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她還是去晚了一步,只見宣妃吊死在花園裡的桃樹上。
宮女驚叫,徐皇后看見殿內三皇子往外走,他慌忙的上前去抱住了他。
「母后怎麼了?」
三皇子不明所以,睡眼惺忪的看著她,看她淚流滿面,以為她不高興,抬手給她擦眼淚,小聲的說道,「母后不哭,不哭……」
徐皇后將三皇子牽著,帶他往御書房去。
「亂成這樣!」
崇明帝發怒,御書房內傳來杯盞碎裂的聲響。
楊明:「陛下息怒。」
向長寧:「小人當道,如今局面也是陛下之過。」
崇明帝:「放肆!」
楊明看向長寧單薄的身子跪在御前,神情卻沒有半分退縮,見她還要諫言,楊明出聲打斷她,「陛下。」
崇明帝冷聲問,「怎麼?你也覺得是朕之過?」
向長寧話到嘴邊,看楊明的眼神後才咬著牙忍住。
楊明擱下筆,起身到向長寧身邊,掀開衣擺跪下,「臣以為,陛下有功有過。」
不等崇明帝再發怒,楊明繼續垂首道,「陛下雄才偉略,革新官職,減免稅務,收復邊疆,功在千秋。」
崇明帝面色稍有緩和,向長寧側目看楊明,她知道楊明的性子,深知他還有後話。
果然,楊明頓了頓,話鋒轉道,「陛下自繼位就縱容朝中奸佞,任用小人,太子無德卻不明查,對朝中大臣諫言置若罔聞,一意孤行,致使朝中頗有怨言,到今釀成大禍。」
他話說的清明,不卑不亢。
御書房突然安靜下來,君臣相持,空氣中瀰漫著危機。
良久,崇明帝張了嘴。
「朕……」
他才出聲話就斷了,又靜片刻,才聽他沉聲道,「他們雖是奸佞,但有才學,朕想見大晟民富國強,至於太子……」
崇明帝無話可辨,沈齊文的確是他的私心,帝王猜疑之心所致,他一再保太子。
向長寧被楊明扶著出御書房,見徐皇后牽著三皇子在外,同時一怔,而後行禮。
兩人前腳離開,就聽到崇明帝急切的聲音,「怎麼不好好歇著?」扭頭還責怪焦公公不早回稟。
楊明送向長寧到城門口,看她胳膊上血痕深重,囑咐她要及時就醫。
向長寧看了左右,伸手拉他到一旁,小聲道,「我適才在街上殺了沈齊文。」
楊明瞪大了眼,不可置信的盯著她,幾次張嘴都不知說什麼話。
向長寧倒是淡然自若,坦言道,「是,我以交情逼你。」
「向將軍……」
向長寧抬手阻止他大義凜然的話,扭頭看街上零零散散的行人,事情了解了,城中也放行了,百姓也恢復了正常生活,此情此景,一直是他們拼命的緣由,她垂眸淺笑,眉眼彎了彎。
「你不是酸腐的書生,應該清楚,沈齊文不死,異心難消,只有他死了,這京城,大晟才能安穩一段時間。」
說完,不等楊明回應,她抬手拍了拍他肩膀,正好小黃門牽來了馬,她利落的翻身上馬,瞥了一眼馬腹上的血跡,打馬向前。
順著朱雀街緩行,沒有往日的熱鬧非凡,但也在恢復元氣。
陽光刺眼,百姓安康。
她透過百姓們看到的是奮勇殺敵的將士,是直言上諫的文官,還有為天下興亡擔責的江湖義士。
——
小滿。
風中熱氣騰騰,街上閒人執扇扇風。
忙農務的農民對毒辣的太陽無動於衷,仍舊哼哧哼哧的拉著車架,柴火和雜草都要儘快拉回家去。
京城最熱鬧的當屬朱雀街,平日裡只有月中才唱價的藏寶閣,今日不知為何擺台起來。
人滿為患,樓上樓下,樓里樓外全是人,幾乎占了朱雀街的一半人,個個都湊著腦袋看。
「咚!」
只聽木錘一聲響,掌柜的吆喝,「楊公子一千一百兩,金羽簪一支。」
肖予安抱著手在二樓四士飲酒屏風後面,被楊明死死盯著,沒敢和他叫價,無奈的笑了笑,抬手恭喜他。
議論聲中,李掌柜掀開小廝呈上的東西,青綠的一套衣衫。
「青竹綠影對襟長衫。」
「一千兩!」肖予安立刻出聲,他閒來無事就愛來抬價,最好坑的這些紈絝子弟傾家蕩產最好。
一件衣裳而已,又不是什麼絕世之作,一千兩未免荒唐,故此閣中眾人面面相覷,無人叫價。
「一千一十兩。」
突然,一樓角落裡響起聲音,眾人尋聲看去,只見角落裡坐著一個俠客打扮的人,輕飄飄的叫著價。
肖予安側身見人,翻了個白眼,咬牙切齒的叫價,「一千一百兩。」
楊明無奈的搖了搖頭,淡然的飲茶看他們鬧騰。
「這衣服有什麼稀奇?」
「誰知道呢。」
「看著也就那樣,難不成穿上它能更好看?」
「這好不好看得看臉,就像徐世子,就算是披塊破布都漂亮。」
眾人議論紛紛,話題忽然就轉到了徐世子身上去,聊的熱火朝天,壓根對衣服不感興趣。
「徐世子又罵誰了?」
「罵的可難聽了,聽說肖大人都氣暈了。」
眾人聊的起勁,正想復盤徐世子前些日子是壯舉,突然就聽到了幾聲輕咳,緊接著一襲紅衣擠出人群。
