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嘻,原來秋夫人並不知機關何處。我拉著她的袍袖,讓裡面那隻素手撫過鳳椅右把手下的暗扭。多寶格咔聲中開,秋夫人暗舒氣息,“扶進去罷,讓他們jīng心伺候。”
這時的秋夫人……很像太后。平日的她,雖有一張和太后毫無二致的臉,但眉目舒緩,形容灑脫,和太后並身一起時,就算不去看衣物裝飾,也與jīng厲的姐姐找得到不同。而此時,若非適才易裝換妝的過程我一一在目,極難分辨真偽。可時而知,為救愛子脫難,秋夫人傾盡了全副心思。
所以,她將要做的事,引起了我濃濃好奇。在密室為秋長風恢復神志後,不顧那廝纏問,匆匆返回,只為看秋夫人如何翻雲覆雨。
66
“母后,您特地宣兒臣來,所為何事?”
“前廷的事,解決的如何了?”
“那些老頑固,還不是老生常彈。”昭景帝輕嗤,“兒臣聞長風昨日抵京,母后已經見過他了罷?”
“皇帝準備如何發落長風?”
“如何發落長風,母后心中早有主張,兒臣再說什麼,也只是徒惹母后不快而已。”
“皇帝此話差矣。”“太后”鳳眸合嗔,“你是一國之君,如此大事當然該由你做主,母后何嘗gān你政事來著?”
“母后既然已經把人扣下了,又能如何呢?”
“以皇上之見,是贊成將他扣押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這時把他放了,不啻縱虎歸山,戰亂綿延無期,qíng勢更將不堪收拾。為萬民考慮,只得先扣著他了。”
“太后”覆下眸瞼,低語如喃,“可是,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母親,我顧不了萬民。我能顧的,只有自己的兒子而已……”
“呃?”皇帝劍眉微蹙,“母后,您說了什麼?”
“沒什麼。”“太后”舉眸一笑,“只是在感嘆世事無奈,昶兒。”
昭景帝一怔,“……母后有好久沒有如此稱呼兒臣了。”
“喝茶罷,茶喝完了,還有許多事要做。”
“好。”皇帝在微忡間,勾盞啜飲。
“有刺客!”
嘆為觀止啊,嘆為觀止。
秋夫人先後向太后、皇帝打探口聲,亦先後獲知兩人萬不能還愛子自由,不惜鋌而走險,施以***,一個置入密宮,一個……
在我心中,秋夫人一直如一株華堂麗廈前的牡丹,嬌艷jīng致,名花傾國,雖貴不可欺,畢竟弱不禁風。但一個母親可以為兒子爆發出怎樣的能量,做到怎樣的地步?
我見識了。
如此演出,可謂搏命,直讓小海嘆為觀止,想來,這段事若直載史書,必是驚世駭俗,毀譽難明。
“皇上在裡面生死未明,爾等朝廷重臣,國之股腦,值此非常時刻,只知爭權奪勢的麼?”“太后”面掛怒濤滾滾,眸含詭雲萬千,對一gān連夜進宮的重臣,聲色俱厲,凝聲喝叱。
“朝堂上有文武百員,哀家何以只宣爾等?爾等中,有三朝老臣,有皇親國戚,有皇上倚重的後起之秀,飽讀詩書,深知廉恥,可看看,適才間你們都成了何等摸樣?既如此急不可待,何不gān脆將御醫從皇上病榻前拉走,再將哀家扯下這把鳳椅,直接換了國號朝廷?”
“太后……”縱橫朝堂的重臣們驚跪一地”惶恐之至,“太后息怒,臣等失儀,太后恕罪,太后,臣等忠心可昭日月,可昭日月吶……”
“哀家只說了皇上遇刺,爾等不設法緝兇,居然先爭竟起誰來監國誰來顧命,爾等可昭日月的忠心在哪裡?哀家看不到!”
