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那二人討論著出去後,珊娘問著十四娘:「你兒子女兒呢?」
十四好福氣,三年抱倆,雖然在珊娘後面成的親,如今卻已經是兒女雙全。那小兒子只比袁霙小了半歲,所以兩口子並沒有將孩子帶上京來,「家裡公公婆婆寵得不行,都不讓帶呢,說是怕他們路上吃苦。」十四道。
雖然這話的語氣裡帶著抱怨,可也難掩一份她和公婆間的和睦。想著當年十四討好老太太的功力,珊娘便知道,她公公婆婆怕也叫她收服了,因笑道:「看來你小日子過得不錯。」
「就那樣。」十四帶著幾分暗藏的得意揮揮手,「姐姐當年總說日子是靠人過的,如今我才知道,這句話再有道理不過了。自己想過好日子,日子總能往好里過的。」許是怕珊娘心裡還藏著疙瘩,她直言又道:「那時候年紀小,看著別人有什麼,也不管那適合適合自己,便也想有。如今才明白,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比如我家那個,書呆子一個,可對我對孩子都沒話說。人還能求什麼呢?」頓了頓,忽然一嘆,道:「姐姐可知道十一姐姐的事?」
「啊?」自出嫁後,珊娘就再沒跟娘家有過什麼來往(其實是袁長卿不待見除了五老爺一家外的所有侯家人)。那七娘跟十一娘從小就有矛盾,故而也不曾有過書信往來。珊娘總能從七娘那裡知道家裡其他人的事,卻從來沒聽她提過十一娘的事,便問道:「她怎麼了?上次三伯來京城時還跟老爺太太說過,十一娘在婆家極受寵的。」
「得了吧,」十四又是一揮手,道:「也就她婆婆喜歡她。」又道,「當初老太太給十一姐說這門親的時候,十一姐夫就沒看上她。是她硬巴結著她婆婆,才結下的這門親。偏去年的時候她婆婆沒了,如今沒人壓制十一姐夫,十一姐夫就一個一個地往屋裡拽人。她若不肯倒也罷了,偏還裝個大度。這次我們路過她家時,看著她整個人都瘦脫了形,偏還端著個模樣,看得人心裡直發酸。」又嘆道,「說實話,我看著十一姐姐那模樣,心裡忍不住一陣後怕,當初若是我真進了西園,不定就又是一個十一姐姐了,便是心裡有再多的不痛快,也只能自己忍著憋著,哪能像現在這樣的快意。」
珊娘聽了不禁一陣唏噓——這明明就又是一個前世的她。心裡不痛快卻只能忍著、憋著,實在憋不住忍不住了,不是逼瘋自己就是逼瘋別人,或者把別人和自己全都逼瘋……
雖然之前珊娘已經替十四娘夫妻另外租了個院子,可因著好幾年不見,且如今一個個也大了,漸漸的全都忘了小時候的齷齪,竟是相談甚歡,珊娘倒不太捨得放十四娘走了,想留她在家裡住下。如今的十四娘可不再是出嫁前那個眼皮淺的十四娘了,看了一眼不動聲色的袁長卿,她便機靈搖頭拒絕了。書呆子毛晉倒還想再看一看袁長卿的藏書,不過顯然十四娘才是家裡做主的那一個,只道:「都在京里,什麼時候不能來。」便硬是拉著她丈夫走了。
客人走後,珊娘不禁跟袁長卿一陣感慨,道:「當初那樣,如今這樣,再想不到一個人能變成什麼樣。」
袁長卿卻道:「我倒沒覺得她怎麼變,還是那個脾氣。哦,就是胖了。」
珊娘忍不住一陣笑,擰著袁長卿的胳膊道:「你還記恨著她那年算計你的事?那原也是別人算計著她呢。」又感慨道,「想想真是奇怪,明明小時候一個個明爭暗鬥得要死,如今各自嫁了,倒覺得姐妹到底是姐妹,竟再想不起來那時候的不痛快了。」
