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回二殿下,」陳重朝二皇子行禮,又轉向祝鶴行的方向,「回殿下,請容臣細細道來。起初是臣的下屬在京郊小道上撞見一人,此人雖然身著普通,但觀其步伐、呼吸,是習武之人,而且身上還有一股隱約可聞的鐵鏽味。臣的下屬看他往無人居住的西邊去,一時起疑,就暗自跟了上去,不料看見此人進入一座野山之中,再沒有出來。臣的下屬上前查看,發現那山道里竟然是條死路,他驚覺有鬼,立刻回來稟報。」
陳重頓了頓,繼續道:「臣聽聞消息後,當夜遍親自帶領一隊人馬,請天武衛、宣翊衛的同僚一同前去查驗,經過探查附近的泥土、被踩斷的野草等物,發現了腳印和重物搬運的痕跡,還有一小塊生鏽的鐵片。」
陳重說完話,從腰間摸出錦帕,雙手呈上。魚半湖快步走過去,接過錦帕,轉身上了台階,呈給祝鶴行。
祝鶴行揭開錦帕,裡面果真是一塊生鏽的鐵片,極小,但落在那茫茫野山中,稱得上撼山之物。他示意魚半湖拿下去給群臣看,說:「天武衛和宣翊衛,如何說。」
衛巍和天武衛使同時出列,道:「陳指揮使所言千真萬確,臣等親眼所見。」
群臣開始三兩接頭,嘟囔嘀咕變作小聲議論,再不約而同地揚聲:「請殿下徹查!」
「我奉旨督國,政務繁忙,實在抽不開身,此事還得請旁人來查。」祝鶴行說。
群臣小聲商議,此事不好拿主意,畢竟能在京郊藏聚兵甲之人可謂狼子野心,但能有如此人力、財力之人屈指可數,朝臣中不乏已經站隊之人,若此事查出是他們的主子,他們如何自處?旁人也不會信服,所以一定要是天子直臣才能著手去查,而且此人一定要穩准狠,要在如今已打草驚蛇之時把人釘死。
「天武衛要巡防宮內外,宣都的安全是頭等大事,因此不敢分心,恐耽誤要事。」天武衛使說。
「宣翊衛要幫輔政事,臣也無暇抽身。」衛巍揚聲,「誰來查,還得請殿下擇選。」
群臣齊聲:「請殿下擇選。」
「既如此,」祝鶴行說,「此事就煩請陳指揮使幫輔沈鵲白一同探查,三日之內,我要結果。」
祝鶴行在群臣驚疑不解的注視中抬起手,袖中的白澤玉佩抖落出來,潤亮生輝。
先帝遺物,意義分明。
當日先帝在獵苑賞給身為臣子的沈鵲白一把御弓,那是提醒,如今的這枚白澤玉佩便是確鑿的立場,他早已做了選擇,並且將祝鶴行這把刀留給了新帝。
*
作者有話要說:
第69章 炸山
兩岸樹蔭遮天, 成堆雜草擁簇,艱難地擠出一條小路。山門前,陳重走到沈鵲白身後,說:「附近所有能通的水路、山路我們都圍起來了, 保准一隻鳥都飛不出去。」
沈鵲白應了一聲, 說:「從發現此處起, 指揮使的人就盯死了這裡, 如今朝廷旨意已下,他們還沒有動靜,說明山中的確暗藏乾坤。今日隨我進去的都是好手,待會兒都小心點。」
身後一隊身穿輕甲的士兵齊聲應道:「是!」
陳重握著腰間佩劍,上前一步, 說:「公子千萬小心。」
沈鵲白面色淺淡,率先走了進去, 陳重連忙帶人跟上。
山中道路寬而短, 一眼可以望到底, 機巧最可能藏在石壁之上。陳重帶人小心翼翼地寸寸探尋, 但他們把兩側石壁都試探了個遍, 仍舊沒有找到異常之處。他走到沈鵲白身側, 搖了搖頭。
