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威遠侯林應龍三月里生了一場病,沒熬過去,離了世,世子林懿德襲了爵,泣血上書,扶著林應龍的棺木,帶著全家回鄉守靈去了,林懿清升了刑部尚書,林懷業進了戶部,林氏族裡,眼看著林家二房一夜間驟然崛起。
靖北王世子楊遠峰調任北三路巡檢使,鄭季雨升了禮部左侍郎,接旨當天,鄭祭酒將自己關在書房裡仔細想了一夜,第二天上書皇上乞骸骨,薦了錢繼遠做國子監祭酒,周景然准了鄭祭酒的摺子,命他在京致仕養老。
汝南王病休回府,jīng神著重新張羅起汝南王府第一等的大事:教導聰明絕頂的小阿笨成才。
阿笨已經一歲半了,眼明手快,只要睜著眼睛,就片刻不閒,老太妃只盯著他泡藥澡練吐氣,旁的,砸了什麼那都是小事,王妃一來眼睛腿腳都跟不上他,二來,見不得孫子嘴角往下哪怕只撇上一星半點,不等阿笨哭出來,她自己先心疼的掉眼淚了,就這麼著,阿笨就成了王府第一禍害,唯一能管得了他的,就是李小暖,可偏偏李小暖正里里外外忙的片刻不閒,一時也顧不上管教他。
汝南王接了這麼個禍害到手,頭痛了半天,在阿笨咿咿呀呀的‘父之過’中,靈機一動,想起了阿笨那是有先生的!
隔天,汝南王就抱著阿笨,騎著馬往唐府尋隨雲先生上學去了。
唐府後園,涼風徐徐chuī著,汝南王和隨雲先生對面坐著,品著茶,聊著些閒話,看著剛剛睡醒的阿笨轉來轉去的看了一陣子,伸手抓起旁邊几上的一本古書,攤在小胖腿上,似模似樣的認真看了起來,隨雲先生挑著眉梢,滿臉得意之色,“這孩子就是得跟著明師才好,你看看,這不過幾天功夫,就這樣喜愛讀書了,才這麼大的孩子,若不是我,若不是我這滿園書香,別處、別家,誰能把弟子教成這樣?”
汝南王‘哼’了一聲,正要說話,只見阿笨長長的舒了口氣,舉起手裡的古書,清楚的說道:“看完了,撕了吧!”
說著,已經極麻利連撕了幾頁下來,隨雲先生一聲慘呼,撲過去奪下阿笨手裡的書和撕下來的書頁,心痛萬分的捧在懷裡,點著阿笨,阿笨兩眼汪滿了淚,委屈萬分的撇著嘴,只等他敢責備一聲,就要放聲大哭起來,隨雲先生眨了幾下眼睛,猛的轉身點著汝南王怒吼起來,“那混帳小子養的混帳小子!你賠我書!這可是孤本!先賢手書啊!”
汝南王高高揚著眉毛,看看滿臉委屈的孫子,轉頭看著又是心疼又是憤怒的隨雲先生,眨了幾下眼睛,又轉頭看著阿笨,緊繃著臉訓斥道:“混小子,你可知錯?”
阿笨急忙左右轉著身子,沒看到老祖宗,也沒看到祖母,阿笨忙在榻上爬了兩步,站起來,張著胳膊,滿臉委屈的往阿爺懷裡撲著叫道:“阿呀,陳呀,師之惰。”
汝南王呆了片刻,一把抱起阿笨,大笑著點著隨雲先生,得意萬分的說道:“聽到沒有?聽見沒有?教不嚴,師之惰!明明是你這師父沒教好,還好意思怪我的乖孫子?”