袁長卿一陣沉默。
珊娘忽然想到他的那些兄弟姐妹,不禁替袁長卿一陣心疼。便是如今,他的兩個堂姐跟他們家也不怎麼來往的——當然,其實袁長卿自己的不樂意也占了很大的原因。
她握了握袁長卿的手。
袁長卿則緩聲道:「人之所以會爭鬥,是因為有些東西只獨一份,你有了,別人就沒了。甚至還有那些有了想要更多的。而一家子姐妹住在一起,總難免會因著這樣那樣的利益相互爭鬥算計。彼此出嫁後,倒一下子再沒了那些利益紛爭,姐妹間的感情自然也就好了。」
握著袁長卿的手,珊娘不禁也是一陣沉默。雖然他說得有點無情,可細想起來,卻又確實是那麼回事。有時候,甚至只是為了老太太的一句誇獎,她和七娘、十一娘之間都能逞上一番詞鋒……
四月底放榜時,毛晉中了第二榜的倒數,只差幾名就掉到了同進士榜。說實話,比起袁探花來,這實在不能算是一個好成績,可奇怪的是,十四娘兩口子似乎對這個成績很是滿意。
卻原來,正如毛晉之前所說的那樣,其實他並不想來考進士的,只是父命難為而已。要說起來,他一直都不是個有什麼大追求的人,他最大理想,就是回家開個私塾,教兩個童子清閒度日。偏自打他老子逼著他考中舉子後,家裡雙親聽著親戚們的忽悠,覺得他應該還可以再進一步,所以才逼著他進京城來試一試運氣。
叫珊娘更是驚訝的是,她以為,以十四娘當年那麼愛拔尖的性情,怕也是個要逼著丈夫上進的,卻不想那看著強勢的十四娘,竟早已經潛移默化地被她那個溫吞水的丈夫給影響了,竟也覺得在鄉下自在度日才是最好的,倒嫌棄著京城的人多車多,鬧得她頭痛了。
因此,那才一放榜,小兩口就急急收拾行囊往家趕了。
十四好福氣,三年抱倆,雖然在珊娘後面成的親,如今卻已經是兒女雙全。那小兒子只比袁霙小了半歲,所以兩口子並沒有將孩子帶上京來,「家裡公公婆婆寵得不行,都不讓帶呢,說是怕他們路上吃苦。」十四道。
雖然這話的語氣裡帶著抱怨,可也難掩一份她和公婆間的和睦。想著當年十四討好老太太的功力,珊娘便知道,她公公婆婆怕也叫她收服了,因笑道:「看來你小日子過得不錯。」
「就那樣。」十四帶著幾分暗藏的得意揮揮手,「姐姐當年總說日子是靠人過的,如今我才知道,這句話再有道理不過了。自己想過好日子,日子總能往好里過的。」許是怕珊娘心裡還藏著疙瘩,她直言又道:「那時候年紀小,看著別人有什麼,也不管那適合適合自己,便也想有。如今才明白,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比如我家那個,書呆子一個,可對我對孩子都沒話說。人還能求什麼呢?」頓了頓,忽然一嘆,道:「姐姐可知道十一姐姐的事?」
「啊?」自出嫁後,珊娘就再沒跟娘家有過什麼來往(其實是袁長卿不待見除了五老爺一家外的所有侯家人)。那七娘跟十一娘從小就有矛盾,故而也不曾有過書信往來。珊娘總能從七娘那裡知道家裡其他人的事,卻從來沒聽她提過十一娘的事,便問道:「她怎麼了?上次三伯來京城時還跟老爺太太說過,十一娘在婆家極受寵的。」
