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薏仁米。”

  “哎呦,我這兒剛進了一批,上好的,價格還便宜,快進來瞧瞧。”

  穆揚靈抬起腳就要往裡走,走到一半回頭看到漢子坐在台階上正茫然的看著大街上的人來人往,穆揚靈腳步就一頓,轉頭問老闆,“他是深山裡出來的?”

  “可不是,幾十年都沒人出來過了,聽說他老娘病重,山裡的赤腳大夫治不了了,這才想著帶出來看看大夫,就帶了家裡的糧食出來抵藥錢,只是那玉米白送人人都不要,早幾十年前就沒人種這東西了。”

  穆揚靈瞪大了眼睛,“這玉米的產量不是很高嗎?為什麼會沒人種?”

  這下輪到老闆驚奇了,“玉米的產量高?用上好的地種出來的玉米,jīng心伺候著最後收的還沒有小麥多呢,又不好吃,實在不明白世宗皇帝怎麼就非要找這東西。”老闆嘆氣道:“史書都說了,這乃世宗皇帝的一敗筆,花費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卻得回一無用的糧食,說的也是,世宗皇帝從一出生就是皇帝了,他又沒有種過地,怎麼會知道玉米就高產呢?”

  因為他是穿越者,他當然知道,而且,他也沒說錯啊,玉米的確高產,至少比起現在的小麥和水稻算是非常高產的了。

  穆揚靈心裡腹誹道。

  她買了薏仁米,出來的時候那漢子已經背起麻袋放在手推車上,看見他走到一個轉角里抱起一個用被子包著的黑呼呼的人小心的放在推車上。

  穆揚靈知道,那就是他的母親,看著他有些無助的推起車,穆揚靈的腳步就怎麼也邁不動了。

  穆揚靈不喜歡吃玉米,非常的不喜歡,小學時甚至看到玉米粥都會吐,上高中時,看到同學們每次出去吃粥都會點玉米粥她就很不能理解,這麼廉價難吃的東西怎麼就這麼多人喜歡呢?

  就算那時候他們吃的玉米粥是黏糊糊的糯玉米,而不是那種拿來餵豬的huáng玉米,她還是不能接受。

  因為她小時候吃怕了。

  跟著父親駐守在邊關的那幾年是最苦的,她還記得那年大旱,當地的百姓歉收,家家戶戶都只能吃huáng玉米,父親所在的兵團將大米白面全省下來送到了福利院和養老院給那些孩子和老人,她只能跟著父親吃huáng玉米。

  大顆大顆的玉米粒被碾碎後放在鍋里煮,穆揚靈那時候只有五歲,天沒亮就被父親挖起來放在灶台前看火,他去帶領底下的兵做早cao,她只能不斷的燒火,希望能將玉米粥熬得軟一些,但即使用大鍋熬兩個小時,盛出來的玉米粥還是一粒一粒的,吃進嘴裡需要嚼很長的時間才能咽下去,玉米粒滑進喉嚨時甚至會有一種沙沙的割喉感,她不喜歡,非常的不喜歡,卻不得不吃。

  父親說,其實玉米粥是很好吃的,只是今年的玉米太老了,這才會顯得割喉。

  穆揚靈一點都不相信,在她看來,玉米都是難吃的。

  那一年gān旱讓她吃了一年半的玉米粥,從那以後她就再也不吃玉米了,穆揚靈覺得,現在她還是很討厭玉米,特別是看到又一個家庭因為玉米而悲傷。

  但不可否認,玉米的確是個高產的東西,而且能做很多事。

  第151章 世宗敗筆

  穆揚靈腳步一轉,走到那漢子的身邊,問道:“你這苞谷多少錢賣?”

  漢子眼睛一亮,忙直起腰,高興的道:“隨便,隨便您出多少價錢。”

  穆揚靈看向他母親,見她被嚴實的包裹著,就問道:“你帶你娘去看過病了?說是什麼病?”

