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
煙兒正坐在紫藤花架上賞景,鬱鬱蔥蔥的綠枝點綴著嬌艷無比的紅花,交相掩映著露出迷人的春景來。
不多時,從角門口疾步而來的鄭衣息便上前朝著她笑道:「跟我走。」
劈頭蓋臉的一句話讓煙兒心裡無比驚訝,只是憶起這段時日鄭衣息的謀劃,她的雙腿還是不自覺地跟在鄭衣息身後,往明輝堂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鄭衣息雖刻意放緩了步調,可步步生風的快意模樣還是顯露出此刻他的歡喜。
煙兒心裡隱隱浮起了一個猜測,只是如今還不敢作準。
臨到了明輝堂門前,鄭衣息才回身望著煙兒,修長的玉指觸碰到了她的皓腕,帶著滾燙的氣息,說出口的話語裡也有難以掩飾的激動,「你的仇如今能報了。」
話音甫落,裡屋中便傳出了一陣悽厲的哭聲,那尖利的哭聲仿佛要鑽入煙兒的耳中,將她的心房刺的亂顫一般。
第70章 復仇(下)
哭聲響起之後, 煙兒仍在愣神之時便被鄭衣息攥住了皓腕,被他的大力牽引著走進了明輝堂中。
鄭老太太、白芍以及劉嬤嬤都趴伏在劉氏的床榻旁,俱都是一副紅著眼無比傷懷的模樣,蘇氏也姍姍來遲, 一進屋便悲愴出聲道:「嫂嫂這是怎麼了?」
此時的劉氏已面若金紙, 了無生息般躺在床榻上, 眸光渙散、整個人出氣多進氣少,瞧著便知性命岌岌可危。
蘇氏哭聲悽厲,她與鄭老太太立在一處,都淚眼婆娑地望著劉氏。
鄭衣息進屋時眾人的目光只落在他身上一瞬, 而後又望向了床榻上的劉氏,所以煙兒也只是靜靜地立在鄭衣息身後,注視著劉氏慢慢死去的模樣。
太醫趕來的時候,劉氏的精氣神已被方才好多了, 只是太醫卻搖了搖頭, 對鄭老太太說道:「國公夫人已是藥石無醫……如今這般有精神也是因為迴光返照的緣故。」
說著, 太醫就退了下去。
鄭老太太不由地想起她與劉氏做婆媳的數十年,兩人之間雖有過許多小齟齬,可大抵還是一對和諧的婆媳, 劉氏這人本性不壞,只是自從嫡子死後便鑽進了牛角尖里。
如今這般悲慘地死去, 難免會讓人唏噓感嘆一番。
而蘇氏眸中雖垂著淚, 可心裡卻是愜意高興的很, 一旦劉氏死去,她這個二房的主母就能名正言順地執掌著國公府的中饋。
劉氏當真是死的好, 死的妙,最好連今日都熬不過去最好。
鄭衣息緩緩走到劉氏病榻前, 迴光返照的劉氏也第一眼瞧見了他,霎那間,那些深入骨髓、埋在心底的恨意一下子都冒了上來,鑽過皮肉、鑽過血脈,鑽過這數十年蹉跎的人生。
她勉力抬起頭,額間青筋凸起,幾乎是用盡最後一絲氣力對鄭衣息說道:「毒……毒……」
後頭的話卻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了。
而鄭衣息不過是扯了扯嘴角,連一分悲傷的情緒都不願演出來,他淡淡道:「母親可要保重自己的身子啊。」
話音甫落。
劉氏便瞪大著眼睛咽了氣,走馬觀花的一生,從大家閨秀到手握權勢的世家冢婦,被囿在這四四方方的宅院裡,臨到頭竟是落得個死不瞑目的結局。
煙兒就立在鄭衣息身後目睹著劉氏死去的景象,心裡沒有預想之中的喜悅,反而還生出了一陣悲涼之感。
她的確是恨劉氏,可她漸漸地也不明白自己究竟該不該恨劉氏?陸植的悲劇似乎不該只怪劉氏一人,也該怪她自己,怪鄭衣息。
劉氏枯萎死去,鄭衣息垂在身側的兩隻手微微發顫,夙願得償,已是讓他無力去抵抗向他襲來的喜悅。
漫長的沉默之後,他才壓下上揚的嘴角,回身去瞧煙兒的面色。
他本以為此刻的煙兒也定是痛快極了,可回身時只瞧見了煙兒一臉淡然的模樣,杏眸里瑩潤著迷茫、慨嘆、哀切,卻獨獨沒有喜悅。
鄭衣息尋了個由頭帶著煙兒走到了明輝堂庭院中央,用只有他們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問煙兒:「你不高興嗎?」
為何不高興?
