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將常妃的寢殿收拾出來罷。”
皇帝思慮了許久,終是將眸中的蕭瑟一點一點散去了。那人的寢殿,十多年不曾打理,早已失了色。若不是翹楚進宮那晚匆匆一去,大概早已記不起模樣了。
“謝父皇。”一側睿王微微彎了腰。
皇帝卻微微一笑,也不再逗留,招過麗妃等人回了宮去
塵煙流年---8
麗妃從來不是多話的人,明哲保身的道理也懂,所以即便對皇帝的來去匆匆略有疑慮,也不曾多言。
只這會兒,她獨自坐在轎輦中卻沒能壓下心頭的糾結。
天下三分,究竟誰是真主。
小五說,八弟心思縝密,這些年隱忍不易,斷不會將qíng緒外顯了去。但睿王方才這話有挑釁的意味,她能聽得出,皇帝自然也是聽出了。
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就此怒了,若是真怒了……她擰起了眉,如今這形勢之下,睿王的實力已足夠與太子抗衡,甚至略略超越了太子。
常妃要她轉呈的畫卷到底能否保住太子,還是未知。但即便有這畫卷又如何,睿王便真能放下奪嫡的心思麼,他本就是因恨他父皇才起心要奪位。
轎輦停歇下來,她輕嘆了一聲,掀了帘子,才發覺竟已到了殿門外。
這寢殿卻不是她的菱閣。
些許陳舊破敗,門庭有歷經寒冬而未落的殘花,輕漠微風下,搖曳恍如女子飄紅的裙擺,自是妖媚了去。
麗妃撫了撫微皺了衣擺,微噓一口氣。
暖陽下,皇帝一身huáng袍,靜佇殿門。
莫存豐正吩咐宮人收拾寢殿,里里外外多了數十人,這破舊的寢殿也終於多了一點人氣。
也不過十餘年未曾入住,往日jīng致的寢殿竟已成了這般落魄的模樣。常妃是他最寵愛的妃子,寢殿雖不奢華也不簡陋,如今一看,卻似她從不曾被他寵過一般。
她的心微微一疼,那個如花的女子。
若不曾相遇,是不是就不會愛上?若不曾愛上,是不是就不會心傷,亦不會丟了命?闔這相遇是緣,相愛是緣,怨起來便只能算是緣淺了。
常妃固然是個執著的女子,這樣殘缺的愛,她依舊頑守。
麗妃苦苦一笑,她又何嘗不是,既知他已不愛,還是日日思念。那思念的滋味又何嘗好受,如菟絲子般將心繞了,長出了繭子。厚了,竟真的不覺得疼了。
不謝,她亦是這樣麼。疼過了便習慣了,習慣了也就沒什麼了。
突然想起入宮那年,在御花園遙遙那一瞥,翩若驚鴻。槐花樹下,她無措抿唇,看著他走近,將散落她發頂的花瓣拂去。
她也不過是不逾二十的妙齡女子,深閣圈養,何曾見過這樣如玉的男子,更何況那人是她的夫,是這天底下最尊貴的人。
他動沒動qíng,她是不知,便姑且相信是有過吧。她卻是真動了心,懵懂年歲,愛上一個人,多麼美好。若那人能愛她便好,若不能,真是件麻煩的事兒。
也不知打掃收拾的宮人怎麼惹著皇帝了,待麗妃回神的時候,莫存豐已將觸怒了皇帝的宮人帶走了。
麗妃qiáng打起jīng神,語態柔軟,說:“睿王自個兒有府邸,恐怕也不盡會來這寢殿,皇上……”她正想說不必太當真,皇帝卻已冷冷的撇了她一眼,分明是責備。
麗妃心一顫,想,此番她是多事了,這常妃的寢殿,收拾便收拾了,她實不該多說什麼。再說那睿王是不是要住了來,她也是管不住的。
再一抬眸,皇帝已挨近了門欄,正細細的看著門楣上的雕花,神色卻好,唇角微揚,竟似遇上了喜事。
多少年不曾見過這樣的笑,微微一笑,足以傾城。
數年前,太后在壽宴上說,不謝那孩子去了以後,哀家就不曾見皇兒笑了。
其實不然,皇帝是經常笑的,只是扯著麵皮,帶不動眼眸。他到底是眷著常妃的罷,甚至……甚至超了宮外的那人。
“年華擱置,只有花還是這樣嬌艷。”皇帝已信手撫上這門欄上的雕花,指尖下那冷寂的花紋卻仿佛鮮活了,愈發嬌艷起來。
大凡宮殿的門欄上總是雕些吉祥的紋樣,甚少有雕花的,即便有也是如牡丹那樣富貴的花樣。
