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他的目光看向眾人,緩緩道:「眾位所願,本尊知曉,只是此事關係重大,還請諸位讓本尊仔細思量片刻。」
「請尊主三思。」仙門、魔域齊聲喊道。
卻是不承想,江巽雪話音剛落,他便牽著余歲消失在了眾目睽睽之下。
「尊主呢?」
「尊主怎麼跑了?」
江巽雪的確帶著余歲跑了,只留下一句話在蒼山之巔上迴蕩:「八月十五乃是良辰吉日,屆時本尊與棲梧魔君的道侶大典,還請諸位趕赴青冥山中參加——」
「道侶大典位置定在青冥,道侶又是棲梧魔君,那尊主還是我們魔域的嘍?」
「才不是——也就是你們之前準備過,不用再重新籌備,沒見尊主也要我們仙門去參加道侶大典了嗎?」
蒼山之巔議論不止,這一次的圍剿也徹底落下帷幕。
江巽雪和余歲把眾人拋在身後,相視一笑,消失在了茫茫雪山之中。
天地闊,江河遠,歲歲朝朝,暗香疏影,從此伴餘生。
-正文完-
作者有話說:
正文就結束啦,敲下正文完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快樂吶~這本書,我覺得完成度還算不錯,希望再加再勵,下本更好,如果繼續寫耽的話,就是那本《一家三口穿成娃綜對照組之後》,也有可能會寫個短篇的言情,就是那個《和小皇帝互穿的日日夜夜》
接下來是一個番外,由於是是古文的形式,便不再弄單章了,放在作話里,相當於是江巽雪和余歲的前世,江巽雪是鳳凰轉世,這一世有鳳凰血脈,才可以用鳳凰骨重塑身體,余歲是梧桐木生出的枝丫。
鳳凰棲息在梧桐上,有一次他有事離開,回來的時候發現梧桐被人伐去賣錢,最後兜兜轉轉到了伏羲的手中,鳳凰找到的時候,梧桐已經被製成了伏羲琴。
小梧桐是因鳳凰淚和天降大雪的緣故,在梧桐上重新生出的枝椏,不過這個時候鳳凰已經死了。
直到很久以後,小梧桐等到江巽雪來帶走他,余歲也漸漸有了自己的意識。
好了,接下來的就是番外了~讀起來不難懂,就是初次用古文寫,不怎麼好,請見諒~
東南之地,有一山曰冥梧,臨於東海之上,多金玉,多怪獸,無草木,人難以上。
逾三百餘歲,有木焉,名梧桐,初微弱,人不知其所在。
又逾三百餘歲,梧桐漸長成,去山遠則見梧桐在矣,亭亭如蓋,人嚮往之,畏怪獸不敢去。
忽一日,鳳凰閒至此,見梧桐,徘徊數日,心喜之,遂棲於此。
梧桐久寂寥,心亦喜之,鳳凰自此伴之。
鳳凰非梧桐不棲,百鳥避之,怪獸漸少,眾人欣然往之,得金玉,甚歡喜。
自是之後,不知又幾百餘歲,情更甚矣,日日相伴,不曾須臾分離。
又一日,鳳凰聞族中訊,不得不返,含淚鳴數次,然後離之。
輾轉數月,鳳凰自族中歸於冥梧,不見梧桐,本處惟留其根,心大驚。
遍尋之,無果,遂出冥梧,尋人聞之,其人曰:「此木高而冠茂,遂伐之,賣於往來商賈。」
鳳凰甚怒,觀其乃常人,唯怒之而去。
再尋之,在聖人伏羲,已為三段,將為之制琴,靈氣斷絕,不復救之。
伏羲不知,已悔之,然已無及矣,因以伏羲為名念之,遂為伏羲琴。
鳳凰悲欲絕,遂返冥梧,繞木悲鳴,數月後,哀啼而亡,天降大雪以葬之。
逾年,冥梧山怪獸漸多,人不能往,冥梧山多金玉漸為傳聞而。
好啦~接下來我再寫一個道侶大典的番外。
第135章 番外
道侶大典
時間過得飛快, 轉眼便入了八月,青冥宮中一片焦灼。
「尊主說八月十五要舉行道侶大典,可這已經都到八月了, 為何還不見尊主和棲梧魔君?」
「沈壇主是不是知道些什麼, 若是知道, 便直接告訴我們吧, 也省得我們擔憂了。」
沈素衣搖搖頭:「尊主的性子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他去哪裡又怎會告訴我?不過,這一次應當不會在出什麼差錯了。」
是啊——
這道侶大典已經推遲過一次了,尊主又怎麼會讓它再推遲一次?
「話是這麼說沒錯, 可萬一尊主和魔君玩得樂不思蜀,忘了歸期怎麼辦?而且,道侶大典的事情那般多, 尊主和魔君也應當提前回來熟悉流程才對。」
「不光是流程,還有婚服呢, 這衣服改起來可不容易,總是要提前一些才有時間改的。」
「對啊,還是早些把尊主找回來才對,不然到了十五那日,讓仙門看了笑話可就不好了。」
自蒼山之巔一別,尊主和棲梧魔君便再未出現過了。
這道侶大典定在青冥,世人便都以為他們兩個是在青冥宮,但青冥宮的人卻是知道, 尊主和魔君都沒回過青冥。
若是讓仙門的人知道了, 偷偷撬他們尊主的牆角可怎麼辦?