「得了吧,」十四又是一揮手,道:「也就她婆婆喜歡她。」又道,「當初老太太給十一姐說這門親的時候,十一姐夫就沒看上她。是她硬巴結著她婆婆,才結下的這門親。偏去年的時候她婆婆沒了,如今沒人壓制十一姐夫,十一姐夫就一個一個地往屋裡拽人。她若不肯倒也罷了,偏還裝個大度。這次我們路過她家時,看著她整個人都瘦脫了形,偏還端著個模樣,看得人心裡直發酸。」又嘆道,「說實話,我看著十一姐姐那模樣,心裡忍不住一陣後怕,當初若是我真進了西園,不定就又是一個十一姐姐了,便是心裡有再多的不痛快,也只能自己忍著憋著,哪能像現在這樣的快意。」
珊娘聽了不禁一陣唏噓——這明明就又是一個前世的她。心裡不痛快卻只能忍著、憋著,實在憋不住忍不住了,不是逼瘋自己就是逼瘋別人,或者把別人和自己全都逼瘋……
雖然之前珊娘已經替十四娘夫妻另外租了個院子,可因著好幾年不見,且如今一個個也大了,漸漸的全都忘了小時候的齷齪,竟是相談甚歡,珊娘倒不太捨得放十四娘走了,想留她在家裡住下。如今的十四娘可不再是出嫁前那個眼皮淺的十四娘了,看了一眼不動聲色的袁長卿,她便機靈搖頭拒絕了。書呆子毛晉倒還想再看一看袁長卿的藏書,不過顯然十四娘才是家裡做主的那一個,只道:「都在京里,什麼時候不能來。」便硬是拉著她丈夫走了。
客人走後,珊娘不禁跟袁長卿一陣感慨,道:「當初那樣,如今這樣,再想不到一個人能變成什麼樣。」
袁長卿卻道:「我倒沒覺得她怎麼變,還是那個脾氣。哦,就是胖了。」
珊娘忍不住一陣笑,擰著袁長卿的胳膊道:「你還記恨著她那年算計你的事?那原也是別人算計著她呢。」又感慨道,「想想真是奇怪,明明小時候一個個明爭暗鬥得要死,如今各自嫁了,倒覺得姐妹到底是姐妹,竟再想不起來那時候的不痛快了。」
袁長卿一陣沉默。
珊娘忽然想到他的那些兄弟姐妹,不禁替袁長卿一陣心疼。便是如今,他的兩個堂姐跟他們家也不怎麼來往的——當然,其實袁長卿自己的不樂意也占了很大的原因。
她握了握袁長卿的手。
袁長卿則緩聲道:「人之所以會爭鬥,是因為有些東西只獨一份,你有了,別人就沒了。甚至還有那些有了想要更多的。而一家子姐妹住在一起,總難免會因著這樣那樣的利益相互爭鬥算計。彼此出嫁後,倒一下子再沒了那些利益紛爭,姐妹間的感情自然也就好了。」
握著袁長卿的手,珊娘不禁也是一陣沉默。雖然他說得有點無情,可細想起來,卻又確實是那麼回事。有時候,甚至只是為了老太太的一句誇獎,她和七娘、十一娘之間都能逞上一番詞鋒……
四月底放榜時,毛晉中了第二榜的倒數,只差幾名就掉到了同進士榜。說實話,比起袁探花來,這實在不能算是一個好成績,可奇怪的是,十四娘兩口子似乎對這個成績很是滿意。
卻原來,正如毛晉之前所說的那樣,其實他並不想來考進士的,只是父命難為而已。要說起來,他一直都不是個有什麼大追求的人,他最大理想,就是回家開個私塾,教兩個童子清閒度日。偏自打他老子逼著他考中舉子後,家裡雙親聽著親戚們的忽悠,覺得他應該還可以再進一步,所以才逼著他進京城來試一試運氣。
叫珊娘更是驚訝的是,她以為,以十四娘當年那麼愛拔尖的性情,怕也是個要逼著丈夫上進的,卻不想那看著強勢的十四娘,竟早已經潛移默化地被她那個溫吞水的丈夫給影響了,竟也覺得在鄉下自在度日才是最好的,倒嫌棄著京城的人多車多,鬧得她頭痛了。
因此,那才一放榜,小兩口就急急收拾行囊往家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