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赫雲「嘖」了一聲,甩了甩頭,「總之有沈將軍在,這仗不怕打不贏。」
——————
交城內連夜趕修著破損的城牆,又過了一日,符耕沛先前帶去渠城的軍隊才終於有了下落,只是冒死回來傳信的不過寥寥數人,其他軍隊早在前往渠城的途中就已經被西蕃覆滅。
城防部守仍有序進行,百姓幫忙加固城池,連夜又趕製了些刀劍木箭,城內火油已是不多,各家將家中的酒釀都紛紛拿了出來,以代替火油,只等西蕃再次來攻。
城內兵將為了保存體力,除了每日操練,皆在養精蓄銳,衛明姝接連幾日均在藥館,不少之前受了輕傷的士卒也都鬥志昂揚,皆表示還能再戰。
於此同時,先前去沙州傳信的人也終於找到了沈軒的軍隊。
軍隊已渡過烏倫古河,沈軒命人在河畔的高處紮寨,消息傳到軍營里時,幾位將領正在中軍大帳中商討接下來的攻城之策,「再往西打便是西蕃的疆土,這裡不歸咱們大黎所有,過去所作輿圖還不夠清晰,需多去查探...」
「沈將軍,交城來報,說是...說是西蕃從渠城一路攻到了交城,如今正在攻城!」
沈軒將要說的話生生頓住,五指漸漸緊握成拳,青筋暴起,眼中竟是泛起些紅絲。
帳內寂靜地可怕,卻沒有一個人開口說什麼。
「徐副將,你帶步兵全部退回河對岸。」
許久之後,帳內才傳來命令,那聲音已有些顫抖,似是在極力克制,「各營騎兵,隨我回去救人...」
三日之後的清晨,昌河城的守軍也集結在交城門口,與此同時,西蕃援軍已至,聞說交城守軍如今已如同困獸,當即決定再次渡過太河,向交城進軍。
太河失守的消息在幾日前被快馬連夜送往長安,如今軍情才剛剛送到太子手上,東宮殿內,太子看著案前的摺子,面色陰沉的可怕,身旁的楊玉瑾瞟了一眼摺子,心緒也頓時亂了起來。
西境的消息不脛而走,長安一時間無人不曉。
二皇子自成年後便有自己的府邸,自康王禍亂後,淑妃身子一直抱恙,二皇子便向太子請命,在瑤華宮內照顧淑妃。
桑格已與二皇子成婚數月,平日卻仍身穿西蕃服飾,聞說西蕃為了同大黎魚死網破,竟是不顧後果殺入昌河的消息,第一次穿上了大黎的服飾。
然而卻是一身素白色的素服。
桑格會說漢話,也會寫大黎的文字,可卻寫的歪七扭八,然而自沈軒帶兵西征後卻是閉門不出,認真練了些字。
只是卻用練來的字端端正正寫了一封和離書。
她身穿素服,獨自走向二皇子平日所在的書房,手捧著那封寫好的和離書,讓門外守衛進門通傳。
皇宮中如今只有兩位成年的皇子,聖上不再過問朝政,康王禍亂初平,二皇子在宮中便幫著太子處理些日常事務。
聽到房門打開的聲音,二皇子抬起頭,卻是見到桑格穿著不常見的素白長衫羅裙,他放下手中的筆,繞過桌案,從頭到腳將人打量了一遍,「公主為何...為何如此穿著?」
淡褐色的眼眸垂下,桑格跪在他面前,只雙手將和離書高舉。
二皇子伸出的手頓住,緩緩收回,「公主...這是何意?」
「我與殿下雖是成婚,但未有夫妻之實,桑格本是為了兩國和平嫁到大黎來的公主,如今國將不復,這樁婚事也該了斷。」
「桑格自知,是西蕃先挑起的戰爭,故而自請和離,還請殿下成全。」
二皇子似是沒想到桑格會這麼說,眨了眨眼,「公主....」
桑格深深一拜,額頭抵地,聲音卻是不用質疑的堅定。
「還請殿下成全。」
二皇子沉默許久,終是接過那紙和離書,面上卻俱是擔憂,猶豫不肯下筆,「公主可當真想好了?如今兩國交戰,若此時斷了這樁婚事,公主的處境不容樂觀。」
「想好了。」桑格挺直腰背,抬起眼眸,看著二皇子在和離書上寫下名字,長舒一口氣,才繼續說道:「如今我與殿下不再是夫妻,可還是殿下的恩人。」
二皇子放下筆的手一頓,似是不解。
「宮亂之時,桑格曾冒死找到剛入宮門的太子殿下,救了淑妃,也救了沈夫人....」桑格沒再看他神色,只拱手又一拜,「還請殿下幫忙,帶我去見太子殿下。」
二皇子猶豫了許久,直到薰香爐中的沉香燃盡,低頭見桑格仍是跪在地上,終是輕嘆,蹲下身將人扶起,「公主快起來,本王答應你。」
桑格踉蹌了兩步才站起身,二皇子立刻向門外侍衛吩咐,兩人沿著宮道向東宮而去。京城天空晴朗,桑格仍身著素服,白色衣衫拖在青磚上,漸漸染上塵埃,在紅牆映襯中格外刺眼,引得來往宮人紛紛駐足回頭觀望。
她目視前方,只盯著東宮的方向,袖下雙拳緊握。
兩人一路來到東宮,二皇子派門外守候的孫太監去通報。
太子剛調派了一批剛從淮南平亂回來軍隊前去西境支援,正獨自批著徐州旱災的摺子,聞說二皇子求見,抬眼問道:「身邊可還有旁人?」
孫太監低著頭答道:「還有桑格公主。」
殿內傳來一聲輕笑,太子似是並不意外,只動手批好手中的奏摺,「讓他們進來。」
