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就是說,就算是夏收了,也依然會有許多百姓沒有收穫,”穆揚靈蹙眉,“那接下來的日子怎麼辦?他們哪來的錢買糧?”

  王全低下頭,道:“聽說已經有人在賣地賣兒女了。”

  穆揚靈沉默片刻,道:“明天早上他們若是還來,直接將人請進來,念他們遠來,每人可以多買二十斤糧食,不算在那五千斤的限額內。”

  立chūn好奇的問道:“為什麼一定要到明天早上?”

  “四奶奶仁慈,”王全邊拍馬屁邊解釋道:“這樣他們買到糧食就能啟程了,現在天色已不早,他們要是今天買了,勢必還得在臨安城內逗留一天,帶著這麼多的糧食在城內逗留,只怕不安全。”

  穆揚靈卻開始擔心起夏收後的qíng況,本以為夏收後qíng況會有所緩解,但現在看來,如果很多百姓都沒有夏收,那齊修遠費心的將永業田分給百姓,分割豪富圈地勢力的打算就落空了,那些永業田才分下去就會再次落入豪富士紳的手中。

  穆揚靈將自己的擔憂和齊浩然說,齊浩然枕著手道:“大哥最近也在為這事煩惱呢,但根本沒有好辦法,國庫里糧食有限,大哥全拿出來賑濟也救不了許多人。”

  “如果還有貪墨的現象發生,百姓就更苦了。”穆揚靈憂愁道。

  齊浩然卻笑道:“放心,這時候沒人敢貪墨,大哥前不久才因賑濟糧被換而大發雷霆,砍了不少官員,現在沒人敢去觸這個眉頭。”

  國家新建,要的就是雷霆手段,齊修遠行事作風又一向qiáng硬,那些老jian巨猾的早就安安靜靜的照著齊修遠的意思做,至少不敢再明面上這樣貪墨,也只有那些沒腦子的蠢貨才敢貪墨國家的賑濟糧,正好被齊修遠拿來殺jī儆猴。

  “大哥說,只要局勢穩定到冬收就好了,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都能一年兩季,而以北因在大哥和袁將軍的勢力範圍之內,所以一直沒真正亂起來,百姓秋收應當不錯,又種植有高產的玉米,今明兩年都不成問題。”

  “可百姓這時候要是把地賣了,他們秋天種什麼?”

  齊浩然神秘的一笑,低聲道:“你當大哥傻的?他早料到了,當初頒布詔書的時候就明言,分下去的永業田十年內不能買賣,你們只一心去看那永業田的數量了,卻沒留意到這後一句話。秋收前,朝廷必定還要核准一次,到時候買賣的永業田都必須歸原主。”

  穆揚靈瞪大了眼睛,“那買地的人不是吃大虧了?”

  “算不了多吃虧,”齊浩然解釋道:“到時候由朝廷出錢贖買,念是第一次,只罰雙方售價的三分之一,到時候由雙方平分,出不起錢的可賒欠到明年夏收或冬收,以糧食抵押,若是犯第二次,不論是買方還是賣方,買賣的永業田收歸朝廷,朝廷不會再出贖買銀子,也不會歸還賣方。”

  所以人只有一次犯錯的機會。

  “這是子衿和榮大哥私底下商量好的,大哥同意了,只等秋耕前核准田地的機會,你先別與外人說。”

  意思是自己人可以提醒一二。

  穆揚靈卻沒聽出來,連連點頭道:“放心吧,我一定不和別人說,這個法子也挺不錯的,能夠遏制住土地集中的趨勢,至少十年內是不用擔心的。”

  “本來大哥還想下令永業田永遠不得買賣呢,但想到這個政令必定有許多人反對,就暫時改成了十年,以後必定還會有其他的政策的,對了,你商隊到哪兒了?大哥現在就眼巴巴的看著你的商隊了。”

  穆揚靈笑道:“放心吧,他們傳回信來,再過幾天就到了。”

  所有人都盯著穆揚靈的商隊,所以她的車隊才一進城,大家就全都看見了。

  看到十八輛車浩浩dàngdàng的進城,暗中盯著的人麵皮抽緊,要是十八輛車全都是玉米種子,那意味著臨安城附近三府的百姓都可以種上這東西。

  幾家糧商不得不聚在一起商量,第二天,不少糧鋪開始高價售賣玉米種子。

  但少有人去買。

  因為大家都盯著豐收糧鋪,這一個多月來,豐收糧鋪每日開張,店裡的夥計都要說一次,今夏豐收糧鋪將會出售玉米,小麥,稻子等各類種子,其中玉米種子被著重點出來,只需要十二文錢。

  那些糧鋪開價半錢銀子一斤,百姓們只回以“呵呵“一笑,開玩笑吧,就算玉米高產,也沒有到半錢銀子一斤的地步,如果沒有豐收糧鋪在前,那些沒有門路的中小地主們或許會掏那個錢,現在,就連那些有錢人都不去那些糧鋪里買種子了,而是專等豐收糧鋪擺出玉米種子。

  第592章 分封(上)

  豐收糧鋪將玉米種子擺上,價錢只十二文,出得起錢的就拿錢買,出不起的就先賒欠,與豐收糧鋪簽訂合約。

  但要購買種子,須得出示地契和戶籍,照地契的數額來買種子,每戶最多不能超過二十畝。

  農村依然盛行大家族,幾代人住在一起不分家,可謂一個大家,為了買種子,不少人家都開始分家變成小家,拿著戶籍和地契去買種子。

  等到臨安城這邊的糧鋪做熟,制度漸趨完善後,穆揚靈就讓人在紹興府隆興府等地開分號,幾乎是一個府一個糧鋪,而據第一個商隊到來後,幾乎每隔三天穆揚靈的商隊就回城一次,每一次運回來的糧種都不少於十五車。