“太后,您暫且息怒,容老臣細稟。”一位發須灰白,朱袍玉帶者,跪身拱手道,“微臣等當然會緝拿兇犯,此賊百死難贖!但時下最當緊的,是穩定朝局,以防大亂吶。”
“王相所言甚是,太后。秋遠鶴叛亂未除,皇上又遭行刺,可謂內憂外患。微臣雖不敢危言聳聽,但時下我大隴皇朝委實已到了生死關口,步步不能措。”
“太后”顏色稍霽,“那以諸卿之見,當下如何做,方能杜絕大亂,穩定朝局?”
“嚴密封鎖皇上遇刺之訊,立威望德儀俱佳之人監國,為第一步。”
“第二步又當如何?”
“第二步……”
群臣各獻己見,三言兩語過後,初聞天子遇刺時爭權謀勢之景再現。
“太后”沉顏聆聽稍久,起袖揮止,“諸卿所言,哀家都聽了進去,不無道理。就以各位之見,這監固之位,須威望、德儀、才gān俱佳之人,非王相當屬。”
“臣謝太后懿恩。”
“更有,為護京畿安穩,哀家會調西衛國國君秋長風進京。”
“西衛國國君?太后,仙……
“他如何?”
“這……臣等聽聞,西衛國國君已然進京……”
“的確到了,但因戰事吃緊,坐了不到半天,又走了。”
“臣等以為,此時調西衛國國君進京,並不妥當。”有臣道,“之前在朝之時,其人便有專權之跡,若此時進京,禍福難料。”
“臣也有此以為。西衛國國君先前在朝中之時,便與秋遠鶴各自培植黨羽……”
這種時候,不該任秋夫人在此一人支撐了罷?我移形出門,聽著那些大臣又為誰來任監國的副差起了爭執,刻不容緩,拔身要走……“呀……唔!”
“臭丫頭,是我。”摟我腰掩我嘴者沉低聲道。
“秋長風!”我回手抱住他,“你娘她為了你,為了你……”
“我在房頂呆了多時,差不多已經知道大概。”秋長風眸色炯亮,“娘這一著雖讓人始料未及,倒與她的兒子不謀而合了。”
“噫?”
“噫什麼?”他敲我額頭,“傻丫頭,走。”
“你娘在裡面和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大臣們周旋,你要走去哪裡?”
“走就是了!”
“可是……”
“侍衛看不見你,可看得著我。你再磨蹭,驚動了侍衛,娘要功虧一簣了!”
好罷。反正這家人人人狐狸就是了,小海歹命,誤闖狐狸窩,抽身已不及,只能跟著越走越深。
舉著太后所賜的通行腰牌,秋長風第一道宮門始,遁規韜矩地進得了皇宮大內,步步未省,直至皇上寢處居安宮。
“請稟太后,西衛屬國國君秋長風求見!”
他這一聲,不啻石破天驚。猶在居安宮殿內為權為勢奮力遊說的重臣各帶著一臉愕色,齊出宮門。
“西衛君,聽聞您業已離京,怎恁短時辰內去則復返?”被稱“王相”者先出一問。
“本王是去是留,還要請示過王大人麼?”
“話不是這樣說……只不過,未獲旨諭,擅自進京,有悖法典……”
在秋長風專注專心的注視下,王相漸偃聲息。人愈老,愈惜命不是?
“風兒?”“太后”無疑也是怔愕的。由她親斟的那幾盞茶里的好料,曰“無香三日”,與太后“軟筋散”相同之處為,皆是無色無味。中“軟筋散”者,一個時辰後甦醒,武者內力全失,若無對症解藥,終生如此。“無香三日”則只要睡足三日三夜,藥放甫過,萬事無礙。
這是我在為秋長風兩次解除藥xing時,“藥”傳遞我知的。
無香三日。秋夫人想在這三日裡,為愛子覓出個萬全出路來,好魄力,好膽識,也好兇險。
“長風見過太后。”
“風兒,你……”三日未到,愛子神消氣慡的現身,意外不可避免。
“稟太后,長風離京途中,與一夥行蹤可疑人遭遇,值此多事之秋,自當寧枉勿縱。一經拷打盤問,方知這夥人竟是授意於秋遠鶴前來刺殺吾皇的無恥逆賊,且聽其口吻,是已得手了。長風惟恐吾皇有失,不敢怠慢,星夜返京,匆忙間疏忽了法禮,望太后恕罪。”
“……風兒能來,哀家不勝欣慰。快去裡面看看皇上罷,他昏迷之中,一逕呼喚的,是長風的名字。”
半年後。
“海兒,過來,到這邊來,娘娘在這裡哦……”
“啊哈!”長長的絨毯上,我頑qiáng的兒子扯動他的胖手胖腿,如一隻大肚青蛙般,吱吱哇哇爬來。
那個ròuròu的身子剛到近前,我就抱個滿懷,“海兒好乖,娘親親哦。”
“啊哈。”兒子大張著一對像我的眼睛,掙著小腦袋瓜向我胸前鑽磨。
“嘖嘖,巫族妖女,擺這副母慈子愛的模樣給誰看吶?”
