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紅色的本子裡居然包裹著的是,婚書!

  還是老式的那種!

  定親時間就是最近,可生辰八字看的陳教授眉頭緊鎖,掐指算了半天,就是倒抽一口氣,睜大了眼,「這!這簡直是混帳!胡鬧!」

  「可還不止如此,三書六禮都給了。農村就認這套!」江雨霽接著把下聘過程中所出的文書(即三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都交給他,「這是我學生從家裡偷來的……這,我怎能不管!」

  陳教授拿著手裡的聘書,沉甸甸的聘書,壓得他這雙手都快抬不起來。古時,聘書,既指的男方給女當的定親之書,也是雙方決定要結婚之後,由男方給女方的文書,說明兩人已經定親了,不能和別人家的男兒或者是姑娘接親!

  但是,這都是清朝前的事兒了。

  「大清早就沒了,就可以結婚,離婚自由了,這算什麼事兒?老師,您說,我能不管嗎?」江雨霽看得出來陳教授的表情也陰鬱沉重了,繼續說:「更別說下面的禮書、迎書,所謂的禮書就是指在過大禮時所用的文書,列明過大禮的物品,上頭倒是沒有太多的物品。但是聘禮禮金寫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四十萬。」

  江雨霽換了口氣才在陳教授的注視下說:「老師,是四十萬。不是四萬,也不是十四萬,這根本不是我寫稿也好,找部門也好……能夠解決的問題啊!我只能——賣房!」

  江雨霽說完坐下來,手插到頭皮里,她頭疼的厲害,而陳教授又拿著那六禮的單子。

  雖然不想承認,可這婚帖倒是做的挺不錯,像是那麼回事。

  六禮,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

  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上頭的日期也寫的清楚明白了,女方過了十八就先舉行儀式,等到了法定結婚年齡就立馬去領證……這種事兒在農村也是屢見不鮮的不算新鮮,即便是出現在學校里也是正常的。

  「可這事兒怎麼能需要你去辦理啊?基金呢?」

  這個時候,陳教授開始找基金了,渾然不覺得剛才他興師問罪了。

  江雨霽就是搖頭,眼含著熱淚,「用不了,基金會本來就沒多少錢,而且,那個錢籌集好了也有別的用處……那是留著給孩子們去學校里上學的……」

  鄉村的狀況,陳教授也比她清楚的多,眼下明白了事情的前後始末,嘆了口氣,給江雨霽道歉,「剛才,是老師不對……」

  江雨霽根本也不在乎他對不對,只是事情都鋪平了,說開了,也直接說了關於她來這裡的目的,她要給學生們問清楚接下來要走的方向,她既然是全心全意的帶雲村,那麼就勢必要給學生們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書讀。

  「這些,都是在解決了,學校有,政策有。可是,國家不能幫我出面贖回被下聘禮的學生啊!就像是您說的,要自己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尋求外援……」

  江雨霽說到這,陳教授就更加羞愧了,他為他剛才的指責以及之前的誤會羞愧,「是我誤會你了。」

  「不用說這些,我就是希望您能給我行個方便……手續什麼的……」

  江雨霽說到這裡,陳教授還能說什麼。

  只能更詳盡的幫她去找學生檔案,找出證明房子的很多檔案,以便於後續的轉賣。

  學生檔案,其實一直存在老師的腦海里。

  這些年,學校里的孩子來來往往,不同於普通學校的老師,聾啞學校的老師們不僅記得這些孩子從哪裡考來,也記得他們畢業後去了哪裡。不僅如此,還要時不時的進行關切,詢問,以免他們後續遇到生活中的苦難,而不肯說,或者來不及說。

  不過,江雨霽還有一個想法——

  「老師,你還記得《手語版國歌》的研製小組嗎?」

  「當然,他們基礎都是在這兒打的!」

  陳教授與江雨霽的誤會煙消雲散後,師生二人恢復如常,可江雨霽卻開始欲言又止了,「那您還記得我師兄,就是……洛磬書嗎?」

  「記得啊,他應該是1992年9月從山西太谷考來天津的吧?」

  1992年,特教部除了天津外,還在全國5個試點省市,進行招收聾人學生。

  洛磬書就是聾人,不過,和別人不同的是,他一直都沒有進行過手語學習,他也是到了聾人學校才意識到自己是同級11名聽障生中,唯一完全不會手語的人。

  當時天津學校里,大多都來自聾校,手語就是母語。但洛磬書是一路都在普通學校正常人一起讀書。不過這並不能決定什麼,因為洛磬書格外刻苦,接下來,很快就學習了手語。

  是,就是他。他考大學可不容易。

  當年別說是聾人,正常人能有幾個考上大學?

  可就是這樣的聾孩子執拗地參加了高考。雖然沒能考上想要的學校,可是他也遇到了1992年特教部在山西試點招收的聾學生計劃。所以哪怕初到特教部時一度被手語「懵住」的洛磬書,也還是立刻拜同學為師,邊用邊記。不僅把手語學成了,還出人意料地厲害。

  而這個教他手語的小老師,正是——

  江雨霽。

  江雨霽後面選擇出國深造研究關於聾啞人未來的出路,而她的同門師兄弟和姐妹們,與同一年,跟著邰麗華委員用鏗鏘的手語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會上「唱」起國歌,那時視頻刷爆了各個聾啞人的社交圈。<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