「指揮使,依你看來, 如果要運送兵甲相關, 這條暗道該怎麼打?」沈鵲白問。
「兵甲重, 不論是往上送還是往下送, 坡度都不能太大。」陳重說。
「你來看。」沈鵲白攤開手中的羊皮紙, 是此處的山脈圖, 「從這座山往前靠近水源, 為了安全,暗道得往後挖。至於機關的位置,為了進入方便和以防暴露、身後有人追蹤等情況,最好是離暗道門越近越好。」
沈鵲白示意眾人往後退,他的目光落在最前方的石壁上,凹凸不平,很難找到什麼端倪。他後退一步,右腳抬起一震,腳邊的石塊離地,被他一腳踹向石壁,同時他側耳,閉上眼睛。
「砰」的一聲,石塊碎裂,灰塵簌簌地落在沈鵲白腳前。
但石壁毫無異動。
陳重上前,正欲詢問,只聽一聲輕響,沈鵲白已解開腰間佩劍,砸向石壁上方的一處凸點。石壁後的機括發出悶響,露出一扇半人高的暗門,斜下著直通地下。
「這……」陳重轉身吩咐,「留兩人在此地留守,其餘人隨公子下去。」
沈鵲白將佩劍插回腰側,弓身進入暗道,走得離暗道門越遠,四周的光線就越發暗沉,最後幾乎什麼都看不清了。沈鵲白從袖袋中摸出火摺子打燃,伸臂往前一探,盡頭一片漆黑,不知還有多遠,兩側倒是隔著一段距離就懸掛了一隻燈盞。
他手腕一轉,火摺子飛射而出,一路點燃右側的壁燈,最後磕在地面,被撞熄了火。
沈鵲白快步繼續往裡走,陳重跟在他身後,一直保持一個半步的距離,在擦過那火摺子時,他俯身把它撿了起來,塞進腰封。一行人繼續走了一段距離,終於跨過這條暗道,但前路竟然分叉出好幾條道路。
陳重罵了一聲,「這些人夠賊的!」
「掉腦袋的事情,自然要越小心越好。」沈鵲白說,「這幾條岔道雖然形狀不一,但我們拿捏不准,選錯一條,迎接我們的可能就是各種暗器機關。」
陳重頓了頓,繼續道:「臣聽聞消息後,當夜遍親自帶領一隊人馬,請天武衛、宣翊衛的同僚一同前去查驗,經過探查附近的泥土、被踩斷的野草等物,發現了腳印和重物搬運的痕跡,還有一小塊生鏽的鐵片。」
陳重說完話,從腰間摸出錦帕,雙手呈上。魚半湖快步走過去,接過錦帕,轉身上了台階,呈給祝鶴行。
祝鶴行揭開錦帕,裡面果真是一塊生鏽的鐵片,極小,但落在那茫茫野山中,稱得上撼山之物。他示意魚半湖拿下去給群臣看,說:「天武衛和宣翊衛,如何說。」
衛巍和天武衛使同時出列,道:「陳指揮使所言千真萬確,臣等親眼所見。」
群臣開始三兩接頭,嘟囔嘀咕變作小聲議論,再不約而同地揚聲:「請殿下徹查!」
「我奉旨督國,政務繁忙,實在抽不開身,此事還得請旁人來查。」祝鶴行說。
群臣小聲商議,此事不好拿主意,畢竟能在京郊藏聚兵甲之人可謂狼子野心,但能有如此人力、財力之人屈指可數,朝臣中不乏已經站隊之人,若此事查出是他們的主子,他們如何自處?旁人也不會信服,所以一定要是天子直臣才能著手去查,而且此人一定要穩准狠,要在如今已打草驚蛇之時把人釘死。
「天武衛要巡防宮內外,宣都的安全是頭等大事,因此不敢分心,恐耽誤要事。」天武衛使說。