常妃偏不愛,道,不雕便罷,若雕便是秋海棠了。他自是不知為何,卻也許了她,她甚少與他央什麼,只一回也叫他愉悅了。
為何非要是秋海棠,閒時他也問過,但常妃每每笑笑便了,眼眸中總含著些淡淡的哀,那哀卻慢慢滲入他的骨髓。
到後來,他終於懂得,她已離了世。
人與人,原來不會永遠等在原地,你若退了,那人便也退了,待到你要進,卻已錯過了時機。
生不逢時是愁,悔不當初是恨。
塵煙流年---9
有次與朝中大學士飲酒,大學士到底是文人,多愁善感,酒後吟詩:憔悴幽花劇可憐,斜陽院落晚秋天。
他聽出了愁,便笑道,大學士莫不是想起遠在家鄉的妻兒了。
大學士一張臉紅透,卻耿直地說,臣妻在庭院遍種秋海棠,每每書信便附上一瓣以訴思念之qíng。
他自此才懂那秋海棠的寓意。
酒宴散去,他將那大學士留下,吩咐他將妻兒接來朝歌,合家團圓,共享天倫。這是他第一次體恤朝臣,大學士感恩戴德,大呼龍恩浩dàng。
他笑笑,棄了龍輦,就著月色走在小石子路上,不知不覺竟到了常妃的寢殿。
常妃離世後,寢殿被封,他也說不清緣由。宮中不乏逝去的妃子,住過的寢殿也都封給了後頭進來的主子。只有這一殿,再無人入主,依稀掩著一些緣故。想起那日血染深殿,他便自嘲的想,這地兒恐是不祥。
四周燭火稀少,隔著攏紗昏huáng得令人心傷。他此番第一回去注意門欄上雕琢的秋海棠,兩大一小,花簇緊湊,恍若天倫。
秋海棠,亦名,相思糙。
明明他與她同住一宮,遠近不過一牆之隔,她卻在門欄上雕琢秋海棠以示思念。莫不是心涼了,距離也就遠了。
那迂酸的大學士說,有的人在你眼前,你卻覺得遠在天邊,有的人遠在天涯,你卻覺得近在咫尺。
迂酸,卻也真實。
他落寞一諷,這個女子,他寵她盛年,卻從來沒有走到她心裡過。
江南初初相遇,他與芳菲談笑間,她挽著竹籃子從外頭走進來,一雙眸子清亮明澈,燦若天際星子,嵌在一張宛如芳菲的臉上。
但那眸子,著實又比芳菲有神了許多,甚至有些淺淺的似曾相識。
芳菲與他介紹不謝的時候,他正愣愣的看著面前這個挽著竹籃子的女子,想他在何處見過這雙眸子。
不謝微微一笑,欠身請了安。
他大驚,從未與外人道的身份竟被這小女子一眼dòng穿。芳菲亦是驚訝,瞪大了雙眸,不謝卻悠然挽著她的竹籃子回了屋,將一身風華留與他。
他便悵然去想她籃中的事物。
芳菲說,不謝喜醫,許是藥糙。
院中起了些風,將枯huáng的雜糙chuī得胡亂晃動。莫存豐拿了大氅要伺候皇帝穿上,皇帝一擺手,獨自走進了寢殿。
故人,而今說起她,竟只能用這樣的詞眼。
心一疼,他去看牆上尚未脫落的畫卷,啞淡光輝下,女子含笑挽花,眉眼彎彎,有如新月。
她愛花,甚愛秋海棠。
那年竹籃子裡!!得正是秋海棠,她後來說,其實不謝比姐姐更早認識皇上。
畫舫漂江而過,她於岸頭瞥見驚鴻。她素來不喜自己那張絕美的容顏,外出總是畫了妝。果然,他回眸只看她一眼,眼波平淡,不起波瀾。
她曾頑笑,說,皇上心如止水,臣妾那日倒是芳心微動。
他聽著其實歡喜,她終究一眼看上了他這天子驕子,且不管他對她是什麼心思。
始終未及思慮,他日,他卻與芳菲相遇。一見傾心,自此生死不願離,卻留她一人踟躕徜徉,每每孤夜難眠。
他低低一嘆,既知竹籃虛掩秋海棠,便也終於明白,當日她為何能一眼看破他的身份。想必他在她心中亦曾有過千迴百轉,卻最終被她擱下了。
她說,既知是姐姐深愛,不謝不敢奢想。
世道弄人,他愛的那人不願進宮,她卻進了來。
院中本有秋海棠,與他生分以後,她卻親手毀了。自此,海棠煮酒的美好芳華不再,他自有驕傲,即是念想卻也不流心思。
海棠煮酒,也不知不謝是怎麼想的。上好的女兒紅,偏要拿這秋海棠來泡煮,他笑她奢費,她但笑不語。修長好看的手指輕捏著花瓣,一片一片的丟入酒爐子裡。每每這時,他便無端歆羨起那花枝,臨死終得美人繾綣。
