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狂躁的烈馬一路狂奔,偏離了既定範圍,在一處密林之中,潛伏著一個手拿弓箭的黑衣人。他聽到動靜,拉開弓箭瞄準,目標便是六皇子。
李律恰好偏過頭尋找以作阻攔的物品,就見陽光中有一點閃著光亮,他趕忙側過身,弓箭從他肩頭擦過,直射進了一旁的樹幹上。
鬆開了韁繩,李律一個翻身從馬背上翻下,巨大的力量迫使他在地上滾了幾圈,身上多處擦傷,鮮血染紅了長袍。右腳在滾動時扭傷,他只得隱藏進草叢中,疼得出了一頭的冷汗。
此時又有馬蹄聲傳來,五皇子李念騎馬趕來,看到樹上的弓箭時,提高了警惕。他方才就發覺六弟的馬有問題,還沒來得及提醒,就被太子搶先開口,開始了狩獵。他一直跟在李律身後,奈何烈馬速度太快,逐漸拉開了距離,跟丟了。
「六弟。」李念焦急地喊了幾聲,在草叢中找到了滿身血污的李律,他伸手把人拉上了馬,加速離開了此地。
兩人一路狂奔回了起始點,馬停下時,掀起了一陣塵土。李念扶下李律,直接去找了在原地等待結果的丞帝。
丞帝這次未親自參加騎射,而是多加調養身子,先前總是不在意這些,才沒能熬過後來的重疾。出發沒多久,就見一匹馬快速跑了回來,看到身上帶血的李律,他不禁面色陰沉。
「父皇,有人要對六弟下手。」李念跪在了地上,把事情經過原原本本地稟於丞帝。
命人先將六皇子送回宮中診治,丞帝不放心,讓五皇子一路跟隨。他又命一隊侍衛去了事發地點,這一片區域在侍衛防守範圍之內,很快黑衣人就被捉拿,押進了天牢。
天牢中的刑罰還未用過幾個,黑衣人就召了,一切皆為太子指使。
丞帝勃然大怒,當即廢除了李政的太子之位,關進了大理寺。見皇后愁眉不展,李律由侍從攙扶,跪在光華殿為李政求情。
李政要取他性命,這一點上,李律都不會輕易原諒。只是皇后養育了他兩年,這事因他而起,便也在此結束吧,也算是還了皇后的恩情。
看著一身傷的李律跪地請求,丞帝第一次妥協了,將李政從天牢放出,禁足在寢宮閉門思過。那之後,李政再無翻身可能,一派黨羽也分崩離析,或斬或流放。
丞帝雖未明示,但六皇子接替太子之位,已成定局。敬貴妃在與七皇子的言語衝突中,徹底放棄了皇位之爭,兒子不爭氣,怪不得旁人。
除了四皇子,其他皇子再無與六皇子競爭的優勢,一時間群臣私下裡沒少議論此事,甚至有人提早做打算,開始站隊。
四皇子心思縝密,並不好對付,對於李政的愚蠢至極,他嗤笑一聲,倒是省得自己動手了。有韓家在背後做支持,總好過沒有後台的六皇子,不過一個過繼來的庶子,皇后一族還不至於為外人賣力。
聯合了三皇子的勢力,四皇子李燁多把注意力放在了為國出力上。六皇子還小,上不得朝堂,他便利用了這個優勢,做出一番功績,群臣擁護之時,父皇總會看到他。
國無外患也無內憂,急於立功的李燁多次奏書力薦改革,均被丞帝駁回。所謂說多錯多,李燁在治國上的能力不足,以及剛愎自用逐漸顯現。
丞帝本就不中意於李燁,在夢裡四皇子反叛時的謀劃不足,乃是大忌。他也沒明面上說明,只是暗中削弱了韓家的勢力。
(五)
沐和五十三年,六皇子李律被封為皇太子,住進了東宮。皇后滿心歡喜,吩咐侍女將東宮改成了李律喜歡的樣式。