  漢子一萎,喃喃道:“去了,是仁心堂的大夫幫看的,說我娘是年紀大了,年輕時又太勞累,熬壞了身子,要買許多溫補的藥才行,他們見我沒錢就沒收看診的費用,卻怎麼也不肯答應我用苞谷換藥。”

  穆揚靈嘆息一聲,摸了摸自己的荷包,道:“讓我看看你的玉米吧。”

  那漢子聞言忙解開口袋讓她看,穆揚靈捧在手裡仔細看了看,發現玉米被晾曬得很好,可以拿來做種子,這才丟下,道:“我身上錢不夠,你得跟我去一個地方,如果運氣好,我就能把你的苞谷都買下來。”

  在這興州府中,穆揚靈能求的也就只有齊浩然,所以穆揚靈是帶他去軍營門口的。

  齊浩然跑出來時就看到兩人蹲在板車前頭,他好奇的看了一眼那漢子,問穆揚靈,“這是誰啊?你找我什麼事?”

  “大事,”穆揚靈拍拍屁股起身,問道:“你知道世宗皇帝說的玉米嗎?”

  齊浩然滿臉茫然,他不知道。

  穆揚靈撇撇嘴,果然不能指望他,就看向正從軍營里慢慢踱步出來的范子衿。

  范子衿慢條斯理的問:“看我gān什麼?”

  “有齊浩然的地方就有你,而有你的地方就有百科全書,范子衿,你介紹一下世宗皇帝所說的玉米吧。”其實穆揚靈也不知道這個歷史事件,但她覺得范子衿一定知道,在沒有史書翻閱的qíng況下,只能從范子衿這裡得知了。

  果然,范子衿只是瞥了他一眼,就開始解釋道:“玉米是世宗皇帝派船隊下南洋千辛萬苦找回來的東西,當年,世宗曾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說過,玉米能高產,若中原得之,則荒年也無饑饉,百官信之,就同意了世宗皇帝派兵出海尋找玉米,但玉米找回來後世宗皇帝早已駕崩仙去,農民們照著世宗皇帝的意思播種玉米,jīng耕細作,收成卻不好,反而損失巨大,加上玉米不好吃,就漸漸被棄之不種,還有,因為玉米被包裹得很好,大家都改叫苞谷,但其實是對世宗皇帝的一種諷刺,玉米並不是金枝玉葉的米。”

  范子衿嘆息道:“其實世宗皇帝雄才偉略,少有失誤的時候,但在農業上卻屢屢受挫,有一年世宗皇帝宴席百官,喝醉後曾醉言,以後小麥水稻都能高產至上千斤,但其實工部與戶部百般努力也不過使全國畝產一百一增到了一百五,江南好些,水稻畝產兩三百斤並不是難事,但我們興州府土地貧瘠,水利不便,畝產兩百斤已經是最高產量了,上千斤,就是夢中也沒有出現過,就因為這些,讓世宗皇帝一世的英明打了些折扣,但不可否認,是世宗皇帝平定了戰亂,使天下統一,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甚至設立了一套利於百姓休養生息的政策,只是可惜,世宗皇帝仙去的太早。”

  剩下的話范子衿不再說,但穆揚靈卻已經明白,因為她在茶樓酒肆聽到過太多的嘆息。

  穆揚靈現在的關注點是在玉米上,她問道:“那你們到底是怎麼種的?為何收成都還沒有小麥高?”

  “在下對農事只通了半竅,巧得很,在下看的農書里沒有苞谷的栽種記錄。”范子衿頓了頓道:“其實也就是因為這苞谷是被世宗皇帝大讚過的,所以失敗後大家才這麼不願意提起,如今已經無人再種苞谷了,你問這個gān什麼?”