數年後,大學士呈了一壺海棠泡煮的美酒。
他輕嗅,心cháo洶湧,卻故作淡然,說,酒倒是美酒,只是被那秋海棠壞了美味。
大學士說,海棠煮酒,這是臣家鄉的習俗。
他問,是何樣的習俗。
大學士道,海棠煮酒,願君歸。
他心一動,隨口問了大學士的祖籍,大學士微一欠身,道,咸陽。
咸陽,她的家鄉。
塵煙流年---10
莫存豐以為皇帝下令將這寢殿收拾出來是應了睿王的求,便自發的以為是以備睿王突發來小住的。
只是,夜間,皇帝卻說要住下。
這寢殿雖是經了一番清掃,畢竟簡陋,讓堂堂一國之君入住還是欠了一些。莫存豐便想勸皇帝去別的殿中,比如這麗妃的菱閣便甚好。
皇帝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急的他冷汗頻頻。隨行的宮人自是不敢說話,莫存豐只好淒淒艾艾的望向麗妃去。
念著那些舊事,麗妃心中實是有些許不喜,但她早已習慣。習慣了等待,習慣了一個人獨自守著一方天地。
從來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如果再等都不會有結果,那麼等待還有什麼意義。思念,很無力,因為從來看不到思念的結果。
但也許,思念本就無須結果,思念不過是證明,他曾在她心裡存在過。
她想了想,覺得該好好笑一笑自己,這些年來的愚昧與頑固,與那死去的常妃何其相似。比起常妃,她似乎還要更悲慘一點,他的世界中,她從來不過是一縷煙,來去從不被留意。
“皇上喜哪殿便住那殿,倒是你這奴才多事。”
她終究是不夠狠心的,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存著一點念想,心裡再苦,還是希望他能收的少許寬慰。對常妃的死,他心中有愧,若住上一晚能讓他覺得好過一些,又有什麼不可以。
皇帝思慮了許久,終是將眸中的蕭瑟一點一點散去了。那人的寢殿,十多年不曾打理,早已失了色。若不是翹楚進宮那晚匆匆一去,大概早已記不起模樣了。
“謝父皇。”一側睿王微微彎了腰。
皇帝卻微微一笑,也不再逗留,招過麗妃等人回了宮去
塵煙流年---8
麗妃從來不是多話的人,明哲保身的道理也懂,所以即便對皇帝的來去匆匆略有疑慮,也不曾多言。
只這會兒,她獨自坐在轎輦中卻沒能壓下心頭的糾結。
天下三分,究竟誰是真主。
小五說,八弟心思縝密,這些年隱忍不易,斷不會將qíng緒外顯了去。但睿王方才這話有挑釁的意味,她能聽得出,皇帝自然也是聽出了。
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就此怒了,若是真怒了……她擰起了眉,如今這形勢之下,睿王的實力已足夠與太子抗衡,甚至略略超越了太子。
常妃要她轉呈的畫卷到底能否保住太子,還是未知。但即便有這畫卷又如何,睿王便真能放下奪嫡的心思麼,他本就是因恨他父皇才起心要奪位。
轎輦停歇下來,她輕嘆了一聲,掀了帘子,才發覺竟已到了殿門外。
這寢殿卻不是她的菱閣。
些許陳舊破敗,門庭有歷經寒冬而未落的殘花,輕漠微風下,搖曳恍如女子飄紅的裙擺,自是妖媚了去。
麗妃撫了撫微皺了衣擺,微噓一口氣。
暖陽下,皇帝一身huáng袍,靜佇殿門。
莫存豐正吩咐宮人收拾寢殿,里里外外多了數十人,這破舊的寢殿也終於多了一點人氣。
也不過十餘年未曾入住,往日jīng致的寢殿竟已成了這般落魄的模樣。常妃是他最寵愛的妃子,寢殿雖不奢華也不簡陋,如今一看,卻似她從不曾被他寵過一般。
她的心微微一疼,那個如花的女子。
若不曾相遇,是不是就不會愛上?若不曾愛上,是不是就不會心傷,亦不會丟了命?闔這相遇是緣,相愛是緣,怨起來便只能算是緣淺了。
