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一路喧鬧,快從西街出來的時候,盛玉回頭朝拐角一個方向看了一眼。
相比起熱鬧的商鋪街,那邊要安靜許多,甚至沒什麼行人往那邊走。
「小姐,你在看什麼?」
盛玉收回視線,搖了搖頭:「走吧,我們去城外農田看看。」
枝兒應了聲,疑惑地朝那個方向看去,那邊是……醫堂?
邊關開了城門,其實最先趕來的不是商人,而是各地的醫者。
若說商人們來邊關的目的各有不同,大夫們的想法則簡單得多——他們想要找到治療天花的秘密。
大夫們從未想過邊關的掌權者竟會如此無私地把天花的治療方法詳細地公布出來讓他們參考,是以這個消息一出,震驚過後,他們便趕緊包袱款款趕赴邊關。
有這個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到達邊關後,一群醫者齊聚一堂。
人多了,想法也多,每天的唇槍舌戰幾乎沒有停息的時刻,但邊關的少夫人對這種局面甚是樂見其成,他們也在辯論中學習到了更多醫學技巧,甚至有不少大夫的瓶頸就是在爭論中突破的。
這種學術氛圍,是他們以前閉門造車時從未體會過的,新奇的同時,也在不斷汲取著各家醫學知識。
醫學的範圍何其龐大,再者,每個大夫所擅長的方面都不相同,他們每天討論也討論不完,索性就在邊關住了下來。
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們了解到邊關官府居然發布了一個「人才引進」政策,像他們這種有一技之長的大夫,都可以在醫堂任職。只需要完成官方任務,便可以得到相應的工分,而這數量不少的工分完全可以支撐他們在邊關的衣食住行。
當然,若是不想接受官府的任務,也可以在西街租個鋪子,開辦自己的藥鋪、醫館。
枝兒回過神來時,她們已經出了城門。
春回大地,冬雪消融,簌簌寒風中,萬物甦醒。
這樣的感觸在出了城看到滿目的綠意後來得更加明顯。
兩人徑直朝農田走去,走在小道上,險些被融化的雪水沾濕了裙角。
「——少夫人,是少夫人!」
盛玉回過頭,就看見幾個頭戴棉帽、身穿厚棉襖的小孩正站在不遠處的山坡上喊叫著朝自己招手,見自己看過來了,更是激動得手舞足蹈,她便也笑著朝他們揮了揮手。
枝兒大聲問道:「你們幾個在這幹嘛呢?」
那幾個小孩立刻收斂了動作,嘿嘿笑著回道:「枝兒先生,先生這堂課讓我們帶著放大鏡來觀察植物呢!」
枝兒點了點頭,她是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兒的,方才也是見他們是自己班上的學子這才多問了一句,如此她也放下了心:「行,注意安全。」 「是!」
「知道了!」
「嘿嘿,少夫人和枝兒先生也是啊!」
「……」
揮別了幾個七嘴八舌叫嚷著的小孩,盛玉和枝兒走上山坡,在一個較為平坦的地方停了下來。
站在高處的視野是完全不同的——
青山環繞,綠水相依,不遠處田埂交錯,大小不一、形狀極為不規則的農田成片相連,褐色的土地成塊分布,上面有的作物長出來了,冒出了翠綠的嫩芽,有的土壤還是單調的土褐色,看起來極為安靜。
但所有人都知道,土壤之下,埋藏著新的希望,在不久後便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盛玉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冰雪的冷凝與綠葉和青草的芳香交織在一起,這是春天的氣息。
再睜開眼,卻發現枝兒不知何時與她錯開了一個身位,正笑意盈盈地站在兩步遠的地方看著自己。
疑惑地看過去,尚未開口,肩上便傳來了一件厚披風的重量。
一道熟悉的聲音在頭頂響起:「出來怎的只穿這麼一點兒?」
將手上拿著的東西遞給盛玉,謝景珩給她攏了攏披風,系好,這才看向她:「今天天氣好,放風箏去?」
盛玉看了看手上的風箏,又看了看謝景珩,笑了笑,點頭:「行,放風箏去。」
-正文完-
<hr>
相比起熱鬧的商鋪街,那邊要安靜許多,甚至沒什麼行人往那邊走。
「小姐,你在看什麼?」
盛玉收回視線,搖了搖頭:「走吧,我們去城外農田看看。」
枝兒應了聲,疑惑地朝那個方向看去,那邊是……醫堂?