宮女驚叫,徐皇后看見殿內三皇子往外走,他慌忙的上前去抱住了他。
「母后怎麼了?」
三皇子不明所以,睡眼惺忪的看著她,看她淚流滿面,以為她不高興,抬手給她擦眼淚,小聲的說道,「母后不哭,不哭……」
徐皇后將三皇子牽著,帶他往御書房去。
「亂成這樣!」
崇明帝發怒,御書房內傳來杯盞碎裂的聲響。
楊明:「陛下息怒。」
向長寧:「小人當道,如今局面也是陛下之過。」
崇明帝:「放肆!」
楊明看向長寧單薄的身子跪在御前,神情卻沒有半分退縮,見她還要諫言,楊明出聲打斷她,「陛下。」
崇明帝冷聲問,「怎麼?你也覺得是朕之過?」
向長寧話到嘴邊,看楊明的眼神後才咬著牙忍住。
楊明擱下筆,起身到向長寧身邊,掀開衣擺跪下,「臣以為,陛下有功有過。」
不等崇明帝再發怒,楊明繼續垂首道,「陛下雄才偉略,革新官職,減免稅務,收復邊疆,功在千秋。」
崇明帝面色稍有緩和,向長寧側目看楊明,她知道楊明的性子,深知他還有後話。
果然,楊明頓了頓,話鋒轉道,「陛下自繼位就縱容朝中奸佞,任用小人,太子無德卻不明查,對朝中大臣諫言置若罔聞,一意孤行,致使朝中頗有怨言,到今釀成大禍。」
他話說的清明,不卑不亢。
御書房突然安靜下來,君臣相持,空氣中瀰漫著危機。
良久,崇明帝張了嘴。
「朕……」
他才出聲話就斷了,又靜片刻,才聽他沉聲道,「他們雖是奸佞,但有才學,朕想見大晟民富國強,至於太子……」
崇明帝無話可辨,沈齊文的確是他的私心,帝王猜疑之心所致,他一再保太子。
向長寧被楊明扶著出御書房,見徐皇后牽著三皇子在外,同時一怔,而後行禮。
兩人前腳離開,就聽到崇明帝急切的聲音,「怎麼不好好歇著?」扭頭還責怪焦公公不早回稟。
楊明送向長寧到城門口,看她胳膊上血痕深重,囑咐她要及時就醫。
向長寧看了左右,伸手拉他到一旁,小聲道,「我適才在街上殺了沈齊文。」
楊明瞪大了眼,不可置信的盯著她,幾次張嘴都不知說什麼話。
向長寧倒是淡然自若,坦言道,「是,我以交情逼你。」
「向將軍……」
向長寧抬手阻止他大義凜然的話,扭頭看街上零零散散的行人,事情了解了,城中也放行了,百姓也恢復了正常生活,此情此景,一直是他們拼命的緣由,她垂眸淺笑,眉眼彎了彎。
「你不是酸腐的書生,應該清楚,沈齊文不死,異心難消,只有他死了,這京城,大晟才能安穩一段時間。」
說完,不等楊明回應,她抬手拍了拍他肩膀,正好小黃門牽來了馬,她利落的翻身上馬,瞥了一眼馬腹上的血跡,打馬向前。
順著朱雀街緩行,沒有往日的熱鬧非凡,但也在恢復元氣。
陽光刺眼,百姓安康。
她透過百姓們看到的是奮勇殺敵的將士,是直言上諫的文官,還有為天下興亡擔責的江湖義士。
——
小滿。
風中熱氣騰騰,街上閒人執扇扇風。
忙農務的農民對毒辣的太陽無動於衷,仍舊哼哧哼哧的拉著車架,柴火和雜草都要儘快拉回家去。
京城最熱鬧的當屬朱雀街,平日裡只有月中才唱價的藏寶閣,今日不知為何擺台起來。
人滿為患,樓上樓下,樓里樓外全是人,幾乎占了朱雀街的一半人,個個都湊著腦袋看。
「咚!」
只聽木錘一聲響,掌柜的吆喝,「楊公子一千一百兩,金羽簪一支。」
肖予安抱著手在二樓四士飲酒屏風後面,被楊明死死盯著,沒敢和他叫價,無奈的笑了笑,抬手恭喜他。
議論聲中,李掌柜掀開小廝呈上的東西,青綠的一套衣衫。
「青竹綠影對襟長衫。」
「一千兩!」肖予安立刻出聲,他閒來無事就愛來抬價,最好坑的這些紈絝子弟傾家蕩產最好。
一件衣裳而已,又不是什麼絕世之作,一千兩未免荒唐,故此閣中眾人面面相覷,無人叫價。
「一千一十兩。」
突然,一樓角落裡響起聲音,眾人尋聲看去,只見角落裡坐著一個俠客打扮的人,輕飄飄的叫著價。
肖予安側身見人,翻了個白眼,咬牙切齒的叫價,「一千一百兩。」
楊明無奈的搖了搖頭,淡然的飲茶看他們鬧騰。
「這衣服有什麼稀奇?」
「誰知道呢。」
「看著也就那樣,難不成穿上它能更好看?」
「這好不好看得看臉,就像徐世子,就算是披塊破布都漂亮。」
眾人議論紛紛,話題忽然就轉到了徐世子身上去,聊的熱火朝天,壓根對衣服不感興趣。
「徐世子又罵誰了?」
「罵的可難聽了,聽說肖大人都氣暈了。」
眾人聊的起勁,正想復盤徐世子前些日子是壯舉,突然就聽到了幾聲輕咳,緊接著一襲紅衣擠出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