳氏和兩個兒子有一樣的渴望,但內心深處卻和徐氏一樣,覺得國公的可能xing較大。

  但他們一直沒等來聖旨,從齊修遠六月登基,七月之前所有的功臣都分封完畢,到現在誥封穆揚靈的詔書都下來了,他們還是沒著落。

  穆揚靈的誥封是和冊封齊浩然的詔書一起下的,由此可見皇室對穆揚靈的看重,穆揚靈是大齊的第一個誥命,皇后都沒有冊封,其他的誥命只怕還得登上兩三年才能得到誥封,但在此之前,穆揚靈就得到了誥封詔書,不僅是大齊的頭一份,也是歷朝歷代在開國皇后前得到誥封的第一個。

  齊浩然領著穆揚靈在中庭接旨,完了後就讓人將宣旨的內侍待下去招待。

  內侍卻不敢托大,彎腰笑道:“恭喜郡王,王妃娘娘,小的宣旨完,這就要回稟皇上了,所以不敢久呆。”

  齊浩然就照例打賞了他一個荷包,笑道:“回去告訴大哥,明天我帶著王妃進宮謝恩。”

  內侍滿臉是笑的應下,倒退三步後才轉身退下。

  齊浩然捏著huáng燦燦的聖旨給穆揚靈看,笑道:“回頭供起來,這是爺個你掙的第一個誥命,等著吧,再過幾年,我們就換另一封。”

  才回頭就看到了站在二門處的吳氏。

  吳氏幽幽的注視著他們手中的聖旨,抬眼看了齊浩然一會兒,轉身就走。

  齊浩然臉色一沉,冷哼一聲,扯了穆揚靈回去。

  穆揚靈就給他順氣道:“今天大喜的日子,我們樂呵樂呵,你何必跟他們生氣?”

  “他們做那個喪氣的臉給誰看?”齊浩然生氣道:“你也說了這是大喜的日子,在這時候專門跑到爺跟前來做喪氣臉是什麼意思?”

  “那是他們著急了,現在分封的詔書陸續下來,大哥還把宗室jiāo給族裡的幾位長輩打理,就是不管他們,他們心中不安,所以也想鬧得你不高興,你要真的生氣了,那不正中他們下懷?我們自己高興自己的,氣死他們。”說著,穆揚靈吩咐立chūn道:“今兒大喜,我們院子裡每人發四倍工錢,府里每人發兩倍,傳下去,今天晚上叫大廚房多弄些好吃的,嗯,再給東府那邊送去一些,就說是四爺邀請他們同樂。”

  立chūn含笑應下。

  穆揚靈扭頭道:“怎麼樣,現在不生氣了吧?”

  齊浩然“哼”了一聲,怒氣消散。

  但東府那邊的人卻氣得身子發抖,吳氏gān脆將桌子上的飯菜全掃到了地上,她厲眼掃向底下的下人,冷聲道:“怎麼,這是打算另謀其主,攀高枝去?”

  下人們跪了一屋子,徐氏忙將人都遣退,道:“太太,這時候我們還是低調些好,和四爺對著gān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你知道什麼?”吳氏吼道:“我何時受過這個委屈?就是祝氏在的時候她也沒敢把我怎麼樣,我現在是他們的繼母,他們如此就是不孝!以前是我念著二爺和三爺的qíng分多有相讓,他們以為我就怕了他們不成?我是他們的繼母!”

  吳氏吼出來,心裡也是這麼跟自己說的,好似這樣,她就真的是齊修遠的繼母。

  徐氏低下頭,她知道,吳氏已經被刺激得漸失理智,她此時說什麼都會刺激到對方。

  因為封賞的事早在上個月就在朝堂上口頭說過一遍,現在不過是正是頒布詔書,讓他們搬進分封下來的爵府,宮裡的內侍頻頻出宮,只兩天就按照品級高低宣讀完詔書了。

  所以這時候吳氏等人的分封也勢必被擺到檯面上來,因為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看到皇帝一帆風順,順心順意的。

  先是一個老臣率先提出要迎太后進宮,然後就有人緊接的提出齊少盛齊少泰的品階問題。

  齊修遠低頭看著他們,微微笑道:“諸君不說,朕都快要忘了,朕的母族還未分封呢。”

  提出意見的臣子心中頓時一跳,就聽皇帝嘆氣道:“太后仙逝時朕不過五六歲,二十年過去,朕都不記得她長什麼樣了。”

  出列的老臣很想說,此太后非彼太后,他說的是吳氏,但他此時並不敢打斷皇帝的話。

  不僅為吳氏出頭的老臣不敢,底下所有的臣子都靜默不語,皇帝這段時間的沉默已經代表了他對吳氏母子的態度,誰敢在他提起生母的時候打斷,反而提起吳氏母子?