嗤,嫉妒。我懶和那些看不得別人幸福的人計較,頭不回,聲不應,眼中只有我兒子的柔嫩小臉:這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可愛的東西呢?
“巫族妖女,你就這麼放心,讓秋長風一個人呆在那個花紅柳綠的宮牆裡?聽說秋長風已立襄陽郡主為後哦。”
我的兒子,我的兒子……“海兒,笑一個給娘看,娘喜歡。”
“嘎!”我兒子咧開空空如也的小嘴。
真是……可愛到日月無光吶。只不過,婆婆說小娃娃到了四個月頭上就有生牙的了,我兒子都已經七個多月,怎半顆還不見?
“聽說,秋長風和秋遠鶴在不久前有一場大戰,二人都負了傷。”
“哈嘎!”
我兒子在說什麼?是我多心麼?怎聽著吱哇出兒子小嘴的,恁像“活該”兩字?
“有人說,這一場大戰,是最後一次,秋遠鶴已現頹亡之勢,無異qiáng弩之末了。你家秋長風的那個大位是坐穩了。”
“卟卟卟……”
兒子,你不能總讓娘誤會,這聽來聽去,又像是“呸呸呸”呢。
“秋長風還趁勢將戰局推到了各屬國,趁亂收了各屬國的國璽。屬國國君中不服者,yù投秋遠鶴陣營,卻均死在了投奔路上。你家的秋長風不計前嫌,為之收殮發喪,在百姓中博盡了仁君之名。”
這時的秋夫人……很像太后。平日的她,雖有一張和太后毫無二致的臉,但眉目舒緩,形容灑脫,和太后並身一起時,就算不去看衣物裝飾,也與jīng厲的姐姐找得到不同。而此時,若非適才易裝換妝的過程我一一在目,極難分辨真偽。可時而知,為救愛子脫難,秋夫人傾盡了全副心思。
所以,她將要做的事,引起了我濃濃好奇。在密室為秋長風恢復神志後,不顧那廝纏問,匆匆返回,只為看秋夫人如何翻雲覆雨。
66
“母后,您特地宣兒臣來,所為何事?”
“前廷的事,解決的如何了?”
“那些老頑固,還不是老生常彈。”昭景帝輕嗤,“兒臣聞長風昨日抵京,母后已經見過他了罷?”
“皇帝準備如何發落長風?”
“如何發落長風,母后心中早有主張,兒臣再說什麼,也只是徒惹母后不快而已。”
“皇帝此話差矣。”“太后”鳳眸合嗔,“你是一國之君,如此大事當然該由你做主,母后何嘗gān你政事來著?”
“母后既然已經把人扣下了,又能如何呢?”
“以皇上之見,是贊成將他扣押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這時把他放了,不啻縱虎歸山,戰亂綿延無期,qíng勢更將不堪收拾。為萬民考慮,只得先扣著他了。”
“太后”覆下眸瞼,低語如喃,“可是,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母親,我顧不了萬民。我能顧的,只有自己的兒子而已……”
“呃?”皇帝劍眉微蹙,“母后,您說了什麼?”
“沒什麼。”“太后”舉眸一笑,“只是在感嘆世事無奈,昶兒。”
昭景帝一怔,“……母后有好久沒有如此稱呼兒臣了。”
“喝茶罷,茶喝完了,還有許多事要做。”
“好。”皇帝在微忡間,勾盞啜飲。
“有刺客!”
