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這一次,不管她是誰,不管她冠以誰的姓氏,都會最終走到他的身旁。
東方天際泛白,慘澹的白里透出鐵色的灰,沉沉從天上壓將下來。
南秦京城的清晨被沉沉鐘聲驚破,飛鳥刮刮低叫著掠過長空,翅膀似將雲層也撕裂。那鐘聲從宮城傳來,帝王崩殂,鐘鳴九響,回音不絕。嗚咽沉重的號角隨即從宮城四面響起,直達帝京,將天下舉殤的噩耗傳入每個臣民耳中。
卯時正,宮門軋軋開啟,白衣服喪的九列使者,分別從宮城九門飛馬而出,手執哀詔,將這天地翻覆的大事傳往天下州郡。
皇上駕崩,太子繼位,尊皇后裴氏為皇太后。
同日,昌王悲痛過度,臥病不起,太醫告壽數將盡。
至夜,禁軍包圍少相府,稱獲報府中有歌舞絲竹聲,並於後院搜出樂器若gān,是為大不敬。沈氏族人自恃門庭,以功高自居,公然rǔ罵當今太后,忤逆犯上,闔府上下收監,以待量刑論處。少相沈覺治下無方,貶為秘書丞,召令即刻回京。
一夜間天闕變色。
辰時,日升東方,晴空無雲。
北齊帝都一早灑掃結彩,萬民聆聽宮中傳出的號角聲莊嚴響亮,聲動四方。
鼓樂三遍,皇后著五彩翟紋褘衣,朱色羅縠緣袖,帶大綬紫珮加幜,由三十六名朱衣女史在前導引,升畫輪雉采七望車,由四名女侍中負璽陪乘,鹵簿儀仗相隨,徐徐由正乾門入。
皇帝著玄衣纁裳十二章紋冕服,戴十二旒冕冠出太極殿,面南升御座,百官序列陪位。
皇后降鸞駕,施紋錦牡丹步障,金銀絲毯席道以入太極殿。
大殿之上,褘衣鳳冠的皇后北面而立,皇帝肅然南面,遙遙相對。
階下太尉持節,奉皇后璽紱立於東向,宗正卿與大長秋立於西向。
宗正卿宣讀冊後詔書。
“——皇后之尊,與帝齊體,供奉天地,祗承宗廟。故二代之崇,蓋有內德。長秋宮闕,中宮曠位。今燕國夫人秉淑媛之懿,體河山之儀。今使太尉持節奉冊,立燕國夫人為皇后。胤嗣克崇,肅承宗廟。虔恭中饋,御導六宮,作范儀於四海。皇天無親,惟德是依,無替朕命,永終天祿。”
冊文畢,皇后向皇帝徐徐下拜,稱臣妾受詔;隨即皇帝還禮下拜,待皇帝後拜先起,皇后再拜而後起。
太尉跪拜皇后,授璽紱於中常侍、長秋太僕。
中常侍、長秋太僕跪拜皇后,長跪從太尉手中各受璽紱,奏於殿前授於女史。
女史跪拜皇后,依品階次第相授,奉於皇后。
皇后受璽紱,伏地三拜而起,huáng門鼓樂齊奏,六宮鳴鐘,歷三通而畢。
奏禮畢,升自西階,帝後南面俱坐,群臣跪拜。
朝陽朗照朝陽殿,金輪漸升,如日中天。
從天闕至高的太極殿上,也望不見風煙茫茫,望不見塵馬南來。
唯有那朱紅如血的宮氈覆道,穿過伏跪腳下的群臣眾生,遙遙不見盡頭,仿佛直通向天際,通向日光最灼烈的地方。一個新的生命,也將與新的皇朝一起誕生在朝陽照耀之地,於九天之上,於涅槃之後。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正午日光中翩然降臨的凰鳥,終得棲於北方佳木。
遺落在南方的海誓山盟,隨一朝天子,數載皇權,轉眼落幕成空。
徒留半世恩怨付流水,往昔灰飛煙沒。
而華昀凰,這涅槃九天的女子,漫漫一生到此才只走到一半。
<後記/凰圖>
華昀凰後半生的命運起伏,將與昭獻皇后三廢三立的傳奇jiāo織在一起,成為下一個故事《凰圖》。在歷經背叛與堅持、守候與決裂之後,鳳凰啼血,長歌相忘,一代風流終成絕唱。
已成為北齊皇后的昀凰,如何面對故國新恨;她的復仇,將令天下付出何等代價?這一對鐵血帝後,會否因猜忌隔閡終成怨偶,抑或並肩征伐,開創盛世煌煌?