「宣翊衛要幫輔政事,臣也無暇抽身。」衛巍揚聲,「誰來查,還得請殿下擇選。」
群臣齊聲:「請殿下擇選。」
「既如此,」祝鶴行說,「此事就煩請陳指揮使幫輔沈鵲白一同探查,三日之內,我要結果。」
祝鶴行在群臣驚疑不解的注視中抬起手,袖中的白澤玉佩抖落出來,潤亮生輝。
先帝遺物,意義分明。
當日先帝在獵苑賞給身為臣子的沈鵲白一把御弓,那是提醒,如今的這枚白澤玉佩便是確鑿的立場,他早已做了選擇,並且將祝鶴行這把刀留給了新帝。
*
作者有話要說:
第69章 炸山
兩岸樹蔭遮天, 成堆雜草擁簇,艱難地擠出一條小路。山門前,陳重走到沈鵲白身後,說:「附近所有能通的水路、山路我們都圍起來了, 保准一隻鳥都飛不出去。」
沈鵲白應了一聲, 說:「從發現此處起, 指揮使的人就盯死了這裡, 如今朝廷旨意已下,他們還沒有動靜,說明山中的確暗藏乾坤。今日隨我進去的都是好手,待會兒都小心點。」
身後一隊身穿輕甲的士兵齊聲應道:「是!」
陳重握著腰間佩劍,上前一步, 說:「公子千萬小心。」
沈鵲白面色淺淡,率先走了進去, 陳重連忙帶人跟上。
山中道路寬而短, 一眼可以望到底, 機巧最可能藏在石壁之上。陳重帶人小心翼翼地寸寸探尋, 但他們把兩側石壁都試探了個遍, 仍舊沒有找到異常之處。他走到沈鵲白身側, 搖了搖頭。
「指揮使,依你看來, 如果要運送兵甲相關, 這條暗道該怎麼打?」沈鵲白問。
「兵甲重, 不論是往上送還是往下送, 坡度都不能太大。」陳重說。
「你來看。」沈鵲白攤開手中的羊皮紙, 是此處的山脈圖, 「從這座山往前靠近水源, 為了安全,暗道得往後挖。至於機關的位置,為了進入方便和以防暴露、身後有人追蹤等情況,最好是離暗道門越近越好。」
沈鵲白示意眾人往後退,他的目光落在最前方的石壁上,凹凸不平,很難找到什麼端倪。他後退一步,右腳抬起一震,腳邊的石塊離地,被他一腳踹向石壁,同時他側耳,閉上眼睛。
「砰」的一聲,石塊碎裂,灰塵簌簌地落在沈鵲白腳前。
但石壁毫無異動。
陳重上前,正欲詢問,只聽一聲輕響,沈鵲白已解開腰間佩劍,砸向石壁上方的一處凸點。石壁後的機括發出悶響,露出一扇半人高的暗門,斜下著直通地下。
「這……」陳重轉身吩咐,「留兩人在此地留守,其餘人隨公子下去。」
沈鵲白將佩劍插回腰側,弓身進入暗道,走得離暗道門越遠,四周的光線就越發暗沉,最後幾乎什麼都看不清了。沈鵲白從袖袋中摸出火摺子打燃,伸臂往前一探,盡頭一片漆黑,不知還有多遠,兩側倒是隔著一段距離就懸掛了一隻燈盞。
他手腕一轉,火摺子飛射而出,一路點燃右側的壁燈,最後磕在地面,被撞熄了火。
沈鵲白快步繼續往裡走,陳重跟在他身後,一直保持一個半步的距離,在擦過那火摺子時,他俯身把它撿了起來,塞進腰封。一行人繼續走了一段距離,終於跨過這條暗道,但前路竟然分叉出好幾條道路。
陳重罵了一聲,「這些人夠賊的!」
「掉腦袋的事情,自然要越小心越好。」沈鵲白說,「這幾條岔道雖然形狀不一,但我們拿捏不准,選錯一條,迎接我們的可能就是各種暗器機關。」