  連穆揚靈都不由咋舌,“大哥這是囤積了多少種子啊。”

  齊浩然得意洋洋的道:“這是去年備下的,就等著我們打下大周后用上,本來是想由朝廷出面分發糧種的,但弊端太多,又怕那些官員是士紳相勾結故意將種子弄壞,反正你也要開糧鋪,便宜你了。”

  穆揚靈哼了一聲道:“我可是付了錢的。”

  齊浩然砸吧砸吧嘴,道:“就是還沒給。”

  穆揚靈就沖他飛過去一腳,齊浩然忙跳著躲開。

  種子的錢穆揚靈只付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還要留作應急,因此只能暫時賒欠。

  “穆氏這是打算讓長江以南遍地種上玉米嗎?”一個老士紳生氣的道:“玉米只是外來的粗糧,怎能比得上小麥和水稻?大將軍真是糊塗!”

  話說得冠冕堂皇,但誰都知道是因穆揚靈侵害了他們的權益,他們才如此惱怒的。

  玉米的確不能取代小麥和水稻,但在這亂世之中,它卻可以暫時讓百姓渡過難關,先活下來。

  其他糧商見穆揚靈一副恨不得將糧鋪開遍大江南北的架勢,不得不降下玉米種子的價錢,與此同時,大家也看明白了,穆揚靈一人根本拿不出這麼多種子,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齊修遠在背後撐腰。

  就在這副熱鬧中,江南的夏收結束,也到了齊修遠正式登基的時候。

  六月十八號這天,齊修遠正式班詔,國號定為大齊,年號為太康,今年就為太康元年,著令各地政府安撫流民,就地安置,當地容量過多的可遷徙安置,又下詔免稅三年,各地jiāo錯開。

  等齊修遠登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分封功臣。

  齊浩然被封為榮郡王,榮軒為衛國公,范子衿為安國公,其他功臣暫且不提,連穆石也得封二品將軍。

  封賞的詔書一下,文臣這邊意見多多,齊浩然和榮軒可以不提,但范子衿憑什麼?

  但武將這邊卻很滿意,對范子衿得封也沒意見,面對文臣的詰問,齊修遠直接點了武將回答。

  武將鄙視的看著他們道:“齊家軍軍餉糧糙全由安國公供給調配,別說只是國公,就是郡王也當得的。”

  文臣們皆一驚,回頭去看范思文。

  范思文嘴裡想吞了huáng連一樣,這件事他是真的不知qíng,他一直瞧不起兒子經商,所以對他的事向來不關心,加上他處理事qíng都是去別院處理,三天兩頭不在家,他怎麼會知道他私底下做下這樣的大事?

  武將的話難免有冒犯君王之嫌,誰知齊修遠卻點頭道:“子衿的確還可再進一步,只是新朝剛立,多的是你們建功立業的機會。”

  也就是說,齊修遠是故意壓下范子衿的功勳,等他以後再立功的時候晉封,這不是和齊浩然的qíng況一樣?

  這意味著范子衿以後最次也是一個郡王,而齊浩然無疑是親王了。

  這讓之前拒絕了范子衿婚事的吏部右侍郎悔得腸子都青了。

  分封完功臣,就輪到皇帝家的親戚了,這會兒眾臣和他們的家眷像打了jī血一樣激動的盯緊了皇帝。

  吳氏等人到現在都還住著齊府,之前皇帝也沒透露出要封齊少盛兄弟倆什麼爵位,他們都很想看看皇帝對他們的態度。

  吳氏等人的心也提起來,這次的分封將關係到他們之後的地位,由不得他們不重視。

  就連一直不怎麼和穆揚靈來往的小吳氏都經常過來拜訪她,想要通過她和齊浩然打聽一些消息。

  穆揚靈有些不勝其煩,卻又不能發火,只能推脫說不知道。

  小吳氏卻不相信,誰不知道齊浩然寵愛穆氏,而皇上最寵愛齊浩然這個弟弟?

  她不知道才怪,因此她每天早上準時過來報導。

  今天也不例外,穆揚靈才牽著小熊的小手走到院門口,迎面就碰上了小吳氏。

  穆揚靈趕在她開口前道:“三嫂,你過來玩?不巧得很,我要帶小熊出門呢,不能招待你了。”

  小吳氏一點不見尷尬,笑盈盈的問道:“你們這是打算去哪兒?我陪你們一起去,路上也好幫你帶帶小熊。”

  穆揚靈拒絕道:“多謝三嫂了,不過我們是要進宮見大嫂,你要跟我一塊兒去,得先遞牌子求見。”

  小吳氏這下忍不住面色一僵,見穆揚靈牽著孩子就要走了,忙上前挽住她的手道:“弟妹,我也許久不見大嫂了,不如我跟你進宮去拜見一下大嫂。”

  “三嫂已經遞了牌子了嗎?”

  “我們妯娌哪裡還講究這個?何況大嫂不是給弟妹一塊牌子嗎?省下那許多功夫。”

  穆揚靈心中不耐,就停下腳步道:“三嫂,那牌子只能我自己用,帶不了人進去的,雖說我們是妯娌,但大嫂現在身份不一樣,再過不久就要受封為皇后了,皇家規矩森嚴,最是講究這個的,所以恕弟妹不能帶你進去了。”

  小吳氏面色有些鐵青,她沒想到穆揚靈把話說得這麼直白,真想甩手走,卻沒想到穆揚靈還有話說,“三嫂,我知道你來找我是想問我什麼,只是我的確不知道,四爺從不和我說這件事,我也不願問他,所以三嫂要是想知道分封這件事,就不必再來找我了。我這兒沒有你要的消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