隨雲先生一口氣悶在胸口,看看手裡的破書,再看看阿笨,又轉頭看著得意的搖頭晃腦汝南王,悶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五月中,北方各族被盡數趕出了北三路,程恪帶著大軍,一路追擊過去,他要一鼓作氣,打散了北邊各部的元氣,打得他們幾年內都沒有實力擾邊,北三路經此大難,須得有幾年太平日子,以休養生息。
京城周圍的難民在沿途官府的資助下,陸續返回了家鄉,城外的粥棚一天比一天少,最後一個粥棚拆掉後,禮部會同戶部,計算匯總著各家各戶各個粥棚施粥的糧食銀兩數,呈進了宮裡。
施銀最多的,是誠王妃,施糧最多的,是古雲姍,周景然慢慢翻著看到最後,傷感的嘆了口氣,誠王妃的銀子裡,除了她的嫁妝,還有靖北王妃的嫁妝,這是為誠王贖罪,更是為兒女積福,古雲姍的背後,是李小暖,只有她,才能有這麼多的銀子,才能有這個眼光見識,趕在去年豐年收糧存糧,存下了這麼多的糧食,兩浙路商人肯將手裡的糧食平糶給官府,也是因了她,周景然站起來,走到窗前,背著手看著窗外滿池早綻的粉荷白蓮,好象就是從那一年起,他就愛上了這荷花蓮葉,那荷花,亭亭玉立,風姿綽約,有她的形,卻沒有那份靈動。
他知道她的用意,更不忍違了她的心意。
表彰的旨意很快自宮中傳下,古雲姍大義為民,幾傾其所有救助百姓,可作民婦之表率,封一品寧國夫人。
隔幾天,太后去福音寺還願祈福,特意叫了周婉若進去,陪著上了香,細細說了半天話,又命她陪著吃了頓素齋。
從chūn節以來就大門緊閉的金家,因為古雲姍的封詔而顯得更加沉悶,金老太爺病骨支離的躺在chuáng上,閉著眼睛,聽小孫子清晰緩慢的念著邸抄,慢慢嘆了口氣,睜開眼睛,看著垂手侍立在chuáng前的兒子,聲緩氣短、念叨般說道:“金家……等了兩三代的機遇,就這麼毀了,毀了……古家二女婿,那個鄭季雨,升了禮部左侍郎,你聽到了?”
金老爺低垂著頭,大氣不敢出,“鄭祭酒是個聰明人,有大智慧……激流勇退,為兒孫讓路……”
金老太爺失神般念叨著,“是個聰明人……要讓路……當斷則斷!”
金老太爺眯著眼睛,望著屋頂,半晌,猛的轉頭看著金老爺,冷冷的問道:“鄭祭酒能為兒孫讓路,你可做的到?”
金老爺忙跪倒在地,啞著嗓子答道:“父親吩咐就是,兒子就死了也甘心!”
“不用你死,我死了,金家,全部基業,家主之位,就jiāo給墨兒!”
金老爺愕然看著父親,金老太爺看著二孫子金誌慶,緩緩的說道:“古家惱著金家,汝南王世子妃……”
金老太爺驟然感慨萬分,“李家!李家女子!拔盡江南地氣!先李老夫人,令人敬仰,世子妃……李氏小暖,青出於藍!生生把個死人翻成了神!把古家翻成了元徽朝一代名門!她惱著金家,金家這幾十年,就沒有出頭之日!”
金老太爺用力過猛,引出一陣劇烈的咳嗽,金老爺忙膝行上前,撫著父親胸前,金老太爺喘過口氣來,看著兒子和二孫子,嘆著氣jiāo待道:“置於死地而後生,金家一脈,全在墨兒和玉書身上,還有硯兒,女子亦不可小視,看看李家這兩名奇女子!我死後,你帶著全家返鄉守靈,就老死鄉間吧,志揚,讓他剃度出家,替我守一輩子墳地去!小妾庶子,不要記入金家族譜,讓人帶到南邊jiāo給你弟弟,帶著出海,不要再回來了。”
金老爺哽咽著,流著眼淚不停的磕著頭,金老太爺狠狠的瞪著他,“你聽好,老子的話,你再敢違了半分,我做鬼也饒不了你!你那媳婦,再敢妄為,老子一根繩子勒死了她!”