  第594章 舊事

  齊修遠低下頭,眼中有些迷濛,似乎是在回憶,“朕雖不太記得太后的模樣,卻一直記得大熱的天,她親自下廚給我做綠豆湯的樣子,當時榮郡王還未出生,她還能抱著我在抱廈里過夏,到現在,朕也就能記住她的笑容。”

  齊修遠臉色微肅,道:“先母和先後的諡號的確要開始擬定了,陳卿,此時就jiāo予你,禮部儘量議出一個章程來。”

  陳方出列,躬身應下。

  “諸卿還有何事啟奏?”

  那個老臣受吳家所託,猶豫了一下還是出列繼續道:“皇上,既然先人的諡號也已開始商議,那吳氏的安置也應當提上日程,不知皇上打算如何安置吳氏?”

  陳方沉默了一下,出列道:“皇上,齊二爺和齊三爺也還未分封,之前國事繁忙,今日既提起吳氏的問題,那不如將皇室的分封一併議定,也好安民心。”

  在陳方看來,皇帝將事qíng拖這麼久,已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也算可以了,還不如就勢將事qíng解決掉,免得一拖再拖,反而讓百姓和群臣對皇帝傳出不好的話來。

  齊修遠也是這樣考慮的,所以這次他沒有再藉口國事繁忙推脫,剛才他也已經重申過,他的母族乃祝氏,而非吳氏。

  “諸卿以為他們應當如何安置?”

  老臣左右看看,發現無人出聲,他心中氣惱,不得不躬身道:“回皇上,臣以為當迎吳氏入宮,如今後宮無主,可讓太后暫管一段時間。”

  齊修遠輕笑出聲,低頭去看那老臣,他是老翰林,齊修遠記得他的履歷,二十七歲中舉,到如今四十八歲,卻還是一個翰林,二十一年才從七品爬到五品,齊修遠總算知道為什麼了。

  陳方是禮部尚書,位置太前,這造成他不能轉身仔細地看一看那傻子。

  他現在只是低下頭,偷偷地翻了一個白眼,就繼續盯著腳尖不說話。

  齊浩然卻怒了,幾乎是在老翰林話音一落時,他就跳出來道:“吳氏算什麼太后?不過一妾室爾,又未有皇上分封,你卻太后太后的叫起來,莫不是拿了她什麼好處?”

  老翰林臉皮一紅,氣惱道:“榮郡王慎言,歷來太后的分封都是無異議的,吳氏乃齊太公繼室,皇上繼母,任太后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齊浩然嗤笑道:“誰說她是我們的繼母了?衙門裡的文書上寫的可是貴妾,貴妾依然是妾。”

  老翰林面色一呆,問道:“怎會是妾室?齊家不是一直奉她為主母嗎?”

  齊浩然鄙視的看著他道:“那是我父親念她生育有功,讓府里的下人混叫的,我外家祝氏可不認。”

  妾提為正室,嚴格意義來說是很嚴格的,需要得到嫡妻娘家的認同書,有了認同書,夫家的人才能到衙門裡認證,家族也才會認。

  婚姻是結兩姓之好,一般qíng況下,只要男方付出一定代價,女方娘家那邊因為女方已去世,為了兩邊不jiāo惡,大多會同意寫認同書。

  當年,祝家因為還有兩個外甥在齊家,縱然悲痛jiāo加,也想寫下認同書,算是一筆jiāo易,希望齊家能看在這個面上善待齊修遠兄弟。

  是齊修遠找了舅舅祝青和祝楓,讓他們不要寫認同書。

  齊修遠記事早,當時雖還未滿六歲,卻記得自己母親生下弟弟後雖體虛卻還不至於死亡,他知道自己母親是被父親和吳氏給氣死的。

  母親生前就不願吳氏為平妻,他又怎麼會讓吳氏在母親死後光明正大的變成繼室?

  所以拼著自己和弟弟可能會受到nüè待的危險,齊修遠依然堅持不讓祝家寫認同書,而後,祝家齊家jiāo惡,齊家十多年不與祝家來往。

  而他和弟弟的生活也的確受到極大的影響,好在夏氏就住在京城,時不時的將他們接過去住一段時間,又經常登門,顧忌御史彈劾,齊豐這才稍稍約束下人,齊修遠兄弟這才不至於過得太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