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這就是為何之前王庚在朝堂上提及增設特科,會引起那麼大紛爭與反對的原因,連太子請立一位商女為太子妃,與此事相比,都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當下的讀書人大多出自各個書院,書院的名聲是否響亮,與其每一次科考能考出多少秀才,多少舉人,多少進士有關。
哪怕本身家中就是詩書傳家,到了年紀後,也會去書院進修一番,這樣才能更好的融入圈子。
文人士子中,講究同窗、同年、同師,因此才有士林這一說,這些士林出身的人組成了一個極其龐大的圈子,其背後牽扯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也代表著士大夫這一階層。
當階層已定,外來人侵入,無疑會觸犯整個階層的利益。
因此,平頭百姓們得知這一消息,不過人傳人議論幾聲,那些學子書生們則格外義憤填膺。
連著數日,各個酒樓茶舍食肆,都會有書生聚集在一處議論抨擊,抨擊朝廷這項昏庸之策。
說到激動處,甚至有人聯合到一起,去主管科舉的禮部大門前抗議。
可抗議並無用處,因為皇榜很快就張貼出來了。
朝廷於天下招募精通算學和商道之人,前來參與比試。凡入選之人,不光路費食宿全包,若能勝出者,還有獎勵。
這張皇榜,無疑是一記耳光扇在了那些前來抗議的學子臉上,因此事態非但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他們越來越多地走上街頭,去四處奔走,去聚集抗議。
三月十二,近三百多個讀書人聚集在禮部大門前。
禮部尚書下命,緊閉大門,暫不外出。
同時,國子監的所有監生都停學了,聚集抗議。
三月十三,他們得知此事是由端王主管,又聚集到端王府門前,嚷著讓端王給個說法。
一時間,事態愈演愈烈,漸漸有了失控之態。
由於他們的抗議聚集,甚至干擾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他們不允許有人為新策說話,一旦有人說話,便群起而攻之。
三月十四,由於這夥人在酒樓里大聲抨擊,干擾了酒樓其他客人。
酒樓掌柜沒忍住,說了幾句,惹得這些熱血上頭的讀書人謾罵不止,還砸了酒樓,掌柜在推搡之間受了傷,酒樓夥計們自然要護著自家掌柜。
於是本是爭論,後來變成混戰。
還是五城兵馬司的人出動,才暫時平息了這場紛爭。
此事傳出後,讓近日本就反感這些讀書人的普通人,越來越多的站了出來,組成了反對勢力。
誰都不傻,這夥人鬧得這麼凶,肯定觸犯了他們的利益。
怎麼?
難道就只准你們讀書人去當官,其他不會讀書的人就不行?
本來覺得自己不行,害怕鬧了笑話的人們,紛紛從家裡、店裡走了出來,前往試點報名參與。
不光京城如此,因為這一張皇榜,整個大梁十三省都轟動了。
大致經歷都與京城這邊差不多,先是讀書人反對、鬧事,再是惹怒普通人,出面反對。
就在這一觸即發之際,朝廷頒發明令,若再聚眾鬧事,革去功名,永不錄用。且撤掉比試,直接推行新政。
至此,這些讀書人才偃旗息鼓。
越來越多的人奔赴京城,但由於距離過遠,等這些人趕來,至少也是一個多月以後。
因此經過斟酌之後,負責這次比試的端王,將比試時間定在兩個月後的,也就是五月初八。
與此同時,宮裡早就在籌辦的皇長孫周歲宴也即將開始。
往日宮裡極少舉辦宮筵,皆因乾武帝不喜熱鬧,平時能免就免了去。這次宮裡準備大辦,凡在京官員五品以上,都可攜帶家眷參與。
因此到了這一天,宮裡十分熱鬧。
本來還未舉行婚禮,顏青棠是不能作為太子妃出席這種場合,可兩人孩子都生了,賜婚也下了,反正都知道,也沒什麼可遮掩的,於是到了這一日,顏青棠也出現了。
皇后親自帶著她,見過一眾皇親國戚家的女眷,以及一眾王公大臣家的女眷。
再是眼紅、嫉妒、非議,又有何用?