常妃固然是個執著的女子,這樣殘缺的愛,她依舊頑守。
麗妃苦苦一笑,她又何嘗不是,既知他已不愛,還是日日思念。那思念的滋味又何嘗好受,如菟絲子般將心繞了,長出了繭子。厚了,竟真的不覺得疼了。
不謝,她亦是這樣麼。疼過了便習慣了,習慣了也就沒什麼了。
突然想起入宮那年,在御花園遙遙那一瞥,翩若驚鴻。槐花樹下,她無措抿唇,看著他走近,將散落她發頂的花瓣拂去。
她也不過是不逾二十的妙齡女子,深閣圈養,何曾見過這樣如玉的男子,更何況那人是她的夫,是這天底下最尊貴的人。
他動沒動qíng,她是不知,便姑且相信是有過吧。她卻是真動了心,懵懂年歲,愛上一個人,多麼美好。若那人能愛她便好,若不能,真是件麻煩的事兒。
也不知打掃收拾的宮人怎麼惹著皇帝了,待麗妃回神的時候,莫存豐已將觸怒了皇帝的宮人帶走了。
麗妃qiáng打起jīng神,語態柔軟,說:“睿王自個兒有府邸,恐怕也不盡會來這寢殿,皇上……”她正想說不必太當真,皇帝卻已冷冷的撇了她一眼,分明是責備。
麗妃心一顫,想,此番她是多事了,這常妃的寢殿,收拾便收拾了,她實不該多說什麼。再說那睿王是不是要住了來,她也是管不住的。
再一抬眸,皇帝已挨近了門欄,正細細的看著門楣上的雕花,神色卻好,唇角微揚,竟似遇上了喜事。
多少年不曾見過這樣的笑,微微一笑,足以傾城。
數年前,太后在壽宴上說,不謝那孩子去了以後,哀家就不曾見皇兒笑了。
其實不然,皇帝是經常笑的,只是扯著麵皮,帶不動眼眸。他到底是眷著常妃的罷,甚至……甚至超了宮外的那人。
“年華擱置,只有花還是這樣嬌艷。”皇帝已信手撫上這門欄上的雕花,指尖下那冷寂的花紋卻仿佛鮮活了,愈發嬌艷起來。
大凡宮殿的門欄上總是雕些吉祥的紋樣,甚少有雕花的,即便有也是如牡丹那樣富貴的花樣。
常妃偏不愛,道,不雕便罷,若雕便是秋海棠了。他自是不知為何,卻也許了她,她甚少與他央什麼,只一回也叫他愉悅了。
為何非要是秋海棠,閒時他也問過,但常妃每每笑笑便了,眼眸中總含著些淡淡的哀,那哀卻慢慢滲入他的骨髓。
到後來,他終於懂得,她已離了世。
人與人,原來不會永遠等在原地,你若退了,那人便也退了,待到你要進,卻已錯過了時機。
生不逢時是愁,悔不當初是恨。
塵煙流年---9
有次與朝中大學士飲酒,大學士到底是文人,多愁善感,酒後吟詩:憔悴幽花劇可憐,斜陽院落晚秋天。
他聽出了愁,便笑道,大學士莫不是想起遠在家鄉的妻兒了。
大學士一張臉紅透,卻耿直地說,臣妻在庭院遍種秋海棠,每每書信便附上一瓣以訴思念之qíng。
他自此才懂那秋海棠的寓意。
酒宴散去,他將那大學士留下,吩咐他將妻兒接來朝歌,合家團圓,共享天倫。這是他第一次體恤朝臣,大學士感恩戴德,大呼龍恩浩dàng。
他笑笑,棄了龍輦,就著月色走在小石子路上,不知不覺竟到了常妃的寢殿。
常妃離世後,寢殿被封,他也說不清緣由。宮中不乏逝去的妃子,住過的寢殿也都封給了後頭進來的主子。只有這一殿,再無人入主,依稀掩著一些緣故。想起那日血染深殿,他便自嘲的想,這地兒恐是不祥。
四周燭火稀少,隔著攏紗昏huáng得令人心傷。他此番第一回去注意門欄上雕琢的秋海棠,兩大一小,花簇緊湊,恍若天倫。
秋海棠,亦名,相思糙。
明明他與她同住一宮,遠近不過一牆之隔,她卻在門欄上雕琢秋海棠以示思念。莫不是心涼了,距離也就遠了。
那迂酸的大學士說,有的人在你眼前,你卻覺得遠在天邊,有的人遠在天涯,你卻覺得近在咫尺。
迂酸,卻也真實。
他落寞一諷,這個女子,他寵她盛年,卻從來沒有走到她心裡過。
江南初初相遇,他與芳菲談笑間,她挽著竹籃子從外頭走進來,一雙眸子清亮明澈,燦若天際星子,嵌在一張宛如芳菲的臉上。
但那眸子,著實又比芳菲有神了許多,甚至有些淺淺的似曾相識。
