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郭子儒被問的面上虛汗淋漓,忍不住拿起袖子擦拭起來。

  「再往前算,三十多年前南國曾出現過像現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時候,諸位都是讀過史書通曉南國歷代大事的,有誰不知道當年的事商賈四大家合力解決的?有誰不知道是我娘自己一個人從江城奔波千里赴京獻出財物良策,如今南國國庫充盈,有多少力量是當年我娘的嫁妝!那為何她為南國兢兢業業了一生,到頭來卻被唾罵成一個禍國妖婦呢?一年來我回來南國,左相大人和郭大人都極力向皇上舉薦我,舉薦花家接手被喬家霍霍的一團污糟的鹽政,怎的,如今鹽政出了問題,你們甚至不問問我,問問花家可有解決之策就先要殺了我?諸君,你們有心嗎?」

  花流這一番話像一記重錘敲在了諸位大臣的心上,將眾人的虛偽暴露無疑。誰都知道這些道理,但是誰也沒有真心想過這些事情,畢竟有錢有勢的商賈四大家,最後被平被屠殺的也是商賈四大家,關他們這些人何事呢?他們是為了天下為了百姓啊,損失一個花淳算什麼?花家倒台了,至少寧家就不擔心有人權勢太大威脅皇位了,所以如今損失一個花流又算什麼,只要能把鹽政的事情掩蓋下去,他們依舊是忠君體國的賢臣,花家?花流?那是他們倒霉罷了,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倒霉蛋,總歸是輪不到他們身上的,只要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讓別人犧牲有什麼大不了的。

  此時反應最快地依舊是藍九峰,他並不受方才花流慷慨激昂地話影響,而是陰沉地提出了一句:「家主說這些與鹽池一案有關係嗎?」

  花流道:「我還是那句話,鹽池的事是花家辦事不利,只要藍大人別動不動就要殺我,我花家必定有解救之法。」

  陳篆隸有些結巴道:「什、什麼法子,你先說。」

  花流道:「方才陳大人說南國如今百姓數千萬計,此數並不準確,根據戶部最新統計,南國舉國百姓,八百萬左右,花家曾算過,每人一年食鹽四斤左右,貧苦人家還要少些,就按陳大人所說,千萬人口,人均一年四斤鹽,換算下來,只要備下三十三萬石,就足足夠南國百姓一年所食。方才諸君算出來國庫有鹽三萬石,李家有鹽十萬石,」花流朝寧韞征行了個禮,寧韞征連忙回禮,花流又道,「花家尚有庫存十五萬石,加起來就是二十八萬石,加之如今百姓及零散商戶囤鹽,這些數量,撐一年是沒有問題的。」

  「可還有一年要如何……」

  花流道:「陳大人方才也說了,坐吃山空不是個好法子,我如今與大家算這個數,只是為了讓大家安心,鹽的問題沒有急到火燒眉毛的地步,為長遠計,我倒覺得,一味依賴鹽池也是不行的,南國六成鹽要靠鹽池,但是還有四成,靠於大周合作,大周一面儘是海域,食鹽問題上向來供大於求,如今南國食鹽短缺,何不與大周做生意呢?」

  陳篆隸道:「大周豈是好說話之輩?我與大周你死我活數百年,大周若要得知此事,趁此機會大舉出兵討伐又當如何。」

  花流道:「若是之前,自當要防大周趁亂起兵,可如今大周自己都動盪不安,大周皇帝方不留倒是位好皇帝,只是方家上幾代皇帝荒廢朝政,到他這一代,如今國庫空虛,各地亦有內亂,如今與方不留做這個生意,恰好能解決大周國庫空虛沒錢養兵的難題,方不留必定會答應。若說起兵,大周內亂不比南國,南國不過是些賊人趁亂鬧事,未成氣候,大周異姓王陳望與方家對峙許久,雙方皆虎視眈眈不敢亂動,有陳望幫我們盯著,方不留不敢起兵。」

  陳篆隸還要說什麼,就聽見藍九峰輕輕咳嗽了一聲,他望向藍九峰,見他不動聲色地搖了搖頭,陳篆隸明白,藍九峰此舉,是在默認花流所言非虛。

  倒是景尚書適時添了一句:「花公子所說也只是假設,大周路遠,如今若有內亂,覲見大周皇帝更是不易,若這場生意一年半年都談不成,又該當如何。」

  「花關心!」花流叫了一聲,立即有一少年捧了一道冊子入殿。

  花流笑道:「此事我已與大周皇帝談妥,我兒花關心帶來了大周戶部蓋章的契約,另則京原帝為表誠心,已經調了十萬石鹽準備入關送到,剩下二十五萬石三個月之內就陸續送到,第一批鹽這幾日已經快到瓊城了,如今運鹽都是從瓊城起,此次海鹽入關,還是從瓊城往各處發,花家在此許諾,價錢還會與之前一樣,不會趁機漲價。」

  眾人面上皆有喜色,方才花流算帳是往大了算的,實際百姓用鹽,兩年五十萬石就已經足夠,如今庫存二十八萬石,又有了大周的十萬石,三十八萬石,後面只需十二萬石就已經足夠。

  就連郭子儒都說了一句:「花家此舉,利國利民,甚有擔當!」

  頓時附和者眾,誰知花流卻話鋒一轉,道:「諸君且慢,我沒說沒有條件。」

  立時就有人開口道:「家主要做什麼?」

  花流道:「此次鹽禍,花家出力不少,眾人也知道花家剛剛復起一年,並不富裕,如今更是幾乎是掏空了家底去填鹽禍的窟窿,出力不討好的事花家不願再做,今日諸君若還要用花家,必要答應我的條件。」

  藍九峰冷笑道:「若說要為先皇后翻案家主難免就有些強人所難了,家主確實不是先皇血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