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理是大內總管,代表皇帝帶來慰問,七七則是皇帝允他收的乾兒子,是個小太監。

  苗淺熙是前來弔唁的將軍——同樣是反串,她的身份是剛從邊疆凱旋的鎮邊將軍,現在風頭正盛,但是似乎和戶部尚書有些齟齬。

  而謝明彧……

  是戶部尚書的大女兒。

  寧真則是他弟弟,戶部尚書的嫡子,兩人似乎都對父親並不親近,臉上並無悲慟之色,接人待物很是周到冷靜。

  以上是旁白說明。

  真實的情況是,謝明彧一點也不冷靜。

  女裝都是均碼,他把自己塞進這套襦裙里真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現在稍稍一有動作,那衣裳就要裂開似的,他是半點都不敢動彈啊。

  其餘人也各有各的難處。

  苗淺熙穿著鎧甲,那重量都要抵上一個她了,此刻累得氣喘吁吁,哪裡還有意氣風發的模樣。

  齊理身著太監服飾,一臉憋屈地夾著嗓子說話,還要面對其餘嘉賓怪異的視線,別提多難受了。

  嘉賓受苦受難,觀眾則一片歡騰。

  【笑發財了姐妹們哈哈哈哈這隨機隨的,沒人逃過一劫啊】

  【導演是懂端水的: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那就讓所有人都不滿意】

  【雖然但是,雲獻這身也太漂亮了吧!】

  【真的真的!美死了!古人說要想俏一身孝真不是瞎說的,這破碎感真絕了!】

  【小白花成精了!這小細腰,這小臉蛋!快來我懷裡我保護你!】

  【雲獻扮的寡婦?嘿嘿,更愛了】

  【夫人,你也不想別人知道這件事吧嘿嘿嘿~】

  雲獻確實算是最從容的一個了。

  他雖然高,但身形纖細,穿著女裝也還算鬆快,至於男扮女裝……這是工作,這是工作……

  宰相大人憑藉著穿越前被壓榨的工作經驗硬生生勸住了自己。

  眾人看他波瀾不驚的模樣紛紛讚賞——是個敬業的好演員。

  謝明彧看著雲獻,也就沒那麼難受了。

  一見到雲獻,他身上的不適仿佛就消失了,眼裡只有那抹白色的身影,眼裡全是驚艷和痴迷。

  他正看著,這時,嗩吶一響,震得所有人都看向了「靈堂」。

  遊戲,正式開始了。

  第101章

  這些場景是一比一還原了都城皇宮舊址的。

  這個劇本殺也是根據一段歷史改編而來——不能說歷史, 或者野史更為恰當。

  是幾百年前的一樁懸案,因此就算是歷史巨佬也不可能知道節目組最後安排的兇手是誰。

  【窩趣,這麼刺激的?】

  【什麼?什麼刺激?有知道這段的嗎?快來解說, 我看不懂了】

  【節目組官網發了,去看就是】

  【謝謝這就去】

  三百年前,某朝開國皇帝設立他的部下趙真為戶部尚書,趙真懼內, 其妻乃郡主,甚是潑辣, 據說趙真能坐上尚書之位便是靠郡主——一是岳家勢力,二是郡主的頭腦, 據說,尚書立下的絕大部分功勞背後都有其妻子的影子,可惜她留下一兒一女後撒手人寰, 此後尚書便庸碌無為,直至橫死於自己的書房。

  到這裡也沒什麼, 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沒有才能的官員的生涯罷了。

  唯一的特別之處的他橫死的原因一直是個迷——直到一番探查, 將無數人, 包括皇帝都牽扯其中。

  趙真死去時, 手邊的茶水有毒, 他的後腦勺也有重物敲打的痕跡,背對著的窗欞上蹭上了一塊泥土,頭頂的瓦片鬆動,有一小塊腳印, 大約是從頭頂擊中他肩膀的錐子沾著血掉落在一旁的地上, 散落的繩子有一端勒住了趙真的脖子……

  這也太遭人恨了點。

  用觀眾的話來說就是。

  【這死法放在整個歷史圈也是非常炸裂的】

  【名偵??南看了都大呼頭疼的程度】

  偏偏,皇帝竟然下令不必追查, 說是不必追查,大約就是暗暗警告,不許再探查了——也是因此,趙真才在史書上占據了更多篇幅墨水,給後世留下了一樁懸案,內里的秘辛逐漸被挖出,可最後誰也不知道,那些事情究竟是誰做的。

  節目組便把這部分編撰出來,用作這回的劇本。

  第一發現人是「雲寡婦」,作為趙真的小妾,哪怕半夜了也要愛崗敬業,給趙真送一盅「親手」燉的百合蓮子羹,只不過她推開門,一眼就看到了死去的趙真。

  劇本殺的時間線從葬禮開始。

  說是葬禮其實並不太準確,那個時代的葬禮往往有一個很長的流程,等到真正下葬大約要在弔唁完三日之後,這三日,玩家要挖出所有線索,拼湊出真相,尋找真正的兇手,若兇手逃脫則其餘玩家要遭受懲罰,反之則兇手落網,單獨受罰,不能參與後面的獎勵環節。

  弔唁時,所有人都聚到一起。

  既然是劇本殺,那自然有NPC,作為引導的NPC扮作大理寺卿,分別詢問幾人昨晚在做什麼。

  NPC聲情並茂:「雲娘子昨日子時一刻發現尚書大人,即刻便召喚仵作探查,斷定尚書大人死於巳時,那期間,各位都在做些什麼?」

  幾個無關緊要的NPC隨意說了幾句,作為重頭戲的嘉賓才紛紛開口。

  理所當然的,雲獻柔柔弱弱抹了抹眼角的淚,哀哀戚戚道:「昨日夜裡,妾身念著老爺近日忙於賑災,日日燭火都要亮至丑時,到了寅時卻又要上朝去,便去了庖屋親手為老爺熬製羹湯,大約從亥時起妾身便沒出過庖屋,大人盡可去問下人們,妾身煲了幾個時辰的羹湯滿心歡喜要端去老爺跟前……哪想,哪想……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