金老太爺喘息著,半晌才透出口氣來。
半個月後,金老太爺病死,臨死前由禮部轉了遺折,要兒子為自己守靈十年,要長孫金志揚為自己剃度守墳。周景然愕然之後,笑了一陣子,又感慨萬分,在折後批了個朱紅的‘准’字。
第三百四十四章:正名
錢繼遠做了國子監祭酒的頭一件事,就是明折上書皇上,要為古志恆正名,摺子後,附了自己為古志恆寫的小傳,洋洋灑灑上萬字,自許為平生第一得意之作,周景然將摺子發給了嚴相、湯相和六部,卻未置可否。
這摺子和小傳,翻抄到了邸抄上,刊行到各路,短暫的幾天沉默過後,請求正名,甚至表說古狀元顯靈的摺子,雪片般飛進皇城,周景然應天順時,下了詔書:‘……先皇甚敬之,曾屢遣內侍私祭……’追贈太師,諡號‘文正’,責禮部四時祭祀,允隴州、越州建祠以祀之。
直到年底,程恪才帶著親衛,風塵僕僕的自北三路返回,周景然由千月等人護衛著,悄悄出城,迎出了幾十里外,禮部卻沒有什麼得勝慶賀大典之類,皇家骨ròu相殘,以致百姓離苦,是沒什麼好慶賀的。
李小暖帶著阿笨,早早等在了二門外,程恪在府門口下了馬,疾步衝進大門,迎著李小暖,滿臉燦爛笑容,阿笨在李小暖懷裡扭著頭,好奇的看著程恪,見他一路衝過來,忙伸出兩隻胖手擋在前面,“阿不!”
李小暖笑著拍著阿笨的手,“那是你父親,不認得了?”
程恪伸手從李小暖懷裡接過阿笨,“這麼重了?!你哪裡抱得動,往後別抱他了。”
阿笨伸手揪著程恪的耳朵,一邊用力往外扯著,一邊惱怒的大叫:“負壞!不要負!”
“臭小子,鬆手!”
程恪忙將阿笨往外舉著,李小暖笑著拍著阿笨的手,“母親抱不動你,要是不讓父親抱,那就自己走回去!”
阿笨委屈的嘟著嘴,掂量了片刻,乖乖的窩在了程恪懷裡,程恪一隻手抱著他,空出一隻手來牽著李小暖,一路低聲說著話,往瑞紫堂過去了。
酉末時分,奶娘抱了睡著的阿笨回去,程恪長舒了一口氣,“這臭小子天天都這麼纏人?”
“平時哪裡搶得到,今天不過是你回來了,老祖宗、父親和母親讓他多跟你親近親近罷了,平時,一早上老祖宗要帶他練吐納,午飯母親一定要看著,吃了飯父親要帶他去先生府上念書,晚上回來,隔天要……”
程恪心不在焉的聽著,伸手攬過李小暖,一邊低頭親吻下去,一邊含糊著說道:“這樣好……小暖,我想你,一閉上眼睛就夢到你,你想我沒有?”
