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今天晚上。”
誠王妃微微抬著下巴,抑回了眼淚,面容微微平靜下來,暗暗鬆了口氣答道。
“嗯,一個時辰後,我讓人去找你,你留個憑信給我吧。”李小暖想了想,低聲說道。
誠王妃略一思忖,抬手解下脖子上戴著的一枚小巧卻瑩潤異常的纏藤玉葫蘆,遞到了李小暖手裡,李小暖接過,握著還留著誠王妃體溫的玉葫蘆,抬頭看著她,關切的低聲囑咐道:“別硬來,先慢其心,找好機會,別傷了自己,你還有婉若呢。”
誠王妃慘笑著,目光悽然的看著李小暖,嘴唇動了動,卻沒有答話,低下頭,抬手裹上帽子,轉身掀簾下了車,李小暖忙往前挪了挪,將車簾挑起條細fèng,看著誠王妃挺直的背影轉眼間就消失在街巷轉角處。
幾乎是立即,蟬翼輕巧的跳上車,滿臉關切的看著李小暖,李小暖手裡緊緊握著玉葫蘆,往後靠到靠枕上,細細思量了半晌,低聲吩咐道:“跟母親說一聲,我要去趟爺那裡,讓她先回去歇著吧。”
蟬翼答應著,跳下車,過去傳了話,回來吩咐了車夫,才跳到李小暖車內隨身侍候著,跟著李小暖出門的長隨、婆子在車後跟著,調轉車頭,往程恪軍營去了。
誠王妃連轉了幾個彎,才跳上等候在僻靜街道處的一輛極普通的馬車,周婉若忙從車內掀起帘子,讓著母親進來,手指顫抖著幫她解著斗篷,誠王妃溫和的按下周婉若的手,低聲說道:“母親自己來,沒事了。”
周婉若舒了口氣,往後挪了挪,接過誠王妃脫下的斗篷,翻轉過來,胡亂團著塞到了車子角落裡。誠王妃長長的舒了口氣,往後靠到靠枕,閉上眼睛,隨著車子的晃動搖晃著,凝神思量著下面要做的事。
車子進了府門,在二門裡停了下來,誠王妃下了車,羽箭上前扶著誠王妃和胳膊,貼近她,低低的說:“都好了。”
“嗯,找個妥當的婆子,去西院,就說爺來信了,讓她過來一趟吧。”
羽箭答應著,轉身叫了個婆子過來,貼耳吩咐了,婆子答應著,一溜小跑往西院傳話去了。
誠王妃氣度安然的回到正院,由著金翎和羽箭侍候著換了利落的短小騎裝,周婉若緊跟著母親,也換上了騎馬裝。兩人剛收拾停當,門口傳來婆子的稟報聲,徐氏已經進了垂花門,誠王妃撫著女兒的臉頰,輕鬆的笑著吩咐道:“到屋裡去,別出來,一會兒咱們就啟程。”周婉若乖巧的答應著,轉身進了內室。
羽箭徵詢的看著誠王妃,見她點了點頭,悄悄揮手屏退了屋裡侍候的眾丫頭婆子,只自己和金翎一左一右侍候著。
婆子掀起帘子,徐氏臉色青白中帶著期盼,腳步急急的進了屋,羽箭半垂著眼帘,引著她進了東廂,誠王妃一身利落的短打扮,端坐在榻上,見徐氏進來,也不多說話,瞄著金翎,垂了垂眼皮,金翎從東廂門後閃出,抖動手裡的鮮紅絲繩,緊緊的纏在了徐氏脖子上,羽箭上前一步,一腳踹在了徐氏膝蓋後,徐氏兩隻手死命摳著脖子裡的線繩,兩隻眼睛突出著撲倒在地,誠王妃端起杯子,看著徐氏,慢慢喝了口茶,淡淡的說道:“爺來信了,讓你殉節。”
