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見這二人親密到像是完全沒隔閡,姜沐臻詫異不止,好似陛下整個人都與這三年完全不同,此時的他再無暴戾之氣,看著人時,更無以往的死氣沉沉。
難道,這都是他姐姐回來了才改變了陛下?
**
永壽宮內,薰香裊裊。
謝縛辭這幾日處理好堆積的朝政之後,便親自來見太后一面。
崔繼後命宮人給謝縛辭斟上好的茶水,遂面色平和的敘舊,話題最後卻又落到了姜沐璃的身上,言語間很難聽不出在惱姜沐璃隱瞞活下來的事實,害得讓所有人為她傷心不已。
謝縛辭冷笑一聲,猛然站起,陰惻惻的眼神審視崔繼後,冷言道:「三年前的事,太后至今沒有給朕一個交代,你趁朕不注意,想把朕的皇后給神不知鬼不覺的送出皇宮。」
他黑眸一眯:「若非當初出了那件事,她興許早已經被你給藏了起來,太后,你就這樣容不下她嗎?」
皇帝毫不給她顏面,嚴聲質問。
崔繼後放下茶盞,容色微怒,反問道:「哀家為何容不下她,皇帝心知肚明,你當初說好了,皇后之位會留給我們崔氏,好,就當你和萱兒有緣無分好了,那太子呢?你的皇后回宮還特地帶上她的養女,她想做什麼?」
聽完太后一席話後,謝縛辭臉色簡直沉得能擠出水了。
「太后在想什麼?皇后帶回來的孩子不過是她友人的女兒,過幾日便會送回去罷了。」
崔繼後沒料到其中緣由竟這般簡單,楞了須臾。
見她如此,謝縛辭很快便明白太后的用意,唇角浮起嘲意:「太后莫不是又在打太子的主意?」
崔繼後淡淡一笑:「為何不可,萱兒和馮世子的閨女出生顯赫尊貴,自然是未來太子妃的絕佳人選。」
果然,這便也難怪太后從護國寺回來後,崔萱帶著她的女兒入宮偶遇舒舒的次數就多了。
謝縛辭面色不悅,冷言警告:「太子如今才三歲,未免太操之過急了些,太后的那些謀劃,放過這些小輩不可嗎?」
崔繼後緊抿著唇,冷哼一聲。
謝縛辭今日來永壽宮自然不是來與太后敘舊的,眼見太后還沒放棄她的私心,他決然不會容忍下去。
當年是他就罷了,那時候他並未認識緣緣,皇后之位對他來說,是誰都無所謂。
可如今,他已有妻子和孩子,斷不會看著他和緣緣的孩子被太后這樣算計。
「既然太后這般冥頑不靈,那就莫怪朕狠心了。」
崔繼後面色一變,「你想做什麼?」
謝縛辭轉過身,喊了一聲吳毓。
吳毓躬身入殿,「陛下有何吩咐。」
「傳朕旨意,太后深仁厚澤,慈悲為懷,因心系黎民百姓,仍不忍部分災地的百姓飽受苦難,則自請去護國寺為大晉百姓祈福。」
崔繼後愕然,驚嚇之餘站起身:「你這是要將哀家遣到護國寺去不能回長安?」
謝縛辭轉身,眼底寒涼看她:「太后不是最愛操心別人的事嗎?為百姓祈福可是行善積德的好事,護國寺更是個好地方,想必太后在那會更加自在。」
他不是在說笑,是認真的,且很顯然,這次被遣送到護國寺,興許這生都回不了長安了。
崔繼後整個人頓時失去了以往的端莊貴氣,無力地坐了下來。
到底是自己的姨母,且實際上,她並未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謝縛辭心有不忍,輕聲勸道:「姨母,您半輩子為了崔氏,為了朕的母后,為何您就不能為自己活一次?」
為自己活一次?崔繼後面上浮起悲涼。
倘若不是長姐薨逝,興許她早已嫁給了那個男人為妻,又怎會伺候了薄情寡義的先帝十幾年。
她搖了搖頭,輕聲道:「瑾瀾,你真的變了很多。」
謝縛辭微楞。
崔繼後抬起臉來,淡淡笑了:「護國寺是不是有什麼在等哀家?」
「按照你以往的性子,絕不會多此一舉說這句話。」
謝縛辭再沒多言,只交代了幾句讓她保重的話便轉身出了永壽宮。
望著他離去的挺拔身影,恍惚間仿佛與當年那個,決然離開長安的小少年的單薄背影重疊。
崔繼後眼角漸漸浮起淚意。
不知何時,當年那孤身隻影的瑾瀾也有了拼命想守護的家人,他會為了他在乎的人剷除一切難題。
**
時間轉眼流逝,正值盛夏,夜風夾雜著熱氣,距崔繼後啟程前往護國寺已有月余。
姜沐璃得知了崔繼後這件事後,本心裡有些過意不去,後聽謝縛辭的說法,又不免有點動容。
庭院蟲鳴陣陣,樹影婆娑。
夜裡納涼間,謝縛辭著單薄白色長衫,衣襟鬆散擁著懷中的女子抱怨:「緣緣這陣子時常往鄭府跑,是不是忘了,你已經是朕的皇后了。」
姜沐璃嫌熱,總忍不住想要推開他,「我祖父年齡大了,我作為小輩自然要多去看看他才行,也是給我父親盡一些孝道,陛下連這都管嗎?」
謝縛辭不悅道:「白日也就算了,為何還要鄭府留宿?有幾夜朕處理完政務回寢殿都沒看見你人。」
說起這個,姜沐璃連忙想起來,眉眼彎彎與他打著商量:「要不,我便在鄭府再多住一陣時日好了,過幾日再將舒舒帶去見他曾外祖。」<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難道,這都是他姐姐回來了才改變了陛下?