芳菲與他介紹不謝的時候,他正愣愣的看著面前這個挽著竹籃子的女子,想他在何處見過這雙眸子。
不謝微微一笑,欠身請了安。
他大驚,從未與外人道的身份竟被這小女子一眼dòng穿。芳菲亦是驚訝,瞪大了雙眸,不謝卻悠然挽著她的竹籃子回了屋,將一身風華留與他。
他便悵然去想她籃中的事物。
芳菲說,不謝喜醫,許是藥糙。
院中起了些風,將枯huáng的雜糙chuī得胡亂晃動。莫存豐拿了大氅要伺候皇帝穿上,皇帝一擺手,獨自走進了寢殿。
故人,而今說起她,竟只能用這樣的詞眼。
心一疼,他去看牆上尚未脫落的畫卷,啞淡光輝下,女子含笑挽花,眉眼彎彎,有如新月。
她愛花,甚愛秋海棠。
那年竹籃子裡!!得正是秋海棠,她後來說,其實不謝比姐姐更早認識皇上。
畫舫漂江而過,她於岸頭瞥見驚鴻。她素來不喜自己那張絕美的容顏,外出總是畫了妝。果然,他回眸只看她一眼,眼波平淡,不起波瀾。
她曾頑笑,說,皇上心如止水,臣妾那日倒是芳心微動。
他聽著其實歡喜,她終究一眼看上了他這天子驕子,且不管他對她是什麼心思。
始終未及思慮,他日,他卻與芳菲相遇。一見傾心,自此生死不願離,卻留她一人踟躕徜徉,每每孤夜難眠。
他低低一嘆,既知竹籃虛掩秋海棠,便也終於明白,當日她為何能一眼看破他的身份。想必他在她心中亦曾有過千迴百轉,卻最終被她擱下了。
她說,既知是姐姐深愛,不謝不敢奢想。
世道弄人,他愛的那人不願進宮,她卻進了來。
院中本有秋海棠,與他生分以後,她卻親手毀了。自此,海棠煮酒的美好芳華不再,他自有驕傲,即是念想卻也不流心思。
海棠煮酒,也不知不謝是怎麼想的。上好的女兒紅,偏要拿這秋海棠來泡煮,他笑她奢費,她但笑不語。修長好看的手指輕捏著花瓣,一片一片的丟入酒爐子裡。每每這時,他便無端歆羨起那花枝,臨死終得美人繾綣。
數年後,大學士呈了一壺海棠泡煮的美酒。
他輕嗅,心cháo洶湧,卻故作淡然,說,酒倒是美酒,只是被那秋海棠壞了美味。
大學士說,海棠煮酒,這是臣家鄉的習俗。
他問,是何樣的習俗。
大學士道,海棠煮酒,願君歸。
他心一動,隨口問了大學士的祖籍,大學士微一欠身,道,咸陽。
咸陽,她的家鄉。
塵煙流年---10
莫存豐以為皇帝下令將這寢殿收拾出來是應了睿王的求,便自發的以為是以備睿王突發來小住的。
只是,夜間,皇帝卻說要住下。
這寢殿雖是經了一番清掃,畢竟簡陋,讓堂堂一國之君入住還是欠了一些。莫存豐便想勸皇帝去別的殿中,比如這麗妃的菱閣便甚好。
皇帝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急的他冷汗頻頻。隨行的宮人自是不敢說話,莫存豐只好淒淒艾艾的望向麗妃去。
念著那些舊事,麗妃心中實是有些許不喜,但她早已習慣。習慣了等待,習慣了一個人獨自守著一方天地。
從來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如果再等都不會有結果,那麼等待還有什麼意義。思念,很無力,因為從來看不到思念的結果。
但也許,思念本就無須結果,思念不過是證明,他曾在她心裡存在過。
她想了想,覺得該好好笑一笑自己,這些年來的愚昧與頑固,與那死去的常妃何其相似。比起常妃,她似乎還要更悲慘一點,他的世界中,她從來不過是一縷煙,來去從不被留意。
“皇上喜哪殿便住那殿,倒是你這奴才多事。”
她終究是不夠狠心的,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存著一點念想,心裡再苦,還是希望他能收的少許寬慰。對常妃的死,他心中有愧,若住上一晚能讓他覺得好過一些,又有什麼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