人家名分已經定下了,還生下了皇長孫。
就照皇長孫這得寵勢頭,指不定又是一個未來的太子,因此這次顏青棠在人前嶄露頭角,非但沒招來明面上的刁難,反而頗多人巴結。
甚至還有人把自家女兒推到前面,專門介紹一番,想讓二人熟識。也不知是真打著交好的想法,還是退而求其次瞧上了太子後宮其他位置的主意。
不過顏青棠現在顧不得這些,她今天實在太忙了。
第107章
◎抓周禮◎
大殿上, 衣香鬢影,笑語聲聲。
抬眼望去,最低的也是四品恭人起步, 各個命婦們都是一身端莊大氣命婦服。與之相比, 那些女孩們雖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卻相形見絀。
隨著乾武帝攜一眾官員到來,殿中又匯入一批王公大臣與皇親國戚, 越發熱鬧起來。
大殿正中,鋪了一張偌大的朱紅色的地氈。
其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抓周物事,有筆墨紙硯、有小弓、小劍、小刀,有印章、算盤、釵環、胭脂、玉佩等等。
琳琅滿目, 都等著皇長孫挑選。
今日,昦兒穿了一身大紅色衣裳, 上面繡了各式吉祥紋及龍紋。他本就生得白胖,這一身穿在身上, 更顯得面紅齒白, 好一個胖娃娃。<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當下的讀書人大多出自各個書院,書院的名聲是否響亮,與其每一次科考能考出多少秀才,多少舉人,多少進士有關。
哪怕本身家中就是詩書傳家,到了年紀後,也會去書院進修一番,這樣才能更好的融入圈子。
文人士子中,講究同窗、同年、同師,因此才有士林這一說,這些士林出身的人組成了一個極其龐大的圈子,其背後牽扯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也代表著士大夫這一階層。
當階層已定,外來人侵入,無疑會觸犯整個階層的利益。
因此,平頭百姓們得知這一消息,不過人傳人議論幾聲,那些學子書生們則格外義憤填膺。
連著數日,各個酒樓茶舍食肆,都會有書生聚集在一處議論抨擊,抨擊朝廷這項昏庸之策。
說到激動處,甚至有人聯合到一起,去主管科舉的禮部大門前抗議。
可抗議並無用處,因為皇榜很快就張貼出來了。
朝廷於天下招募精通算學和商道之人,前來參與比試。凡入選之人,不光路費食宿全包,若能勝出者,還有獎勵。
這張皇榜,無疑是一記耳光扇在了那些前來抗議的學子臉上,因此事態非但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他們越來越多地走上街頭,去四處奔走,去聚集抗議。
三月十二,近三百多個讀書人聚集在禮部大門前。
禮部尚書下命,緊閉大門,暫不外出。
同時,國子監的所有監生都停學了,聚集抗議。
三月十三,他們得知此事是由端王主管,又聚集到端王府門前,嚷著讓端王給個說法。
一時間,事態愈演愈烈,漸漸有了失控之態。
由於他們的抗議聚集,甚至干擾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他們不允許有人為新策說話,一旦有人說話,便群起而攻之。
三月十四,由於這夥人在酒樓里大聲抨擊,干擾了酒樓其他客人。
酒樓掌柜沒忍住,說了幾句,惹得這些熱血上頭的讀書人謾罵不止,還砸了酒樓,掌柜在推搡之間受了傷,酒樓夥計們自然要護著自家掌柜。
於是本是爭論,後來變成混戰。
還是五城兵馬司的人出動,才暫時平息了這場紛爭。
此事傳出後,讓近日本就反感這些讀書人的普通人,越來越多的站了出來,組成了反對勢力。
誰都不傻,這夥人鬧得這麼凶,肯定觸犯了他們的利益。
怎麼?
難道就只准你們讀書人去當官,其他不會讀書的人就不行?
本來覺得自己不行,害怕鬧了笑話的人們,紛紛從家裡、店裡走了出來,前往試點報名參與。
不光京城如此,因為這一張皇榜,整個大梁十三省都轟動了。
大致經歷都與京城這邊差不多,先是讀書人反對、鬧事,再是惹怒普通人,出面反對。
就在這一觸即發之際,朝廷頒發明令,若再聚眾鬧事,革去功名,永不錄用。且撤掉比試,直接推行新政。
至此,這些讀書人才偃旗息鼓。
越來越多的人奔赴京城,但由於距離過遠,等這些人趕來,至少也是一個多月以後。
因此經過斟酌之後,負責這次比試的端王,將比試時間定在兩個月後的,也就是五月初八。
與此同時,宮裡早就在籌辦的皇長孫周歲宴也即將開始。
往日宮裡極少舉辦宮筵,皆因乾武帝不喜熱鬧,平時能免就免了去。這次宮裡準備大辦,凡在京官員五品以上,都可攜帶家眷參與。
因此到了這一天,宮裡十分熱鬧。
本來還未舉行婚禮,顏青棠是不能作為太子妃出席這種場合,可兩人孩子都生了,賜婚也下了,反正都知道,也沒什麼可遮掩的,於是到了這一日,顏青棠也出現了。
皇后親自帶著她,見過一眾皇親國戚家的女眷,以及一眾王公大臣家的女眷。
再是眼紅、嫉妒、非議,又有何用?
人家名分已經定下了,還生下了皇長孫。
就照皇長孫這得寵勢頭,指不定又是一個未來的太子,因此這次顏青棠在人前嶄露頭角,非但沒招來明面上的刁難,反而頗多人巴結。
甚至還有人把自家女兒推到前面,專門介紹一番,想讓二人熟識。也不知是真打著交好的想法,還是退而求其次瞧上了太子後宮其他位置的主意。
不過顏青棠現在顧不得這些,她今天實在太忙了。
第107章
◎抓周禮◎
大殿上, 衣香鬢影,笑語聲聲。
抬眼望去,最低的也是四品恭人起步, 各個命婦們都是一身端莊大氣命婦服。與之相比, 那些女孩們雖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卻相形見絀。
隨著乾武帝攜一眾官員到來,殿中又匯入一批王公大臣與皇親國戚, 越發熱鬧起來。
大殿正中,鋪了一張偌大的朱紅色的地氈。
其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抓周物事,有筆墨紙硯、有小弓、小劍、小刀,有印章、算盤、釵環、胭脂、玉佩等等。
琳琅滿目, 都等著皇長孫挑選。
今日,昦兒穿了一身大紅色衣裳, 上面繡了各式吉祥紋及龍紋。他本就生得白胖,這一身穿在身上, 更顯得面紅齒白, 好一個胖娃娃。<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