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井水不犯河水,也挺好的。」
簡臨捏著謝知奕的手。
他倒是對謝知奕的父母沒什麼感覺——畢竟他上學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謝知奕的父母,在他高中的各種節點上,父母都沒有出現過,比起像漠視,那兩個人更像是自始至終都不存在似的。
「也還行,不用應對丈母娘。」
簡臨故作輕鬆地笑。
謝知奕抬手在他的腦袋上敲了下。
「放心了吧……天天擔心得難受,也不累嗎?」
謝知奕彎著眼睛笑道,而簡臨也按著他的手腕,輕輕搖搖頭。
「不累。」他說完也笑起來,看看謝知奕和他交握的手掌,又看看身旁的謝知奕,只覺得胸口藏著點甜蜜。「不累,反正有你陪著,怎麼都行。」
他的指尖在謝知奕的手掌間勾勾,謝知奕又反手握住了他的手指。
.
自從事件發酵後,不少新媒體都想第一時間找到謝知奕的父母,搶報第一手的新聞。
他們都已經準備了好幾版的稿子,無論謝知奕是私下裡偷偷跟父母來往的隱忍孝子劇本,還是謝知奕真的狠心拋棄父母的不孝子版本,他們連水軍都準備了兩茬,就等著採訪稿一寫好,立刻發出去。
然而誰都沒想到事情竟然能有第三種發展。
只不過誰能預料到事情還有往發瘋方向發展的啊……
謝知奕的父母對媒體的造訪顯得異常不耐煩。
他們並不期待媒體幫他們討回公道,反而十分大方的表示兩人就是未曾撫養過謝知奕。
「把他丟在爺爺家了,沒給過生活費,我們當時困難,也有自己的生活。」
「後來他獎學金能顧得住自己的生活,我們也沒想著再給錢,也沒有想陪他生活。」
「他有成就是他的功勞,跟我倆沒關係,不希望媒體打擾我們的生活。」
「我們現在各自成家,都有很幸福的生活,媒體沒事找事可以撿垃圾,說不定還能比做新聞對社會貢獻大點。」
那採訪內容可謂是每一句對得上媒體想要的效果。
塑造悲情。
兩人表示他們兩個都已經退休了,現在生活美滿家庭幸福,養大的孩子也孝順,都抱了孫子了,媒體少擱那影響他們二婚快樂。
塑造孝道。
除了生以外,兩個人完全沒養過謝知奕,而唯一知道情況的爺爺早就去世了,真孝敬輪得上學校老師都輪不上父母,這話還是兩人主動說出口的。
塑造悲慘人生……
一家三個似乎誰都說不上是悲慘人生。
父母和孩子,一家三口,各過各的。
媒體所有的通稿都被採訪打亂了,可為了搶頭條,只能硬著頭皮發視頻,一連幾個採訪,謝知奕父母的表情越來越不耐煩。
媒體又去參訪老師、親戚,然而不管什麼內容,都跟謝知奕不孝沾不上邊,也談不上什麼熱點。
怎麼看,謝知奕的人生都是個普通的留守兒童逆襲史,但類似的奮鬥遠沒有【知名科學家拋棄父母、罔顧人倫】來得刺激。
評論區也沒有像想像中那麼向著父母。
【沒養過為什麼算父母?人家父母都要過自己的生活,媒體為什麼要打擾?】
【之前說他父母賣血供他上學的,現在父母都澄清沒養過他,究竟是誰在中間攪渾水啊?】
【那個李女士我認識啊,我十幾年鄰居,她是謝知奕媽媽?可她家一個孩子,在哪都是說一個孩子的啊?】
【老師採訪的時候都說了,當年謝知奕考的狀元,獎勵三十萬,還需要父母賣血?】
【謝教授當初是作為全專業第一去留學的,學校的名額,對方給了全額獎學金,學校官網都能查到消息,造謠死個全家。】
【你們網際網路行業搞新聞能不能有句實話?每天上網第一句,說了實話就斷氣?】
【所以為什麼針對謝知奕?】
在事情漸漸澄清的時候,官方也發了駁斥內容。
謝知奕的獎狀、在官網的獎學金髮放記錄都放了出來,澄清網上部分內容屬於謠言。
而最近本就是博弈的關鍵期,又是謝知奕這麼獨特一個人,不少人立刻開始懷疑——為什麼是謝知奕?
謝知奕和簡臨的事情已經鬧得人盡皆知了,M國要逮捕簡臨,本質上是為了謝知奕。
現在晶片剛剛傳出起色,針對謝知奕的消息又傳得全網都是,不得不讓人有點更深的懷疑。
【所以為什麼網際網路會變成這個b環境?】
【同時調動那麼多人,前段時間幫謝教授說句話就要被網暴,所以網際網路平台能解釋下你們的水軍號怎麼次次都是對內下手嗎?】
【槓精和引戰的,點進去十個有八個都是水軍,這破網際網路還能不能上了?】
越來越多的質疑湧現。
網絡上很快有人開始想辦法扒皮最初那幾個有關謝知奕的負面話題,從話題主要發起人的新聞帳號查起,慢慢的從各個方向搜集資料。
簡臨的粉絲也參與進來。
有了飯圈粉絲的凝聚力和行動力,數據粉絲的邊角料搜集能力,再加上其他專業人士的幫助,他們漸漸地還原了整件事情。
簡臨捏著謝知奕的手。
他倒是對謝知奕的父母沒什麼感覺——畢竟他上學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謝知奕的父母,在他高中的各種節點上,父母都沒有出現過,比起像漠視,那兩個人更像是自始至終都不存在似的。
「也還行,不用應對丈母娘。」
簡臨故作輕鬆地笑。
謝知奕抬手在他的腦袋上敲了下。
「放心了吧……天天擔心得難受,也不累嗎?」
謝知奕彎著眼睛笑道,而簡臨也按著他的手腕,輕輕搖搖頭。
「不累。」他說完也笑起來,看看謝知奕和他交握的手掌,又看看身旁的謝知奕,只覺得胸口藏著點甜蜜。「不累,反正有你陪著,怎麼都行。」
他的指尖在謝知奕的手掌間勾勾,謝知奕又反手握住了他的手指。
.