明明她對劉氏恨之入骨,甚至於無數次地求他手刃了劉氏。
煙兒緩緩地抬起眸子,撞進鄭衣息滿是不解的眼神中後,竟是從心口生出了一股淚意。
她自己也不明白,為何劉氏死去她一點也不高興?反而生出了一陣荒涼之感?
比起用一條人命換出來的復仇喜悅,她寧可從未認識過陸植,寧可陸植仍做回那個在溪花村自由自在生活的莊稼漢。
若是可以,她希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煙兒的沉默已是給了鄭衣息答案,他雖不明白煙兒是為何不高興,可大約是猜到了些端倪。
她本就是個心善之人,先頭對劉氏恨之入骨也不過是因為被劉氏逼上了絕路,要她眼睜睜地瞧著劉氏死去,於她而言也是個殘忍。
劉氏的喪事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鄭衣息這個名義上的兒子自然也有許多事要忙,所以煙兒便獨自一人回了澄苑。
鄭國公府內各處都掛上了喪幡和白布,時不時還會響起一陣哀切的喪樂,沒來由地讓人心頭一緊。<hr>
煙兒正坐在紫藤花架上賞景,鬱鬱蔥蔥的綠枝點綴著嬌艷無比的紅花,交相掩映著露出迷人的春景來。
不多時,從角門口疾步而來的鄭衣息便上前朝著她笑道:「跟我走。」
劈頭蓋臉的一句話讓煙兒心裡無比驚訝,只是憶起這段時日鄭衣息的謀劃,她的雙腿還是不自覺地跟在鄭衣息身後,往明輝堂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鄭衣息雖刻意放緩了步調,可步步生風的快意模樣還是顯露出此刻他的歡喜。
煙兒心裡隱隱浮起了一個猜測,只是如今還不敢作準。
臨到了明輝堂門前,鄭衣息才回身望著煙兒,修長的玉指觸碰到了她的皓腕,帶著滾燙的氣息,說出口的話語裡也有難以掩飾的激動,「你的仇如今能報了。」
話音甫落,裡屋中便傳出了一陣悽厲的哭聲,那尖利的哭聲仿佛要鑽入煙兒的耳中,將她的心房刺的亂顫一般。
第70章 復仇(下)
哭聲響起之後, 煙兒仍在愣神之時便被鄭衣息攥住了皓腕,被他的大力牽引著走進了明輝堂中。
鄭老太太、白芍以及劉嬤嬤都趴伏在劉氏的床榻旁,俱都是一副紅著眼無比傷懷的模樣,蘇氏也姍姍來遲, 一進屋便悲愴出聲道:「嫂嫂這是怎麼了?」
此時的劉氏已面若金紙, 了無生息般躺在床榻上, 眸光渙散、整個人出氣多進氣少,瞧著便知性命岌岌可危。
蘇氏哭聲悽厲,她與鄭老太太立在一處,都淚眼婆娑地望著劉氏。
鄭衣息進屋時眾人的目光只落在他身上一瞬, 而後又望向了床榻上的劉氏,所以煙兒也只是靜靜地立在鄭衣息身後,注視著劉氏慢慢死去的模樣。
太醫趕來的時候,劉氏的精氣神已被方才好多了, 只是太醫卻搖了搖頭, 對鄭老太太說道:「國公夫人已是藥石無醫……如今這般有精神也是因為迴光返照的緣故。」
說著, 太醫就退了下去。
鄭老太太不由地想起她與劉氏做婆媳的數十年,兩人之間雖有過許多小齟齬,可大抵還是一對和諧的婆媳, 劉氏這人本性不壞,只是自從嫡子死後便鑽進了牛角尖里。