嘆為觀止啊,嘆為觀止。
秋夫人先後向太后、皇帝打探口聲,亦先後獲知兩人萬不能還愛子自由,不惜鋌而走險,施以***,一個置入密宮,一個……
在我心中,秋夫人一直如一株華堂麗廈前的牡丹,嬌艷jīng致,名花傾國,雖貴不可欺,畢竟弱不禁風。但一個母親可以為兒子爆發出怎樣的能量,做到怎樣的地步?
我見識了。
如此演出,可謂搏命,直讓小海嘆為觀止,想來,這段事若直載史書,必是驚世駭俗,毀譽難明。
“皇上在裡面生死未明,爾等朝廷重臣,國之股腦,值此非常時刻,只知爭權奪勢的麼?”“太后”面掛怒濤滾滾,眸含詭雲萬千,對一gān連夜進宮的重臣,聲色俱厲,凝聲喝叱。
“朝堂上有文武百員,哀家何以只宣爾等?爾等中,有三朝老臣,有皇親國戚,有皇上倚重的後起之秀,飽讀詩書,深知廉恥,可看看,適才間你們都成了何等摸樣?既如此急不可待,何不gān脆將御醫從皇上病榻前拉走,再將哀家扯下這把鳳椅,直接換了國號朝廷?”
“太后……”縱橫朝堂的重臣們驚跪一地”惶恐之至,“太后息怒,臣等失儀,太后恕罪,太后,臣等忠心可昭日月,可昭日月吶……”
“哀家只說了皇上遇刺,爾等不設法緝兇,居然先爭竟起誰來監國誰來顧命,爾等可昭日月的忠心在哪裡?哀家看不到!”
“太后,您暫且息怒,容老臣細稟。”一位發須灰白,朱袍玉帶者,跪身拱手道,“微臣等當然會緝拿兇犯,此賊百死難贖!但時下最當緊的,是穩定朝局,以防大亂吶。”
“王相所言甚是,太后。秋遠鶴叛亂未除,皇上又遭行刺,可謂內憂外患。微臣雖不敢危言聳聽,但時下我大隴皇朝委實已到了生死關口,步步不能措。”
“太后”顏色稍霽,“那以諸卿之見,當下如何做,方能杜絕大亂,穩定朝局?”
“嚴密封鎖皇上遇刺之訊,立威望德儀俱佳之人監國,為第一步。”
“第二步又當如何?”
“第二步……”
群臣各獻己見,三言兩語過後,初聞天子遇刺時爭權謀勢之景再現。
“太后”沉顏聆聽稍久,起袖揮止,“諸卿所言,哀家都聽了進去,不無道理。就以各位之見,這監固之位,須威望、德儀、才gān俱佳之人,非王相當屬。”
“臣謝太后懿恩。”
“更有,為護京畿安穩,哀家會調西衛國國君秋長風進京。”
“西衛國國君?太后,仙……
“他如何?”
“這……臣等聽聞,西衛國國君已然進京……”
“的確到了,但因戰事吃緊,坐了不到半天,又走了。”
“臣等以為,此時調西衛國國君進京,並不妥當。”有臣道,“之前在朝之時,其人便有專權之跡,若此時進京,禍福難料。”
“臣也有此以為。西衛國國君先前在朝中之時,便與秋遠鶴各自培植黨羽……”
這種時候,不該任秋夫人在此一人支撐了罷?我移形出門,聽著那些大臣又為誰來任監國的副差起了爭執,刻不容緩,拔身要走……“呀……唔!”
“臭丫頭,是我。”摟我腰掩我嘴者沉低聲道。
“秋長風!”我回手抱住他,“你娘她為了你,為了你……”
“我在房頂呆了多時,差不多已經知道大概。”秋長風眸色炯亮,“娘這一著雖讓人始料未及,倒與她的兒子不謀而合了。”
“噫?”
“噫什麼?”他敲我額頭,“傻丫頭,走。”
“你娘在裡面和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大臣們周旋,你要走去哪裡?”
“走就是了!”
“可是……”
“侍衛看不見你,可看得著我。你再磨蹭,驚動了侍衛,娘要功虧一簣了!”