徐氏臉色紫漲的仿佛瞬間大了一倍去,拼命掙扎著盯著誠王妃,羽箭一腳踩在她頭上,金翎用力收緊紅繩,徐氏舌頭長長的吐了出來,腿直直往後蹬了幾下,就沒了氣息,誠王妃深深的透了口氣,放下杯子,冷漠的吩咐道:“填到後院井裡去。”
金翎和羽箭默然答應著,從門後抽出早就準備好的布袋,一人張著袋口,一人將徐氏裝了進去,羽箭紮緊了袋口,和金翎一起抬起袋子,輕悄的出了門,轉到正院後院子裡,出了角門,又轉了個彎,放下袋子,金翎走到一口枯井旁,推開上面壓著的青石,兩人抬著徐氏扔了進去,聽到一聲沉悶的‘撲通’聲後,金翎看了羽箭一眼,兩人將青石抬到原處,拍了拍手,轉身回去正院復命了。
誠王妃長長的舒了口氣,靜默的端坐在榻上,閉著眼睛思量了半晌,吩咐羽箭取了筆紙過來,拎著筆,滿臉悲傷的思量了半晌,下筆如飛,細細jiāo待著周世遠,細密的宣紙一張張翻起,誠王妃細細jiāo待著周世遠,越jiāo待越不放心,越不放心越jiāo待,直寫了二三十張,還沒有半分了結的意思。
外頭的心腹婆子引著個裹得嚴嚴緊緊的婆子模樣的人,進了垂花門,羽箭急忙接過去,也顧不得傳話的婆子,只盯著那婆子模樣的人,低聲問道:“世子妃那邊的?”婆子模樣的人似有似無的點了點頭,羽箭大喜,忙揮手屏退了婆子,引著那人進了正屋,誠王妃還在不停的寫著對周世遠的jiāo待,羽箭聲音裡帶著喜意,低聲稟報導:“王妃,人來了。”
誠王妃依依不捨的住了筆,閉了閉眼睛,一邊收著筆跡越來越零亂的幾十張紙,一邊點了點頭,羽箭曲膝退下,引著婆子模樣的人進了東廂。那婆子模樣的人脫了外面的斗篷,竟是個面目平常的青年小廝,小廝咧嘴笑了笑,捧著只瑩晶碧透的玉葫蘆,奉了上去,羽箭忙上前接過,遞給了誠王妃,誠王妃隨手掂起玉葫蘆,捏在手心裡,目光緊緊盯著小廝,小廝長揖到底,恭謹的說道:“少夫人吩咐,讓小的送王妃出城,城外,少夫人也安置好了,一路護送王妃到太原府。”
誠王妃長長的舒了口氣,“嗯,好,這就走吧。”
誠王妃說著,起身下了榻,周婉若早就偷偷隱在內室簾後,目不轉睛的注視著東廂的動靜,聽了誠王妃的話,急忙掀簾出來,忐忑中帶著絲興奮,看著誠王妃,又轉頭好奇的打量著小廝。羽箭和金翎取了斗篷過來,侍候著誠王妃和周婉若穿了,自己也穿了斗篷,小廝仍用婆子模樣的斗篷裹緊了自己,一行人靜悄悄的出了后角門,上了馬,馬蹄上裹了棉布,靜默著往城門方向奔去。
出了城,急奔了二三十里,小廝沖在前頭,左右環顧著,突然抬手止住眾人,下了馬,路邊的林子裡,悄無聲息的出來了十幾個人,還有輛極不起眼、卻堅固異常的馬車來,小廝撥轉馬頭,奔到誠王妃身邊,低低的說道:“稟王妃,我們少夫人吩咐了,姑娘不慣騎馬,若這樣一路騎過去,怕姑娘受不得,還是請姑娘和王妃上車吧,咱們趕一趕,日夜兼程,也不慢什麼。”
誠王妃轉頭看著已經在喘著粗氣的女兒,嘆了口氣謝道:“多謝你家少夫人想的周到,就這樣吧。”
說著,翻身下了馬,和周婉若一起上了車,車子裡極是寬敞,鋪著厚而鬆軟的墊子,點心茶水一應俱全,周婉若低低的歡呼著,誠王妃嘆了口氣,憐惜的看著女兒,看著她歪在了車上,不大會兒,就沉沉的睡著了。
