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再醒來,是在三天之後。

  這三天裡,白、梅用上靈氣、雪蓮……諸多法子,總算將董階一個垂死之人拉了回來。

  而等董階睜開眼睛,白、梅總算從他口中聽到「皇帝效仿前朝」的各樣細節。

  原來自白、梅從京城離開那會兒,永和帝就開始慢慢減少上朝次數。

  朝堂眾臣對此自是反對,董階也是上摺子勸諫的人之一。不過,雪花一般的摺子,並未改變永和帝的態度,反倒讓他對上摺子的大臣們有了一絲厭煩。

  皇帝出現在朝堂的次數更少,大臣們也越來越急。刺探帝蹤是重罪,也總不能真鬧不清楚皇帝為何出現這麼大變化吧?……董階省略了一些細節,總歸,前年末,朝臣們終於還是知道是什麼改變了皇帝。

  一本由欽天監監正、監副獻上的「仙書」。

  聽到這裡,白、梅瞳仁猛然縮小。

  董階已經在繼續說起:「陛下先是以動物煉丹煉藥,再之後,是天牢中的死囚。」

  一切便如七十年前的事重演,朝臣們又是驚愕,又是痛心。無數人再度上書,希望皇帝在沒有一錯再錯的時候收手。

  永和帝卻被激怒了。動物、死囚,要麼不是人,要麼不配為人。自己並未做錯,為何大臣們一個個都要將前朝昏君與他做比?

  好啊,你們當我是昏君,我為何還要與你們客氣!

  董階與眾多朝臣被永和帝下獄。有人承受不住獄中磋磨,上書乞情。也有人始終堅持,在獄中永遠闔上了眼睛。

  董階是第三種。他被自己的老師保了出來,踏出陰暗潮濕的天牢那天,老師問他,你可後悔?

  董階說,不後悔。

  老師深深看他,再開口,就是要他離開京城。

  留下來,董階一定還會做些什麼,從而丟掉性命。

  可要是走……

  董階不願意。他並不懼怕死亡,卻也有顧慮,畢竟不願意牽連老師、家人。

  這時候,有人給他指了一條路。

  「去天山,找一位白大俠、一位梅大俠。」

  裹著石頭的字條被丟進董階暫居之處,落款是一個「謝」字。

  董階遲疑了些時候,最終決定照做。

  西行的路,走得並不順利。

  有人在追他。董階並不知道對方屬於什麼勢力,只知道自己絕對不能被捉到。

  好在他不是真正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雖然跌跌撞撞、用時良久。可最終,他還是來到了天山。

  「謝……」念著這個字,白爭流仿佛明白了什麼。再看一眼旁側梅映寒,見對方點點頭,顯然是與自己想到了一處。

  謝瓊英。曾經的麗妃,後來離開皇宮。

  她被白、梅從怨鬼包圍中救下,自然知道白、梅有什麼本事。

  「兩位。」看著白、梅的神情,董階就知道,自己來對了。

  這兩個江湖客並不懼怕「皇帝」兩個字,也的確顯得有辦法。不過——

  他問:「你們打算如何做?」

  白爭流聽著對方的問題,眼神微微晃動一下,回答:「董大人,你大約也能猜到,被秦桑、沐鷹獻給皇帝的,並不是什麼『仙法』,而是地地道道的邪術。

  「恰好,我們對付最多的,便是修習那邪術的魔修。」

  未等年節真正到來,各大門派再度收到了來自天山的英雄帖。

  曾經的屠魔盟成員、出海找尋「小蓬萊」者再度集結,這一次,劍指朝堂。

  正在血池修行的永和帝被眾多江湖客直接從宮中帶了出來,在京城最熱鬧的大集市上醜態畢露。

  皇位換了人。按說該輪到的是太子,可惜永和帝別的事做不好,卻的確是個好父親。不光太子,他其他孩子的住處也都被人發現了血池。

  那麼,難道是九王爺?

  朝臣們對傅銘當皇帝的選項並不滿意。江湖客們不清楚,他們卻是知道的。自從與那個姓顧的江湖人扯上關係之後,九王爺不知鬧出了多少笑話。這麼一個人,如何能當大任?

  再說,傅銘畢竟已經年近而立了。再怎麼「難當大任」,也是一個有主意的成年人。

  到最後,是一個年幼的宗室子被帶到京城,坐上那把椅子。

  這些後續,就與江湖客們無關了。

  他們再度道別,同時彼此提醒。

  自己做的是於天下人有利的好事,卻到底是把朝廷連綿踩在地上。那些大臣們臉上是笑,心裡指不定多恨他們。還有剛剛坐上龍椅的小皇帝,全都值得留心。

  不過,也不必太過擔憂。孟家案給了白、梅靈感,江湖客們還沒離開京城,「皇帝修行邪術,江湖客憤而出手」出手的故事已經流傳開了。眾人行在路上,但凡有個官差對他們聲音大一些,旁側百姓的眼神就要變化,懷疑是官差要對江湖客打擊報復。

  往後,更是出現一樣奇景。

  百姓們受了冤屈,竟是不會找到官府,而是直接去臨近江湖門派求助。

  這其實不算新鮮。早前鬼境不斷出現,許多地方的百姓已經習慣「有困難,找門派」。到現在,也不過是對朝堂的不信任加重,帶動更多人這麼做。

  白、梅將這一切看在眼中,私下也會討論,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若是如今的各大門派,咱們自然信任。可若是哪一天,又有一個『長沖門』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