好罷。反正這家人人人狐狸就是了,小海歹命,誤闖狐狸窩,抽身已不及,只能跟著越走越深。
舉著太后所賜的通行腰牌,秋長風第一道宮門始,遁規韜矩地進得了皇宮大內,步步未省,直至皇上寢處居安宮。
“請稟太后,西衛屬國國君秋長風求見!”
他這一聲,不啻石破天驚。猶在居安宮殿內為權為勢奮力遊說的重臣各帶著一臉愕色,齊出宮門。
“西衛君,聽聞您業已離京,怎恁短時辰內去則復返?”被稱“王相”者先出一問。
“本王是去是留,還要請示過王大人麼?”
“話不是這樣說……只不過,未獲旨諭,擅自進京,有悖法典……”
在秋長風專注專心的注視下,王相漸偃聲息。人愈老,愈惜命不是?
“風兒?”“太后”無疑也是怔愕的。由她親斟的那幾盞茶里的好料,曰“無香三日”,與太后“軟筋散”相同之處為,皆是無色無味。中“軟筋散”者,一個時辰後甦醒,武者內力全失,若無對症解藥,終生如此。“無香三日”則只要睡足三日三夜,藥放甫過,萬事無礙。
這是我在為秋長風兩次解除藥xing時,“藥”傳遞我知的。
無香三日。秋夫人想在這三日裡,為愛子覓出個萬全出路來,好魄力,好膽識,也好兇險。
“長風見過太后。”
“風兒,你……”三日未到,愛子神消氣慡的現身,意外不可避免。
“稟太后,長風離京途中,與一夥行蹤可疑人遭遇,值此多事之秋,自當寧枉勿縱。一經拷打盤問,方知這夥人竟是授意於秋遠鶴前來刺殺吾皇的無恥逆賊,且聽其口吻,是已得手了。長風惟恐吾皇有失,不敢怠慢,星夜返京,匆忙間疏忽了法禮,望太后恕罪。”
“……風兒能來,哀家不勝欣慰。快去裡面看看皇上罷,他昏迷之中,一逕呼喚的,是長風的名字。”
半年後。
“海兒,過來,到這邊來,娘娘在這裡哦……”
“啊哈!”長長的絨毯上,我頑qiáng的兒子扯動他的胖手胖腿,如一隻大肚青蛙般,吱吱哇哇爬來。
那個ròuròu的身子剛到近前,我就抱個滿懷,“海兒好乖,娘親親哦。”
“啊哈。”兒子大張著一對像我的眼睛,掙著小腦袋瓜向我胸前鑽磨。
“嘖嘖,巫族妖女,擺這副母慈子愛的模樣給誰看吶?”
嗤,嫉妒。我懶和那些看不得別人幸福的人計較,頭不回,聲不應,眼中只有我兒子的柔嫩小臉:這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可愛的東西呢?
“巫族妖女,你就這麼放心,讓秋長風一個人呆在那個花紅柳綠的宮牆裡?聽說秋長風已立襄陽郡主為後哦。”
我的兒子,我的兒子……“海兒,笑一個給娘看,娘喜歡。”
“嘎!”我兒子咧開空空如也的小嘴。
真是……可愛到日月無光吶。只不過,婆婆說小娃娃到了四個月頭上就有生牙的了,我兒子都已經七個多月,怎半顆還不見?
“聽說,秋長風和秋遠鶴在不久前有一場大戰,二人都負了傷。”
“哈嘎!”
我兒子在說什麼?是我多心麼?怎聽著吱哇出兒子小嘴的,恁像“活該”兩字?
“有人說,這一場大戰,是最後一次,秋遠鶴已現頹亡之勢,無異qiáng弩之末了。你家秋長風的那個大位是坐穩了。”
“卟卟卟……”
兒子,你不能總讓娘誤會,這聽來聽去,又像是“呸呸呸”呢。
“秋長風還趁勢將戰局推到了各屬國,趁亂收了各屬國的國璽。屬國國君中不服者,yù投秋遠鶴陣營,卻均死在了投奔路上。你家的秋長風不計前嫌,為之收殮發喪,在百姓中博盡了仁君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