屋角暈huáng的燈光籠著滿屋的溫暖和曖昧的氣息,李小暖赤luǒ的上身泛著層密密的汗珠,伏在程恪胸前,聲音綿軟含糊的仿佛汪著水,“我累壞了,明早要起不來了。”
“嗯,明天我替你告病,小暖,讓我看看你,就看看……”
……
第二天,李小暖勉qiáng爬起來時,已經是辰正過後了,程恪神清氣慡的靠在chuáng頭,伸手攬過她,輕輕笑著,有些底氣不足的低聲說道:“什麼時辰了?你……”
“早呢,還早,小暖,讓我看看,就看看……你別動,你歇著,讓我……就進去一會兒……”
蟬翼帶著小丫頭,遠遠守在正屋門口,看著太陽一點點升高,昨天爺吩咐過,沒聽到召喚,誰也不准進去,這會兒,都日上三桿了。
靖北王世子楊遠峰調任北三路巡檢使,鄭季雨升了禮部左侍郎,接旨當天,鄭祭酒將自己關在書房裡仔細想了一夜,第二天上書皇上乞骸骨,薦了錢繼遠做國子監祭酒,周景然准了鄭祭酒的摺子,命他在京致仕養老。
汝南王病休回府,jīng神著重新張羅起汝南王府第一等的大事:教導聰明絕頂的小阿笨成才。
阿笨已經一歲半了,眼明手快,只要睜著眼睛,就片刻不閒,老太妃只盯著他泡藥澡練吐氣,旁的,砸了什麼那都是小事,王妃一來眼睛腿腳都跟不上他,二來,見不得孫子嘴角往下哪怕只撇上一星半點,不等阿笨哭出來,她自己先心疼的掉眼淚了,就這麼著,阿笨就成了王府第一禍害,唯一能管得了他的,就是李小暖,可偏偏李小暖正里里外外忙的片刻不閒,一時也顧不上管教他。
汝南王接了這麼個禍害到手,頭痛了半天,在阿笨咿咿呀呀的‘父之過’中,靈機一動,想起了阿笨那是有先生的!
隔天,汝南王就抱著阿笨,騎著馬往唐府尋隨雲先生上學去了。
唐府後園,涼風徐徐chuī著,汝南王和隨雲先生對面坐著,品著茶,聊著些閒話,看著剛剛睡醒的阿笨轉來轉去的看了一陣子,伸手抓起旁邊几上的一本古書,攤在小胖腿上,似模似樣的認真看了起來,隨雲先生挑著眉梢,滿臉得意之色,“這孩子就是得跟著明師才好,你看看,這不過幾天功夫,就這樣喜愛讀書了,才這麼大的孩子,若不是我,若不是我這滿園書香,別處、別家,誰能把弟子教成這樣?”
汝南王‘哼’了一聲,正要說話,只見阿笨長長的舒了口氣,舉起手裡的古書,清楚的說道:“看完了,撕了吧!”
說著,已經極麻利連撕了幾頁下來,隨雲先生一聲慘呼,撲過去奪下阿笨手裡的書和撕下來的書頁,心痛萬分的捧在懷裡,點著阿笨,阿笨兩眼汪滿了淚,委屈萬分的撇著嘴,只等他敢責備一聲,就要放聲大哭起來,隨雲先生眨了幾下眼睛,猛的轉身點著汝南王怒吼起來,“那混帳小子養的混帳小子!你賠我書!這可是孤本!先賢手書啊!”
汝南王高高揚著眉毛,看看滿臉委屈的孫子,轉頭看著又是心疼又是憤怒的隨雲先生,眨了幾下眼睛,又轉頭看著阿笨,緊繃著臉訓斥道:“混小子,你可知錯?”
阿笨急忙左右轉著身子,沒看到老祖宗,也沒看到祖母,阿笨忙在榻上爬了兩步,站起來,張著胳膊,滿臉委屈的往阿爺懷裡撲著叫道:“阿呀,陳呀,師之惰。”
汝南王呆了片刻,一把抱起阿笨,大笑著點著隨雲先生,得意萬分的說道:“聽到沒有?聽見沒有?教不嚴,師之惰!明明是你這師父沒教好,還好意思怪我的乖孫子?”