皇太子搬進東宮不久,便迎娶了太子妃,丞帝賜婚陸將軍府嫡女以及太傅府嫡女。將軍府的嫡女性子開朗,尚且年少的太子妃,不知愁為何,每日都很開心。
太傅府的嫡女起先並不願意,不想隨意嫁給未見過的夫君,江太傅愛女心切,曾進宮求陛下開恩。丞帝也沒說出個結果,只是讓太傅明日帶著小女兒去御花園轉轉。
翌日天氣甚好,御花園中的花都開了,江家嫡女正在賞花之際,皇后帶著皇太子來了。
李律並不知曉皇后的用意,母后的要求,他幾乎都是有求必應。他不會忘記宋美人的血緣之情,也不可辜負皇后的養育之恩。
那次見過,江家嫡女一襲紅衣嫁進了東宮,皇后的侄女,心甘情願做了妾室。丞帝不禁感嘆,兩人緣分至深,哪怕在另一個不同的結局裡,依舊牽絆在一起。
五皇子李念得了中書省的官職,在朝堂中歷練,也是為了將來能更好地輔佐李律。
丞帝注重保養,躲過了沐和五十六年的重疾,多在位的幾年裡,為李律鞏固了沐國江山。一個冬日,他和李律下了幾盤棋後,天色漸晚,便回了床榻上就寢。明日李律的長子百歲了,他還要去東宮慶賀。
入睡是一個很快的過程,一夜無夢,只是在丞帝迷迷糊糊將要睡醒時,聽到耳邊有哭聲。
緩慢地睜開眼睛,床榻邊跪了幾個太醫,皇后眼中噙著淚水,正在用手帕拭去。
丞帝目光在殿內巡視了一圈,他呼吸並不順暢,張著嘴不停地喘息。在經過了那一次重生之後,他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纏綿病榻,不久就會辭世。
聽周太醫稟報,他已昏睡了多日,所以皇后才會輕聲哭泣,他辜負了如此愛他的女子。<hr>
李律恰好偏過頭尋找以作阻攔的物品,就見陽光中有一點閃著光亮,他趕忙側過身,弓箭從他肩頭擦過,直射進了一旁的樹幹上。
鬆開了韁繩,李律一個翻身從馬背上翻下,巨大的力量迫使他在地上滾了幾圈,身上多處擦傷,鮮血染紅了長袍。右腳在滾動時扭傷,他只得隱藏進草叢中,疼得出了一頭的冷汗。
此時又有馬蹄聲傳來,五皇子李念騎馬趕來,看到樹上的弓箭時,提高了警惕。他方才就發覺六弟的馬有問題,還沒來得及提醒,就被太子搶先開口,開始了狩獵。他一直跟在李律身後,奈何烈馬速度太快,逐漸拉開了距離,跟丟了。
「六弟。」李念焦急地喊了幾聲,在草叢中找到了滿身血污的李律,他伸手把人拉上了馬,加速離開了此地。
兩人一路狂奔回了起始點,馬停下時,掀起了一陣塵土。李念扶下李律,直接去找了在原地等待結果的丞帝。
丞帝這次未親自參加騎射,而是多加調養身子,先前總是不在意這些,才沒能熬過後來的重疾。出發沒多久,就見一匹馬快速跑了回來,看到身上帶血的李律,他不禁面色陰沉。
「父皇,有人要對六弟下手。」李念跪在了地上,把事情經過原原本本地稟於丞帝。
命人先將六皇子送回宮中診治,丞帝不放心,讓五皇子一路跟隨。他又命一隊侍衛去了事發地點,這一片區域在侍衛防守範圍之內,很快黑衣人就被捉拿,押進了天牢。
天牢中的刑罰還未用過幾個,黑衣人就召了,一切皆為太子指使。
丞帝勃然大怒,當即廢除了李政的太子之位,關進了大理寺。見皇后愁眉不展,李律由侍從攙扶,跪在光華殿為李政求情。