誠王妃將車簾掀起條fèng,茫然的看著遠處稀疏的星光。
李小暖歪在車上,閉著眼睛,仿佛睡著一般,蟬翼輕輕的展開chuáng夾被,蓋在了李小暖身上,李小暖舒展著身子,把自己放舒服了,隨著車子微微晃動著,細細想著從宮裡出來的點點滴滴,似有似無嘆了口氣,抬手揉著眉間,誠王妃帶著周婉若,如飛蛾撲火般沖往太原城,自己到底是在助她,還是在送她往huáng泉路上走?這個世上,也許真的有huáng泉路,也許,她也能和自己一般,是到了另一個未知的去處……
凌晨,奔波了一夜的人馬靜靜的停在一片小樹林裡歇息著,周婉若扶著母親下了車,圍著車子緩緩散著步,金翎和羽箭看著人生火做著飯,那些陌生的護衛們輕鬆的低低說笑著,理著馬具行李,準備著下一輪的疾馳。離一行人一天路程的驛站里,千月一身黑衣,yīn著臉,背著手,凝神聽著趕路趕的滿臉蒼白的侍衛低低的稟報,眉頭漸漸越擰越緊,護著誠王妃進太原府!爺這是要做什麼?千月轉過頭,盯著傳話的護衛看了一會兒,冷漠的吩咐道:“辛苦你了,回去稟報爺,就說知道了。”護衛答應著,垂手退了下去。
第三百三十八章:焦土
連趕了幾天路,周婉若就病倒了,誠王妃急著要趕往太原府,抱著低熱的周婉若qiáng行趕了一夜一天路,到傍晚時分,趕到一個極小的鎮子時,周婉若已經渾身滾燙,發起高熱來,護衛頭領包了間不起眼的小客棧,急忙遣了個兩個護衛,和羽箭一起往鎮上尋找最好的大夫去了。
周婉若是勞累驚嚇過度,受了風寒,雖說不是什麼疑難病症,可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一行人在小鎮子上,直耽誤了七八天,誠王妃日日夜夜守著女兒,擔憂女兒、也焦急著太原府的境況,急得嘴角起了一串火泡,雖說心急如焚,可若不等女兒身子好了就啟程,指不定不到太原府,就要了女兒的命,唉,畢竟是金尊玉貴養大的,誠五妃也只好耐著xing子,等著周婉若病癒。
先皇頭七剛過,周景誠就在太原府稱了帝,宣稱周景然謀逆矯詔,討檄的文書十萬火急被遞進了宮裡。
文德殿裡,周景然一身斬衰孝衣,散著頭髮,背著手站在窗前,帶著絲冷漠,聽著湯丞相平平無波的念著誠王的討伐檄文,汝南王坐在右邊第一隻鼓凳上,半閉著眼睛,仿佛正在養神般,耳邊掛著湯丞相的聲音,心思卻轉到了別處,嚴丞相側著身子,坐在汝南王對面的鼓凳上,擰著眉頭仔細聽著檄文,信王眯著眼睛,緊緊盯著周景然的背影,敏王坐在信王下首,恭謹的聽著檄文,不時擔憂的瞄一眼滿身憤然的信王。
吏部尚書盧文隆站在嚴丞相身後,一邊仔細聽著檄文,一邊留神著汝南王,禮部尚書楊遠峰極其規矩的站立著,全神貫注在檄文和周景然身上,新任的兵部代尚書伍次遠臉上浮著濃濃的怒氣,仿佛立時就要請戰,工部尚書姚安勤和刑部尚書趙俊世穩穩的並立著,心定神閒的凝神聽著檄文,戶部尚書曹清儀擰著眉頭,摸著袖子裡的摺子,一邊聽一邊仔細再理一遍糧糙銀錢,備著皇上詢問,這一開戰,戶部極是吃重,先皇入葬、新皇登基、后妃冊封,這些大典,可都是銀子,如今又要打仗!