**
永壽宮內,薰香裊裊。
謝縛辭這幾日處理好堆積的朝政之後,便親自來見太后一面。
崔繼後命宮人給謝縛辭斟上好的茶水,遂面色平和的敘舊,話題最後卻又落到了姜沐璃的身上,言語間很難聽不出在惱姜沐璃隱瞞活下來的事實,害得讓所有人為她傷心不已。
謝縛辭冷笑一聲,猛然站起,陰惻惻的眼神審視崔繼後,冷言道:「三年前的事,太后至今沒有給朕一個交代,你趁朕不注意,想把朕的皇后給神不知鬼不覺的送出皇宮。」
他黑眸一眯:「若非當初出了那件事,她興許早已經被你給藏了起來,太后,你就這樣容不下她嗎?」
皇帝毫不給她顏面,嚴聲質問。
崔繼後放下茶盞,容色微怒,反問道:「哀家為何容不下她,皇帝心知肚明,你當初說好了,皇后之位會留給我們崔氏,好,就當你和萱兒有緣無分好了,那太子呢?你的皇后回宮還特地帶上她的養女,她想做什麼?」
聽完太后一席話後,謝縛辭臉色簡直沉得能擠出水了。
「太后在想什麼?皇后帶回來的孩子不過是她友人的女兒,過幾日便會送回去罷了。」
崔繼後沒料到其中緣由竟這般簡單,楞了須臾。
見她如此,謝縛辭很快便明白太后的用意,唇角浮起嘲意:「太后莫不是又在打太子的主意?」
崔繼後淡淡一笑:「為何不可,萱兒和馮世子的閨女出生顯赫尊貴,自然是未來太子妃的絕佳人選。」
果然,這便也難怪太后從護國寺回來後,崔萱帶著她的女兒入宮偶遇舒舒的次數就多了。
謝縛辭面色不悅,冷言警告:「太子如今才三歲,未免太操之過急了些,太后的那些謀劃,放過這些小輩不可嗎?」
崔繼後緊抿著唇,冷哼一聲。
謝縛辭今日來永壽宮自然不是來與太后敘舊的,眼見太后還沒放棄她的私心,他決然不會容忍下去。
當年是他就罷了,那時候他並未認識緣緣,皇后之位對他來說,是誰都無所謂。
可如今,他已有妻子和孩子,斷不會看著他和緣緣的孩子被太后這樣算計。
「既然太后這般冥頑不靈,那就莫怪朕狠心了。」
崔繼後面色一變,「你想做什麼?」
謝縛辭轉過身,喊了一聲吳毓。
吳毓躬身入殿,「陛下有何吩咐。」
「傳朕旨意,太后深仁厚澤,慈悲為懷,因心系黎民百姓,仍不忍部分災地的百姓飽受苦難,則自請去護國寺為大晉百姓祈福。」
崔繼後愕然,驚嚇之餘站起身:「你這是要將哀家遣到護國寺去不能回長安?」
謝縛辭轉身,眼底寒涼看她:「太后不是最愛操心別人的事嗎?為百姓祈福可是行善積德的好事,護國寺更是個好地方,想必太后在那會更加自在。」
他不是在說笑,是認真的,且很顯然,這次被遣送到護國寺,興許這生都回不了長安了。
崔繼後整個人頓時失去了以往的端莊貴氣,無力地坐了下來。
到底是自己的姨母,且實際上,她並未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謝縛辭心有不忍,輕聲勸道:「姨母,您半輩子為了崔氏,為了朕的母后,為何您就不能為自己活一次?」
為自己活一次?崔繼後面上浮起悲涼。
倘若不是長姐薨逝,興許她早已嫁給了那個男人為妻,又怎會伺候了薄情寡義的先帝十幾年。
她搖了搖頭,輕聲道:「瑾瀾,你真的變了很多。」
謝縛辭微楞。
崔繼後抬起臉來,淡淡笑了:「護國寺是不是有什麼在等哀家?」
「按照你以往的性子,絕不會多此一舉說這句話。」
謝縛辭再沒多言,只交代了幾句讓她保重的話便轉身出了永壽宮。
望著他離去的挺拔身影,恍惚間仿佛與當年那個,決然離開長安的小少年的單薄背影重疊。
崔繼後眼角漸漸浮起淚意。
不知何時,當年那孤身隻影的瑾瀾也有了拼命想守護的家人,他會為了他在乎的人剷除一切難題。
**
時間轉眼流逝,正值盛夏,夜風夾雜著熱氣,距崔繼後啟程前往護國寺已有月余。
姜沐璃得知了崔繼後這件事後,本心裡有些過意不去,後聽謝縛辭的說法,又不免有點動容。
庭院蟲鳴陣陣,樹影婆娑。
夜裡納涼間,謝縛辭著單薄白色長衫,衣襟鬆散擁著懷中的女子抱怨:「緣緣這陣子時常往鄭府跑,是不是忘了,你已經是朕的皇后了。」
姜沐璃嫌熱,總忍不住想要推開他,「我祖父年齡大了,我作為小輩自然要多去看看他才行,也是給我父親盡一些孝道,陛下連這都管嗎?」
謝縛辭不悅道:「白日也就算了,為何還要鄭府留宿?有幾夜朕處理完政務回寢殿都沒看見你人。」
說起這個,姜沐璃連忙想起來,眉眼彎彎與他打著商量:「要不,我便在鄭府再多住一陣時日好了,過幾日再將舒舒帶去見他曾外祖。」<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