李政要取他性命,這一點上,李律都不會輕易原諒。只是皇后養育了他兩年,這事因他而起,便也在此結束吧,也算是還了皇后的恩情。
看著一身傷的李律跪地請求,丞帝第一次妥協了,將李政從天牢放出,禁足在寢宮閉門思過。那之後,李政再無翻身可能,一派黨羽也分崩離析,或斬或流放。
丞帝雖未明示,但六皇子接替太子之位,已成定局。敬貴妃在與七皇子的言語衝突中,徹底放棄了皇位之爭,兒子不爭氣,怪不得旁人。
除了四皇子,其他皇子再無與六皇子競爭的優勢,一時間群臣私下裡沒少議論此事,甚至有人提早做打算,開始站隊。
四皇子心思縝密,並不好對付,對於李政的愚蠢至極,他嗤笑一聲,倒是省得自己動手了。有韓家在背後做支持,總好過沒有後台的六皇子,不過一個過繼來的庶子,皇后一族還不至於為外人賣力。
聯合了三皇子的勢力,四皇子李燁多把注意力放在了為國出力上。六皇子還小,上不得朝堂,他便利用了這個優勢,做出一番功績,群臣擁護之時,父皇總會看到他。
國無外患也無內憂,急於立功的李燁多次奏書力薦改革,均被丞帝駁回。所謂說多錯多,李燁在治國上的能力不足,以及剛愎自用逐漸顯現。
丞帝本就不中意於李燁,在夢裡四皇子反叛時的謀劃不足,乃是大忌。他也沒明面上說明,只是暗中削弱了韓家的勢力。
(五)
沐和五十三年,六皇子李律被封為皇太子,住進了東宮。皇后滿心歡喜,吩咐侍女將東宮改成了李律喜歡的樣式。
皇太子搬進東宮不久,便迎娶了太子妃,丞帝賜婚陸將軍府嫡女以及太傅府嫡女。將軍府的嫡女性子開朗,尚且年少的太子妃,不知愁為何,每日都很開心。
太傅府的嫡女起先並不願意,不想隨意嫁給未見過的夫君,江太傅愛女心切,曾進宮求陛下開恩。丞帝也沒說出個結果,只是讓太傅明日帶著小女兒去御花園轉轉。
翌日天氣甚好,御花園中的花都開了,江家嫡女正在賞花之際,皇后帶著皇太子來了。
李律並不知曉皇后的用意,母后的要求,他幾乎都是有求必應。他不會忘記宋美人的血緣之情,也不可辜負皇后的養育之恩。
那次見過,江家嫡女一襲紅衣嫁進了東宮,皇后的侄女,心甘情願做了妾室。丞帝不禁感嘆,兩人緣分至深,哪怕在另一個不同的結局裡,依舊牽絆在一起。
五皇子李念得了中書省的官職,在朝堂中歷練,也是為了將來能更好地輔佐李律。
丞帝注重保養,躲過了沐和五十六年的重疾,多在位的幾年裡,為李律鞏固了沐國江山。一個冬日,他和李律下了幾盤棋後,天色漸晚,便回了床榻上就寢。明日李律的長子百歲了,他還要去東宮慶賀。
入睡是一個很快的過程,一夜無夢,只是在丞帝迷迷糊糊將要睡醒時,聽到耳邊有哭聲。
緩慢地睜開眼睛,床榻邊跪了幾個太醫,皇后眼中噙著淚水,正在用手帕拭去。
丞帝目光在殿內巡視了一圈,他呼吸並不順暢,張著嘴不停地喘息。在經過了那一次重生之後,他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纏綿病榻,不久就會辭世。
聽周太醫稟報,他已昏睡了多日,所以皇后才會輕聲哭泣,他辜負了如此愛他的女子。<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