如今這般悲慘地死去, 難免會讓人唏噓感嘆一番。
而蘇氏眸中雖垂著淚, 可心裡卻是愜意高興的很, 一旦劉氏死去,她這個二房的主母就能名正言順地執掌著國公府的中饋。
劉氏當真是死的好, 死的妙,最好連今日都熬不過去最好。
鄭衣息緩緩走到劉氏病榻前, 迴光返照的劉氏也第一眼瞧見了他,霎那間,那些深入骨髓、埋在心底的恨意一下子都冒了上來,鑽過皮肉、鑽過血脈,鑽過這數十年蹉跎的人生。
她勉力抬起頭,額間青筋凸起,幾乎是用盡最後一絲氣力對鄭衣息說道:「毒……毒……」
後頭的話卻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了。
而鄭衣息不過是扯了扯嘴角,連一分悲傷的情緒都不願演出來,他淡淡道:「母親可要保重自己的身子啊。」
話音甫落。
劉氏便瞪大著眼睛咽了氣,走馬觀花的一生,從大家閨秀到手握權勢的世家冢婦,被囿在這四四方方的宅院裡,臨到頭竟是落得個死不瞑目的結局。
煙兒就立在鄭衣息身後目睹著劉氏死去的景象,心裡沒有預想之中的喜悅,反而還生出了一陣悲涼之感。
她的確是恨劉氏,可她漸漸地也不明白自己究竟該不該恨劉氏?陸植的悲劇似乎不該只怪劉氏一人,也該怪她自己,怪鄭衣息。
劉氏枯萎死去,鄭衣息垂在身側的兩隻手微微發顫,夙願得償,已是讓他無力去抵抗向他襲來的喜悅。
漫長的沉默之後,他才壓下上揚的嘴角,回身去瞧煙兒的面色。
他本以為此刻的煙兒也定是痛快極了,可回身時只瞧見了煙兒一臉淡然的模樣,杏眸里瑩潤著迷茫、慨嘆、哀切,卻獨獨沒有喜悅。
鄭衣息尋了個由頭帶著煙兒走到了明輝堂庭院中央,用只有他們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問煙兒:「你不高興嗎?」
為何不高興?
明明她對劉氏恨之入骨,甚至於無數次地求他手刃了劉氏。
煙兒緩緩地抬起眸子,撞進鄭衣息滿是不解的眼神中後,竟是從心口生出了一股淚意。
她自己也不明白,為何劉氏死去她一點也不高興?反而生出了一陣荒涼之感?
比起用一條人命換出來的復仇喜悅,她寧可從未認識過陸植,寧可陸植仍做回那個在溪花村自由自在生活的莊稼漢。
若是可以,她希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煙兒的沉默已是給了鄭衣息答案,他雖不明白煙兒是為何不高興,可大約是猜到了些端倪。
她本就是個心善之人,先頭對劉氏恨之入骨也不過是因為被劉氏逼上了絕路,要她眼睜睜地瞧著劉氏死去,於她而言也是個殘忍。
劉氏的喪事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鄭衣息這個名義上的兒子自然也有許多事要忙,所以煙兒便獨自一人回了澄苑。
鄭國公府內各處都掛上了喪幡和白布,時不時還會響起一陣哀切的喪樂,沒來由地讓人心頭一緊。<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