隨雲先生一口氣悶在胸口,看看手裡的破書,再看看阿笨,又轉頭看著得意的搖頭晃腦汝南王,悶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五月中,北方各族被盡數趕出了北三路,程恪帶著大軍,一路追擊過去,他要一鼓作氣,打散了北邊各部的元氣,打得他們幾年內都沒有實力擾邊,北三路經此大難,須得有幾年太平日子,以休養生息。
京城周圍的難民在沿途官府的資助下,陸續返回了家鄉,城外的粥棚一天比一天少,最後一個粥棚拆掉後,禮部會同戶部,計算匯總著各家各戶各個粥棚施粥的糧食銀兩數,呈進了宮裡。
施銀最多的,是誠王妃,施糧最多的,是古雲姍,周景然慢慢翻著看到最後,傷感的嘆了口氣,誠王妃的銀子裡,除了她的嫁妝,還有靖北王妃的嫁妝,這是為誠王贖罪,更是為兒女積福,古雲姍的背後,是李小暖,只有她,才能有這麼多的銀子,才能有這個眼光見識,趕在去年豐年收糧存糧,存下了這麼多的糧食,兩浙路商人肯將手裡的糧食平糶給官府,也是因了她,周景然站起來,走到窗前,背著手看著窗外滿池早綻的粉荷白蓮,好象就是從那一年起,他就愛上了這荷花蓮葉,那荷花,亭亭玉立,風姿綽約,有她的形,卻沒有那份靈動。
他知道她的用意,更不忍違了她的心意。
表彰的旨意很快自宮中傳下,古雲姍大義為民,幾傾其所有救助百姓,可作民婦之表率,封一品寧國夫人。
隔幾天,太后去福音寺還願祈福,特意叫了周婉若進去,陪著上了香,細細說了半天話,又命她陪著吃了頓素齋。
從chūn節以來就大門緊閉的金家,因為古雲姍的封詔而顯得更加沉悶,金老太爺病骨支離的躺在chuáng上,閉著眼睛,聽小孫子清晰緩慢的念著邸抄,慢慢嘆了口氣,睜開眼睛,看著垂手侍立在chuáng前的兒子,聲緩氣短、念叨般說道:“金家……等了兩三代的機遇,就這麼毀了,毀了……古家二女婿,那個鄭季雨,升了禮部左侍郎,你聽到了?”
金老爺低垂著頭,大氣不敢出,“鄭祭酒是個聰明人,有大智慧……激流勇退,為兒孫讓路……”
金老太爺失神般念叨著,“是個聰明人……要讓路……當斷則斷!”
金老太爺眯著眼睛,望著屋頂,半晌,猛的轉頭看著金老爺,冷冷的問道:“鄭祭酒能為兒孫讓路,你可做的到?”
金老爺忙跪倒在地,啞著嗓子答道:“父親吩咐就是,兒子就死了也甘心!”
“不用你死,我死了,金家,全部基業,家主之位,就jiāo給墨兒!”
金老爺愕然看著父親,金老太爺看著二孫子金誌慶,緩緩的說道:“古家惱著金家,汝南王世子妃……”
金老太爺驟然感慨萬分,“李家!李家女子!拔盡江南地氣!先李老夫人,令人敬仰,世子妃……李氏小暖,青出於藍!生生把個死人翻成了神!把古家翻成了元徽朝一代名門!她惱著金家,金家這幾十年,就沒有出頭之日!”
金老太爺用力過猛,引出一陣劇烈的咳嗽,金老爺忙膝行上前,撫著父親胸前,金老太爺喘過口氣來,看著兒子和二孫子,嘆著氣jiāo待道:“置於死地而後生,金家一脈,全在墨兒和玉書身上,還有硯兒,女子亦不可小視,看看李家這兩名奇女子!我死後,你帶著全家返鄉守靈,就老死鄉間吧,志揚,讓他剃度出家,替我守一輩子墳地去!小妾庶子,不要記入金家族譜,讓人帶到南邊jiāo給你弟弟,帶著出海,不要再回來了。”
金老爺哽咽著,流著眼淚不停的磕著頭,金老太爺狠狠的瞪著他,“你聽好,老子的話,你再敢違了半分,我做鬼也饒不了你!你那媳婦,再敢妄為,老子一根繩子勒死了她!”
