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大錢微微點頭,“阿靈,你朗表哥撿了兩本爛的書,你回頭到我家去看看,要是有用,你就去拿回來給你弟弟用,他們大字不識一個,留著也沒用。”

  穆揚靈高興的應了一聲,“我等太陽消一些就去。”

  劉大錢的大孫子劉朗最喜歡走街串巷的到處玩,時常往家裡撿一些東西,只要是紙片就往他們家送。

  因為整個靠山村只有穆家一家識字,準確的說是只有舒婉娘一個認字的。

  穆石和穆揚靈姐弟都是跟著舒婉娘認字的。

  也因為舒婉娘識字,舒婉娘雖然不太會gān活也沒什麼風言風語出來,識字在這個時代太過高大上。

  穆揚靈看著劉大錢走了,這才跑回屋去,急聲問道:“爹,那咱還屯不屯糧?”

  “屯,為啥不屯?咱直接和鄉親們買,不必跑到鎮上和縣裡,能省下一大筆錢呢,到時候再送到鎮上磨坊里去磨成米就是了。”

  舒婉娘嘆息道:“好容易豐收一年,本以為大家的日子可以寬鬆一些了,誰知道卻又被故意壓價,穀賤傷農啊。”

  穆石撓了撓腦袋,他也沒什麼辦法。

  “爹,壓價的都是本地的鄉紳,咱把糧食賣給過路的客商不就完了?好歹能提一點價。”

  舒婉娘搖頭失笑,“哪有你想的這麼簡單。”

  穆石也道:“如今正碰上秋收,各地或多或少都有糧食,這糧價本就下降了,加上路途遙遠,誰沒事跑到邊關來運糧食?行了,我們大人都想不出什麼好法子,你一個小孩子就別摻合了。”

  被鄙視了。

  穆揚靈很憤怒,她外表雖是小孩子,但內里是大人,大人!她表示一定要找出一個辦法來,不然就枉活了這麼多年了。

  穆石可不知道女兒心裡想什麼,見她瞪大了眼睛,就道:“這是大人們的事,你今天忙了大半天了,現在去陪你弟弟玩去吧,看著他一些,別叫他出去曬太久的太陽。”

  穆揚靈見穆石轉身要去庫房,就好奇的問:“爹,你去庫房gān嘛?”

  “我去把皮貨整理一下,明天去縣裡脫手,你娘就快要生產了,家裡要留下銀錢。”穆石心疼女兒累了大半天,就道:“你快去玩吧,要是不想玩,就到屋裡躺一會兒,明天爹要起個大早,估計得大半夜才回來到,所以明兒你別去山裡了,在家照顧你娘和你弟弟。”

  穆揚靈眼珠子轉了轉,應了一聲,跑出去找弟弟。

  小博文正乖乖的搖頭背《三字經》,穆揚靈跑上前扯過他手上的書,道:“別背了,跟姐姐去玩。”

  小博文內心掙扎了一下,道:“可是娘叫我背熟第五頁才可以出去玩。”

  “你都背了這麼長時間了,再背下去也背不好,還不如和我先去玩一會兒,傍晚回來再背,晚上我幫你燒火煮飯,你只管背書。”

  小博文這才露出開心的笑容,乖巧的點頭道:“那姐姐,我們去哪裡玩?”

  “先去朗表哥家,他撿了兩本有字的書,咱去看看是什麼書,能不能用,然後我就帶你去找狗蛋他們玩。”

  狗蛋是村頭劉寡婦的獨生兒子,和小博文一樣只有五歲,是村里這幫五六歲孩子的孩子王,小博文常和他們一塊兒玩。

  小博文開心的把書拿回去放好,跑出去牽住姐姐的手蹦蹦跳跳的往朗表哥家去。

  臨山村多姓劉,還有馬姓胡姓和張姓,穆姓只有他們這一家,因此只要說臨山村穆家,大家都知道是說他們家。

  穆家就住在山腳下,五間青磚大瓦房,在村里是獨一份,是穆揚靈的祖父迎娶祖母之前蓋的,當時不知道羨煞多少人。

  往東南走上一刻鐘就是村里房屋最密集的地方,大舅爺一家就在其中。

  大舅爺劉大錢一共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但最後只站住了兩個兒子,老二才長到三歲就病死了,兩個女兒則是在十二年前的兵禍中死的,穆揚靈的祖父祖母也是在那場兵禍中去世。

  所以大舅爺現在是和兩個兒子住在一起,並沒有分家。

  因為是秋忙時候,大人們都在地里搶收,村里並沒有多少人,姐弟倆走過來竟是一個人都沒有遇見,六歲以上的孩子估計也被丟到地里gān活去了。

  大表哥劉朗正把他八歲的弟弟劉倫按在水盆里洗澡,邊洗邊罵道:“叫你不聽話,晚上等爹回來看他揍不揍你。”

  穆揚靈推門進來,看著院子中的倆人眨了眨眼睛,問道:“朗表哥,倫表弟,你們在gān嘛?”

  劉倫“嗷”的一聲,扯過凳子上的衣服就遮在胸前,大喊道:“不許看,快轉過去,轉過去!大哥,快把她趕出去!”

  劉朗愣愣的看著弟弟,然後就突然跳起來攔在弟弟前面,喊道:“表,表妹,你先出去,等阿倫穿完衣服你再進來。”

  才八歲的小豆丁,誰稀罕敢啊?

  穆揚靈翻了一個白眼,把呆滯的弟弟帶出去,順便還把門關上了。

  劉倫就跳出水盆手忙腳亂的開始穿衣服,他眼睛通紅,快要哭出聲來,“她看見了,她肯定看見了,你剛才gān嘛不關門?”