  穆揚靈扯開那漢子的麻袋讓他們看,道:“這是他種的,據說他們那個村子大部分都在種這個,只因為當初他們的縣老爺說過,誰能種出又多又好的玉米,誰就能得到皇帝的賞賜,這個命令被他們祖輩口口相傳,竟然就種了幾十年,他們沒怎麼出山過,竟然都不知道外面世事已經變化。”

  齊浩然和范子衿愕然,瞪大了眼睛問道:“難道負責他們那個縣的縣令,前去收稅的主簿也不知道?”

  那漢子抹了一把眼淚,道:“當年俺們村種出玉米後就送去給了縣太爺,縣太爺沒把賞銀給我們,只說我們往後的稅都免了,只要我們一直種玉米,所以這麼多年也一直沒人來我們村收稅,我們村需要翻過三座大山才能出來,其中地勢險峻,村里啥都有,也就沒出來過,哪裡知道外頭皇帝都換了好幾茬,有人還說我們那兒已經不是大周,是金國了,那不是放屁嗎?俺們的戶籍路引可都是大周給發的。”

  這下子穆揚靈也跟著齊浩然范子衿張大了嘴巴,齊聲問道:“你家到底在哪裡?”

  漢子茫然道:“就在山裡啊,俺們村叫四盤村。”

  “不是,你們屬於什麼鄉什麼縣什麼州府?這個你總該知道吧?”齊浩然急聲問道。

  漢子茫然的看著他,不明白他在問什麼。

  最後還是推車上的老人艱難的掀開被子,呼出一口氣,道:“俺們那是褒山縣青樹鎮,我兒沒出過山,村里老人們不提,孩子們都快忘了。”

  老人說一句話喘好幾口氣,漢子忙上前扶住老娘,眼巴巴的看著穆揚靈道:“小姑娘,你不是要買我的玉米嗎?你到底買不買?我要帶我娘去抓藥了。”

  “買,我們當然買,”齊浩然跳出來道:“多少錢,爺全都買了,不過我買了你的東西,你得幫我一個忙。”

  范子衿奇蹟的沒反對。

  穆揚靈眼睛眨了眨,頓時明白了他們的打算,褒山縣早在四年前就被金國占了,現在的確是在金國的統治範圍之內,他們所在四盤村可能是因為與世隔絕和偏遠而躲過一劫,他們既然是屬於褒山縣,肯定有路途到褒山縣,但他竟然選擇來鳴水縣求診,說明什麼?

  說明鳴水縣有一條他們不知道的路通向褒山縣。

  第152章 怎麼種的

  最後還是范子衿掏錢把他的玉米買了下來,因為齊浩然現在真是一分錢都沒有了。

  這種子兩人要了自然沒用,穆揚靈很自然的接手,認真的對兩人道:“其實玉米真的是高產作物,又能在旱地生長,並不需要比小麥更jīng細的伺候,回去後我會種在南面剩下的那二十多畝下等地中,”穆揚靈摸著袋子微微一嘆,道:“雖然我很不喜歡吃玉米,但不可否認,世宗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而現在是亂世,誰知道老天爺會不會出來摻和一腳?所以多一道保命的東西還是比較好的。”

  穆揚靈捏了捏玉米,最後道:“我還是比較喜歡叫它苞谷,顯得比較難吃賤價一點。”

  這下連齊浩然和范子衿都察覺到了她語氣中濃濃的不喜。

  范子衿懷疑的看向她,“你吃過苞谷?”他也就在《異物志》里看過玉米的描述和圖像,這才能在穆揚靈說後第一時間認出這東西,怎麼看穆揚靈對這個很熟的樣子?

  穆揚靈沒有解釋,只是看向那對母子,問齊浩然,“你打算怎麼做?”

  齊浩然嚴肅了臉道:“自然是將他們留下了,你放心,他們的住處我來安排,他母親的病就由軍醫來治,藥材也從我這邊出。”齊浩然眼裡閃過熊光,道:“爺等這個機會可是等了很久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