湯丞相念完了檄文,一邊卷著,一邊抬頭看著周景然,周景然慢慢轉過身,淡淡的吩咐道:“你們先議議吧。”
伍次遠正想說話,突然醒悟過來,忙轉頭盯著嚴丞相,嚴丞相卻在看著湯丞相,湯丞相轉頭看著汝南王,汝南王掃了信王和敏王一眼,看著周景然,恭謹的說道:“還是先聽聽兩位王爺的意思吧。”
信王‘呼’的就要站起來,卻被敏王拉著胳膊又坐了回去,周景然眼眶抖動了下,也不看周景敏,只盯著周景信,溫和的說道:“二哥先說說吧。”
誠王妃微微抬著下巴,抑回了眼淚,面容微微平靜下來,暗暗鬆了口氣答道。
“嗯,一個時辰後,我讓人去找你,你留個憑信給我吧。”李小暖想了想,低聲說道。
誠王妃略一思忖,抬手解下脖子上戴著的一枚小巧卻瑩潤異常的纏藤玉葫蘆,遞到了李小暖手裡,李小暖接過,握著還留著誠王妃體溫的玉葫蘆,抬頭看著她,關切的低聲囑咐道:“別硬來,先慢其心,找好機會,別傷了自己,你還有婉若呢。”
誠王妃慘笑著,目光悽然的看著李小暖,嘴唇動了動,卻沒有答話,低下頭,抬手裹上帽子,轉身掀簾下了車,李小暖忙往前挪了挪,將車簾挑起條細fèng,看著誠王妃挺直的背影轉眼間就消失在街巷轉角處。
幾乎是立即,蟬翼輕巧的跳上車,滿臉關切的看著李小暖,李小暖手裡緊緊握著玉葫蘆,往後靠到靠枕上,細細思量了半晌,低聲吩咐道:“跟母親說一聲,我要去趟爺那裡,讓她先回去歇著吧。”
蟬翼答應著,跳下車,過去傳了話,回來吩咐了車夫,才跳到李小暖車內隨身侍候著,跟著李小暖出門的長隨、婆子在車後跟著,調轉車頭,往程恪軍營去了。
誠王妃連轉了幾個彎,才跳上等候在僻靜街道處的一輛極普通的馬車,周婉若忙從車內掀起帘子,讓著母親進來,手指顫抖著幫她解著斗篷,誠王妃溫和的按下周婉若的手,低聲說道:“母親自己來,沒事了。”
周婉若舒了口氣,往後挪了挪,接過誠王妃脫下的斗篷,翻轉過來,胡亂團著塞到了車子角落裡。誠王妃長長的舒了口氣,往後靠到靠枕,閉上眼睛,隨著車子的晃動搖晃著,凝神思量著下面要做的事。
車子進了府門,在二門裡停了下來,誠王妃下了車,羽箭上前扶著誠王妃和胳膊,貼近她,低低的說:“都好了。”
“嗯,找個妥當的婆子,去西院,就說爺來信了,讓她過來一趟吧。”
羽箭答應著,轉身叫了個婆子過來,貼耳吩咐了,婆子答應著,一溜小跑往西院傳話去了。
誠王妃氣度安然的回到正院,由著金翎和羽箭侍候著換了利落的短小騎裝,周婉若緊跟著母親,也換上了騎馬裝。兩人剛收拾停當,門口傳來婆子的稟報聲,徐氏已經進了垂花門,誠王妃撫著女兒的臉頰,輕鬆的笑著吩咐道:“到屋裡去,別出來,一會兒咱們就啟程。”周婉若乖巧的答應著,轉身進了內室。
羽箭徵詢的看著誠王妃,見她點了點頭,悄悄揮手屏退了屋裡侍候的眾丫頭婆子,只自己和金翎一左一右侍候著。
婆子掀起帘子,徐氏臉色青白中帶著期盼,腳步急急的進了屋,羽箭半垂著眼帘,引著她進了東廂,誠王妃一身利落的短打扮,端坐在榻上,見徐氏進來,也不多說話,瞄著金翎,垂了垂眼皮,金翎從東廂門後閃出,抖動手裡的鮮紅絲繩,緊緊的纏在了徐氏脖子上,羽箭上前一步,一腳踹在了徐氏膝蓋後,徐氏兩隻手死命摳著脖子裡的線繩,兩隻眼睛突出著撲倒在地,誠王妃端起杯子,看著徐氏,慢慢喝了口茶,淡淡的說道:“爺來信了,讓你殉節。”
