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作者有話說:
可能明天或者後天完結
第107章 墜落(二更)
與此同時,賀雁來正縱馬狂奔向觀月樓。
那日親眼看著千里攜軍離去後,他片刻都不敢耽誤,立刻回到宮中找到了現任祭師,向他說明情況後,後者也不敢輕視。直接任命蘭羅大將帶重兵前往大熙接應。
這個時候貿然出兵大熙,其意義無異於直接宣戰。可蘭羅再好的脾氣也不能忍受大熙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爾反爾和趕盡殺絕,即使兵戈相向也實屬無奈之舉。蘭羅上下無一人有怨言,用最快的速度整頓完畢,率兵出征。
而賀雁來等不及大部隊了,交代了抱劍幾句後便身騎踏雪一馬當先,直接往大熙趕去。
他就……不該放那孩子一個人胡來!
賀雁來咬緊牙關這般想道。
他恨不得這次風波平復過後就將千里鎖在自己身邊,任後者如何掙扎反抗都絕不放手。
只要可以保證千里能在他視線範圍內安然無恙,就算被記恨一輩子又如何?
他已經失去了太多了,絕對不能再失去一個千里。
若是……千里在大熙出了什麼事……
賀雁來眼神逐漸陰沉下來。
如果明煦此刻見到了他家合敦的表情,一定會嚇一大跳。
——他有理由相信,若千里在大熙出了什麼事,賀雁來一定會親手殺了仁帝和楊顯,讓他們去給千里陪葬。
賀雁來一人快馬加鞭,終於在太后壽宴當天抵達京都。他五年沒有回來了,還來不及感受一下故地重遊的苦澀,連賀府的大門都只是飛馳而過時匆匆看了一眼,便向城中最高的那處建築趕去。
離得近了,賀雁來目光一凝。
觀月樓外,三三兩兩停著好幾輛馬車,期間不住有人從中走出來,弓腰上了自家轎子回去了。
賀雁來認出了好幾位昔日同僚,還有幾個看著長大了不少的皇子。
最後,是楊顯從觀月樓中走了出來。比起五年前,他樣貌蒼老了許多,可眸中那股工於心計的精光卻有了愈來愈盛的趨勢。不知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令他如此滿足,他此刻的表情很是得意。
暗中觀察的賀雁來微微眯起眼睛,繼續等待。
可他等了許久,都沒人再從樓中出來。
千里呢?
千里還在裡面嗎?
一種不祥的預感由內而生,賀雁來抬頭,望了眼觀月樓的樓頂,若有所思。接著,他順手從小攤上買了頂斗笠扣在頭上以遮住面龐,悄無聲息地尾隨上了楊顯。
在楊顯的家轎消失在某一條小巷的拐彎處時,一道黑影輕盈地跳在了轎頂。
-
與此同時,頂樓上。
千里眉頭緊簇,警惕地盯著對面被侍衛重重包圍的仁帝,表情不善。
「仁帝這是何意?」他冷聲問道。
他身前一左一右站著巴特爾和左慶章,皆是神色凝重。
仁帝往後退了兩步,雖身量不高,但揚起下巴看人時也有些高高在上的俯視感,那眼神仿佛千里在他眼中已經是具屍體:「蘭羅王何必多問,乖乖束手就擒,倒能有個體面些的死法。」
千里忍了又忍,還是不禁斥責出聲:「你既與我蘭羅結交,邀請我來為太后祝壽,又何必做這兩面三刀的事情,騙我來這鴻門宴?」
「蘭羅王果然年輕,尚不知何為斬草要除根。五年前你父親暴斃,我本以為蘭羅能一蹶不振,之後便可向我稱臣,可你偏偏不順我意,我又怎能容你日後趕超?當然要永絕後患!」仁帝冷冷地說,不帶一絲感情起伏。
千里目光漸暗,咬緊牙關:「我蘭羅一直對熙文化心存善意,主動學習,以為日後可以相安無事……可你……」
仁帝似是被他逗樂了,不由得笑出了聲:「相安無事?婦人之仁!自古成王敗寇,臥榻旁豈容他人安睡?從你們踏上這片土地開始,你我便不可能相安無事,終是會有干戈再起的一天!」
「你無恥!」巴特爾狠狠呸了他一口,「我已向我們的人發出訊號,他們很快就會趕來。若是我主在此出事,蘭羅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到那時,你又如何解釋!」
「解釋?我需要向誰解釋?觀月樓工期不過兩月,下面的人吃了回扣偷工減料,導致其坍塌,而蘭羅王未能逃脫,殞命於此……我需要向誰解釋?」仁帝玩味地勾起一個笑容,在對面人緊張的注視下,緩緩揚起手,向身後的人招了招。
這像是一個「開戰」的訊號,剎那間,無數潛藏在此的禁衛軍傾巢出動,目標直指千里三人。
左慶章老驥伏櫪,拔劍出鞘橫在身前,怒喝一聲:「皇上!您授命楊顯築這觀月樓時,難道一點點都沒想過伯仁嗎?你這是在把秋野逼上絕路!」
「左慶章,你老了也糊塗了吧。賀伯仁十一年前便死在了邊關,他的兒子賀雁來五年前一敗如水,自請和親贖罪,我留他一命已是念及舊情。你若真為他們父子打抱不平,便也下去跟他們說去吧。」
千里沉著地揮劍防衛,在聽到仁帝的話時,卻還是忍不住加大了力氣,狠狠砍向迎面而來的小兵,毫不留情。
雁來哥哥一片丹心……到頭來在仁帝嘴裡只能落個「一敗如水」的定論!
