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眠:鏞兒,你還記得你調了哪些兵馬去救晉王的嗎?你調動了長蛇谷關就近的守軍。但那些守軍,也是守關的精兵。他們守的關不能空缺,所以,也會有就近的其他兵馬去填他們的空。

  ——對,李鏞的衣帶詔里是這樣交代的。他擔心其他地方的守軍空缺,要求駐軍由內向外勻出兵力去布防……

  李眠:那就意味著至少有兩個方位會缺兵。

  李鏞:……桃氏已退,並無內患,為何還要擔心這些?明年點兵,讓他們各回其位。

  李眠搖頭。他若是柳烏,野心絕不止於此,春衣已發回密報,確定柳烏和楊戟已回關內,正向都城方向而來。

  至於那些隨他們從密道入關的桃氏兵,至今下落不明。

  李眠:……我若是她,下一步,便會沖你而來。

  李眠:她和楊戟,對宮內之事很熟悉,混入宮中更為輕易。雖不能帶長兵入宮,可只要近了身……就能做許多事。

  李眠:我說得對不對,南佛小姐?

  不遠處的廊下站著一名待詔宮女,因站在簾後,故而一直無人注意。

  當李眠問她話時,她才走出簾後,神色微微訝異,眼中清光閃動。附近所有侍衛都圍攏過來,可李眠示意不必,由她上前。

  柳烏向他拜了拜。她少年時曾見過他,只是多年不見,兩人都變了許多。

  柳烏:說來慚愧,雖與御皇是好友,卻不是為了他而來的。

  她注視李眠: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今天來見殿下。

  第31章 31

  春水台,柳烏和李眠在茶台對坐。李鏞想下令讓侍衛拿下她,但李眠攔住了。

  在她的威脅下,所有宮人和侍衛都必須退至階下,不得上前。碩大的高台,只有三人。

  李眠:南佛小姐帶了什麼吧。

  柳烏略笑抬手,袖中隱約有些異樣:火雷。

  柳烏:若是有變,則同歸於盡。

  李眠淡淡「哦」一聲,只是將自己的座位挪到李鏞之前,擋住了李鏞。

  柳烏含笑:不必憂心,若是引爆,整座春水台皆不留存。

  柳烏:從現在起,請二位都暫留春水台。如果離開,我就拉動引線。

  李眠似乎已明白她想做什麼。李鏞調動守軍,導致關內出現兩處守軍空缺,桃氏的精銳通過密道入關,分而合之,目標制止那些守軍空缺的城池。

  柳烏在此控制住他們兩人,便等於控制住了調兵的御令。無論是李眠還是李鏞都無法傳令調兵,只能憑各地自行迎敵。

  李眠:但就算丟掉兩座城池,桃氏在關內兵力有限,得到最初的戰果後,便只能等待被圍而殺之。

  柳烏:我怎會只為了那兩座城池。

  李眠:若是都城……楊戟沒隨你來,但也不會離你太遠。此人聽命於你,若是讓他帶兵攻城,攻城之後,他便不知如何應對了。

  李眠算了算楊關手中的兵權。楊氏式微,已無重兵在手,楊裕手中的兵權,當年是由自己親手收回的。楊關性格穩重平和,被舉為內廷尉。

  他出征在外,其實內廷的頭銜仍在,也就是說,調動內廷的兵權仍在……

  楊戟找回了楊關殘骸中的兵符,打算以此調度內廷兵力。如果調兵成功、而李鏞和李眠無法離開春水台發令,那柳烏的計劃就會成功。

  李眠思索片刻:宮中有妃嬪有孕嗎?

  李鏞愕然。他年少繼位,還沒到安排六宮的時候。

  李眠有些後悔沒將此事提前。若有皇嗣,便無所謂自己二人,連同春水台一同毀掉也無妨,朝內由李寒庇佑此子便是。

  可他又思索了片刻,忽然輕笑出聲。

  李眠:你不敢。

  李眠:鏞兒你走吧,她不敢引爆的。

  柳烏的眼神微動,她此行結局生死各占一半,成功,則是楊戟拿下內廷、桃氏奪取二城;失敗……不,她就算死,也會拉上李眠和李鏞一起,只是死,不是敗。

  李眠:楊戟也好,桃氏也好,沒有你只是一盤散沙。你花了幾年時間,把這樣一群蠻族教化得學會工事、學會戰策,已經很不可思議了。但是更多的事,他們做不到。

  李眠:我不覺得你想要什麼王后之位……你最後跑來我面前,是想向我展示什麼?

  李鏞的聲音冒出來:南佛,你難道是來見吾的嗎?

  柳烏:不是。

  李眠:不是。鏞兒你回去。

  李鏞只能起身。但他剛一動,柳烏便厲然喝止:你敢,我就真的引爆。

  李眠:不用管她。你去吧。

  柳烏:李鏞,你要賭嗎?

  忽然,李眠意識到一個麻煩的地方——李鏞坐下了。這個孩子根本沒有和柳烏對賭的魄力,他的顧慮太多了。

  李眠:立刻跑,她來不及下決斷的!

  可李鏞還是沒有動,猶豫地看著柳烏;也就在這一瞬間,李眠知道,他跑不掉。

  他們已經錯失了柳烏動搖的剎那。

  李眠看向她。她現在做的事只是等,只要能拖住兩人,拖到楊戟調兵就贏。

  李眠:你做了很多事,為什麼?

  柳烏:對,我從十三歲那年得知楊戟的生母身份,就開始想這一切了。

  李眠:真是有趣。尋常人在這個年紀,怕是不會琢磨這些。

  柳烏:其實一開始,我不覺得我同其他人有何差別。起初進宮陪伴李鏞時,還有些不安,害怕自己學識太淺,與宮內人說不上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