邊關開了城門,其實最先趕來的不是商人,而是各地的醫者。
若說商人們來邊關的目的各有不同,大夫們的想法則簡單得多——他們想要找到治療天花的秘密。
大夫們從未想過邊關的掌權者竟會如此無私地把天花的治療方法詳細地公布出來讓他們參考,是以這個消息一出,震驚過後,他們便趕緊包袱款款趕赴邊關。
有這個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到達邊關後,一群醫者齊聚一堂。
人多了,想法也多,每天的唇槍舌戰幾乎沒有停息的時刻,但邊關的少夫人對這種局面甚是樂見其成,他們也在辯論中學習到了更多醫學技巧,甚至有不少大夫的瓶頸就是在爭論中突破的。
這種學術氛圍,是他們以前閉門造車時從未體會過的,新奇的同時,也在不斷汲取著各家醫學知識。
醫學的範圍何其龐大,再者,每個大夫所擅長的方面都不相同,他們每天討論也討論不完,索性就在邊關住了下來。
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們了解到邊關官府居然發布了一個「人才引進」政策,像他們這種有一技之長的大夫,都可以在醫堂任職。只需要完成官方任務,便可以得到相應的工分,而這數量不少的工分完全可以支撐他們在邊關的衣食住行。
當然,若是不想接受官府的任務,也可以在西街租個鋪子,開辦自己的藥鋪、醫館。
枝兒回過神來時,她們已經出了城門。
春回大地,冬雪消融,簌簌寒風中,萬物甦醒。
這樣的感觸在出了城看到滿目的綠意後來得更加明顯。
兩人徑直朝農田走去,走在小道上,險些被融化的雪水沾濕了裙角。
「——少夫人,是少夫人!」
盛玉回過頭,就看見幾個頭戴棉帽、身穿厚棉襖的小孩正站在不遠處的山坡上喊叫著朝自己招手,見自己看過來了,更是激動得手舞足蹈,她便也笑著朝他們揮了揮手。
枝兒大聲問道:「你們幾個在這幹嘛呢?」
那幾個小孩立刻收斂了動作,嘿嘿笑著回道:「枝兒先生,先生這堂課讓我們帶著放大鏡來觀察植物呢!」
枝兒點了點頭,她是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兒的,方才也是見他們是自己班上的學子這才多問了一句,如此她也放下了心:「行,注意安全。」 「是!」
「知道了!」
「嘿嘿,少夫人和枝兒先生也是啊!」
「……」
揮別了幾個七嘴八舌叫嚷著的小孩,盛玉和枝兒走上山坡,在一個較為平坦的地方停了下來。
站在高處的視野是完全不同的——
青山環繞,綠水相依,不遠處田埂交錯,大小不一、形狀極為不規則的農田成片相連,褐色的土地成塊分布,上面有的作物長出來了,冒出了翠綠的嫩芽,有的土壤還是單調的土褐色,看起來極為安靜。
但所有人都知道,土壤之下,埋藏著新的希望,在不久後便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盛玉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冰雪的冷凝與綠葉和青草的芳香交織在一起,這是春天的氣息。
再睜開眼,卻發現枝兒不知何時與她錯開了一個身位,正笑意盈盈地站在兩步遠的地方看著自己。
疑惑地看過去,尚未開口,肩上便傳來了一件厚披風的重量。
一道熟悉的聲音在頭頂響起:「出來怎的只穿這麼一點兒?」
將手上拿著的東西遞給盛玉,謝景珩給她攏了攏披風,系好,這才看向她:「今天天氣好,放風箏去?」
盛玉看了看手上的風箏,又看了看謝景珩,笑了笑,點頭:「行,放風箏去。」
-正文完-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