這麻木不仁的皇帝有違天理,世間難容!他早以帶著他的王朝奔赴陌路,即使蘭羅按兵不動,也絕對會有其他人將其覆滅,殺個片甲不留。
可能明天或者後天完結
第107章 墜落(二更)
與此同時,賀雁來正縱馬狂奔向觀月樓。
那日親眼看著千里攜軍離去後,他片刻都不敢耽誤,立刻回到宮中找到了現任祭師,向他說明情況後,後者也不敢輕視。直接任命蘭羅大將帶重兵前往大熙接應。
這個時候貿然出兵大熙,其意義無異於直接宣戰。可蘭羅再好的脾氣也不能忍受大熙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爾反爾和趕盡殺絕,即使兵戈相向也實屬無奈之舉。蘭羅上下無一人有怨言,用最快的速度整頓完畢,率兵出征。
而賀雁來等不及大部隊了,交代了抱劍幾句後便身騎踏雪一馬當先,直接往大熙趕去。
他就……不該放那孩子一個人胡來!
賀雁來咬緊牙關這般想道。
他恨不得這次風波平復過後就將千里鎖在自己身邊,任後者如何掙扎反抗都絕不放手。
只要可以保證千里能在他視線範圍內安然無恙,就算被記恨一輩子又如何?
他已經失去了太多了,絕對不能再失去一個千里。
若是……千里在大熙出了什麼事……
賀雁來眼神逐漸陰沉下來。
如果明煦此刻見到了他家合敦的表情,一定會嚇一大跳。
——他有理由相信,若千里在大熙出了什麼事,賀雁來一定會親手殺了仁帝和楊顯,讓他們去給千里陪葬。
賀雁來一人快馬加鞭,終於在太后壽宴當天抵達京都。他五年沒有回來了,還來不及感受一下故地重遊的苦澀,連賀府的大門都只是飛馳而過時匆匆看了一眼,便向城中最高的那處建築趕去。
離得近了,賀雁來目光一凝。
觀月樓外,三三兩兩停著好幾輛馬車,期間不住有人從中走出來,弓腰上了自家轎子回去了。
賀雁來認出了好幾位昔日同僚,還有幾個看著長大了不少的皇子。
最後,是楊顯從觀月樓中走了出來。比起五年前,他樣貌蒼老了許多,可眸中那股工於心計的精光卻有了愈來愈盛的趨勢。不知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令他如此滿足,他此刻的表情很是得意。
暗中觀察的賀雁來微微眯起眼睛,繼續等待。
可他等了許久,都沒人再從樓中出來。
千里呢?
千里還在裡面嗎?
一種不祥的預感由內而生,賀雁來抬頭,望了眼觀月樓的樓頂,若有所思。接著,他順手從小攤上買了頂斗笠扣在頭上以遮住面龐,悄無聲息地尾隨上了楊顯。
在楊顯的家轎消失在某一條小巷的拐彎處時,一道黑影輕盈地跳在了轎頂。
-
與此同時,頂樓上。
千里眉頭緊簇,警惕地盯著對面被侍衛重重包圍的仁帝,表情不善。
「仁帝這是何意?」他冷聲問道。
他身前一左一右站著巴特爾和左慶章,皆是神色凝重。
仁帝往後退了兩步,雖身量不高,但揚起下巴看人時也有些高高在上的俯視感,那眼神仿佛千里在他眼中已經是具屍體:「蘭羅王何必多問,乖乖束手就擒,倒能有個體面些的死法。」
千里忍了又忍,還是不禁斥責出聲:「你既與我蘭羅結交,邀請我來為太后祝壽,又何必做這兩面三刀的事情,騙我來這鴻門宴?」
「蘭羅王果然年輕,尚不知何為斬草要除根。五年前你父親暴斃,我本以為蘭羅能一蹶不振,之後便可向我稱臣,可你偏偏不順我意,我又怎能容你日後趕超?當然要永絕後患!」仁帝冷冷地說,不帶一絲感情起伏。
千里目光漸暗,咬緊牙關:「我蘭羅一直對熙文化心存善意,主動學習,以為日後可以相安無事……可你……」
仁帝似是被他逗樂了,不由得笑出了聲:「相安無事?婦人之仁!自古成王敗寇,臥榻旁豈容他人安睡?從你們踏上這片土地開始,你我便不可能相安無事,終是會有干戈再起的一天!」
「你無恥!」巴特爾狠狠呸了他一口,「我已向我們的人發出訊號,他們很快就會趕來。若是我主在此出事,蘭羅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到那時,你又如何解釋!」
「解釋?我需要向誰解釋?觀月樓工期不過兩月,下面的人吃了回扣偷工減料,導致其坍塌,而蘭羅王未能逃脫,殞命於此……我需要向誰解釋?」仁帝玩味地勾起一個笑容,在對面人緊張的注視下,緩緩揚起手,向身後的人招了招。
這像是一個「開戰」的訊號,剎那間,無數潛藏在此的禁衛軍傾巢出動,目標直指千里三人。
左慶章老驥伏櫪,拔劍出鞘橫在身前,怒喝一聲:「皇上!您授命楊顯築這觀月樓時,難道一點點都沒想過伯仁嗎?你這是在把秋野逼上絕路!」
「左慶章,你老了也糊塗了吧。賀伯仁十一年前便死在了邊關,他的兒子賀雁來五年前一敗如水,自請和親贖罪,我留他一命已是念及舊情。你若真為他們父子打抱不平,便也下去跟他們說去吧。」
千里沉著地揮劍防衛,在聽到仁帝的話時,卻還是忍不住加大了力氣,狠狠砍向迎面而來的小兵,毫不留情。
雁來哥哥一片丹心……到頭來在仁帝嘴裡只能落個「一敗如水」的定論!
這麻木不仁的皇帝有違天理,世間難容!他早以帶著他的王朝奔赴陌路,即使蘭羅按兵不動,也絕對會有其他人將其覆滅,殺個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