徐氏臉色紫漲的仿佛瞬間大了一倍去,拼命掙扎著盯著誠王妃,羽箭一腳踩在她頭上,金翎用力收緊紅繩,徐氏舌頭長長的吐了出來,腿直直往後蹬了幾下,就沒了氣息,誠王妃深深的透了口氣,放下杯子,冷漠的吩咐道:“填到後院井裡去。”
金翎和羽箭默然答應著,從門後抽出早就準備好的布袋,一人張著袋口,一人將徐氏裝了進去,羽箭紮緊了袋口,和金翎一起抬起袋子,輕悄的出了門,轉到正院後院子裡,出了角門,又轉了個彎,放下袋子,金翎走到一口枯井旁,推開上面壓著的青石,兩人抬著徐氏扔了進去,聽到一聲沉悶的‘撲通’聲後,金翎看了羽箭一眼,兩人將青石抬到原處,拍了拍手,轉身回去正院復命了。
誠王妃長長的舒了口氣,靜默的端坐在榻上,閉著眼睛思量了半晌,吩咐羽箭取了筆紙過來,拎著筆,滿臉悲傷的思量了半晌,下筆如飛,細細jiāo待著周世遠,細密的宣紙一張張翻起,誠王妃細細jiāo待著周世遠,越jiāo待越不放心,越不放心越jiāo待,直寫了二三十張,還沒有半分了結的意思。
外頭的心腹婆子引著個裹得嚴嚴緊緊的婆子模樣的人,進了垂花門,羽箭急忙接過去,也顧不得傳話的婆子,只盯著那婆子模樣的人,低聲問道:“世子妃那邊的?”婆子模樣的人似有似無的點了點頭,羽箭大喜,忙揮手屏退了婆子,引著那人進了正屋,誠王妃還在不停的寫著對周世遠的jiāo待,羽箭聲音裡帶著喜意,低聲稟報導:“王妃,人來了。”
誠王妃依依不捨的住了筆,閉了閉眼睛,一邊收著筆跡越來越零亂的幾十張紙,一邊點了點頭,羽箭曲膝退下,引著婆子模樣的人進了東廂。那婆子模樣的人脫了外面的斗篷,竟是個面目平常的青年小廝,小廝咧嘴笑了笑,捧著只瑩晶碧透的玉葫蘆,奉了上去,羽箭忙上前接過,遞給了誠王妃,誠王妃隨手掂起玉葫蘆,捏在手心裡,目光緊緊盯著小廝,小廝長揖到底,恭謹的說道:“少夫人吩咐,讓小的送王妃出城,城外,少夫人也安置好了,一路護送王妃到太原府。”
誠王妃長長的舒了口氣,“嗯,好,這就走吧。”
誠王妃說著,起身下了榻,周婉若早就偷偷隱在內室簾後,目不轉睛的注視著東廂的動靜,聽了誠王妃的話,急忙掀簾出來,忐忑中帶著絲興奮,看著誠王妃,又轉頭好奇的打量著小廝。羽箭和金翎取了斗篷過來,侍候著誠王妃和周婉若穿了,自己也穿了斗篷,小廝仍用婆子模樣的斗篷裹緊了自己,一行人靜悄悄的出了后角門,上了馬,馬蹄上裹了棉布,靜默著往城門方向奔去。
出了城,急奔了二三十里,小廝沖在前頭,左右環顧著,突然抬手止住眾人,下了馬,路邊的林子裡,悄無聲息的出來了十幾個人,還有輛極不起眼、卻堅固異常的馬車來,小廝撥轉馬頭,奔到誠王妃身邊,低低的說道:“稟王妃,我們少夫人吩咐了,姑娘不慣騎馬,若這樣一路騎過去,怕姑娘受不得,還是請姑娘和王妃上車吧,咱們趕一趕,日夜兼程,也不慢什麼。”
誠王妃轉頭看著已經在喘著粗氣的女兒,嘆了口氣謝道:“多謝你家少夫人想的周到,就這樣吧。”
說著,翻身下了馬,和周婉若一起上了車,車子裡極是寬敞,鋪著厚而鬆軟的墊子,點心茶水一應俱全,周婉若低低的歡呼著,誠王妃嘆了口氣,憐惜的看著女兒,看著她歪在了車上,不大會兒,就沉沉的睡著了。
誠王妃將車簾掀起條fèng,茫然的看著遠處稀疏的星光。