  劉朗辯解道:“我哪知道會有人來,這時候大家不都在地里嗎?”

  劉倫委屈的抹眼淚,劉朗忙道:“你別傷心,她肯定沒看到,當時你坐在水盆里呢,而且你動作還這麼快。”

  “她真的沒看到?”

  “沒有,一定沒有。”劉朗肯定的道。

  第11章 歷史

  劉朗板著臉開門,穆揚靈笑呵呵的看著他,“朗表哥,倫表弟才多大啊,也忒多講究了。”

  劉朗的臉更黑了,他板著臉教訓她,“你都九歲了,阿倫也八歲了,再過幾年你都要嫁人了,怎麼還這樣莽莽撞撞的?幸虧今天的事就我們幾個知道,又是自家表姐弟,要是別人家,硬是要你負責娶你怎麼辦?”

  穆揚靈張大了嘴巴,結結巴巴的道:“我,我才九歲呢……”

  劉朗皺緊了眉頭,“九歲已經是大人了,前頭劉三叔家的黑妞姐十三歲就嫁人了。”

  穆揚靈頓時閉緊了嘴巴,十三歲……

  劉倫已經穿好了衣服,正在洗衣服,見到表姐和表弟進來,哼了一聲,仰著頭回屋去了,穆揚靈看到他的眼角還有些紅,這才知道,這孩子是真的介意。

  小博文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正愣愣的看著都肅著臉的表哥和姐姐,也不敢玩笑了。

  穆揚靈道:“朗表哥,大舅爺說你撿到了兩本書,所以我過來看看。”

  “嗯,等著,我進屋給你拿。”劉朗把人丟在院子裡轉身回屋去。

  得,就一瞥,連進屋的資格都沒有了。

  劉朗把兩本表皮破爛的書給穆揚靈,道:“這是在鎮上一戶人家的垃圾簍里撿的,我看上面有字就給拿回來了。”

  七里鄉並沒有書店,他們要買書就要跑到縣城去,而且一本書也不便宜,而書代表的是傳承,所以這個時代少有把書當垃圾扔的,劉朗也是頭一次撿到這樣的寶貝。

  可他們家每一個人識字,撿回來也沒用,還不如給表妹表弟。

  穆揚靈接過兩本書,表皮已經爛掉,似乎是被人撕扯壞的,她翻開裡面一看這才發現是論語,穆揚靈眼睛頓時亮起來,高興的道:“朗表哥,這是《論語》,前頭五頁雖被撕壞了,但後頭是完整的,真是太好了,弟弟念完了《三字經》可以讀一些論語了。”

  劉朗很是羨慕,因為他完全不懂《論語》是什麼,他由衷的道:“有用就好,你們拿回去用,以後我再去找找,看看能不能多找到一些有字的東西。”

  穆揚靈見他滿懷渴望的看著她手上的書,就道:“朗表哥,不如我教你認字吧,多認些字,以後出去找地方也方便些。”

  劉朗心動,猶豫道:“但我買不起筆墨啊。”

  穆揚靈揚起笑臉,“我們家也買不起筆墨啊,都是在地上用樹枝畫的,我們又不考科舉,認些字,會寫就行,不用多好看。”

  舒婉娘就是這樣教她的,卻從不允許小博文在地上用樹枝畫,而是要求他用手指蘸水在桌子上寫,就是怕他拿著樹枝慣了,後頭學拿筆的時候成慣xing,反而學不好字。

  “那你快看看另一本書是什麼?”劉朗催促她。

  “是《三字經》,這本書朗表哥可以自己留著,回頭我們就用《三字經》學認字。”

  劉朗舒了一口氣,低聲道:“這事你別告訴我爹娘,以後我每日去你家找你,在你家那裡學。”劉朗遲疑道:“我能把阿倫帶去嗎,你也教教我弟弟。”

  “教一個是教,教兩個也是教,你放心,我會保守秘密的。”

  劉朗臉上這才綻放出大大的笑容。

  穆揚靈卻有些心酸和難過。

  前世,失學兒童就很讓人揪心,可失學的人數在龐大的國民基數上畢竟只占了少部分,可這個時代不一樣,在這裡,一百個人中就九十九個不識字,甚至更多。

  掌握了文字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人,整個七里鄉滿打滿算也就那幾戶人家的人識字。

  穆揚靈曾跟隨穆石去過縣城,她當時什麼也沒做,就跑到書店裡去翻了大半天的史書,加上平日裡旁敲側擊得到的消息,她知道這是一個類宋的時代。

  後唐之前的歷史與前世是一樣的,只是後唐之後的五代十國混亂卻發生了改變,周太祖郭威出身貧寒,登基後虛心納諫,算得上是好皇帝,他死後養子郭榮繼位,這位革新政治,發展經濟,更算得上是位雄才偉略的好皇帝,歷史上他只做了六年的皇帝就病逝了,留下了許多的遺憾,以至於周被北宋吞滅,但在這裡的史書卻記載他在位十七年,不僅發展農業經濟,還南征北戰統一了全國,是為周世宗,其子周高宗後來繼位。

  所以原先統一全國的北宋不見了,但歷史拐了一個彎又回到了原點。

  周世宗文武並重,政務上也是兢兢業業,但周高宗卻不喜武官,生怕武將掌握了兵權會奪他郭家的江山,因此他登基後不久就改革了政治,設置了重重的監察機構防備武將,甚至將周世宗攘外的政策調為安內,國內大部分的兵力都用於防備民變及武將叛變上。

  周高宗說:“我泱泱大中華,從未見夷族蠻子統治過,而歷朝歷代每次滅國都從刁民及武將身起,故,為保我大周安穩,必得屯兵關內,防患於未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