他們尊主雖然已經做了千年的魔尊, 但對仙門也是有感情在的, 要是被撬了牆角回去做仙尊可就不好了。
沈素衣眨了眨眼, 這些人如此盼著尊主回來,是有愛戴尊主的成分在,但更多的還是怕尊主一個高興跑仙門去。
仙門若是有了尊主坐鎮,那對魔域可就大大不利了。
「請尊主三思。」仙門、魔域齊聲喊道。
卻是不承想,江巽雪話音剛落,他便牽著余歲消失在了眾目睽睽之下。
「尊主呢?」
「尊主怎麼跑了?」
江巽雪的確帶著余歲跑了,只留下一句話在蒼山之巔上迴蕩:「八月十五乃是良辰吉日,屆時本尊與棲梧魔君的道侶大典,還請諸位趕赴青冥山中參加——」
「道侶大典位置定在青冥,道侶又是棲梧魔君,那尊主還是我們魔域的嘍?」
「才不是——也就是你們之前準備過,不用再重新籌備,沒見尊主也要我們仙門去參加道侶大典了嗎?」
蒼山之巔議論不止,這一次的圍剿也徹底落下帷幕。
江巽雪和余歲把眾人拋在身後,相視一笑,消失在了茫茫雪山之中。
天地闊,江河遠,歲歲朝朝,暗香疏影,從此伴餘生。
-正文完-
作者有話說:
正文就結束啦,敲下正文完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快樂吶~這本書,我覺得完成度還算不錯,希望再加再勵,下本更好,如果繼續寫耽的話,就是那本《一家三口穿成娃綜對照組之後》,也有可能會寫個短篇的言情,就是那個《和小皇帝互穿的日日夜夜》
接下來是一個番外,由於是是古文的形式,便不再弄單章了,放在作話里,相當於是江巽雪和余歲的前世,江巽雪是鳳凰轉世,這一世有鳳凰血脈,才可以用鳳凰骨重塑身體,余歲是梧桐木生出的枝丫。
鳳凰棲息在梧桐上,有一次他有事離開,回來的時候發現梧桐被人伐去賣錢,最後兜兜轉轉到了伏羲的手中,鳳凰找到的時候,梧桐已經被製成了伏羲琴。
小梧桐是因鳳凰淚和天降大雪的緣故,在梧桐上重新生出的枝椏,不過這個時候鳳凰已經死了。
直到很久以後,小梧桐等到江巽雪來帶走他,余歲也漸漸有了自己的意識。
好了,接下來的就是番外了~讀起來不難懂,就是初次用古文寫,不怎麼好,請見諒~
東南之地,有一山曰冥梧,臨於東海之上,多金玉,多怪獸,無草木,人難以上。
逾三百餘歲,有木焉,名梧桐,初微弱,人不知其所在。
又逾三百餘歲,梧桐漸長成,去山遠則見梧桐在矣,亭亭如蓋,人嚮往之,畏怪獸不敢去。
忽一日,鳳凰閒至此,見梧桐,徘徊數日,心喜之,遂棲於此。
梧桐久寂寥,心亦喜之,鳳凰自此伴之。
鳳凰非梧桐不棲,百鳥避之,怪獸漸少,眾人欣然往之,得金玉,甚歡喜。
自是之後,不知又幾百餘歲,情更甚矣,日日相伴,不曾須臾分離。
又一日,鳳凰聞族中訊,不得不返,含淚鳴數次,然後離之。
輾轉數月,鳳凰自族中歸於冥梧,不見梧桐,本處惟留其根,心大驚。
遍尋之,無果,遂出冥梧,尋人聞之,其人曰:「此木高而冠茂,遂伐之,賣於往來商賈。」
鳳凰甚怒,觀其乃常人,唯怒之而去。
再尋之,在聖人伏羲,已為三段,將為之制琴,靈氣斷絕,不復救之。
伏羲不知,已悔之,然已無及矣,因以伏羲為名念之,遂為伏羲琴。
鳳凰悲欲絕,遂返冥梧,繞木悲鳴,數月後,哀啼而亡,天降大雪以葬之。
逾年,冥梧山怪獸漸多,人不能往,冥梧山多金玉漸為傳聞而。
好啦~接下來我再寫一個道侶大典的番外。
第135章 番外
道侶大典
時間過得飛快, 轉眼便入了八月,青冥宮中一片焦灼。
「尊主說八月十五要舉行道侶大典,可這已經都到八月了, 為何還不見尊主和棲梧魔君?」
「沈壇主是不是知道些什麼, 若是知道, 便直接告訴我們吧, 也省得我們擔憂了。」
沈素衣搖搖頭:「尊主的性子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他去哪裡又怎會告訴我?不過,這一次應當不會在出什麼差錯了。」
是啊——
這道侶大典已經推遲過一次了,尊主又怎麼會讓它再推遲一次?
「話是這麼說沒錯, 可萬一尊主和魔君玩得樂不思蜀,忘了歸期怎麼辦?而且,道侶大典的事情那般多, 尊主和魔君也應當提前回來熟悉流程才對。」
「不光是流程,還有婚服呢, 這衣服改起來可不容易,總是要提前一些才有時間改的。」
「對啊,還是早些把尊主找回來才對,不然到了十五那日,讓仙門看了笑話可就不好了。」
自蒼山之巔一別,尊主和棲梧魔君便再未出現過了。
這道侶大典定在青冥,世人便都以為他們兩個是在青冥宮,但青冥宮的人卻是知道, 尊主和魔君都沒回過青冥。
若是讓仙門的人知道了, 偷偷撬他們尊主的牆角可怎麼辦?
他們尊主雖然已經做了千年的魔尊, 但對仙門也是有感情在的, 要是被撬了牆角回去做仙尊可就不好了。
沈素衣眨了眨眼, 這些人如此盼著尊主回來,是有愛戴尊主的成分在,但更多的還是怕尊主一個高興跑仙門去。
仙門若是有了尊主坐鎮,那對魔域可就大大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