金老太爺喘息著,半晌才透出口氣來。
半個月後,金老太爺病死,臨死前由禮部轉了遺折,要兒子為自己守靈十年,要長孫金志揚為自己剃度守墳。周景然愕然之後,笑了一陣子,又感慨萬分,在折後批了個朱紅的‘准’字。
第三百四十四章:正名
錢繼遠做了國子監祭酒的頭一件事,就是明折上書皇上,要為古志恆正名,摺子後,附了自己為古志恆寫的小傳,洋洋灑灑上萬字,自許為平生第一得意之作,周景然將摺子發給了嚴相、湯相和六部,卻未置可否。
這摺子和小傳,翻抄到了邸抄上,刊行到各路,短暫的幾天沉默過後,請求正名,甚至表說古狀元顯靈的摺子,雪片般飛進皇城,周景然應天順時,下了詔書:‘……先皇甚敬之,曾屢遣內侍私祭……’追贈太師,諡號‘文正’,責禮部四時祭祀,允隴州、越州建祠以祀之。
直到年底,程恪才帶著親衛,風塵僕僕的自北三路返回,周景然由千月等人護衛著,悄悄出城,迎出了幾十里外,禮部卻沒有什麼得勝慶賀大典之類,皇家骨ròu相殘,以致百姓離苦,是沒什麼好慶賀的。
李小暖帶著阿笨,早早等在了二門外,程恪在府門口下了馬,疾步衝進大門,迎著李小暖,滿臉燦爛笑容,阿笨在李小暖懷裡扭著頭,好奇的看著程恪,見他一路衝過來,忙伸出兩隻胖手擋在前面,“阿不!”
李小暖笑著拍著阿笨的手,“那是你父親,不認得了?”
程恪伸手從李小暖懷裡接過阿笨,“這麼重了?!你哪裡抱得動,往後別抱他了。”
阿笨伸手揪著程恪的耳朵,一邊用力往外扯著,一邊惱怒的大叫:“負壞!不要負!”
“臭小子,鬆手!”
程恪忙將阿笨往外舉著,李小暖笑著拍著阿笨的手,“母親抱不動你,要是不讓父親抱,那就自己走回去!”
阿笨委屈的嘟著嘴,掂量了片刻,乖乖的窩在了程恪懷裡,程恪一隻手抱著他,空出一隻手來牽著李小暖,一路低聲說著話,往瑞紫堂過去了。
酉末時分,奶娘抱了睡著的阿笨回去,程恪長舒了一口氣,“這臭小子天天都這麼纏人?”
“平時哪裡搶得到,今天不過是你回來了,老祖宗、父親和母親讓他多跟你親近親近罷了,平時,一早上老祖宗要帶他練吐納,午飯母親一定要看著,吃了飯父親要帶他去先生府上念書,晚上回來,隔天要……”
程恪心不在焉的聽著,伸手攬過李小暖,一邊低頭親吻下去,一邊含糊著說道:“這樣好……小暖,我想你,一閉上眼睛就夢到你,你想我沒有?”
屋角暈huáng的燈光籠著滿屋的溫暖和曖昧的氣息,李小暖赤luǒ的上身泛著層密密的汗珠,伏在程恪胸前,聲音綿軟含糊的仿佛汪著水,“我累壞了,明早要起不來了。”
“嗯,明天我替你告病,小暖,讓我看看你,就看看……”
……
第二天,李小暖勉qiáng爬起來時,已經是辰正過後了,程恪神清氣慡的靠在chuáng頭,伸手攬過她,輕輕笑著,有些底氣不足的低聲說道:“什麼時辰了?你……”
“早呢,還早,小暖,讓我看看,就看看……你別動,你歇著,讓我……就進去一會兒……”
蟬翼帶著小丫頭,遠遠守在正屋門口,看著太陽一點點升高,昨天爺吩咐過,沒聽到召喚,誰也不准進去,這會兒,都日上三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