註:部分資料來自《隋書》、《魏書》等。
(每日更新jīng彩小說,敬請關註: 。現在手機訪問可無GG閱讀喲~)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東方天際泛白,慘澹的白里透出鐵色的灰,沉沉從天上壓將下來。
南秦京城的清晨被沉沉鐘聲驚破,飛鳥刮刮低叫著掠過長空,翅膀似將雲層也撕裂。那鐘聲從宮城傳來,帝王崩殂,鐘鳴九響,回音不絕。嗚咽沉重的號角隨即從宮城四面響起,直達帝京,將天下舉殤的噩耗傳入每個臣民耳中。
卯時正,宮門軋軋開啟,白衣服喪的九列使者,分別從宮城九門飛馬而出,手執哀詔,將這天地翻覆的大事傳往天下州郡。
皇上駕崩,太子繼位,尊皇后裴氏為皇太后。
同日,昌王悲痛過度,臥病不起,太醫告壽數將盡。
至夜,禁軍包圍少相府,稱獲報府中有歌舞絲竹聲,並於後院搜出樂器若gān,是為大不敬。沈氏族人自恃門庭,以功高自居,公然rǔ罵當今太后,忤逆犯上,闔府上下收監,以待量刑論處。少相沈覺治下無方,貶為秘書丞,召令即刻回京。
一夜間天闕變色。
辰時,日升東方,晴空無雲。
北齊帝都一早灑掃結彩,萬民聆聽宮中傳出的號角聲莊嚴響亮,聲動四方。
鼓樂三遍,皇后著五彩翟紋褘衣,朱色羅縠緣袖,帶大綬紫珮加幜,由三十六名朱衣女史在前導引,升畫輪雉采七望車,由四名女侍中負璽陪乘,鹵簿儀仗相隨,徐徐由正乾門入。
皇帝著玄衣纁裳十二章紋冕服,戴十二旒冕冠出太極殿,面南升御座,百官序列陪位。
皇后降鸞駕,施紋錦牡丹步障,金銀絲毯席道以入太極殿。
大殿之上,褘衣鳳冠的皇后北面而立,皇帝肅然南面,遙遙相對。
階下太尉持節,奉皇后璽紱立於東向,宗正卿與大長秋立於西向。
宗正卿宣讀冊後詔書。
“——皇后之尊,與帝齊體,供奉天地,祗承宗廟。故二代之崇,蓋有內德。長秋宮闕,中宮曠位。今燕國夫人秉淑媛之懿,體河山之儀。今使太尉持節奉冊,立燕國夫人為皇后。胤嗣克崇,肅承宗廟。虔恭中饋,御導六宮,作范儀於四海。皇天無親,惟德是依,無替朕命,永終天祿。”
冊文畢,皇后向皇帝徐徐下拜,稱臣妾受詔;隨即皇帝還禮下拜,待皇帝後拜先起,皇后再拜而後起。
太尉跪拜皇后,授璽紱於中常侍、長秋太僕。
中常侍、長秋太僕跪拜皇后,長跪從太尉手中各受璽紱,奏於殿前授於女史。
女史跪拜皇后,依品階次第相授,奉於皇后。
皇后受璽紱,伏地三拜而起,huáng門鼓樂齊奏,六宮鳴鐘,歷三通而畢。
奏禮畢,升自西階,帝後南面俱坐,群臣跪拜。
朝陽朗照朝陽殿,金輪漸升,如日中天。
從天闕至高的太極殿上,也望不見風煙茫茫,望不見塵馬南來。
唯有那朱紅如血的宮氈覆道,穿過伏跪腳下的群臣眾生,遙遙不見盡頭,仿佛直通向天際,通向日光最灼烈的地方。一個新的生命,也將與新的皇朝一起誕生在朝陽照耀之地,於九天之上,於涅槃之後。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正午日光中翩然降臨的凰鳥,終得棲於北方佳木。
遺落在南方的海誓山盟,隨一朝天子,數載皇權,轉眼落幕成空。
徒留半世恩怨付流水,往昔灰飛煙沒。
而華昀凰,這涅槃九天的女子,漫漫一生到此才只走到一半。
<後記/凰圖>
華昀凰後半生的命運起伏,將與昭獻皇后三廢三立的傳奇jiāo織在一起,成為下一個故事《凰圖》。在歷經背叛與堅持、守候與決裂之後,鳳凰啼血,長歌相忘,一代風流終成絕唱。
已成為北齊皇后的昀凰,如何面對故國新恨;她的復仇,將令天下付出何等代價?這一對鐵血帝後,會否因猜忌隔閡終成怨偶,抑或並肩征伐,開創盛世煌煌?
註:部分資料來自《隋書》、《魏書》等。
(每日更新jīng彩小說,敬請關註: 。現在手機訪問可無GG閱讀喲~)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