李小暖歪在車上,閉著眼睛,仿佛睡著一般,蟬翼輕輕的展開chuáng夾被,蓋在了李小暖身上,李小暖舒展著身子,把自己放舒服了,隨著車子微微晃動著,細細想著從宮裡出來的點點滴滴,似有似無嘆了口氣,抬手揉著眉間,誠王妃帶著周婉若,如飛蛾撲火般沖往太原城,自己到底是在助她,還是在送她往huáng泉路上走?這個世上,也許真的有huáng泉路,也許,她也能和自己一般,是到了另一個未知的去處……
凌晨,奔波了一夜的人馬靜靜的停在一片小樹林裡歇息著,周婉若扶著母親下了車,圍著車子緩緩散著步,金翎和羽箭看著人生火做著飯,那些陌生的護衛們輕鬆的低低說笑著,理著馬具行李,準備著下一輪的疾馳。離一行人一天路程的驛站里,千月一身黑衣,yīn著臉,背著手,凝神聽著趕路趕的滿臉蒼白的侍衛低低的稟報,眉頭漸漸越擰越緊,護著誠王妃進太原府!爺這是要做什麼?千月轉過頭,盯著傳話的護衛看了一會兒,冷漠的吩咐道:“辛苦你了,回去稟報爺,就說知道了。”護衛答應著,垂手退了下去。
第三百三十八章:焦土
連趕了幾天路,周婉若就病倒了,誠王妃急著要趕往太原府,抱著低熱的周婉若qiáng行趕了一夜一天路,到傍晚時分,趕到一個極小的鎮子時,周婉若已經渾身滾燙,發起高熱來,護衛頭領包了間不起眼的小客棧,急忙遣了個兩個護衛,和羽箭一起往鎮上尋找最好的大夫去了。
周婉若是勞累驚嚇過度,受了風寒,雖說不是什麼疑難病症,可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一行人在小鎮子上,直耽誤了七八天,誠王妃日日夜夜守著女兒,擔憂女兒、也焦急著太原府的境況,急得嘴角起了一串火泡,雖說心急如焚,可若不等女兒身子好了就啟程,指不定不到太原府,就要了女兒的命,唉,畢竟是金尊玉貴養大的,誠五妃也只好耐著xing子,等著周婉若病癒。
先皇頭七剛過,周景誠就在太原府稱了帝,宣稱周景然謀逆矯詔,討檄的文書十萬火急被遞進了宮裡。
文德殿裡,周景然一身斬衰孝衣,散著頭髮,背著手站在窗前,帶著絲冷漠,聽著湯丞相平平無波的念著誠王的討伐檄文,汝南王坐在右邊第一隻鼓凳上,半閉著眼睛,仿佛正在養神般,耳邊掛著湯丞相的聲音,心思卻轉到了別處,嚴丞相側著身子,坐在汝南王對面的鼓凳上,擰著眉頭仔細聽著檄文,信王眯著眼睛,緊緊盯著周景然的背影,敏王坐在信王下首,恭謹的聽著檄文,不時擔憂的瞄一眼滿身憤然的信王。
吏部尚書盧文隆站在嚴丞相身後,一邊仔細聽著檄文,一邊留神著汝南王,禮部尚書楊遠峰極其規矩的站立著,全神貫注在檄文和周景然身上,新任的兵部代尚書伍次遠臉上浮著濃濃的怒氣,仿佛立時就要請戰,工部尚書姚安勤和刑部尚書趙俊世穩穩的並立著,心定神閒的凝神聽著檄文,戶部尚書曹清儀擰著眉頭,摸著袖子裡的摺子,一邊聽一邊仔細再理一遍糧糙銀錢,備著皇上詢問,這一開戰,戶部極是吃重,先皇入葬、新皇登基、后妃冊封,這些大典,可都是銀子,如今又要打仗!
湯丞相念完了檄文,一邊卷著,一邊抬頭看著周景然,周景然慢慢轉過身,淡淡的吩咐道:“你們先議議吧。”
伍次遠正想說話,突然醒悟過來,忙轉頭盯著嚴丞相,嚴丞相卻在看著湯丞相,湯丞相轉頭看著汝南王,汝南王掃了信王和敏王一眼,看著周景然,恭謹的說道:“還是先聽聽兩位王爺的意思吧。”
信王‘呼’的就要站起來,卻被敏王拉著胳膊又坐了回去,周景然眼眶抖動了下,也不看周景敏,只盯著周景信,溫和的說道:“二哥先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