<hr>
——————
交城內連夜趕修著破損的城牆,又過了一日,符耕沛先前帶去渠城的軍隊才終於有了下落,只是冒死回來傳信的不過寥寥數人,其他軍隊早在前往渠城的途中就已經被西蕃覆滅。
城防部守仍有序進行,百姓幫忙加固城池,連夜又趕製了些刀劍木箭,城內火油已是不多,各家將家中的酒釀都紛紛拿了出來,以代替火油,只等西蕃再次來攻。
城內兵將為了保存體力,除了每日操練,皆在養精蓄銳,衛明姝接連幾日均在藥館,不少之前受了輕傷的士卒也都鬥志昂揚,皆表示還能再戰。
於此同時,先前去沙州傳信的人也終於找到了沈軒的軍隊。
軍隊已渡過烏倫古河,沈軒命人在河畔的高處紮寨,消息傳到軍營里時,幾位將領正在中軍大帳中商討接下來的攻城之策,「再往西打便是西蕃的疆土,這裡不歸咱們大黎所有,過去所作輿圖還不夠清晰,需多去查探...」
「沈將軍,交城來報,說是...說是西蕃從渠城一路攻到了交城,如今正在攻城!」
沈軒將要說的話生生頓住,五指漸漸緊握成拳,青筋暴起,眼中竟是泛起些紅絲。
帳內寂靜地可怕,卻沒有一個人開口說什麼。
「徐副將,你帶步兵全部退回河對岸。」
許久之後,帳內才傳來命令,那聲音已有些顫抖,似是在極力克制,「各營騎兵,隨我回去救人...」
三日之後的清晨,昌河城的守軍也集結在交城門口,與此同時,西蕃援軍已至,聞說交城守軍如今已如同困獸,當即決定再次渡過太河,向交城進軍。
太河失守的消息在幾日前被快馬連夜送往長安,如今軍情才剛剛送到太子手上,東宮殿內,太子看著案前的摺子,面色陰沉的可怕,身旁的楊玉瑾瞟了一眼摺子,心緒也頓時亂了起來。
西境的消息不脛而走,長安一時間無人不曉。
二皇子自成年後便有自己的府邸,自康王禍亂後,淑妃身子一直抱恙,二皇子便向太子請命,在瑤華宮內照顧淑妃。
桑格已與二皇子成婚數月,平日卻仍身穿西蕃服飾,聞說西蕃為了同大黎魚死網破,竟是不顧後果殺入昌河的消息,第一次穿上了大黎的服飾。
然而卻是一身素白色的素服。
桑格會說漢話,也會寫大黎的文字,可卻寫的歪七扭八,然而自沈軒帶兵西征後卻是閉門不出,認真練了些字。
只是卻用練來的字端端正正寫了一封和離書。
她身穿素服,獨自走向二皇子平日所在的書房,手捧著那封寫好的和離書,讓門外守衛進門通傳。
皇宮中如今只有兩位成年的皇子,聖上不再過問朝政,康王禍亂初平,二皇子在宮中便幫著太子處理些日常事務。
聽到房門打開的聲音,二皇子抬起頭,卻是見到桑格穿著不常見的素白長衫羅裙,他放下手中的筆,繞過桌案,從頭到腳將人打量了一遍,「公主為何...為何如此穿著?」
淡褐色的眼眸垂下,桑格跪在他面前,只雙手將和離書高舉。
二皇子伸出的手頓住,緩緩收回,「公主...這是何意?」
「我與殿下雖是成婚,但未有夫妻之實,桑格本是為了兩國和平嫁到大黎來的公主,如今國將不復,這樁婚事也該了斷。」
「桑格自知,是西蕃先挑起的戰爭,故而自請和離,還請殿下成全。」
二皇子似是沒想到桑格會這麼說,眨了眨眼,「公主....」
桑格深深一拜,額頭抵地,聲音卻是不用質疑的堅定。
「還請殿下成全。」
二皇子沉默許久,終是接過那紙和離書,面上卻俱是擔憂,猶豫不肯下筆,「公主可當真想好了?如今兩國交戰,若此時斷了這樁婚事,公主的處境不容樂觀。」
「想好了。」桑格挺直腰背,抬起眼眸,看著二皇子在和離書上寫下名字,長舒一口氣,才繼續說道:「如今我與殿下不再是夫妻,可還是殿下的恩人。」
二皇子放下筆的手一頓,似是不解。
「宮亂之時,桑格曾冒死找到剛入宮門的太子殿下,救了淑妃,也救了沈夫人....」桑格沒再看他神色,只拱手又一拜,「還請殿下幫忙,帶我去見太子殿下。」
二皇子猶豫了許久,直到薰香爐中的沉香燃盡,低頭見桑格仍是跪在地上,終是輕嘆,蹲下身將人扶起,「公主快起來,本王答應你。」
桑格踉蹌了兩步才站起身,二皇子立刻向門外侍衛吩咐,兩人沿著宮道向東宮而去。京城天空晴朗,桑格仍身著素服,白色衣衫拖在青磚上,漸漸染上塵埃,在紅牆映襯中格外刺眼,引得來往宮人紛紛駐足回頭觀望。
她目視前方,只盯著東宮的方向,袖下雙拳緊握。
兩人一路來到東宮,二皇子派門外守候的孫太監去通報。
太子剛調派了一批剛從淮南平亂回來軍隊前去西境支援,正獨自批著徐州旱災的摺子,聞說二皇子求見,抬眼問道:「身邊可還有旁人?」
孫太監低著頭答道:「還有桑格公主。」
殿內傳來一聲輕笑,太子似是並不意外,只動手批好手中的奏摺,「讓他們進來。」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