自從事件發酵後,不少新媒體都想第一時間找到謝知奕的父母,搶報第一手的新聞。
他們都已經準備了好幾版的稿子,無論謝知奕是私下裡偷偷跟父母來往的隱忍孝子劇本,還是謝知奕真的狠心拋棄父母的不孝子版本,他們連水軍都準備了兩茬,就等著採訪稿一寫好,立刻發出去。
然而誰都沒想到事情竟然能有第三種發展。
只不過誰能預料到事情還有往發瘋方向發展的啊……
謝知奕的父母對媒體的造訪顯得異常不耐煩。
他們並不期待媒體幫他們討回公道,反而十分大方的表示兩人就是未曾撫養過謝知奕。
「把他丟在爺爺家了,沒給過生活費,我們當時困難,也有自己的生活。」
「後來他獎學金能顧得住自己的生活,我們也沒想著再給錢,也沒有想陪他生活。」
「他有成就是他的功勞,跟我倆沒關係,不希望媒體打擾我們的生活。」
「我們現在各自成家,都有很幸福的生活,媒體沒事找事可以撿垃圾,說不定還能比做新聞對社會貢獻大點。」
那採訪內容可謂是每一句對得上媒體想要的效果。
塑造悲情。
兩人表示他們兩個都已經退休了,現在生活美滿家庭幸福,養大的孩子也孝順,都抱了孫子了,媒體少擱那影響他們二婚快樂。
塑造孝道。
除了生以外,兩個人完全沒養過謝知奕,而唯一知道情況的爺爺早就去世了,真孝敬輪得上學校老師都輪不上父母,這話還是兩人主動說出口的。
塑造悲慘人生……
一家三個似乎誰都說不上是悲慘人生。
父母和孩子,一家三口,各過各的。
媒體所有的通稿都被採訪打亂了,可為了搶頭條,只能硬著頭皮發視頻,一連幾個採訪,謝知奕父母的表情越來越不耐煩。
媒體又去參訪老師、親戚,然而不管什麼內容,都跟謝知奕不孝沾不上邊,也談不上什麼熱點。
怎麼看,謝知奕的人生都是個普通的留守兒童逆襲史,但類似的奮鬥遠沒有【知名科學家拋棄父母、罔顧人倫】來得刺激。
評論區也沒有像想像中那麼向著父母。
【沒養過為什麼算父母?人家父母都要過自己的生活,媒體為什麼要打擾?】
【之前說他父母賣血供他上學的,現在父母都澄清沒養過他,究竟是誰在中間攪渾水啊?】
【那個李女士我認識啊,我十幾年鄰居,她是謝知奕媽媽?可她家一個孩子,在哪都是說一個孩子的啊?】
【老師採訪的時候都說了,當年謝知奕考的狀元,獎勵三十萬,還需要父母賣血?】
【謝教授當初是作為全專業第一去留學的,學校的名額,對方給了全額獎學金,學校官網都能查到消息,造謠死個全家。】
【你們網際網路行業搞新聞能不能有句實話?每天上網第一句,說了實話就斷氣?】
【所以為什麼針對謝知奕?】
在事情漸漸澄清的時候,官方也發了駁斥內容。
謝知奕的獎狀、在官網的獎學金髮放記錄都放了出來,澄清網上部分內容屬於謠言。
而最近本就是博弈的關鍵期,又是謝知奕這麼獨特一個人,不少人立刻開始懷疑——為什麼是謝知奕?
謝知奕和簡臨的事情已經鬧得人盡皆知了,M國要逮捕簡臨,本質上是為了謝知奕。
現在晶片剛剛傳出起色,針對謝知奕的消息又傳得全網都是,不得不讓人有點更深的懷疑。
【所以為什麼網際網路會變成這個b環境?】
【同時調動那麼多人,前段時間幫謝教授說句話就要被網暴,所以網際網路平台能解釋下你們的水軍號怎麼次次都是對內下手嗎?】
【槓精和引戰的,點進去十個有八個都是水軍,這破網際網路還能不能上了?】
越來越多的質疑湧現。
網絡上很快有人開始想辦法扒皮最初那幾個有關謝知奕的負面話題,從話題主要發起人的新聞帳號查起,慢慢的從各個方向搜集資料。
簡臨的粉絲也參與進來。
有了飯圈粉絲的凝聚力和行動力,數據粉絲的邊角料搜集能力,再加上其他專業人士的幫助,他們漸漸地還原了整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